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看点文学 >> 短篇 >> 情感小说 >> 【看点】宴请(小说)

编辑推荐 【看点】宴请(小说)


作者:鹰鸣老师 秀才,2493.24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874发表时间:2020-01-01 08:27:34

【看点】宴请(小说)
   一
   车喇叭把赵源惊醒。眯着感到刺眼。惺忪睁开,不由得一惊,满屋白亮,竟睡了近二十小时!
   新年到了,雪不断地下。农资店顾客少。宴请的却不少。丰收了,腰包鼓了,都想表示。条件好,不缺油水。但盛情难却,推也推不掉。成了酒店的常客,整天醉醺醺的,哪吃得消?天天喊戒酒,却没成功。在家避开宴请,不能再喝了。
   爬起来穿衣服,听到有脚步声,有人寻上门。边提裤子边回绝:“心意领了,回去,谢谢啦!”
   “没见人就回绝,太不近人情了吧?!”来人穿黑色羽绒服,八十多岁,狗皮帽,圈缌胡,一脸皱纹……
   赵源忙赔礼:“呀,是华忠叔。稀客,外边路滑,走路小心。”
   “没进门就摆架子,嚷谢客。不来怕真请不动你!”
   “大叔取笑了。你看,脸还火辣着,哪能再喝?吓得不敢到店,听请就抑不住抖,饶了吧!”
   “难道你挑三拣四?别人能请,就不给我面子?”
   “过去滴酒不沾。就这两年被乡亲们怂恿着喝点,一喝就上脸,不是盛酒的料。这接二连三地灌,哪吃得消?我领情了,真不能去!”
   “不差我一个吧?今后不去就行了。”
   “那为什么不从现在开始呢?再不刹住,糟踢身体。看在多年交情上,帮我戒掉吧!”
   “从开店认识,一举一动都看在眼里。不打不成交。别人没关系,我宴请无论如何得赏光。”说着,拉起赵源要走。
   赵源忙挣脱:“别急,穿上鞋再商议。”
   “甭商议。你知道我的脾性:犟驴一根筋,不达目的不罢休!”
   赵源不动。依然求饶:“叔,别急。听我说——”
   “不听忽悠。到酒楼去解释吧!”
   “我脸还没洗呢!”说着,挣开华忠的手,去厕所间了。
   华忠望着他背影说:“来三趟了,看你睡得香,没好意思喊,已给足面子。你也应该给我面子,让我也表一下心。说破天也不放过你!”找凳子坐下,掏出烟丝,用纸卷起,舔着黏合。打火机点着,大口吸着,吐着圆圈,耐心等候。
   两人早就认识,登门请宴却是首次。
   华忠像他爹,凡事执着,干什么像什么。爹年轻时支前,参加过解放济南和淮海战役,立过功。新中国成立后,种的姜拿到省里展览。是有名的种姜大王。华忠跟爹学了一身本事,耕耧锄割刨,无一不精。当过劳模,上过报纸。也是种姜能手,收过徒弟。外县人都来讨教,到哪都受敬重。
   他从不保守,有问必答。雁过留声,人过留名。非常看重用勤劳换来的荣誉。一心一意想把技术传授给下一代。
   可怎么也想不到,2005年赵源在镇上开了农资店,华忠半辈子英名会变为历史。
   镇上有多家农资店,销售生产工具、农药、化肥……赵源店在转弯处,远离街心,店面不大,并不醒目。开始都不注意,后来赵源赶集办“农技讲座”“今日农经”……吸引不少人来听。
   华忠由于好奇,也去看光景。
   赵源三十来岁,小矮个头,脸黝黑,细眼睛,牙齿暴着,其貌不扬。面对那么多种田行家,指手画脚,口出狂言。竟不知天高地厚,不知羞愧多少钱一斤?
   更令华忠瞧不起的是,赵源开店就把牛皮吹上天:“若按我的方法种姜,产量不翻番,立马走人。”
   华忠家是几辈子种姜高手,年年产量拔尖,远近闻名。赵源比自己小二十多岁,还不知种过没,吹得云山雾罩,也不怕风大掀掉嘴巴子?
