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八一】那年军营饺子香(散文)
又是一年春节时,忘不了在军营里我与战友们包饺子的情景,更忘不了在军营里那浓浓的战友情和饺子的清香。越接近年三十的日子,越情不自禁想起春节和战友们,包饺子过春节的往事。那些难忘的画面一下子清晰地跳出了脑海。
记得那年的年三十,我和战友来到伙房帮厨。伙房的战友们已经在为今晚的年三十的饺子张罗着。前一天伙房已杀好了猪,一张八仙桌上,炊事班长手拿二把菜刀一上一下剁着肉未。看到我们一群女兵来到伙房,面带笑容的班长招呼着我们这群女兵,并把活分配给我们。
我趁机拿起班长在用的菜刀,妈呀!这菜刀怎么这么重?两只手同时起劲还真的做不到,像炊事班长上下错落有致的刀功,可不是一天二天可以练成的。我剁肉馅没几下,这手腕吃不消了,感觉这菜刀似千斤重。这时的我也顾不上面子了,大声喊到:“这肉馅剁的累死人了!谁来剁?”我放下菜刀,混入洗韭菜战友的行列。
只见炊事班长拿起菜刀,好一番龙飞凤舞,一大块肉在班长刀下三下五除二就剁成碎末了。他把肉未放到大脸盘里,接着又一大块猪肉放到了案板上,只见刚才那个炊事班长与其他两个炊事班的战友举起菜刀,上下跳动。只听到嘣嘣的剁肉声,伴随着我们女兵剁韭菜的声音,奏出了炊事班年夜饭的交响乐,美妙动听,扣人心弦!
多年以后,回到地方每每听到剁肉的声音,我就会情不自禁想起那年在军营包饺子的温馨场面。现在超市里的肉未都是机器搅拌,再也听不到当年的剁肉声了。
包饺子要和面,这和面加多少水,面需要多少量这都有讲究。韭菜择干净洗涤后,要放在竹篦子上控水再剁细。至今,我包饺子这一招,是从炊事班学来的。和饺子面要比一般手擀面柔软,这样饺子皮容易擀好。煮熟后的饺子还不易透水,味道更浓更香。如今都是机器做出来的饺子皮,根本没有我们当年和出来的面有咬劲。
炊事班长打了十来了鸡蛋,我好奇地问:“打这么几个鸡蛋给谁吃?晚上这么多人。”炊事班长笑了:“你知道啥?肉未打鸡蛋馅子好吃还嫩。”班长告诉我和好的面要放在暖和的炉子旁边让它“醒一醒”,这样包出来的饺子吃到嘴里才会更有韧劲儿,饺子表面光滑,还不易粘连。肉未要均匀洒放食盐、姜末、五香粉、酱油和料酒作料拌匀,这样馅子做出来的饺子才好吃。原来,包个饺子还有这么多学问!
韭菜和猪肉全部剁好放进了军用大锅里不停地搅拌着,一股浓浓的香气扑面而来,炊事班的战友把馅子盛入一个个搪瓷脸盘里,我们女兵把端着满满一盆饺子馅,插上几双筷子,放到大饭厅的桌子上。在饭厅等候包饺子的战友们,迫不及待地擀制饺子皮。我和战友们边聊天边包着饺子,饭桌上战友们分工明确,有的把一个个大小均匀的面切成小团子,有战友在擀面杖的运动下,小团子渐渐演变成一个个又薄又圆的面皮。
战友们包饺子的时候,双手小心翼翼地捧着面团儿,仿佛捧着一朵漂亮的花朵。而后,花朵长成一个个果实。从手里捏出来的像是一个个哨兵等待我们战友们来检阅。竹篦子里的饺子神态各异,昂首挺胸、排列成行地站立着。看我们包的饺子多有气势,浑身上下都透着一种兵的味道,活脱脱是一个个“兵饺”!这饺子就像我们自己,虽然来自五湖四海,外表都是统一的服装,内在的都是一颗赤胆忠心,时刻听从祖国的召唤。
军用大锅的水开了,只见炊事班长拿起足有一米长的锅铲,一篦篦的饺子在炊事班战友的手下,一个个跳入军用大锅。炊事班长手上的大锅铲不停地在军用大锅搅拌着。没过多久,军用大锅的饺子浮了上来,班长说得加三次水,这样浮上的饺子才算熟。饺子出锅了,近水楼台先得月的我,先为自己盛上了一碗水饺,热气腾腾的饺子盛到了大铁捅内,当一桶桶冒着热气的饺子拎上饭厅,不一会饺子被战友们一扫而光,吃了个底朝天。
战友们细细品味年夜饭的饺子,口齿生香。这饺子就是咱兵的味道!心里充满甜甜的味道,这是我们亲手包的饺子。军营的饺子格外的香。这里有战友情,有战友的陪伴,有着战友之间满满的爱。
春节是中国人最重大的节日,寒冷的季节,与战友们在军营里一块过春节,体现出了一个军人的责任意识和家国情怀。军人的职责就是保卫国家安全,守望人民幸福,让千家万户过一个祥和安宁的春节!
在部队过年,既是一种历练,也是一种成长,跟战友们一起吃团圆饭很幸福,战友们的笑容,祥和的画面足以让我们怀念一辈子,那温馨画面永远值得我们珍藏在心底。
(原创首发江山)
问候老师早上好,提前祝老师新春快乐,万事如意,心想事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