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淡泊宁静 >> 短篇 >> 江山散文 >> 【宁静】关中面食(散文)

精品 【宁静】关中面食(散文)


作者:王小鱼 举人,3865.5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7119发表时间:2019-12-25 10:25:01


   陕西人,爱吃羊肉泡,这是真的。把羊肉煮的烂烂的,熬上一大锅骨头汤,真正的馍就是百吉饼,我也不知道这个名字咋来的。平底锅,把馍热到七分熟,这样煮的时候就不会烂糊。有牛肉,有羊肉,有小炒,放点粉丝,木耳,吃起来各有各的味道,陕西的任何城市,任何地方,羊肉泡馍馆随处可见。
   可是我很少吃,那是给有钱人吃的,咱人穷,吃不起。什么优质的普通的,一碗几十块。不要说我,普通人平时谁都舍不得吃,只有来个亲戚朋友,招待人,才能狠心去吃上一回。糖蒜,酱辣子,再要一个素拼,爱好了,喝上一瓶汽水,哎呀!那个滋润。
   就是不吃,看着都香。不说了,我还是吃我的面去。一大碗面,十块八块,吃上一碗,一天也不饿。下苦出力,跑买卖,做生意,火急火燎的人,哪有时间,坐进饭馆里细嚼慢咽。身后的事一个接一个得催,忙得鬼吹火,路边野摊,随便将就。坐下也行,蹲下也行,三两口,一大碗面就吃完了。
   说真的,吃面好,实在,还能扛饿。辛苦一天,饥肠辘辘,一碗面下肚,那也是舒服她妈的亲女子,舒服到心里去了。
  
   二
   要吃面,还是来陕西,花样多的你绝对想不到。biangbiang面(没办法,这两个字连字典里都没有,只能用拼音,这是陕西人发明的,也可以说是关中人发明的,独创),棍棍面,剪刀面,驴蹄子面,蘸水面,裤带面,刀削面,搓搓面,臊子面,浆水面,饸络面,太多了,说不完。吃的时候,一个大老碗,大的能装下天。撒上辣椒面,葱花菜叶,热油一激,刺啦一声。油烟冒起,伴着辣椒葱花的香味,钻进你的鼻孔,那个味,香得你都不知道自己是谁啦!
   陕西的面食,跟陕西的麦子有很大的关系。关中号称八百里秦川,种的麦子大都以红麦为主。这种麦子,成熟期长,硬度大,劲度够,嚼起来有劲头,做油泼面,再合适不过。特别是那种,农家的,纯手工做出来的面,像一根一根的小棍子,有的地方叫老鼠尾巴,听着瘆人。所以,没文化的陕西人就给它起了一个很形象的名字:棍棍面。
   这种面,硬,吃下去对肠道的消化有特别的要求。年轻人不在话下,老年人就不行。所以,这面就得改良,变成了扯面,撕成长条,薄薄的像裤腰带。老年人好消化,姑娘娃娃也好消化。有伴西红柿鸡蛋的,有伴杂酱的,有拌肉臊子的,有油泼的,还有做成酸汤的,各有各的味道。那真是百吃不厌。
   我特别喜欢那种,厚厚的,有棱有角,嚼起来特带劲。拌上炸酱,拌上肉臊子,咬进嘴里,满嘴喷香。不管什么时候,我都可以吃上两碗,第一碗是为了解馋,第二碗是为了品尝。把面和肉吃进嘴里慢慢咀嚼,肉有面的味,面有肉的香。那味道,一天都散不去。
   曾经下过一次江南,养水牛的人问我,你们吃面,能吃饱吗?我不知道如何回答,看他吃干米饭也吃得津津有味,我就问他,你饱了吗?这是南北差异,米肚子理解不了面肚子,不同区域,不同文化,不同的饮食习惯。北方人,蔬菜短缺,没有那么好的气候条件,所以,只能在面上下功夫。五花八门的饮食,全以面为主,蔬菜就是葱,冬季就是白菜,没有啥大的变化。这时候,豆子,玉米,红薯,南瓜。那一样也能跟面搅在一起,想方百计做出来,也是你意想不到的美食。
  
