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家园】我喜欢写故事(随笔)
我喜欢写故事(随笔)
故事这种文学体裁,侧重于事件发展过程的描述。强调情节的生动性和连贯性,讲述的是已经发生的事,是想象的与人类的生产生活有密切关系的事,是人类对自身历史的一种记忆行为。人们通过多种故事形式,记忆和传播着一定社会的文化传统和价值观念,引导着社会性格的形成。通过对过去的事的记忆和讲述,描述某个范围社会的文化形态,是人类的文化积淀。
有史以来,古今中外,历朝历代都有大量的故事出现,大都是用大白话、大实话写的,语言朴素,情节生动,内容感人,好听易读易懂,深刻地印在了人们的脑海里。经过广泛流传和岁月洗炼,许多有品位、有哲理、有情趣,思想性强、感染力强的故事,给读者和听众都留下深刻的印象,甚至一辈子都难忘。
我小时刚进学校读书不久,一个年纪大的同学,给我讲了一个兄弟分家的故事,至今还铭刻在心,说的是他们家有一头牛和一只狗,分家时哥哥跟弟弟说,明天分家,起来早的要牛,起来晚的要狗。哥哥早就想好要牛,晚上根本没睡觉,牛早就牵走了,弟弟老实心好,只得到狗也没吵闹。几年以后分牛的哥哥贫穷潦倒,弟弟却荣华富贵。使我懂得了善良的人,好心会有好报,心狠手辣的人决没好下场。
从那时起,我对故事就有了浓厚的兴趣,有人讲故事我爱去听,见了故事书我就借来读。我接触的所有故事,用语多是方言俚语,内容直白浅显,情节生动有趣,是人们喜闻乐见,茶余饭后闲谈的好材料,是人们身心愉悦的金钥匙,听故事、讲故事便成了我的一种习惯。
在读初中和读中专时期,我也一直喜爱看故事书。我认为故事对人有很多很好很大的作用:一是能提高人的思想品德。它可以催人奋进、让人愉悦、发人深省、启迪智慧,提高人们的思想品德和规范行为,是治理国家和安定社会不可缺少的内容;二是正能量的故事,对人有鞭策、激励作用使人积极向上勇往直前;三是有利人的身心健康,听故事能舒缓压力,排除烦恼忧愁,愉悦身心,有利于身心健康。四是社会和谐的润滑剂。故事生动有趣,富含哲理,蕴含着家庭责任、邻里和睦、尊老爱幼等等丰富内容。融入了优秀的思想道德、文明的生活风尚,容易解开人的心结,解释疑团,拨动情感的心弦,帮助化解矛盾,理顺情绪,营造文明风尚,奏响和谐乐曲,是最简便最具有凝聚力的工具,对社会和谐有润滑剂的作用,一些矛盾深沉的人,听了相关的故事,就能和好如初。五是故事深受人们的喜爱。故事来源于人们的生活之中,题材丰富,容易选择,只要用通俗易懂的话,写身边的人和事,讲群众能够明白的道理,就能得到人们的喜爱。六是对人有深刻的教育意义。故事有正反两面的内容;正面的都是国家、社会提倡、树立的事,反面的都是国家、社会批判的事,正面或反面,都对人们起到教育作用。七是培养教育孩子的法宝,是开启儿童智慧大门的一把钥匙。故事对儿童有相当的吸引力,一些好的故事,他们可以百听不厌。其优美的语言、典型的人物形象塑造和生动的故事讲述,能深深的吸引幼儿,使他们增长知识,发展智力,并从中受到感染和教育,懂得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丑恶,从而培养爱憎分明的情感,并把学到的好思想见褚于行动。有些故事甚至会影响小孩的成长,它帮助孩子学习语言,增强孩子的记忆力,丰富和发展想象力,开启智慧,丰富头脑,能有效地拓宽他们的知识面,培养孩子对知识的感知兴趣,对孩子的课外启蒙教育有很好的效果,促进儿童的思维更加细微准确,想象更加斑斓、开阔。
从古至今,国家、社会都对故事很重视,不少报刊都大力搜集整理和大力宣扬;当今,我国正处太平盛世,好人好事层出不穷,影响很大,更需要广大文学工作者,提起笔来,写出多种多样的正能量的故事,以善传善、以智传智,鼓舞男女老少不断提高思想觉悟,树立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故事陪我走过了几十个春秋,让我觉得被故事充盈的人生才是精彩的,读了很多古今故事,让我懂得了很多人生真理,也让我看到了无数的悲剧和揪心,更让我知道了无数的创作者背后所想表达的意图,他的愿景又是什么?他所写的人物让我悟出了什么?某些故事是人类对自身历史的一种记忆行为,人们通过多种故事形式。记忆和传播着一定社会的文化传统和价值观念,引导着社会性格的形成。
我感觉写故事,比写小说容易一些,故事从生活本身出发,又并不局限于实际情况以及人们认为真实的和合理范围之内。它往往包含着超自然的、异想天开的成分。同时也不需要有过多的心理活动描写、大段的对话和繁复细腻的景物描写,不需要人物形象的刻画,和对人物或事件大加评论。只要作者始终注意推进故事情节的流动、进展。语言富于动性,其中的人物就会鲜活起来,就能写出一个比较好的故事。
退休前,我是搞行政工作的,比较爱好写作,业余写一些新闻通讯之类的稿件,在报刊电台上发表。退休后,我便开始尝试编写故事,把听到的民间故事进行了整理,把听到看到现实社会中发生的、有教育、启发意义的事,写成故事。1998年春,我写了小故事《秃头儿子自己的乖》,在县广播站播出,受到听众的欢迎,从此我便开始写故事向报刊杂志、广播电台投稿,2002年我写的《仁贤碑的故事》在全国发行的《龙门阵》杂志上发表了。2004年我写的《陆游的一字师》在《故事报》上发表了,都得到了读者的喜欢,也增加了我写作故事的信心。
以后,我迁到了成都市金牛区定居,参加了金牛区作家协会,儿子给我买了电脑,为了较快较好的写文章写故事,我很快学会了用电脑打字,用电脑写故事。协会办了内部刊物《锦西文化》,给我发表故事提供了园地。从此,我便不断地写故事,先后在内刊《锦西文化》、《上风》上发表故事,在成都市文化馆办的内刊《百姓故事会》上发表故事。从网络文学出现以后,2014年3月起我又在上海故事会的《故事中国网》上发表故事,至今在该网的《人气写手》栏目中已发表225篇故事,2016年11月,我又在江山文学网注册会员,发表小说故事,至今已发表154篇。我发表的这些故事对传承中华民族的美德、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能或多或少能起到一定的作用。现在我已年过八旬,头脑清醒,我还喜欢写故事,我要写到我的大脑糊涂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