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采】水淡性泊是我师(随笔) ——“五省三市同课异构”教学随笔
看山是山,看水是水,山之有形,水无常态。
同课异构,精彩纷呈,仰观俯察,好课如水。
水是无形的,课也无模式可言——
“花自飘零水自流”,这一湾细水,不知敛了眉间多少愁思,却又带着迷离朦胧的怅然。水的形态,有山脚甘冽的泉,有林中盘桓的溪,有山涧奔流的小河,也有浩荡无边的江河。不同学科,相同内容,方法各异,知识传授如水般清澈见底,情感渐染如水般婉转旖旎,教法选择如水般随势潜流,跨省三校同课异构活动由此风生水起。
水是激烈的,课也应激情涌动——
水有“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的浩浩荡荡,也有“乱石穿空,惊涛拍岸”的气势磅礴。承载万舟千帆、滋润沃土良田,那奔腾而来的激烈让人心潮澎湃,情感与智慧共生,是“同课异构”课堂教学留给每位与会者最深的体会,同一内容,风采别样的展示,一种追求课堂高效的激情演绎,多种教学智慧的精彩瞬间,激情课堂给大家诸多有益的启示。
水是沉默的,课也应余味悠长——
“雁渡寒潭,物来即现,物去不留”,说的是静水。无论静默中映出桃花还是孤鸿,水静静的以它所独有的形态存在于世间,它默默的流淌,思考着花开花落、云卷云飞。同课异构的精彩课堂,学科能力的培养贯穿始终,在课堂思考中、特别是在批判性的思考中培养创新的能力,创新就是对以往的批判、对以往的突破,它从来就是批判性的,但是它不仅仅是批判,它最终要走向创造。所以,我们的课堂必须思考,我们的教育必须思考。
水是自洁的,课也应追求本真——
“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水能洁物,亦能自洁,道如水,清净无为澄澈映真;课如水,无俗无媚率性通透。在评论同课异构课的价值取向时,掂量的其实是自己所秉承的课程宗旨;我们在评议课的实施策略时,反观的其实是自己所拥有的教育智慧;我们在评价“五省三市同课异构”课的生成效果时,最终检验的其实是自己所信奉的质量内涵。
水本无形,存之天地,课亦无形,彰于异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