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八一】差点丟失的儿子(散文)
舒东和李九月等主持的大型公益栏目《等着我》,是我最爱看的节目之一。多情善感的我,每看到动情处,除了感动、感激外,还有伴随剧情发展,禁不住流下酸楚的眼泪。触景生情,不由得想起曾经的过去。岁月长河里,记忆自然泛起阵阵涟漪。
那年,儿子才四岁,呀呀学语逗人爱,活泼天真淘人喜,手脚好动闲不着,啥事都觉好新奇。工作之余逗儿玩,废寝忘食不知疲。
那年五月,南阳市第六届中小学生春季田径运动会在市五中举行,我被抽调去做裁判。临行前抱起儿子亲了又亲:“儿子啊,爸爸要去开会了,一个星期不得见你,在家要听妈妈的话,别淘气,等爸爸回来再抱你。”
“不,不啦,我也要跟爸爸开会去。”儿子紧紧搂抱着我脖子,生怕我会丢开他似的。
说实话,我也想每天和儿子在一起,去就去吧。以前市、区举办运动会不是也有人带小孩子吗?更何况那里有我们家族的人照顾,有小孩儿一块儿玩。再说家人经营小卖铺,挺忙的。我说服了家人,骑自行车带儿子去城里参加运动会。
新飞鹰自行车,平坦的柏油马路,近三十里路,不大一会儿就到了运动会场地。市二中的夏克建老师也带来了四五岁的儿子。我俩打过招呼,这两个小家伙就可以在一块儿玩了。
运动会比赛场地在市五中田径场,裁判员食宿在党校招待所,两地相距四五百米。前两天,大会组委会在党校招待所会议室组织编排,学习《裁判员法则》,分组开会,两个小家伙跑来跑去,没多久,就和大人混熟悉了。在规划场地的休息时间里,同志们逗他俩摔跟头,可逗人了。夏老师夫妇是城里人,他那小孩儿比我儿子稍大半岁,个头儿和体重都占优势,胖墩墩稍欠伶俐。我儿子活泼好动,走跑比赛远远超过他。同志们嬉笑说:“这两个小家伙真有趣,给大家带来欢乐。城里娃和乡里娃,优势互补,各有所长。”
“李老师,咱别比赛跑步,让他俩摔跟头吧。”同志们说笑着,要看看乡里娃儿和城里娃儿究竟谁有气力。我心有余悸,眼看着咱乡下孩儿身小力薄,个头又低,摔跟头肯定占不了上风的,不敢吐口又不好意思拒绝。
“李老师,没事,小孩子嘛,身材不大,重心又底,摔不坏的。”同志们帮腔,夏老师也在劝说。
摔就摔吧,虽然我心里不乐意,但不让能大家失望。我把儿子喊到跟前:“儿子,摔倒他,给咱乡下娃儿争口气。”其实,两个小家伙好像懂得大人们的用意,都跃跃欲试想一见高低。
大人围成圈,俩小家伙站中央,让他们俩抱好腰,大人喊:“开始,用力!”你看他俩,你推我,我拥你,你退步,我进攻,一往一来好一会儿,那小家伙肥胖,重心不稳,乱了阵脚倒在了地。
“哈哈,哈哈,乡里娃儿胜了,乡里娃儿有力气。”同志们都笑说着。
“三局二胜,再来比。”有人提议。
可能是因比赛跑步输过,心理气馁了。或许是身体肥胖,欠气力,再不是心理害怕,没底气。一连摔了三跤,城里娃儿三跤都倒地。我抱过儿子亲了亲:“儿子啊,你真棒,你给咱乡下人争了气。”
前两天大人们开会,划场地,俩小家伙跟来跟去,玩耍,吃零食儿相安无事。
运动会比赛开始了,夏老师把孩子送回家里,我也把儿子送到时任五中政教主任孝恒叔家里,那里有婶子招呼,并有小朋友一块儿玩耍。我与孝恒叔隔壁,他是东乡舅家老表哥,嫂同住在一个院子里,表嫂没事也照看,前三天既省事又放心,就这样过去了。
可第四天发生了天大事情。那天,我担任径赛终点记时长,根据比赛日程,十一点就能顺利结束上午的比赛任务。吃过早饭,我和昨天一样,在比赛前半小时把儿子带领过去,跟婶子,表嫂子说明,我下班后接孩子回招待所里。她们都说:四儿啊,这孩子很乖,又听话,很招人喜爱的,你忙,你就不用来接他了。
赛事情况偏偏不是按人预定走向进展的,短跑项目预赛过程中,60米,100米,200米比赛相继出现好几组复赛,决赛运动员名单做不出判定,会影响决赛按时进行。因此,竞赛组做出决定,上午必须进行复赛,以确保运动会如期进行。所以,待完成赛事任务后,已经近十二点了。急急忙忙去生活区接孩子。孝恒叔,婶,表哥、表嫂正在吃午饭,还以为我饭后送孩子过来。
“来,让娃儿再吃点东西。”表嫂说。
