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灵】生命的守护者(小说)
一
鲁大明是黄州市人民医院门诊科主任,从医20余年,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
今天,在接诊中有两例患者引起了他的高度关注,患者自称感冒,其临床表现为发热、咳嗽、四肢乏力,经胸部CT扫描显示,双肺呈多发片状磨玻璃样影。初步诊断,与感冒的症状十分相似;但仔细观察,又有明显的差别,更像当年的非典,这在过往的病例中是从未发现过的。他突然想起了今早阅读手机新闻时,武汉出现了一种名为“新型冠状病毒的肺炎”,职业的敏感让他记住了这一新型的病症。难道有这么巧吗?我们这里也同时出现了新型冠状肺炎?
黄州市离武汉市有600多公里,两地有飞机、火车,以及长途客运直达,人们往来频繁。莫非他俩去过武汉?
两名患者均为男性,外地人,年龄相仿:王冀生56岁,张辽生57岁。鲁大明在与他俩交谈中了解到,两人不仅均未去过武汉,而且还一直没有离开过黄州市。甚至,两人声称自己平时很少感冒,此次均为偶发性的。不过,在进一步的沟通中鲁大明注意到了一个细节,两人同在黄州市惠民市场干个体户。
这就奇怪了,两人为什么同时患上了新型冠状肺炎呢?鲁大明打算将两人留下来作进一步地观察,查找病原,以便确诊并采取应对措施。然而,两人却异口同声地断然拒绝了,说春节将至,这是一年中的黄金时期,要赶紧赚点钱回老家过年。
无奈!鲁大明给他俩开了黑加白、感冒冲剂、清肺止咳糖浆等常规用药,留下了联系方式,便让他俩离开了。
因白天病人多,忙于接诊,鲁大明来不及细想。晚上,他没有回家,把自己关在办公室里开始冷静思考新型冠状肺炎的问题。坐在桌前,脑海里不断浮现出两名患者憔悴的身影,在隐隐地担忧之余,一种不祥的预感袭上了心头,他想到了17年前发生的非典事件。那次,经他救治的患者有426例,但其中有3例还是离开了人间。他当时感到既无奈又内疚,眼睁睁地看着3个鲜活的生命从自己手中离去,对于一个医生来说,内心是何等的痛苦啊!医者仁心,救死扶伤,医院是挽救生命的最后一道大门,他多么希望真有一种灵丹妙药,能让天下所有的患者起死回生,从此远离这道大门。
然而,这只是幻想,只是一种善良的、美好的幻想。医学就是科学,没有捷径可走,所谓病无止境,医无止境,构成了一对永恒的矛盾。眼下最需要做的是,尽快查找病毒的来源,弄清病疫的危害程度。直觉告诉他,一场类似非典的疫情正在悄然逼近,时间刻不容缓,要尽快采取有效地应对措施,阻止疫情的蔓延。
他掏出手机,给昔日的同学、如今在武汉各大医院的同仁打电话进行沟通,几个同学一致认为,这个病症就是新型冠状肺炎,轻者尚可治愈;重者可导致呼吸衰竭、直至死亡。至于可否发生“人传人”的现象,目前还说不准。但是,凭多年的经验判断和直觉反映,“人传人”的可能性十分大。同学们的看法与鲁大明不谋而合,更加坚定了他的信心和决心,他要继续查找下去。
翻开书本,打开电脑,查找相关的资料,但由于此前还没有出现过新型冠状肺炎的病例,因而没有相关文章。借助理论这条路行不通,唯一的办法就是在实践中去查找。鲁大明决定,从两名患者入手,顺藤摸瓜,查找出“人传人”的依据,用事实来说话。
二
惠民市场地处繁华闹市地带,是黄州市一家最大的综合集贸市场,有上下4层楼房。里面吃的、喝的、用的,一应俱全;蔬菜、鱼肉、果品,应有尽有。由于经营者全部都是个体工商户,价优货廉,因而深受当地市民的欢迎。
正值春节前夕,惠民市场装扮得五彩缤纷,大红灯笼高高挂起,霓虹灯光彩闪烁,彩带、横幅,铺天盖地,充满浓郁的节日氛围。清晨,市场门前车水马龙,川流不息,前来置办年货的人们潮水般涌动。
鲁大明赶早来到了惠民市场,准备看望两名患者并进行实地查验。走进市场,他自己都觉得好笑,自己是一名医生,倒像个公安人员进行实地勘查。他没有戴口罩,觉得太扎眼,那样显得与众不同不利于交流,尤其是怕引起误解产生恐慌。他清楚记得两名患者,王冀生是经营蔬菜的,张辽生是经营猪肉的。
尽管以前没来过这里,但没费多大功夫就分别找到了两名患者,因为经营蔬菜在一楼大厅,经营鱼肉在二楼大厅。见面后,鲁大明简单地询问了他俩的病情后,直入主题,问道:“你俩认识吗?”
