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轻舞飞扬 >> 短篇 >> 杂文随笔 >> 【轻舞】浅释《易》源

编辑推荐 【轻舞】浅释《易》源


作者:东岳雨石 童生,724.58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200发表时间:2019-12-27 10:35:55

浅释《易》源
   《易》是中华文明之根,是解释天地自然,世间万物的法则;是阐述道的来源,是上古人类勤劳智慧的光芒。
   《周易·系辞上》:“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易,开物成务。冒天下之道。…易与天地准,故能弥纶天地之道。…易,无思也,无为也,寂然不动,感而遂通天下之故。”《系辞》载;“生生之谓易。”
   夏王朝,这个朝代,只是在古文献中有片言只语,《尚书》中有《禹贡》篇,考古对应的是二里头文化遗址,属龙山文化新砦期,他这个王朝被商汤灭后,没有留下文字遗存,他肯定是有文字的。商朝取代了他,有了新王朝的文字,那就是甲骨文。每一个后来兴起的王朝,都会更新一次文字大革新,如:周朝的兴起,在甲骨文的基础上衍变成为钟鼎文(籀文)史称大篆;秦统一六国,革新为小篆;汉兴起变革为隶书;晋又变革为真书(即楷字);经过南北朝的努力,发育成熟,一直沿用到民国;新中国成立以后,又减化成现在的文字。
   夏王朝的文字,在历史漫长的岁月里湮没了踪迹,致使后人怀疑夏王朝怎么没有文献资料遗留下来呢?是否此王朝尚未使用文字?事实不会这样简单,一个王朝经历了六百多年,怎么会没有文字呢?《易》有记载,夏曰《连山》、商曰《归藏》、周曰《周易》,若没有文字《连山》何来?
   《连山》其名,就义来说,就是山与山相连接,作为标记。《山海经》一书就是专讲山连山的书,它和《易》体系的《连山》有关联吗?
   相传《山海经》是在大禹治水时,辅佐大禹治水的益(是皋jiu陶yao)的儿子,他在跟随大禹治水时,随走随记的一本地理地貌;风俗人物志,在汉代史学家刘向父子又进行了编辑增补。近代有学者写文章论述指出,《山海经》是上古时期的一部历书;详细讲解了太阳在一周年里,春夏秋冬日子内,太阳东出西落,所经历的运行轨迹,以山作为标志。
   一部《连山易》是在贵州偏僻地方水族被发现。2004年底中央电视台在贵州省采访水族,一个懂《周易》的记者当场与声称全本《连山易》至今存在的谢朝海老人发生严重争论,后导致谢朝海2005年将其荔波县老家所藏的可能是水族里唯一完整版的水书《连山易》五册(三万多字,但全书长度相当于八万字左右的篇幅)捐献于贵州省民族图书馆,现藏于荔波县档案局。
   有人保持怀疑态度,但此书和东汉学者桓谭在《新论正经》载:"《连山》八万言,《归藏》四千三百言"。夏都河南二里头夏陶上22个难识的古文字,20个存在于水书文献里。
   是用水书(其文字图画与夏都二里头出土的夏陶符号同类)写作的称为《连山易》的一种《易》书。因为以上的实证,它的真实性得到支持者的肯定。
   《连山》作为《易》,是有内义的,为何以易这个字符来作为义的内含呢?我们还是来看一看易字的来历和释义吧。在水族的《连山易》的书名的易字,是个象形文字,它就是一只蜥蜴,易字在汉许慎的《说文解字》载:“易,蜥蜴、蝘蜒、守宫也。象形。”易字的原形就是蜥蜴,在水书的易字象形文字,就是一条蜥蜴,原来“易”字初原形就是蜥蜴的来历,蜥蜴、蝘蜒(壁虎)是不住的移动游走,正是符合易,易移的变通旨要所在。
   一条蜥蜴遇到危险时,它要躲避,要向八个方位逃遁,这八个方位,哪一方位才是安全的吉方;哪一方位才是丧命的凶方,因为,是个未知数,只有靠运气。要想提前得知,只有靠猜想,怎么个猜想法呢?只有依靠自然的法则,那就是寄托冥冥之中的自然和个人的运遇;也就是一个主宰个人和自然的神,让这位神给予启示,这就是《易》的卜筮最初的形成。
   古人又结合天象,以每年的初春,木星临尾宿,地的八卦方位寅方作为起点,北斗七星勺柄尾星指向寅位,每月运行一个点位,来标志一年十二个月。这样把这一周年的运行,划分成三百六十五日,(在这个有规律的运行秩序内,会偶尔有外来的彗星、陨石侵入,被称之为客星。)人在这一年之内,所要有什么行动;和去向方位;所历图的什么事,是吉是凶,是不知道的,所以,就要提前预测一下,就诞生了卜和筮;卜筮是以据所欲谋的事,从始至终是以其事的道进行推理诠释的,是主观加客观细致科学的辩证分析所产生的结论。