   后来,华忠通过徒弟小五摸到赵源底细:没考上大学,干活泼不下身。村里让他管理有线广播,修大喇叭。他很起劲,不仅会维修,还学会组装电视机,修半导体……以后有彩电了,喇叭遭淘汰。赵源承包了山上的果园。他的苹果成色好,售价高。空闲时,买小三轮,到寿光贩菜,到各地推销……不知怎么果园又不干了,开始做起农资生意。
   华忠心里有了底,知道他从没种过姜,是朝三暮四,轻飘,说大话的混混,愈加瞧不起。心里说:“整天胡天打把式唬人,早晚有哭的时候。”没事,便到店周围看光景,瞧好戏。
   赶集时不少人进农资店买东西,咨询种植事宜。经常是里三层外三层人挤人。有人打招呼:“华叔,赶集呀?”也有人装作没看见。心里有些失落。
   突然。眼前一熟悉的身影——是整天跟在屁股后的爱徒小五。正竖起耳朵聚精会神地在听赵源说话,没注意他。
   “小五。”
   “噢,师傅,你也来了?”小五有点不好意思,指着赵源说:“说的挺实在。”
   为别人捧场,是对师傅不敬。华忠暗骂:“叛徒!”拉到一边,低声说:“咬人狗不露齿,没种过生姜,胡吹乱聊,哄人团团转,算啥能耐?”
   小五说:“能经常提醒,普及知识,也不错。”
   竟然夸他?华忠觉得酸酸的,不冷不热地说:“浑天打把式,太玄乎,听了都晕……”
   见小五买提着农药,看也不看,说:“药到处有,被他吹上天,还不是想多卖钱!引人上钩!”
   小五见师傅这样说,只好退掉。
   听众有人坚信,有人犹豫,钱少的便带回去试试。钱贵的找理由推辞……
   有时,赵源在店里喊:“按我说的做,生姜亩产不过万,我负责……”
   华忠在门外嘲笑:“使劲喊,喊破天,反正吹牛不上税。负屁责!到时找理由赖得一干二净,哄三岁孩子去吧。”
   没事,华忠便到门口看热闹。夏天,树荫乘凉,冬天,坐马扎晒太阳。
   久了,都认得。赵源见到打招呼,经常搬板凳、送茶水招待。
   华忠心里说:“再拍马溜须也封不住嘴。想让我捧你,做梦去吧!”
  
   二
   费半天口舌推出产品又退回。赵源知道有人捣鬼,仍不露声色。
   苹果他会很快嫁接成不同品种,科学管理,收入与相邻差距拉大。虽说劳动致富,仍有点不自在。人人都想富,个个能吃苦,就是知识面狭窄,抱着老一套,不接受新事物,思想放不开,突破有点难。有人羡慕他苹果产量高,在一边偷偷模仿。他为果树培土,跟着培土。浇水施肥也学样,结果成色、产量依然不如他。非常不解,问其秘诀。赵源说:“每做一件事,首先要弄通道理。春天雨水少,果树培土盆,是为节水,存积水,滋润果树。夏天雨水多,土盆要填埋是有利排水,不能让果树受涝。疏松土壤,是防水分蒸发。环境不同,方法不一样,不能盲目照搬。剪枝也如此,通风处,朝阳坡,沟崖下,树形疏密,挂果多少,都因地而异……”这才恍然大悟,说:“我只知学样,想不到还有这么多道理,你可以给大家讲讲呀!”赵源说:“这三言两语难讲明白。”“可以办班呀!”一句话提醒赵源,觉得自己读了书,应该把学到的知识教给大家,开辟新路,让乡亲们赶快富裕。于是,便抛开果园,办起农资店。想趁机把自己学的知识与大家交流……
   华忠作梗,影响理想。赵源装作没看见。依然热情接待,讲生产知识:种植方法,化肥、农药使用要领……备好黑板,边讲边画,边演示。摘编要点复印件,同时将化肥农药小包装分发给大家……
   听讲人越来越多,都反映不错,生意逐渐红火。
   夏日中午,骄阳似火,热浪滚滚。街上无人,华忠依墙打盹。赵源忙招呼:“叔,我泡了新茶,屋里凉快,进来喝两杯。”
   华忠头也不抬地说:“谢谢好意,在这儿挺好,不麻烦了。”
   赵源提着茶壶、杯子,搬小板凳,坐到一起。摆地上,冲上茶。递到面前,说:“叔,喝水。”
   华忠斜眼瞟着他,闷头抽烟,不冷不热地问:“在这儿不影响你做生意吧?”
   赵源说:“叔见外了,您老常与我作伴,谢还来不及呢!”