两人相互看了看,摇摇头,否认了。
鲁大明又问:“你两最近接触过没有?”
两人一脸的茫然,没回答。鲁大明见状,解释道:“你俩到对方的摊位去过吗?”两人还是没有明白,一个劲地干咳,十分痛苦。
鲁大明进一步解释道:“也就是说,你最近买过他的菜没有?或者,他买过你的肉没有?”
两人非常干脆地回答:“都没有。”
寒暄了几句,鲁大明离开了。原本,他怀疑两名患者有过近距离接触,存在病毒感染,但实地查看后否决了。两人的摊位相隔那么远,又没有接触过,不可能发生感染。
那么,有没有第三者介入呢?鲁大明想。
三
上午,第三例新型冠状肺炎患者上门就诊来了,鲁大明立即接待了他。患者曾广福,男,37岁,也是外地人。
鲁大明问:“你的职业?”
曾广福答:“做珠宝生意的。”说完,故意将手腕上的金练条和手指上的金戒指抖动了一下。
鲁大明:“最近你离开过黄州市吗?”
曾广福:“绝对没有。”
“那么,你的家人,或者朋友,有没有从外地来黄州?”
曾广福显得有点不耐烦了,急骤地喘着气,干咳了几下,说:“没有。”
鲁大明见状,安抚道,“别着急,你患的是一种罕见的病毒性感冒,我要知道实情,好对症下药。”
曾广福叹了一口声,没说话,情绪似乎平稳下来。
鲁大明继续说:“我有两个朋友,一个叫王冀生,一个叫张辽生,不知你认识吗?”
曾广福立即回答,“王冀生,我的老乡,在惠民市场卖菜。”
鲁大明一阵暗喜,问:“你俩最近见过面没有?”
曾广福:“见过。”
鲁大明追问道:“是哪天?还有谁?”
曾广福张开嘴,欲言又止,没回答。
鲁大明启发道:“最近,武汉爆发了一种新型冠状肺炎,与你俩的症状十分相似,这病如果不早治会有生命危险,请你赶紧配合我们,抓紧时间治疗。”
都说有钱的人惜命,果然如此,鲁大明的话音刚落,曾广福的脸色一下变得苍白,语无伦次地说:“鲁主任,前几天我的媳妇刚从武汉旅游回来,正好赶上她的生日,我召集我的老乡在一起聚餐,给她做生日庆典。”
鲁大明急切地问:“你媳妇现在在哪里?”
曾广福着急地回答:“她也生病了,正躺在家里,我赶紧让她过来。”没说完话,他抓起电话就打了过去。
大约过了一个小时,曾广福搀扶着一位年轻的女孩走了进来,女孩从头到身子捂得严严实实的,正在发高烧。经检查诊断,其症状与前三例患者完全一致。
鲁大明见其十分羸弱、痛苦,只问了一句话:“你由武汉来黄州后,去过惠民市场吗?”
女孩点点头,慢悠悠地说:“去一楼找过张辽生买菜,他是我老乡;二楼找过王冀生买肉,他是我老公的朋友。”
鲁大明内心一阵狂喜,终于验证了自己的判断,新型冠状肺炎铁定能够“人传人”。
四
当天夜里,鲁大明以市政协委员的身份,给市政协写了一份提案,并要求市政协立即将提案提交给市委、市政府。其中提出了三点建议:
一、立即关闭黄州市惠民市场,并对所有人员进行新型冠状肺炎筛查;
二、对所有新型冠状肺炎患者进行隔离治疗;
三、严格控制流动人口,阻截疫情蔓延。
上报完提案后,鲁大明如释重负,深深地叹了一口气。他眼前一黑,腿脚一软,一头栽倒在地上。
经诊断:鲁大明感染上了新型冠状肺炎,重度,生命垂危!他静静地躺在重症病室里,人们隔着玻璃纷纷前来看望他。
4名新型冠状肺炎患者,经他医治痊愈后,激动地说:“感谢救命恩人!他是我们生命的守护者。”
医院的全体同事深有感触地说:“他是真正的白衣天使,我们永远的楷模。”
他夫人痛哭流涕地说:“他总是舍小家顾大家,一连10多天没回家。”
市领导语重心长地说:“鲁大明同志用自己的行为挽救了更多的市民,也让我们的城市避免了巨大的损失。”
黄州市成立了以书记、市长为组长的抗疫情领导小组,正在对鲁大明,以及所有的新型冠状肺炎患者实施救治。通过大力宣传鲁大明的英雄事迹,整个城市出现了空前的团结,展现了勃勃生机,人们期盼鲁大明能够回到工作岗位,坚信抗击疫情能够取得最后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