   在正常运行所谋求事时,会出现一些意外无法推测的变故,阻挡和抹杀掉一切的初衷,(就像天体运行,突如其来的彗星、陨石侵入到里边一样;人在谋求运作过程中,也会遇到人和事给冲了挡了。)这就是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也就是客星犯座所造成的障碍,这就是命归自然,非人力所能求得。
   《易》最初就是灵动机智,智变是临事思维应对的能力,表现个体的自然应处本事。上古时人朴拙的雏形思维方式是单纯的,以后繁衍出复杂博广的内含。牵强附会的意义就深远了,集汇成博大精深的义象。
   易字往后发展就又有了新的变化,从象形蜥蜴的样子简化;夏王朝时还是蜥蜴象形字,到商王朝就简化成了一条竖弧线,象弓的样子,在竖弧线的中间结合竖弧线画了一个小椭圆圈;在竖弧线外有疏散的三短撇,这样的字形完全脱离了象形蜥蜴的样子。
   汉字易在《康熙字典》中的解释《说文解字》:易【卷九】【易部】羊益切。蜥易,蝘蜓,守宫也。象形。《祕书》说:日月爲易,象阴阳也。一曰从勿。凡易之属皆从易。清代段玉裁《说文解字注》蜥易、蝘蜓、守宫也。虫部蜥下曰。蜥易也。蝘下曰。在壁曰蝘蜓。在草曰蜥易。释鱼曰荣螈、蜥蜴。蜥蜴、蝘蜓。蝘蜓、守宫也。郭云。转相解。博异语、别四名也。方言曰。守宫、秦晋西夏谓之守宫;或谓之蠦;或谓之蜥蜴;其在泽中者谓之易蜴。南楚谓之蛇医;或谓之蝾螈;东齐海岱谓之螔;北燕谓之祝蜒;桂林之中守宫大者而能鸣,谓之蛤解。按许举其三者、略也。易本蜥易。语言假借而难易之义出焉。郑氏赞易曰。易之爲名也。一言而函三义。简易一也。变易二也。不易三也。按易彖二字皆古以语言假借立名。如象卽像似之像也。故许先言本义。而后引祕书说。云祕书者、明其未必然也。
   象形。
   上象首、下象四足。尾甚微、故不象。羊益切。十六部。古无去入之分。亦以豉切。今俗书蜥易字多作蜴。非也。按方言。蜥易、其在泽中者谓之易蜴。郭云。蜴音析。是可证蜴卽蜥字。非羊益切。小雅。胡爲虺蜴。毛传曰。蜴、螈也。释文。蜴星歴反。字又作蜥。说文引诗正作蜥。毛语正与方言合。方言。易蜴、南楚谓之蛇医。或谓之蝾螈。谓在泽中者也。螈卽虫部之蚖字。蛇医也。陆玑云。蜴一名蝾螈。水蜴也。或谓之蛇医。如蜥易。然则蜥易者统名。倒言易蜥及单言蜥者、别其在泽中者言也。祕书说曰。日月爲易。
   祕书谓纬书。目部亦云。祕书瞋从戌。按参同契曰。日月爲易。刚柔相当。陆氏德明引虞翻注参同契云。字从日下月。
   象侌昜也。谓上从日象阳。下从月象阴。纬书说字多言形而非其义。此虽近理。要非六书之本。然下体亦非月也。一曰从勿。又一说从旗勿之勿。皆字形之别说也
   《说文》曰:“蜥易,蝘蜓,守宫也。象形。”《祕书》说:“日月为易,象阴阳也。”《易·系辞载:“《易》者,象也。”《疏》载:“《易》卦者,爲万物之形象。”《注》曰:“隂阳转易,以成化生。”《疏》曰:“隂阳变转。”《周礼·春官·大卜》载:“掌三《易》之灋:一曰《连山》,二曰《归藏》,三曰《周易》。”《注》曰:“易者,揲蓍变易之数,可占者也。”《孔颖达·周易正义》载:“夫易者,变化之总名,改换之殊称。”《朱子·周易本义》载:“《易》,书名也。其卦本伏羲所画,有交易、变易之义,故谓之《易》。”
   “易”字在上古就是蜥蜴、壁虎、蝾螈、蛤蚧,这样的动物,最初是依蜥蜴之易字来表示,让“易”字来囊括包含壁虎、蝾螈、蛤蚧,此三者,首先创立了《易》之内义的表现,以后繁衍庞大,包罗日月天地诸象;人间万事,皆入于《易》。
   《易》是高深的学问,包含天地万物,概括了整个宇宙,是释解道的开始和衍变过程的方法和显现。一说这《易》,当然都会知道它就是《周易》,或者是古人单一的占卜之法;或者是对世界万物的透视;再或者就是人生对未来和事物的探索方式;和有所结论。
   以致后来释解《易》的人多达百家,都阐述了各自的精要思想,使它更加广繁丰富;更加辉煌炫丽;也更有吸引力和神秘性。
   《易》是五经之首,它是中华文化的源泉;是主干;是道,是道家思想的枢纽;是道教的母源。
   中华文明开启于混沌,相传盘古开天地,一斧劈开,清气上升乃为天;浊气下沉凝而为地。其实混沌就是蒙昧时期,人和动物一样浑冥无知;盘古也称盘瓠开天地。为何说盘瓠开天地呢?又为何用斧呢?这里就包含了人类从拙冥如动物而向明道全智开始发展的过程。