   “尽唱好听的!”华忠心想。直言不讳:“我不会阴一套,阳一套,只会竹筒里倒豆子,有什么就说什么。不好让我说好,张不开嘴。”
   赵源说:“叔是先辈,经验丰富,做事稳重,值得学习。”
   “高帽子承受不起。多吃几年盐,见的可能比你多点儿。”
   “是呀,我年轻,有些地方考虑不周,请叔多指教。”
   “指教说不上,只希望办事说话实际点,庄稼人一是一,二是二,少扯哪些八竿子划拉不到的边儿。”
   赵源连连点头,说:“叔说得是。”喝水滋润了喉咙,接着说:“科技在发展,时代在前进,咱总不能老停留在过去的成绩和经验上,应该冲出旧框框。这两年兴BB机,电话要线,它不要。别在腰间,有电话就响,知道是谁打来的。我这大哥大是新潮,比BB机方便,可随意通话。听说,城市里已使上手机,装口袋里,更便捷。打电话还能看见人,老一辈想也不敢想……”
   华忠佩服赵源知道得多,虽半信半疑,却感到新鲜,吐着烟雾叹道:“不知我会不会赶上?”
   赵源说:“科技发展的速度,想也想不到。过去,种庄稼,挖、锄、追肥,多费工!一松懈,满地草,见不着苗。现在,下种时就把农药,化肥,除草剂混到一起。光长苗,不生草,肥料根据需要,要它长什么就长什么。撒上除草剂,要圆叶的,细叶就不长。要长叶的,其它都没有。科学管理,省工,省时,作物按需要去生长。”说着,走进店,拿两包农药递给华忠,说:“叔,知道你不信,回去到菜园试试,帮着验证一下。”
   “我不要。”
   “求叔帮我试验。要对起乡亲,心中有数。我等叔回话。”
   华忠听得娴熟,知道如何用,也知道价钱。没了主意:“这……”
   赵源说:“求叔帮忙。如有损失,照价赔偿,决不食言。”
   华忠不好再固执,扔掉烟,双手接过。拿回家按赵源说的,观察效果……
   一周以后,见用的地方比没用的明显粗壮旺盛,效果大不同,赵源没瞎吹。有点不好意思,如实讲了,挖衣兜掏钱。
   赵源止住说:“我求你试验怎要叔付钱?今后什么都免费试。试过心里有底,说话才硬气。”
   从那以后,华忠不断拿产品试用,态度骤变。逢人便介绍:“我试过了,可大胆使用,不信可以去看!”
   华忠成了义务宣传员。老姜王的转变,令赵源的威望猛升,农资店成种田人交流的乐园。
   第二年,手机普及了。赵源说的成事实。华忠佩服他眼光远,嘱咐儿子听他讲课,签了合同。
   春天,华忠将种姜放火炕上催芽。把姜摆到炕上,盖上棉被,烧火加温。发现有的烫伤,有的冰冷,有的生芽,有的纹丝不动,急忙来找赵源。
   赵源说:“受热不均,可把灶门封闭,空气对流轻,炕洞温度就会均匀持久!”
   华忠连忙通知儿子照办,果然迎刃而解。
   下种不久,华忠又找赵源,说:“母姜有烂斑迹象……”
   赵源说:“不会吧?是不是步骤有偏差?”忙去看,破土一瞧说:“施了农家肥,又浇水?”
   这也能看出?华忠一怔,只好承认:“我儿子想施肥足,让肥快生效,提高产量。”
   赵源说:“想法不错,却事与愿违。一口气吃不成胖子,拔苗助长害了它。”
   华忠说:“过去一直这样。出芽茁壮,种下才旺盛。”
   赵源说:“现在下种时肥料、农药、水,全按比例搭配。再加,比例失调。生长畸型,容易出毛病。”
   “那怎么办?”华忠急了。
   赵源说:“只好用药疏解调理。”
   华忠这才松口气,“但愿无事。”忙嘱咐儿子:“严格按老赵的要求做,别自作聪明!”
   儿子连连点头。
   几件事让华忠对赵源刮目相看,佩服得五体投地:一眼就能瞅出病根,肚子里玩意儿真多,文化人就是与众不同!
   华忠嘱咐小五等徒弟:“学无止境,天外有天。赵源见识广,站得高,看得远,是个办大事的人,胜过师傅,要虚心学。”
   华忠让儿子参加赵源的群。儿子很开心。对爹说:“赵源说,不动脑,再用力也踢不开门,用对力,门一推便开。因用力反了,方法很重要。有困难找老赵。老赵有求必应,有问必答。解难题,做警示。清晰透明,关键,实用,群越来越大。”
   华忠说:“赵源做事稳当,能钻研,做事热心,是难得的人才,跟着好好学!”
   秋天,赵源刚进店,华忠披着晨雾,笑嘻嘻进来说:“做梦也没想到,过去亩产生姜三五千斤算不错了,现在竟达两万八千斤,如果不出问题,肯定超过三万斤。捧起一簇簇大姜,觉得像在做梦。比种粮,果园收入强多了。赶上好时代,抱上金娃娃,年底我请客!”
