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看点文学 >> 短篇 >> 江山散文 >> 【看点·缘】草原原住民(散文)

编辑推荐 【看点·缘】草原原住民(散文)


作者:孟繁胜 布衣,435.1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655发表时间:2019-12-29 16:25:19

【看点·缘】草原原住民(散文) 一、草原旱獭传说
   我吃过最香的肉,是小时候吃过的旱獭肉。旱獭含油量很高,用它自己的油就可以把它炸得酥透,那浓郁的肉香飘越二十年的记忆不曾消散。当然最香与最好吃是两个概念,香是味道浓郁,好吃是爱吃。草原传统吃旱獭会从旱獭前肢两腋里各摘出一块颜色偏粉的肉扔掉,据说那是人肉。这就神奇了,旱獭怎么会长人肉。
   一切神奇传说都从很久很久以前开始,但旱獭的人肉传说,却不算特别久远,也就六百来年。相传当年燕王扫北,就是历史上的明朝永乐大帝平定北方草原。在草原战役结束,班师回朝时,明军中一位刘伯温级别的半仙人物,是刘伯温本人还是谁,神话传说就不必要历史考据了。这位高人在回师前夜要求所有人睡觉时脚一定要朝向南方。世上总有些杠头,以抬杠顶牛为己任,你说南他偏要北。你让我脚朝南,我偏要脚朝北。等夜深大军都睡着了,高人做法,一夜之间脚朝南的大军都南下回到了大明。脚朝北的那些杠头们都北上到了草原深处。这些身陷草原的军士,找不到水喝,都渴死草原变作了旱獭。
   现实中人们还找到几条证据辅助传说的真实性。
   旱獭这种动物是不喝水的,因为他们是渴死鬼变的。
   旱獭不见月亮,明月最思乡,他们永远回不到家乡,不忍望明月。
   旱獭会吐人言,猎人瞄准它们时,旱獭会举着前爪叫喊“不怕、不怕”,毕竟曾经是浴血沙场的军人。
   旱獭两腋保留了两块人肉,是他们曾经是人的标记。
   传说很有意思,对比传说了解一下真实的旱獭。
   旱獭又称土拨鼠,是草原的标示性原住民。旱獭是啮齿目松鼠科的一种地面松鼠,陆生穴居,松鼠科中体型最大的种类,是个不会爬树的掘洞高手。
   旱獭之所以叫旱獭,抗旱能力确实惊人。它不直接饮水,靠吃植物汲取水分就足以存活。
   旱獭是白昼活动的动物,夜晚在洞穴中休息,作息时间导致旱獭不见月亮。
   旱獭是穴居动物,挖洞所抛出的土在洞口形成旱獭丘。出洞时,先在洞口外的土丘上直立瞭望,观察周围动静,若无危险,才离开洞口到附近活动,如有敌情则大声叫喊警示同伴。洞穴是它们的依仗,捕食者来了只要钻进洞里就安全了。旱獭的智商理解不了人类的发射武器,猎人端枪拉弓瞄准时,它们站在洞口还以为是安全距离,盯着猎人大声叫喊提醒同类。至于声音像不像“不怕不怕”,那就要靠人类的联想功能了。
   旱獭腋下自然也不是人肉,腋下汗腺发达,那就是两块被先辈们实践验证不好吃的肉而已。
   在传说与现实交融的世界里,传说有支点,现实有梦幻,这样的世界才是有趣的大千世界。
   最后,草原旱獭为冬眠动物,每年9-10月冬眠,第2年4月出蛰,冬眠和非冬眠的时间约各占一半,与北方的暖气供暖期时间重合。大梦半年冬,长睡一觉春。靠减肥省下取暖费,人类学不得。
  
