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秋月菊韵 >> 短篇 >> 杂文随笔 >> 【菊韵】四位老人与玉泉山烈士陵园的情怀(上部)

编辑推荐 【菊韵】四位老人与玉泉山烈士陵园的情怀(上部)


作者:飞翔的鹰耿彪 秀才,1276.6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934发表时间:2020-01-08 21:57:08

【菊韵】四位老人与玉泉山烈士陵园的情怀(上部) 引子:时代的转换,年代的更迭。二十五年的光阴,匆匆流逝,人生匆匆。当进入一个新的时期和该到了回忆的阶段的时候。
   或许,有一些人生的经历、有一些我个人在江南水乡福州生活时期的经历过的一些事情、有一些值得回忆的往事记忆,有一些人生中值得怀念的回眸与情感故事。有一些江南水乡少数民族山区里,地域上的异域风土人情的纯纯情感故事,显得那么久远而又如昨天的事情一样,值得今天的我永久怀念和回忆——
   也许,几十年以后的人生脚步,匆匆忙碌着迈进了自己该回忆的年龄之后,那一些我生活在八闽凤凰古城红土地上经历过的人和事情,就显得那么清晰、那么值得回忆和品味了。
   也许,江南水乡三千里地江山,绽放着红色泥土的芳香。江南水乡的那浓浓雾气,那时有时无时浓时淡的雾泽水汽,那山山水水的印象与回眸以及那一些人、那一些山峰、还有那一些江水、那小小的江南石头雨巷、那小小的花纸伞以及那古老的定海古城、千年历史的凤凰古城老凤城,还有那一些古老的不能再古老的寺庙和千年的历史传说,以及那一些我在江南水乡生活期间中经历过的人情故事与凤凰古城、定海古城美丽的传说——
   清晨,明媚的阳光斜射进我们三个人居住的卧室,此刻刚刚睡醒的我翻滚了一下身体,伸手从枕头底下摸出来手表看了看,此刻手表上指针正指向凌晨4点零几分钟。此刻,我顺手又将左手里的手表放进了枕头底下,而后伸展了一下腰身卧躺在竹榻上准备继续睡个“懒觉”。
   这工夫,一阵子“噼啦啪啦~”的小小水滴声音响动传了过来,好像鸭子刚刚从江水里边出水的响动一样“啪叽~啪叽~”。此时,我还是睡意朦胧的时刻,接着便是我侧着身肩膀头上挨了一苍蝇拍。这时我急忙伸展了一下懒洋洋的身体,这才一转身看了一下身体后边站着的这一位。
   “嘿”原来是大鸭梨表妹正拿着苍蝇拍,站在我身体后边好像是刚刚洗完澡一样,那一双粉色塑料拖鞋上还是湿漉漉的呢。此刻只见她笑嘻嘻地冲着我说道:“哎!懒猪哥、快醒醒、快醒醒、你九师兄、大陈子来找你了,我让大陈子上四楼卧室来,他不上来?现在正在奶奶、钟声房间等你呢?快点起来吧?别睡懒觉了?”。这工夫,一听大鸭梨小表妹说九师兄大陈子来了,于是乎我急忙用脚蹬开盖在身上的毯子,一个轱辘身体便站了起来,随后我便冲着卧室里边的卫生间小跑了过去。此时,我急急忙忙洗了一把脸清理了一下个人卫生,而后便回身走到放置衣服裤子的地方匆匆忙忙穿好衣服裤子,而后又一转身便朝门口方向快步走了过去。
   此时,我一边往门口处快步走了过去,一边回头冲着刚刚往沙发方向走去的大鸭梨表妹急忙说道:“鸭梨妹子,你帮忙把地铺被褥收拾一下,我们师兄弟几个人,可能是上玉泉山竹林子里边训练去?要不阿陈绰号大陈子不会4点多钟这一大早上,亲自来找我的?鸭梨妹子、一会干妈醒来,你就说我师兄大陈子来找我,我们几个人上玉泉山了,哎!鸭子、等哥回来给你买枇杷?你还想吃什么?”。
