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看点】杨老二(微小说)
腊月初杨老二家的老绵羊生下来四只小绵羊,杨老二高兴得不得了,把老绵羊拉出来单独喂养。
农村条件有些窘迫,但杨老二还是从家里的粮食里抽出两袋苞谷粒饲养老绵羊。大的吃好些,小的才不会挨饿。只是那老绵羊挑剔得很,苞谷粒吃惯了,苞草却不好好吃,羊奶本就不多,四只小羊羔,啥时候能喂饱。
杨老二看着有些担忧,便和媳妇商量商量,看能不能挤出些多余的钱来给小羊羔买些牛奶,两个孩子接连上大学了,家里也没个其他什么挣钱的门路,杨老二夫妇有些进退两难。
两人想了想,孩子上大学的钱先贷上学生贷款,小羊羔是等不了的,刚出生不会吃,要是饿出个毛病,那不更吃亏了。
杨老二找来钥匙,从抽屉里一本烂了书皮的书里取出两张新崭崭的百元大钞来,再用手捋捋,发出沙沙的响声来:“这钱过了今晚可不再是俺家的啦。”
第二天,杨老二夫妇起了个大早,杨老二喝完罐罐茶之后把一切打点好,便和媳妇一起去了五里外的小卖铺里。这天天冷,天气冻得下起雪片子来,风也刮着,刺骨得很。
那老板娘是个热心肠,家里面架的炉子,让夫妻俩进去烤烤火。杨老二倒也诚实:“俺们刚从雪地里回来,衣服脏,就不进去了,俺俩来给小羊羔准备点牛奶,俺家大母羊生了四个崽嘞!”杨老二皮肤被风吹得很是粗糙,摸上去能发出沙沙的声音,黑黝黝的面庞,头发能用手指数得清楚。
外面风很大了,杨老二穿的有些单薄,虽说外边穿着皮大衣,可这皮大衣还是几年前一起打工的老汉送的,看起来有些脏,有些破。
老板娘走个人情,便宜了些,两百块钱七箱牛奶,面上也算是杨老二占了些便宜,夫妻俩客套几句,就费了不少力气把牛奶带回家。
这下小羊羔也不用挨饿了,要知道母羊生四个小羊羔在这里可不常见,邻家的老姨娘听到了还特地跑来看看,表示惊讶得不行。
杨老二心里可高兴了,回到家烤了烤火,便着急忙慌地放羊去了。年龄大了,在外也打不动工了,老俩口这才咬咬牙买了几十只羊,寻思着放放羊,也再不出门了。
一个月不到,四只小羊都慢慢地开始学着吃草,虽是枯了的,但终究还是能嚼一嚼。家里有过滤剩下的粗些的苞谷面,杨老二让老婆用水掺了给小羊羔吃食,谁料第二天小羊倒是不吃草,连牛奶也都不喝了,这下杨老二急了,又踏着风雪去了卫生院抓了些治肠胃的药,回来给小羊喂了。
连着几天,小羊都不舒服,杨老二心里干着急,也没啥着落,好不容易好了,杨老二这才安心些。
转眼又到了孩子开学的时候,杨老二夫妇有些着急,好容易东奔西走,向亲邻凑了些孩子开学的生活费,跑到县城里贷了款,这才拼凑好了学费。
眼下寒冬已经过去,小草芽又长了出来。杨老二正拿着牧鞭赶着羊群,向远处走去。
半年后,有小羊贩到这里来收羊,那四只小羊也已长得壮硕了。杨老二拿他们卖了钱,补贴家用。杨老二媳妇眼睛红红的,自己的辛劳终于没有白费。
那被小贩买走的小羊也不知去向,或许是祭奠老人去了吧。
后来,杨老二病重,家里负担更重了,又借了不少钱。几年后,孩子们也都有了工作,还了街坊邻里的钱,日子慢慢好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