   二、兔狲
   兔狲号称史上最凶萌的网红动物,是猫科兔狲属的唯一物种。在表情包界,犬科有哈士奇,猫科有兔狲。
   兔狲全身都是槽点。首先名字就莫名的喜感。“兔狲”系古突厥语音译,意为“站住”。据传,古时游牧民族打猎时看到兔狲,大喊“站住”,兔狲就会停下来观望,这就是好奇害死猫。让我想起孙悟空拿着葫芦喊“我叫你,你敢答应吗?”猎人喊站住,结果这名字单单落在兔狲头上,看来就它最听话,真是萌的可以。
   兔狲对栖息环境的偏好有些另类,喜欢住在寒冷干燥、布满岩石的草原上。养猫的朋友都知道,猫是非常会享受的动物。兔狲在居住地的挑选上一点也不“猫”,最爱艰苦地段违反猫性打磨情操。
   兔狲大概是小型猫科中,生活环境最寒冷的。因为兔狲是毛发最长最密的猫科动物,它们长得就像团大毛球。兔狲本就是小短腿,奔跑速度甚至不及人类。跑不快只能靠伏击捕食,需要长时间趴卧雪地,所以肚子上的毛发要比背上的还厚两倍,这就是自带床垫。却让兔狲的小短腿更显滑稽了。大毛球小短腿再加一双滴溜溜圆的大眼睛,妥妥的网红萌宠。
   兔狲却是不甘做萌宠的,它有猛兽的魂魄,兔狲和狮虎豹一样有圆形瞳孔。在现存40种猫科动物中,圆形瞳孔占比不到30%。它们都是能捕杀大体型猎物,属于战斗力最顶级的一批猫科成员。兔狲作为小型猫科动物,拥有圆形瞳孔,是独一份。可惜承载兔狲强大灵魂的是渺小的身躯。这强烈的对比不甘就让它总是严肃地板着脸,号称“猫中鳌拜”。想要凶猛,只落得凶萌。
   就在前年,我一朋友做了一款网红零食大礼包。我帮她起的名字就是“兔狲零食大礼包”。我想的是,一、兔狲网红潜力巨大;二、兔狲又叫蒙古山猫,我们就在内蒙,很应景;三、兔狲喜欢艰苦环境的磨砺,激励克服创业的艰难。当时我还担心,兔狲商标是否还在,幸运的是那朋友注册成功,算是捡了大漏。后来她的零食大礼包项目开展不顺搁置了。兔狲商标却被人盯上,要花十多万买下,被她拒绝了,她也看好兔狲的商业潜力。
   好了,兔狲大家喜欢它做网红就好了,看它可爱就不要它的皮草了。让它能在地球上与人类共存。
  
   三、大鸨地鵏
   旧时人们把青楼妓院的老板娘称作老鸨,影视作品中老鸨子是形象脸谱化最鲜明的职业。老鸨的“鸨”源自一种叫“大鸨”的鸟。用鸟名冠名妓院老板娘,这是禽类界最大的窦娥冤。
   古人认为,大鸨是单性的鸟,只有雌没有雄,是“万鸟之妻”的淫鸟。可以和任何品种的雄鸟交配。明代朱权的《丹丘先生曲论》写到:“妓女之老者曰鸨。鸨似雁而大,无后趾,虎文;喜淫而无厌,诸鸟求之即就,世呼独豹者是也。”李时珍也曾在《本草纲目》中说:“纯雌无雄,与他鸟合。”
   这真是天大的冤屈,大鸨其实是禁欲主义的鸟类。平时都是分雌群和雄群同性聚集不越雷池。它们只在发情期雌雄会短暂的在一起,产卵照顾幼鸟都是雌鸟独立完成。大鸨这种牛郎织女的生活习性,被古人错认为是“有雌无雄”的“万鸟之妻”,用它们的名字冠名了人尽可夫的职业。人类没文化,大鸨何其冤!
   大鸨又名地鵏,属鹤形目鸨科,典型的草原鸟类,是世界上最大的飞行鸟类之一,成鸟体长可超1米,重约10公斤。雌鸟比雄鸟小得多,平均体重3.5公斤,是世界上雄鸟和雌鸟体重相差最大的鸟类。这也是古人误会它们的原因,雌雄差异过大,认为是两种不同的鸟。
   污名铸就,大鸨就成了象征符号。电影“我心雀跃”一部描写中学生暗恋老师的青春文艺片里,就总有大鸨出现。它们的出现就是隐喻“荷尔蒙”。
   为大鸨正名,以后我还是叫它地鵏吧。

共 2558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一篇很长见识的散文,文章以灵动有趣的笔触为我们讲述了草原三大原住民的特点。原来,关于草原旱獭还被人演绎出了这样的故事,读来真是让人不得不佩服古往今来讲故事人的才思和想象力。关于兔狲的描写,读来是让人由衷喜欢的,虽然不认识它,但从老师的文字里已经可以看到它萌而好笑的种种表现了。为大鸨伸冤那一节段,我相信很多的读者与我一样,原先是不知道内情的,感谢老师为我们普及了这三类草原原住民的习性和种种特点。欣赏荐读。【编辑:兰花悠悠香】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兰花悠悠香        2019-12-29 16:26:49
  散文语言简练、干净。叙述清晰。感谢老师赐稿看点。拜读了。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