   此时,大鸭梨小表妹嘿嘿地笑着说道:“行啊、什么也不用了,快下楼去吧,什么也不用你管了!”。此时此刻,大鸭梨小表妹一边走到沙发处便一屁股坐在了那里,而后伸手便拿起来沙发边上塑料水果盘里的“枇杷”果吃了起来——
   这里得略说一下九师兄大陈子,其实他就是大洋子的亲哥哥,大洋子真名叫:林東罄,因为长像又高又大,其实个头也就是一米七十多,只是长得有一些胖嘟嘟的好像是没毛的“狗熊”,所以大家开玩笑叫他“大洋子”意思是太胖了。而九师兄大陈子真实名叫“林速臣”,小名“陈仔”所以大家全叫他大陈子或叫肥仔。这大洋子、大陈子两个人是一对双胞胎兄弟,他们兄弟两个人的全部都是温麻小沧畲族乡少数民族(山哈子)的人,他们的父母全都是少数民族的人,也就是人们常说的高山族“山哈子”。
   这兄弟两个人现在就居住在狮虎山下边的路口东侧(钟声家巷子路口卖五香烤鸡店)他二叔公家里头。那个时候这一对双胞胎兄弟中的大洋子(真名林東罄),一直在老凤城镇敖江古城的江边富兴竹子制品厂里边打工。平时我们在一块跟师傅们习武练功、打拳踢腿,因为福州东北郊区离市区30公里这边习惯24小时生活方式,白天人们都开买卖的开买卖、打工的打工、上班的上班、大街上行人稀少。
   因为是改革开放初期旅游的人不太多,只有在福州市区的大马路上偶尔能碰上三三两两走过旅游的。只有在傍晚时候一直到深夜凌晨两三点钟左右才是“最热闹”的时刻。晚上行人匆匆、如织如潮、作买作卖的,因为福建人的生活方式与东北人、北方人完全是颠倒的,在关外东北三省日常人们是白天逛街购物、逛商场,而在福州地区的江南人是白天挣钱打工上班,晚上逛街、购物、逛商场、吃大排档什么的夜间消费。
   而福州人习惯了打工的都是早上9点,下午17点、晚上22点到凌晨2、3点钟的工作制度生活方式,也就是说上午9点上班、下午15点下班,晚上22点上班、凌晨2点下班,尤其是九师兄大陈子(真名林速臣)打工的地方是“新星竹制品有限公司”。
   此刻,我也顾不上了“马尔它”了,一边穿衣服一边便顺着四楼楼梯往一楼小客厅奔跑而去。当我匆匆忙忙小跑到一楼小客厅之时,并没有看见“狗熊师兄”,再说小客厅里空空荡荡也没有什么人那。平常干爸、干妈、钟声家里边除了我、鸭梨小表妹、就是剩下了表弟点点了。
   不过呢,表弟点点钟点也是不时常在家,由于处了一个小沧畲族乡的少数民族“女朋友”,经常不在家里头呆着总是不在家,所以平时干爸、干妈、老妺钟声家里边除了我、鸭梨小表妹、就只剩下了老奶奶。
   那个时候,表弟点点钟点天天泡在女朋友“囡囡”三叔公开的“酱香熟肉店”里边,不过由于离家里边梅花雨巷子十分近,“酱香熟肉店”就在敖江大桥的桥头边上的石头巷子路口边上头一家。因为,从敖江大桥往老妺钟声家走的小小“江南雨巷”子里边,有两家卖熟肉店的店铺一家在石头巷道里边的“晓军酱鸡熟食店”,这是八师兄侨羽家开的专门卖熏鸡、酱鸭子什么的巷子中间熟食小店,而石头巷子路口边上头一家,就是表弟点点钟点女朋友“囡囡”三叔公开的“酱香熟肉店”。
   咱们还得说说“囡囡”的三叔公爷,其实老人当年63岁,原来是小沧乡七里畲族山寨“虎头山”里小村庄的老老(1979—1992)村长。
