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八一】战场没有眼泪(微小说)
昨晚宁菲一家人围在电视机前,始终烦躁不安。后来,打电话问她陆军医院的同事姜敏,终于找到原因了。
宁菲已经去武汉已七天了,妈妈本来跟全家约好今晚抽出时间去她男朋友家,可这死丫头大年初一就去了江城。妈妈接连给她打了好几个电话,要她跟家里视频一下,汇报那边情况。可是,宁菲她却一直关了机。
半夜一点了,宁菲终于上线了,家里人的困意顿时全消。
视频里的她,短短的几天显瘦了很多。为了减少感染环节和工作中不必要的麻烦,她将护养了五年的漆黑的长发剪成了短发。
看着这头飘逸的秀发,全家笑言道:“宁菲留短发更美!”
长时间佩戴目镜和口罩,她那白嫩的瓜子脸上勒上很深的压痕。因过敏导致的红肿等,那张漂亮无瑕的脸几乎有些变形了。妈妈有些担心,嘴里不自觉地念唠着,也不知她男朋友小强看到了没有……
这一周来堆积的牵挂和担心,再次在老人心里泛滥开来。
“妈,这儿全都这样,全都剪成了短发。”视频里,她指着她那张美丽的脸说:“有些比我还严重的。压痕红肿的地方有些疼,我已贴上了创可贴,也是避免皮肤溃破发生感染。放心吧!我不会变丑的。小强他不会嫌弃我的。”她边笑着边安慰着家人,但声音已经变得嘶哑,红肿的两眼有些泪珠……
邓妈妈是驻京空军医院退休的外科医生。在电视里,看到武汉疾控医院那一张张脸上的压痕的医务人员,她的心里比谁都清楚。这些印记,有可能会让皮肤破皮、起水疱、化脓,并增加感染的风险。可是她又想,这比起那些患上新型冠状肺炎的患者,好得多了。她看到电视里的新闻动态,她坚信疫情一定会很快被打退的。而医务人员那脸上的这份印记,正是这些白衣战士的辛苦付出。
很快,女儿挂了机,又走进了病房。四十年党龄的邓妈妈看到身处最危险的环境里,女儿和队友们与死神对抗,非常骄傲!她想,在这空军医院宿舍大院里,那些邻居们不得不对她再次刮目相看了。
疫情就是命令,时间就是生命。大年初三深夜,宁菲和她的战友们顾不上休息,迅速打响了防疫狙击战。
宁菲毕业于解放军军医大学,因她能歌善舞,嗓声清脆甜涧,在全军歌咏会上夺得大奖,三军文工团点名要她,但她不愿放弃医生专业。现在她在武汉的抗疫前线,双手被洗手液、滑石粉等浸泡、侵蚀后,已经皲裂、红肿、变形,可她……
之前,在与母亲视频中,看到瘐了的老母亲,那一刻,她回想起离开首都时,立下“武汉瘟疫未消灭,战死病房死不归”的豪情。她硬咽下了泪水。
……
又过了一周,邓妈妈总是打不通女儿电话,急得去找小强,可小强昨日向单位立下请战书,也奔赴武汉了。
突发情况,宁菲发高烧,咳嗽不止。她所在的医疗队要接手她负责的病区,患者目前已达八十多人。可她,一个刚入党不到两年,作为这次抗疫先遣连的连长,她死死不肯下战场。“这是命令,你在这儿会感染其它战友的。”团长说到这儿,大声地叫队员们对宁菲进行隔离观察。
团长向上级汇报,当晚从北京空降了一批密闭性能良好防护服,为医护人员撑起了第一道防线。战友们穿上后,还不到半个小时就开始憋气、胸闷、头晕,不出一个小时就会大汗淋漓,有点虚脱。再经凉风一吹,那种冷热交替的痛苦,时刻在考验着队员们的体力和意志。可她们的工作量达近二十个小时才能下班休息。在这样的工作强度压力下,有些人甚至在脱下防护服后就会忍不住地呕吐,连胆汁儿都快吐出来了。面对这些,宁菲的先遣连个个努力克服困难,坚定信心,在战情面前“疫”无反顾,决心打赢这场防“疫”阻击战,凯旋回京。
虚惊一场,宁菲只是普通感冒。两天后,宁菲再三要求返回医疗队。团长无法,再次测她体温检查合格后,同意了她的请求。当她再次穿上了白大褂时,更坚定地选择“生死两忘,冷暖不休。”
忠孝不能两全。她把对母亲的孝顺,对男友的思念,就暂时搁浅在这个春节。
她根椐病情给一个老人患者使用呼吸机、升压药物及抗病毒、营养支持等抢救治疗措施。经过连夜持续的抢救,老人终于睁开了双眼,就在她下班之前,患者的妻子抱着她大哭了。
晚上十点,正在交班时,她的手机再次响起。因为忙,微信没时间看,电话没法接。她每天久坐六个多小时,查阅诊断CT一百多份,会诊病例三十多人次。所以这次电话,她仍然没打算接。但,铃声一遍又一遍固执着……
“菲儿,菲儿,你终于接电话了。”电话那头传来了爸爸焦急的声音,“你妈妈昨晚去世了,突发心梗……”接到电话,一向坚强乐观的宁菲听到父亲这么一说,再也无法控制泪水了……
这一次电话,不到三句话,却让她心痛致极。转过身,她擦干泪后转过身,咬紧牙拿起笔,在队友的防护服身上写下“中国加油!武汉加油!”
几天后,有位患者出院时紧紧抓住宁菲的手追问:“你们是解放军吧?”
宁菲握着那位女教师的双手点了点头。一时间,病区里沸腾了,“是解放军,是解放军哟!!”
那一刻,大家激动的心情瞬间点燃:宁菲带头领唱“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歌声在病院大门外唱响,这种乐观精神如吹响的抗疫号角,迅速感染到其他病人和所有医务人员。
歌声顿时震撼武汉,震撼北京,震荡着全世界……
感谢老师赐稿八一社团,期待更多佳作。问好老师,遥祝春祺,并祝笔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