“我刚下班,就是来接他去吃饭的呀!”我说。
“啊,娃儿不是早就回去了吗?”表哥,表嫂惊讶地问,“刚才我去你孝恒叔家喊娃儿吃饭,你婶说孩子已经找你去了。”
这可怎么了得,我因赛事下班晚,孩子虽去过场地,可此时五中学生刚放学。去餐厅吃饭时,加上运动员、教练员,各代表领队大概有一千多人,乱哄哄的。别说是个四岁的小孩子,就是个大人没有目标去找也是很难的。出了校门,就是大街,车来人往,万一出什么意思事,后果不堪设想。
孝恒家婶子赶紧丢掉饭碗说出刚才的一幕:“十一点多一点,我喊娃儿说,娃儿,吃饭了。他说您吃吧,我找爸爸吃饭去。那会儿没在意,想着你可能把他接走了。”
此刻的我可是鞋子里长草,荒了脚了,这可咋办哪?不再多说,撒腿就跑出五中校门,去枣林大街寻找儿子。
表哥表嫂饭也不吃了,婶子更着急,我的几个同组裁判同志,校院里,枣林街,连走带跑找娃。
时间一秒秒的过,汗水浸透衣,心跳过快几乎要蹦出肚皮。
半个小时过去了,娃儿不见踪迹。
一个钟头过去了,十几个人无计可施急在心里。
两个小时过去了,我欲死不能,心焦火燎,像个皮球泄了气。
“老天爷呀,我可咋办呢?弄丢了孩子咋有脸面回到家里。”我深深的懂得,家人决不会饶过我的,“唉,死吧,死了吧,一了百了。”我真的做好了死的准备。
不能死,儿子知道我的姓名,即便是暂时找不到他,只要他能生存下去,找一辈子我要也坚持下去。暂且坐火车南下,躲过风头浪尖再做理会。
下午两点十分,没希望了,真的没希望了!又急又怕,又渴又饥,我老四像得了病的鸡,蔫不拉叽回到党校招待所里,准备丢掉工作乘车南下躲过这煎熬的是非之地。
“天无绝人之道,人在绝处逢生。”招待所住宿一楼的窗户前面,我的飞鹰车旁边,那不是我的儿?那正是我的儿,满脸灰汗,泪迹斑斑,警惕的注视一个拿着馍约有四十多岁的服务员。我又惊又喜,儿啊儿,你弄得你老爸狼狈不堪,又恨又亲,眼泪禁不住流成串往下滴。又心疼又生气,举起巴掌朝儿子小屁股……
“唉,唉,唉你这人是孩子爸吧。”那服务员拦着我。
“是我儿子,他不听话,找的我好苦,好苦啊!”我委屈哽咽地说。
“啥人呀,连自己的孩子都照顾不好,还反过来怪孩子,打孩子,你不觉得对不起孩子吗?叫我说,你该打你自己脸吧。”那服务员嘲笑我。
“十一点四十左右,这孩子哭着来到招待所,就坐在这把自行车子前。我们问他,才知道是运动会裁判员的孩子,他记得他爸就住在这个房间,他说这是他爸的自行车。我们给他饭,他不吃,给他馍,他不要,他说要等他爸来带他去吃饭。我是这里的工作人员,有责任照看这懂事又可怜的小孩子。”服务员道出儿子到这里的经过。
是啊,这两天赛场——招待所,招待所———赛场,我带儿子走过不知多少遍,在他心里已经记着这条路了。人家喊他吃饭,他知道我们吃饭的地方就在这里,所以在他幼小的心灵里,这里就是他所谓的“家”。事不凑巧,同组的裁判除了帮助找孩子外,其他几个人回来就进了餐厅。吃过饭直接进了电影院。
“谢谢!真的谢谢了!”感激之情使我再次泪流满面。
服务员带领我爷俩儿吃了迟到的中午饭。
这件事已经过去近三十年了,每每想起我都会心里发颤。儿啊儿,旧事重提你不会生我的气吧?儿啊儿,若是那年真的丢了你,真不知道我会不会活到这一天。儿啊儿,若是那次真的丢了你,只要我活着,定会寻你到老去。儿啊儿,若是咱爷俩真的就此不得相见,电视台《等着我》栏目里我一定会发求助信息,相信在好心人热情帮助下,我们父子俩一定会有相见的那一刻。
发自肺腑之言,虽写的不好,却是我真情实感。
谢谢了,我尊敬的老师!
老师们,有大家支持鼓励,我会努力上江山。
恭喜老师佳作获精,珊瑚欣赏学习了。问好老师好,祝老师新春快乐,幸福安康。
情善感的情是人性的共同特点,每每遇见或想起于己有关的人或事物,都会情不自禁引起回忆,产生感叹。血浓于水的亲情用隔不断,愿二哥能理解老师心情,愿老师早日与二哥团圆。
多情善感是一定岁数人的共性,因节目触景生情,引起了回忆,文笔浅薄,记述欠到位。
对你能品读并留评感谢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