   由于年的别墅居住,当时干爸钟琦麟还领着我走访到了老人家开的“熟食酱肉店”。虽说匆匆忙忙已经过去快30年了,可是我现在还记得干爸钟琦麟当初说过的话语:“宝仔、这是你阿仔叔开的、以前是咱们东院的老邻旧居,我和他哥是老战友,你以后买熟食什么的?上这里来买能熏肉能少花钱、味道上也比较正宗”,今天想起来我还是记忆犹新、犹如昨天发生的一样。
   再说老人的小侄女囡囡钟点女朋友,“囡囡”的三叔公爷开的这一家“熟食熏酱买卖”,就坐落在敖江大桥临近桥头边上的第一家。这一幢临街面对敖江大桥桥头堡的三层别墅型的独门旧洋楼,一楼的玻璃厨窗上边一张长条黑色“酱香熟肉店”五个大金字,与旁边老人小儿子开的小运输(即连江福新运输公司)公司的竖立长条白色牌匾紧紧相对映着,无形之中形成了十分鲜明的对比一黑一白度。
   老人年青的时候是七里九乡十八寨畲族山寨有名的“放排汉”,也就是当地人们常说得“竹排山哈子”。老人在建囯初期(1945—1955)曾经在赣州的贡江和赣江上常年做“放竹排”生意。
   后来,在刚刚开始的改革开放最初期,当选为七里畲族乡山寨虎头山畲湖边上高脚寨里边的小村庄的村长。这一当便是将近20年直到退休,老人手中有一手当地特殊的熏酱“手艺”,就是用当地的中草药配制、加上蜂蜜、甘蔗水、特别配制“熏蒸酱香的酱鸭系列、酱鸡系列、酱猪熟食系列、同时还卖熏鱼系列。
   林囡囡钟点女朋友,小名“囡囡”,在家里排行大姐。老二林昌东,小名“球球”大家叫他球仔,老三林细仔也就是胖瓜妹,老四林东妹小名细妹仔、阿仔妹。她们的父亲、母亲都是少数民族聚集的九乡十八寨小苍乡的普通茶农。林囡囡父亲母亲在七里畲乡山寨的虎头峰山西坡种植了几亩枇杷果树和山峰上边的梯田(养殖了水稻鸭、水稻鸡以及水稻鱼、水稻虾)。而家就坐落于七里畲乡的“探花府”后边不到五十米远的地方,这里是由四四方方的石头和红色泥土砌成的院落,在小小弯道曲折全由一级级大小不一、厚薄不一的石头、石板块形成的梯形台阶的深处,拥有着十分鲜明的高山族少数民族特色的竹子院门,双开的不太宽敞的竹子制造的门楣里边却是一趟五间古色古香“古大厝”类型的古建筑。在林囡囡的父亲母亲家拥有着30多米的院落,院子里边种植着各种当地特色蔬菜和十几颗枇杷果果树。
   当时,在那个久远的计划经济时代里边,人与人之间十分纯朴、真诚、简单,无论是东北人、还是江南人、以及少数民族的山哈子,都是十分实事求是有什么说什么,也没有虚伪主义的色彩与虚头巴脑弄虚做假那一套。尤其是畲乡山寨里的老人们虽然说得语言叽里咕噜畲族方言和闽东方言的听不懂,但是经过好朋友们一翻译便什么都听明白了。
   不过也有一些老人们会说普通话,只是舌头好像平板手机似的有一些大舌头,尤其以林囡囡的父亲母亲以及阿山老爹等等几个老头领、老村长、老族长说得普通话,还是十分标准的、在吐字发音讲述一些九乡十八寨、以及小苍七里畲乡的历史、传统与传说上讲述的十分精彩与传奇。
   尤其是当地七里畲乡人的风土人情却十分简朴、十分的神秘而离奇,尤其是大山里边的那十七座“黄金王朝”的皇帝陵墓,以“青芝山区”“云居山区”“虎头山区”“五虎山区”“皇帝洞”“千年古榕树”“覆釜山区”“玉泉山”“狮虎山”“笔架山”带着特殊极为神秘的色彩与神秘的传说。
   “长龙茶山”“簸箕山”“定海古城”“黄歧古镇”“可门海天”,带着极具“闽粤风味”的神秘色彩!
