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流年】军人老张(微型小说)
晚风拂拂,老张出门散步了。
遇人打招呼,他还是一副军人的硬朗姿势。
三十几年前,他是部队的炊事兵。养猪的猪倌,也在伙房掂大勺。啪,满满一勺肥肉。啪,热腾腾大米饭。吃饭的是首长,来往的是战友,那是真骄傲。
遗憾的是,老张文化欠缺,笔墨方面非常吃力,一紧张,还有些结巴。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八十年代精兵简政,老张头一批复员。
月亮汪汪的晚上,几个要好的战友送他上火车,土特产堆了一网兜。“送战友,踏征程……一样分别两样情……”
老张抱住他们,哇哇地哭。
回到老家,他东走走西转转,退伍军人只是个荣誉,工作上还是不好找。别人会说漂亮话,但不给你岗位,老张又是个薄面孔。
怎么办呢?
老婆怂恿他去找老队长。老张三十好几才结婚,很宝贝的,老婆说什么是什么。当初,是老队长劝他当兵的,现在没工作,老队长也不能不管。老队长没办法了,就找乡政府上班的侄儿。老张和猪打了七八年交道,力气不用说,去乡政府掂勺,还算大材小用。
能重复在部队的工作,老张愿意的,一干就是三十年。夏天掂凉菜,冬天掂烫菜。中午排队打饭,不管是乡长还是扫地大爷,看见老张的手腕帕金森地一抖,心里都怕的。一勺青菜掂掉半勺。十块豆腐掂掉五块。有人学精了,我就要两个大肉圆,看你怎么掂?
老张是看人掂勺。人品作风不错的,就多掂两勺。有喜欢浪费的,拿架子吆吆喝喝的,手就抖得厉害了。茄子炒肉丝,勺一抖,茄子都在,肉丝没了。大眼瞪小眼。老张吸吸鼻子。
老张在食堂得了威风,可是心还系在部队。
退休后,看到电视上寻亲,尤其是部队战友寻亲,老张眼眶就湿了。从樟木箱子里取出泛黄的照片,哎呀……当年的小伙子,现在都是糟老头子了。
这个是山东日照的,吃过他的煎饼大葱。这个是河南登封的,捎来过油烙馍。二十年前家里拆迁,那些来往的信件被老婆一呼啦地扔了,联系断了。
大月亮的晚上,老张想战友想得不行。
他想上电视,老婆舍不得路费。要坐飞机呢,就算是高铁,也得好几千。
但今年,老婆愿意放他了。老婆生了场病,癌症,又医好了,人变大方了,掏出钱,让老张去省城。老张抖抖索索提着包,换了衣服,一下车站,脚下呼呼生风。虽然只见到一个河北的战友,老张还是快活了好几天。
儿子开饭馆,正愁没个掂勺大师傅,看着老爹好胳膊好腿的,过来试探蛊惑:“老头子哎,你反正闲着,要不跟我去炒菜?”
老张同意了。
后厨。长长的案板上,堆满白花花的瓷盘,每一盘菜着色均匀,精致好看。高挑盘顺的服务员进进出出,井然有序,他再不能多掂少掂了。
不过,看到穿军装的,不管老少,老张还想上前套套近乎,替他们把饭钱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