   老赵说:“我说过,按我的方法做,产不出我照赔。兑现了,分文不取。都宴请我。有几个肚子?”
  
   三
   赵源嗽洗好,见华忠叔仍坐那里,说:“叔,人情我领,宴请免了!”
   华忠把烟蒂一丢,站起来拉着赵源说:“别绕圈子,收拾好痛快走!”
   赵源站定,说:“按理应该宴请叔。”
   “本末倒置,叽笑我?嫌我给你添乱少?”
   赵源说:“叔是靠山,是动力,提醒我别搞砸了。叔后来帮我宣传,凭叔的威望,一句抵我说半天。商品这么多,没法都检验。一靠商家信誉,我调查过,也参观过。看过资质,听过讲解;二靠顾客捧场,搜集顾客反馈,归纳、集中,再介绍给大家;三靠自己或身边人测试。叔帮忙使我如虎添翼。心踏实,劲倍增。你老德高望重,肯把关,功不可没。应该感恩戴德,不宴请你天理不容,无脸在街上混!”
   赵源说得动情,眼泪都迸出来。华忠也有所触,话出自肺腑,深受感动。说:“我岁数大,闲着没事,爱凑热闹。看你办事认真,敢于担当。不唯利,不弄假,实事求是,从心底敬佩。我得好处,是你破费。不能占便宜卖乖,这事扯平。今天跟我走,其他以后再议。”
   赵源瞅了瞅窗外,见鹅毛大雪仍在飞舞,屋上、树上一片白。说:“瑞雪兆丰年,明年肯定错不了。盼望家乡快富裕。我年过花甲,想为乡亲尽份力,身体很重要,酒不能再喝!让孩子开车送叔回家,镇上就不去了,来日方长,以后再讲。”
   赵源一再恳求,华忠有些挠头,皱着眉头说:“酒店已定好,这……”
   “是欢喜大酒家吧?”
   “是,镇上数它高档。”
   “好办!老板是我群里的活跃分子。我们交流种姜,解难题。他知这伙人脑瓜灵,富得快,乘机招徕生意。我熟,马上联系,你放心……”
   (编者注:百度检索为原创首发)

共 5392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新老知识的交替,免不了观念的激烈碰撞。老一辈人完全是凭经验做事,年轻人是凭着实打实在的知识创业。但老一辈人往往看不惯年轻人的做法,总觉得有些不靠谱。小说中的华忠和赵源就是新老观念碰撞的代表人物之一。华忠凭着父亲传下来的种姜技术,成为本县的“种姜大王”,当过劳模受过奖。赵源办农资店向姜农传授种姜知识,华忠便认为赵源上为了兜售化肥农药,姜农去听赵源讲课,华忠对此嗤之以鼻。后来赵源让华忠试用他的化肥农药,并且现场给予指导,使华忠的生姜由原先的亩产三五千斤提高到亩产二万八千斤以上,华忠对此心服口服,执意要请赵源作客喝酒,于是便引出了这个观念碰撞的故事。推荐共赏。【编辑:湖北武戈】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湖北武戈        2020-01-01 08:32:27
  由请客引出一个新旧观念碰撞的故事,值得一读,问候鹰鸣老师。
   但是,请鹰鸣老师在以后投稿前多检查几遍,不要再出现一些掉字或语焉不详的问题。
与江山作者共同成长!
回复1 楼        文友:鹰鸣老师        2020-01-01 09:15:41
  衷心感谢湖北武戈编辑老师推荐和精彩点评!感谢一贯支持!文章写好,有意晚发几天,修改几十遍,想不到仍有错误。确是眼力和水平问题,让编辑受累和费心了,非常抱歉。虚心接受,今后再细心检查,好好向老师们学习!祝新年愉快,万事如意!
2 楼        文友:鹰鸣老师        2020-01-01 09:08:57
  退休后经常回乡,见证农村的飞速变化。赵源是我好友原型,一心想为农村做贡献,让人们感觉有文化与没文化的不同。开的农资店为乡亲致富起很大作用。早就想写他,特多作品中都有他身影。这次,重新塑造,目的反映农村变化,讴歌脱贫攻坚中好人好事。感谢江山看点提供空间。祝江山看点在新一年中迅猛发展,繁荣蓬勃!
鹰鸣老师
3 楼        文友:百嘴苏        2020-01-01 19:33:22
  先生写文章真是耐心,都写家常便饭的事情,但把人活脱出来了!
回复3 楼        文友:鹰鸣老师        2020-01-01 20:10:38
  感谢百嘴苏关注,希望能将人物写活,更盼望能留下印象,有所启迪。感谢点评,欢迎指教。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