  

共 3916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这篇文章采用了叙事、述说形式。把二十五年前,我本人在江南水乡福州,生活过的那一段日子里亲身经历的人和事情,以散文形式抒写了出来。其实,从人生的角度来说,我挺怀念那一段子生活的日子,尤其是自己干老妹子钟声家、以及她的姑母、二叔、舅舅、以及亲戚们,拿我这个北方人有如一家人一样,根本没有什么区别,由于年青不知世世、在江南水乡生活的那一段漫长的岁月里,自己也闹出了一些小笑话,不过我与老妹子钟声家人还是一家人一样,彼此之间还是无话不谈,在老干妈、老干爸的教授下我这个北方人,学习了福州人的生活习惯,如江边钓鱼、用木板打衣服(洗衣服),做闽东地方饭菜什么的,都是福州人的日常生活习惯。有的时候想起来那段生活很值得怀念,尤其是对老妹子钟声的一家人,那种十分朴素与真诚的情感,绝对不是金钱所能买到的,这就是一种十分自自然然、朴素无华的感情。大鸭梨表妹,大洋子,大陈子是高山族,几十年前一直在老凤城镇敖江古城的江边富兴竹子制品厂里边打工。干爸钟琦麟带我走访了“熟食酱肉店”,表弟点点以前就天天泡在女朋友“囡囡”三叔公开的“酱香熟肉店”里边,囡囡的三叔公老人年青的时候是七里九乡十八寨畲族山寨有名的“放排汉”,改革开放初期当选为七里畲族乡山寨虎头山畲湖边上高脚寨里边的小村庄的村长。村长当了20年,直到退休。他有一手绝活熏酱手艺。文章铺垫的很精彩,有对话有叙述,有描写。欣赏学习了!【编辑 远近】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远近        2020-01-10 14:54:58
  二十五年前和之后的对比,生动准确把握了角度和时代脉搏,运用散文形式展现了南方少数民族小沧乡七里畲族山寨的风貌。给我们开拓了眼界,带来不一样的风土人情。感谢赐稿菊韵,期待更多精彩!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回复1 楼        文友:飞翔的鹰耿彪        2020-01-10 17:28:34
  远近文友:谢谢了,这篇文章采用了叙事、述说形式。把二十五年前,我本人在江南水乡福州,生活过的那一段日子里亲身经历的人和事情,以散文形式抒写了出来。其实,从人生的角度来说,我挺怀念那一段子生活的日子,尤其是自己干老妹子钟声家、以及她的姑母、二叔、舅舅、以及亲戚们,拿我这个北方人有如一家人一样,根本没有什么区别,由于年青不知世世、在江南水乡生活的那一段漫长的岁月里,自己也闹出了一些小笑话,不过我与老妹子钟声家人还是一家人一样,彼此之间还是无话不谈,在老干妈、老干爸的教授下我这个北方人,学习了福州人的生活习惯,如江边钓鱼、用木板打衣服(洗衣服),做闽东地方饭菜什么的,都是福州人的日常生活习惯。有的时候想起来那段生活很值得怀念,尤其是对老妹子钟声的一家人,那种十分朴素与真诚的情感,绝对不是金钱所能买到的,这就是一种十分自自然然、朴素无华的感情。这或许就是改革开放初期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吧。
2 楼        文友:黄金山        2020-01-11 09:45:38
  真情写作,很好的散文
活到老学到老
回复2 楼        文友:飞翔的鹰耿彪        2020-01-11 15:23:36
  黄金山文友:谢谢文友了。是啊!在现代的虚伪的世界社会里,那个时代的真情太少了,这也是自己在江南水乡福州的亲身经历,所以在写这篇文章时自然投入的感情会现实,也就带了很多感情的投入,尤其是自己身边的人和事情,可以说是犹如昨天一样那么清晰与真实。
3 楼        文友:飞翔的鹰耿彪        2020-03-23 17:34:54
  我现在还记得在黄帝洞的七十里“山洋寨”,还有不少十分诡秘的水哈子、山哈子巫师、巫婆、巫医,在这个以少数民族杂居的山寨里边,有着太多的神秘与离奇的怪事与传说。
人生是一场戏,总有一些身边的故事发生在红尘的某个角落,或喜、或悲、或黑、或白,就看每一个人去演什么角色………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