   三
   我最喜欢吃的面食有三种。一种是,北方人叫搅团。就是把面和在水里,烧火熬。锅底不能用硬火,最好是麦草,这烧起来的火叫软火,慢慢地熬。一个人烧锅,一个人不停地翻搅,要快,慢了,就会糊锅。说白了,就像打浆糊,等锅里咕嘟咕嘟地冒出热气,扑鼻而来,一股面香味儿,水分熬的差不多了,就熟了,
   两种吃法,第一种,用漏勺,漏成像小鱼一样的形状,光滑细腻。关中人把这叫:鱼鱼。凉拌,炒点西红柿,撒上韭菜葱花,蒜水,芥末,油盐酱醋。夏天,凉凉酸酸,酸酸爽爽。一个字,美。
   另一种吃法,油泼辣子,葱花菜叶,浇上醋,拌成醋水。洁白的面团,红红的辣椒油,入口即化。醋的清香,面的甘甜,辣椒的火热,搅合在一起。胃肠,两个字,舒服。
   还有一种做法,把面和成糊状。什么菜都可以下锅,豆腐,鸡蛋,西红柿,白菜,粉条,木耳,黄花,啥菜都行,一起下锅炒熟。另一口锅,烧上开水,把和成糊状的面,拿筷子一块一块夹起来,下到锅里就变成一团一团的面疙瘩。关中人把这叫老鸹头。这种面,做起来简单,越煮越稠,待到面香扑鼻,把炒好的菜,倒进锅里,撒点儿青菜叶子。绿的绿,红的红,颜色好看,吃起来抗饿,热火,冬天还能驱寒。
   还有一种,就是关中人所说的,豆豆面。什么豆子都可以,最好是那种四季豆。拿开水煮熟,水随着豆子的颜色变红。然后下面条(提前擀好的面,切成细条),等面煮熟了。把炒好的葱花菜叶(记得多放油,千万不要放味精,因为豆子本身就有一股甜味)然后,交到面上,拌上鲜红的辣椒油。豆子变得绵甜,面煮的劲道,二者完美的结合,嚼在嘴里,你说我该用哪一个字来形容比较好,用哪一个比喻更恰当?爽,显得俗了,好吃,也俗,聊咋咧,又觉得太轻。可是面就是好吃,好吃得很!好吃得很!除了这个,不会说了。
  
   四
   说着说着我就饿了。陕西的美食太多,还有凉皮,肉夹馍,千层饼,肉丸胡辣汤。这些经久不衰,不光在关中,现在已经遍布全国各地了。但是在陕西,真正的主食还是棍棍面,那是地道的关中油泼面。没有菜,只要一点葱花,用热油泼辣椒面,调上油盐酱醋。就着大蒜,喝着面汤,嚼起来真是回味无穷。
   现在生活好了,五花八门的吃食遍地都是。主要是交通发达,运输方便,天南海北的菜都可以上市。肉经常吃,吃腻的,菜天天吃,吃烦了。中午,酒席除了热闹,再没有别的意思,晚上,那更是花天酒地,不见不散的场景。火锅,炒菜,烤肉,啤酒,通宵达旦。其实,这些也吃腻了,吃烦了,吃得不舒服了。这时候,就想起凉皮,棍棍面,油泼辣子,锅盔,搅团,鱼鱼,饸络。要不再来一碗凉粉儿,清爽甘甜,肠胃舒服,人更舒服。
   说了这么多,你还是来陕西吧,这么好的美食,你没吃过,真可惜。

共 2387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读了这篇散文,让我不禁怀念起家乡的臊子面了,忍不住直咽口水。也有人问过我,你们整天吃面,吃不腻吗,我笑而不答。实际上生活在南方的人们,可能真的很难理解为什么大西北的人那么喜欢吃面,在我看来这就是所谓的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道理。和作者一样,我也来西西北高原,所以对于文中的棍棍面,臊子面,皮带面,甚至搅团,都再熟悉不过。这些看似都是面,实际却完全不同,做法不同,味道不同,吃法更不同,可能这都是蔬菜鱼肉稀缺的环境下被逼出来的饮食智慧吧,西北人把面食做出了高度,对于各种面食的雕琢和琢磨,相信没有任何一个地方可以与西北人相比,而西北面食之最,莫过陕秦之地。吃着面食长大的人,其本性如面,厚道,实在,温润,仔细“品”去,熨帖地很!佳作,推荐共赏,问候作者。【编辑:雪凌文字】【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F201912260010】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雪凌文字        2019-12-25 10:27:09
  问好小鱼!没想到小鱼老师和我有着一样的生长环境,以及一样的爱好啊!我也喜欢吃面,油泼辣子,臊子面,还有大年三十中午用来“糊年”的那顿搅团!新年快到了!提前祝福一切都好!
著文写诗,记录生活,更是记录人生!
2 楼        文友:淡泊宁静社        2019-12-25 11:17:50
  佳作已经向江山审核组推荐。
淡泊宁静社
3 楼        文友:王小鱼        2019-12-25 11:22:17
  还是雪凌老师理解我,也可以只有在关中那个地方,才能深刻体会到面的含义,老师也是陕西人,那就是乡党了,有机会坐下来,我请你吃biangbiang面,喝汽水。
4 楼        文友:倦鸟        2019-12-31 19:22:33
  这些面啊,除了面皮,一样都没吃过。
5 楼        文友:雪胎梅骨        2020-01-01 06:45:18
  中华美食天下闻,南北西东各不同。关中油泼臊子面,江南蟹黄味更浓。江苏的汤面也是面食中的极品。
共 5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