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暗香】止语、禁语(随笔)
止语,俗话叫“闭口禅”,它源于一句经典的佛语,这是一种很高境界的修行。所谓止语,就是要杜绝所有世俗往来,断绝一切凡心杂念,以求自身更大地精进。
禁语,即禁止自己多说话。据说一切众生之生死轮回,皆由于身、口、意三业所致,若消除此三业,可速得解脱;禁语其目的之一即为了减少口业。有些高僧在行禁语时,常在身边自备一个小木牌,上写“禁语”二字,遇人欲与己言谈,则出示该牌,香客马上明白其意,不再打搅。
止语,禁语,也是低调做人,无需张扬的一种呈现。有人说,低调的人,一辈子就像喝茶,水是沸腾的,心却是宁静的。一几,一壶,一人,一幽谷,浅酌慢品,任尘世浮华,似眼前不绝升腾的水雾,氤氲缭绕飘散。一壶茶罢,一敛裾,绝尘而去,只留下大地上让人欣赏不尽的优雅背影。
其实,阴阳两间的事情,真的是大同小异,异曲同工,凡去过庙宇的人都知道,一进庙门,首先是弥陀佛,笑脸迎客,而在他的背面,则是黑口黑脸的韦陀。相传在很久以前,他们并不在同一个庙里,而是分别掌管不同的寺庙。弥陀佛热情快乐,所以来的香客非常多,但他什么都不在乎,还总是丢三拉四,没有好好的管理账务,庙里依然入不敷出,而韦陀虽然管账是一把好手,但成天阴着个脸,太过严肃,搞得香客越来越少,最后香火断绝。佛祖在查看香火的时候发现了这个问题,就将他们俩合并放在同一个庙里,由弥陀佛负责公关,笑迎八方来客,于是香火大旺;而韦陀铁面无私,锱珠必较,则让他负责财务,严格把关,在两人的分工合作中,庙里一派欣欣向荣景象。在用人大师的眼里,没有废人,只有没有用到位的人,正如武功高手,不需名贵宝剑,摘花飞叶即可伤人,关键看你如何运用和把握。
我喜欢经典禅语,也研究过一些禅语,那里面有很多的人生哲理。禅语就说,什么是舍?什么是得?舍得笑,得到的是友谊;舍得宽容,得到的是大气;舍得诚实,得到的是朋友;舍得面子,得到的是实在;舍得酒色,得到的是健康;舍得虚名,得到的是逍遥;舍得施舍,得到的是美名;舍得红尘,得到的是天尊;舍得小,就有可能得大;舍得近,就有可能得到远……细细品味其中的哲理,寓意深远,不得不让人惊叹!是呀,人的一生,很多东西无法改变,但可以改变自己!
生活中,我们常常会因这样或那样的伤害而心痛不已;工作中,我们也会因为这样或那样的麻烦而牢骚不断,与其喋喋不休的去抱怨,还不如静下心来反思自己,每时每刻,止语静思,禁语做事。流年似水,正是这些刻骨铭心的伤痛和麻烦让我们懂得了珍惜生活,珍惜情感,珍惜缘分,珍惜身边的人和事。被人误解时,过多的言辞申辩也往往是徒劳,此时,莫不如留下满脸微笑给人以更多遐想的空间,痛而不言是大智大慧,笑而不语则是超级的豁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