   在上古人类首先使用的工具,就是自然生成的物品,它被古人类所利用,它就是葫芦,是它触动了人类的智慧之按钮,从此人类和动物脱离开了,越走越远,直到今天。
   混沌是人类的大脑思维未曾开化,是由盘古用斧给劈开了,也就是葫芦帮助人类开启了创造能力,从此人类也就不再浑蒙无知了。斧,又称钺,是最初的石器,它所代表的是权力、杀伐的象征。最初的人类接触利用的工具,就是河蜯,就是它被上古人类以思维比拟着制做成第一件创造工具,凝结着智慧和劳动光芒的斧,所以,葫芦和河蜯是上古人类最初使用的工具,是它们启发出人类的智慧和创造。
   最初的人类,可以利用葫芦盛装水和小的果实;以后依照葫芦用泥做泥具,再后来发展成陶器,再发展成为今天使用的瓷器。
   最初的河蜯的单叶片沿边刃是用来刮去鱼鳞的用途,而后也可以用它的锋利来剥死走兽的皮,又可以割取,由它诞生智慧,上古人仿制出石片磨制成它的形状,就成了石斧、玉斧、青铜斧、金斧、银斧、铁斧,流传到我们今天使用的钢铁斧子。(斧古代名称:戚、斤、钺等)所以,葫芦和斧(原型是河蜯)开启了睿智去掉了浑蒙,(葫芦和河蜯的使用要比伏羲发明网罟要更早远)这就是盘古用斧劈开天地。人的思维创新的道就诞生了,有了聪智看到白天和黑夜,就认识了阴阳,所以说,太极诞生于混沌,太极生两仪,两仪就是日月,所谓生,就是思维的认识,并不是孕育生的物体,是人类最初的思维孕育生出来的认识概念。道从太极出,太极是人类的大脑,从浑冥孕育星光,首先认识日和月的更替黑白的阴阳,这就是太极生两仪。
   两仪生三才,古人有了黑白阴阳的初步概念,上观天日月星辰;下察山河地貌;中感自己认知,又形成天人地的概念。
   三才生四象,古人类因为已经在意识之中知道了阴阳概念之理,同时也明白前后左右的方位,这前后左右就是四象,为什么左为大为长;西为小为次呢?这最朴素的道理就是以太阳为依据来划分的,太阳从左边出,沉落于西;前为大后为小也就依据太阳的前为阳后为阴。
   四象生八卦,古人类知道了四个正方位,但还有四个隅方位存在,于是在四象的基础上又衍生出八个方位的意识概念,这八个方位在思维内有了储存,有个叫伏羲的人或者时期,他用八种不同的画痕迹来标示这八个方应,八个不同的画痕迹,被称为符号,这八个符号就给它起了个名字叫八卦。
   四象八卦方位确立后,古人类在晴朗的夜里抬头望天象,在漫长的岁月里,发现了有五颗星,是有规律的运行出现,就给它们命名,以后以五行标记为金木水火土,这就是四象之后又生出五行。
   有了五行的运行概念,古人类要回光自照,为自我审视一番,也要给自己立一个运行的规范,这就是人道的轨行,也是规矩,是做人的标准,就是到了以后孔丘总结大力提倡推广的仁、义、礼、智、信、孝。为六要,也就是人之要点。不知为何衍化成六爻,也叫六亲,也就成了个人对四面八方,上下左右的关系,有什么有利和有损的影响。
   六要既立,诞生七情,七情关乎自己的利益,就尽入八卦中,无非就是八个方位的去求、去避、去耍;是吉是凶?无法知道,只能借助上天启示,五星加上太阳和月亮,就是七曜,这七曜赋予了吉和凶的概念。如何在地上提前知道或避开;或是迎接,要在八卦当中寻找方位了。
   上天的北斗九星,非常烁耀,而且排列奇特,就依靠它诞生出众多的希望和寄托,是古人认为的天神赏赐惩罚的所在;赋予成是上天大帝乘坐的舆辇,每年开春从艮寅在东方青龙尾宿启程,一个月巡察一处,一周年二十四方位,再循环往复。
   就这么简单地出现了道,这个道就在不同时期的一代代圣贤者的大脑太极中运转,神扬飞驰,丰富的联想;先有牵强附会,而后有融汇贯通;再有觑类旁通,随后就融汇成蔚为大观的体系。
   易字,最初的原形就是蜥蜴,它的出现形成依据不是那种个头大或者巨形的,应该是在荒野中,随地时时常见的那种三四寸长的小蜥蜴,见人就四处乱窜,飞速躲避。

共 10060 字 3 页 首页123
转到
【编者按】一直想弄懂周易,一直不懂,这篇解析应该是最明白浅显而易懂的一篇,当尊一声先生。钦佩其严谨的治学态度与精神。【轻舞编辑:健唔】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金陵倦客        2019-12-30 22:16:20
  来跟着老师长知识,感谢分享
方向既定,蠕行也能到达终点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