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星月】寂静的山村(散文)
新型冠状病毒疯狂在人潮拥挤的大街小巷,外面的世界到处进入备战状态,大家一方面做着科学的自我防护,一方面又在齐心协力地支援着武汉,默默地为武汉加油。也许经历过“非典”时莫须有的恐慌,此时倒多了些从容与镇定。看到全国各地专家医生的忘我精神,看到那么多爱心人士的慷慨解囊,看到国家领导人的英明决策,我心里多了许多感动和淡定。我所居住的小山村,似乎已被剥离出来,依旧平静的躲在一个不被人们关注的角落。不是病毒没机会光顾这块土地,只是这里太过安静,耐不住寂寞的病毒怎会甘心就此隐匿呢?
清晨,太阳还未起床,村口的广播已经醒了,关于新型冠状病毒的防护知识开始传向了四面八方。不管是未起床的人,还是路过的行人,都会有意地侧耳听上一阵。院子外面枝头上的小鸟还是一如既往地保持着欢乐,也许人类这次面临的灾难与他们无关。虽然节气接近春天,但寒冷依旧毫不逊色,呼出的空气还未等扩散就已冻在鼻孔,地面上不小心泼出去的水瞬间化成了冰。枯萎的草木披着一层白霜,一看还是冬天的节奏。因为时值农闲,加上最近疫情的蔓延,大家基本居家自保,本来人口稀少的村庄更显得寂静和沉默。
中午饭过后,太阳心情似乎分外的好,慈祥地抚摸着万物,连几日压在心头的乌云似乎也在隐退。突然有种想要出去走走的感觉,看看这里的山川,看看这里的草木,顺便也可以舒缓一下心情。这样随便出去转转,不是在重大疫情面前掉以轻心,也不是对自己的生命不负责任,只是这个小山村现在很少有人愿意光顾,与自然相处,无论如何我都是放心的。
我们家现在已搬至山坡下的川道里,所属的村子应该还是原来半山坡上这个村庄的。我沿着以前惯走的坡路缓缓上行,有大把的太阳洒在我的周遭,浑身都有力量,看那叽叽喳喳的鸟雀从一个枝头飞向另一个枝头,一个人的行程不会觉得孤单,瓦蓝瓦蓝的天空下,连心情也是通透畅亮的。一边走一边看,这一半的路上是见不到人的,所以口罩不必准备,倒还有充足的氧气任我尽情使用。
山村还是原来的山村,与我见它第一次面时,最大的变化就是家家院子里安上了自来水,泥土路变成了沙石路,但住户却是没剩下几家了。我们所在的村子处在半山腰,条件应该说是比较艰苦,我刚认识它时,家家户户都是用驴从山脚下的一眼山泉里驮水吃,我以前每次回家基本上是不敢多洗衣服的,怕累着驴和它的主人。现在条件好多了,各家门前的路面已经变宽,而且开着小车可以自由来去,然而还是留不住现在的年轻人,毕竟社会在进步。只留下一些恋旧情结的老人们还象征着这个山村的存在,也使得这个山村还有活着的迹象。
我沿着这条山道继续上行,原来这条挤满欢声笑语的山道依然在延伸,只不过现在成了可有可无的存在。村子里的年轻人好多年已经不见了,大多把家安在了外地,即便是过年,也很少再回来。曾留下一部分年老体弱者在家留守。由于这里地形的特殊型,多数人家都是住在窑洞里的。然而,国家去年提出“告别窑洞”的计划后,让所有人参与到这项惠民工程中,小山村中有七八户人家搬进了县城专门为他们盖起的新楼房。其中有一户人家,只有父女两人,父亲智力低下,女儿年龄尚小加之无人管教,可怜而又粗野,他们也享受起了城里人的生活。还有几户人家,不愿意去县城,就在国家好政策的支助下,也找块条件相对便利的地方自愿地盖起了新瓦房,搬离此处不过是时间的问题。想要守住这个山村的,恐怕只有对这里深情依旧的草木了,或者还有鸟虫吧。
我走了几分钟的山路,并不曾碰到一个人,偶尔会有几声鸡鸣狗叫,似乎表示这个村庄还活着。曾记得,初次认识这个村庄,应该是在二十年前。那时候有二三十户人家,家家人丁兴旺,当遇到寒暑假,上学的孩子一回到家,整个村庄更显得生机勃勃。走到那里,那里都有欢笑,逛到那里,那里都有亲切的问候。特别是暑假,在这个以土特产为主要经济来源的山村里,大家果园里的桃子,葡萄都成熟了。还有满地的梨瓜和西瓜长势更是喜庆,刚从地里采摘下来就能吃的新鲜美味是市面上花多少钱都买不来的。只要出了家门,就会有许多新鲜的水果可吃,而且不用担心,因为这里的人还是原始的手工耕种,不会运用农药。庄稼人就是实在,加之我又不常回家,他们便会叫进果园吃个够,走时还不忘带上一包。们的热情让我以后尽量不得不绕着走路,或者干脆不出门,因为他们种点果木确实很辛苦。
如今,这些果木树只是自顾自地开着花,结着果,有没有人来享受已经不重要了。记得上个暑假回老家,正逢桃子成熟,满园的桃子压弯了枝头,成熟的桃子滚落了一地,却没人理会。我看着实在可惜,便采摘两筐回来,尽情的吃个够。桃子没有市场上的大,但颜色红得喜庆,吃起来甜中带些酸味,刚好符合我的味口,有点小时候的感觉。像这种味道的桃子市场上是无论如何也买不到的,况且也是自然生长,带着放心吃下去的东西也是踏实的。桃树的主人可能忘记了它们的存在,况且像这样的桃园也不至于一处,只是便宜了我等坐享其成之人。
看看道路两旁的人家,偶尔能听到一半句声音,他们多是还未来得及搬走的人们。如果等到今年暑假回来,我估计这里几乎无人居住了。曾记得,那个时候农忙的时候,满地住着人影,听到的是驴的叫声,人的吆喝声,到处有着忙碌,到处有着欢笑。而如今,土地有一部分快要被荒芜,就在去年,国家收购了大多数土地,投资统一建成桃园,专人管理,里面全种上桃树,听说这种桃子品种优良,市场价将可能达到每斤8元。也许,等到桃林成片,桃子结满枝头的时候,又会迎来小山村的另一种繁华。
一路走着,一路看着想着,从我认识这块山村到现在,可谓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现在的自来水代替了驴驮水,如今机械化的耕作替换了原始的人工耕作,如今明亮宽畅的楼房改变了窑洞阴暗潮湿的居住环境,山村人口的突然减少并不代表着这里将会被遗忘,寂静的背后并不全是贫困,也许,将会有更大的繁华就在几年之后,一如这短短二十年间的巨大变化。
我知道,外面世界里的病毒仍然还在继续,外面行人迫不得已的出行都得小心翼翼。而我漫步在这个人烟稀少的小山村中,身心都是自由的。我知道:此时最好的贡献就是安守一隅,不给别人添乱,一如这个安静的小山村,不去争究外面的世界,只是保持自己的本分,做着最好的自己。我也相信,外面的病毒不久便会消声匿迹,又会迎来人们的四季平安。一如这个寂静的小山村,走过数年孤独之后,必会迎来下一季的春暖花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