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看点·缘】今又飘雪花(散文)
2020年的第二场雪,是立春过后飘来的,我想应该称呼它为春雪吧。这场雪从昨天晚上起,在我市各地随风飘舞,大地间一片苍茫。一夜醒来,拉开窗帘,银装素裹,积雪皑皑。
若往常,雪后的朋友圈、微信群竞相晒出的各种“花式”雪景、各种令人笑喷的搞笑段子!一波又一波,像是炸开的锅。而如今,情形大不一样了,看那晒出的所谓雪景,几乎一个模样儿,大都是居家趴窗、观外自拍的一些“雪景图”。至于堆雪人、玩雪仗的游戏也不见了踪影。不得不说,这一切的改变,都源于岁末年初一种“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肆虐。新发的疫情,犹如一个黑色的幽灵降临人间,人们脸上的笑容还未曾绽放,口罩已经蒙住了脸。面对凶险的疫情,中华大地一连串反应,村村响起“大喇叭”,全市织密“防疫网”,不论是城区,还是偏远乡村,不走亲,不访友,不聚会,全力战“疫”,全民防控。
下雪了,我居住的小区,真的很安静,整个小区几乎见不到车辆行驶,看不见一个晃动的身影。如此美景,情在心中,无处不风景。看看吧,那片雪后的绿化带竹雪相映,雪吻艳梅别有一番风情,此刻就算雪地上留一串脚印,也定然是一份美丽的好心情。雪景很美!可是,我们一定要憋住不外出。是啊,在全国上下同舟共济,众志成城,全民战“疫”的日子,我们绝不能不守规矩,随性出门踏雪赏景,给那无孔不入、来势汹汹的肺炎疫情留下任何入侵的缝隙儿。
下雪了,下雪的日子真好!有人调侃说,雪净化了空气,能把一切污秽和见不得人的东西统统埋在了地下,就连凶险的病毒也能杀死哩!事实的真相会是这样吗?其实,随着这场雪的到来,一则关于下雪与疫情的信息,很快在朋友圈传播开来。
关于雪是否可以把漂浮在空中的病毒带下来?雪后低温真的更有利于病毒传播吗?等等相关问题,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在昨日下午就已经客观地作出了全面回应……
那么雨雪天气下,究竟如何应对疫情?媒体记者专程连线了有关权威专家。专家解读,是这样说的:雪和低温环境可以杀死部分细菌,但根据目前所掌握的资料,目前的天气环境对新型冠状病毒的影响不大。记者问:目前的天气环境对新型冠状病毒的影响不大?专家说:目前这个病毒在低温下应该是能生存很久,只有在高温56℃达30分钟以上才能将其杀灭。目前室内外温差较大,盲目外出很容易感冒,低温环境不仅无助于消灭病毒,而且会造成人体免疫力下降。
中国战“疫”鏖战正急,无论南北老幼,无分“白衣战士”和干部群众,各自贡献,共同担当。这是因为大家都明白一个非常浅显的道理,人命关天,大意不得。在疫情期间,市民一定要抵御白雪的诱惑,为了他人的健康,也为了自己和家人,千万不要外出玩雪了。尽管我们对“新冠”病毒的了解不多,根据目前已经掌握的资料,建议大家在下雪天应提倡宅在家里,减少外出,并提倡外出要戴口罩、避免长时间在人员密集区域逗留、勤洗手,做好防护措施,这样才能远离病毒的威胁。
疫情面前,有人抱怨说,天天呆在家,闷死了,要疯了!我要说你还有没有大局意识,你可知道,疫情袭来,多少人可以选择回避。然而,有一群人却从容挺身面对死神。他们以青春和热血捍卫着人民群众的生命,用身躯筑起一道道安全屏障。压力和灾难能够催生伟大的品格,能够使全民族在凝聚中焕发出空前的力量。战“疫”是一条宽广的战线,一张科学防控的网络迅速建立、张开,覆盖到了中华大地的各个角落。心相连,情相拥,爱相通,这是一场人民战争。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凝聚了党心、民心、军心,锤炼了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团结互助、和衷共济,迎难而上、敢于胜利的伟大民族精神,这种民族精神,博大精深,源远流长。
家国有难,要有担当,不要再抱怨什么了!你可听说过,一个95岁的老人,他说自己买不到口罩,在家用半个橘子皮做了一个戴上。一位农村的老爷爷说没有渠道买口罩,他就吃掉泡面,用盒子当口罩。还有更多像他们这样的人,或许因为信息不足不够重视,或许因为实在买不到,他们在摆摊的时候,戴的还是棉口罩。疫情面前,还有一些人在网上无病呻吟,感慨无聊,以为呆在家就是牺牲了,就是最伟大的付出了,却不知道,还有那么一批人,连最基本的安全医疗用品都还没有着落。
在这个时刻我们无言以对,惟有祝福:让无力者有力/让悲观者前行/让往前走的人继续走/让幸福的人人更幸福/而我们,在不停的为你加油!这是《南方周末》鼓舞过无数人的一段话。
今又飘雪花,洋洋洒洒,洁白无暇。疫情肆虐,请你好好呆在家,不要出门赏雪了。你可知道,你所谓无聊的“家”,却是警察和医护工作者们回不去的“家”。无论疫情多凶险,人民战“疫”无往不胜!这场没有硝烟的战“疫”,我们一定会打赢。
今又飘雪花,冬去了,春来了……
2020年2月6日
(编者注:经搜素原创首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