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逝水流年 >> 短篇 >> 情感小说 >> 【流年】来世,一定听妈妈的话(小说)

精品 【流年】来世,一定听妈妈的话(小说)


作者:徐明华 布衣,118.11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4386发表时间:2020-02-17 21:51:19


   刘建国出殡的那一天,稀稀拉拉的小雨一直下个不停,呼呼的北风,裹挟着冰冷的雨点,直往人的脖子里灌。走在最前面放哀乐的人,把头紧缩在衣领里,腰向下佝偻着,两只手笼在衣袖,仿佛一只缩成一团的刺猬。走在送葬队伍最前面的是刘建国年仅十七岁的儿子刘亮,他手捧刘建国的遗像,像个木头人般向前挪动着,低垂的铁青的脸上满是水,分不清是雨水还是泪水。女眷最前面被别人架着走的,是刘建国的女儿刘艳,皮肤灰暗,脸上布满一道道细密的皱纹,头上顶着灰褐色的短发,刚二十六岁看起来却更像年近五十的妇女。她身上的雨衣帽子被风吹下了,被雨水打湿的头发一缕缕地沾在脸颊、唇边,她也不曾伸手理一理,只是一味地号啕着,甚至几度晕厥过去,多少人手忙脚乱地给她掐人中,可当她苏醒过来,她还是继续号啕大哭,没有人能劝得住。陌生人见此情景,都很惊异,这女儿竟伤心若此,可身边的亲人都知道,她哭的不仅是她父亲,还有她自己。
   一
   八年前的春天,刘艳跟随远房表姐朱晓玉,南下来到大上海打工。初次来到霓虹闪烁的大都市,一切对年仅十八岁的刘艳来说,是那样的陌生,又是那样的新鲜,既让她感到手足无措,又感到无比兴奋。出了工厂门,她分不清东西南北,不知道地铁要怎么乘,乘个电梯还晕头。每天下班室友们看电影的看电影去,逛街的逛街去,谈恋爱的谈恋爱去,唯独她哪儿也不去,就窝在宿舍倒饬她那张脸。可是倒饬了一个月,每每还会有人说:“刘艳,你的脸上抹了多少粉底啊?怎么看起来像是贴了层塑料膜,手一伸便可撕下来呀!”“刘艳,看你的眉毛,画得就像是两只歪歪扭扭的毛毛虫!”“刘艳,你的口红太艳了,简直是一张血盆大口。”虽说朋友们的话都没有恶意,可对初来大上海的她来说,着实很是难为情,也感到很委屈,很难过。每次走在下班的路上,后面有人小声说话,她都觉得那是在笑话她的衣服太老土了。
   那是一个周五的傍晚,晚霞烧红了整片天空,道旁的梧桐叶飒飒地响着,刘艳独自走在回家的路上。忽然后面有人喊她:“刘艳!”她闻声转过头,只见一个身高一米七五左右的男孩子笑意盈盈地向自己这边跑过来,整张脸在夕阳的映照下,也显现出一片橘红色,甚至连头发都变成了橘红色。直至对方跑到近前,刘艳才认出是自己车间的一位工友。
   “我叫张春,跟你一个车间的,你不认识我吗?”
   “哦,当然认识,只是叫不上名字而已。”
   “你才来时间不长,叫不上名字也正常。”
   刘艳笑了笑,不置可否。
   “你初来上海,有没有出去转一转?”
   “我是个路痴,出了工厂就不辨方向了,所以哪儿也没有去。”
   “上海这么大,又车多人多,你初来乍到,自己哪能出去?现在天色还早,要不我带你去外滩玩一玩吧。”
   “离这远吗?”
   “不远,坐公交几站路就到了。”
   “还是算了吧,我怕我待会自己找不回来。”
   “放心吧,我也要回来,我的住处和你只隔一条路。”
   下了公交车,路上行人摩肩接踵,中间还有许多黄头发白皮肤的外国人,他们随着人流来到黄浦江边,西边的太阳已经落山,天边只留下一条黄色的丝带。黄浦江对面矗立着上海的地标建筑——东方明珠塔。
   “等天黑下来,灯光全部亮起来,会很漂亮!”张春趴在江边的护栏上,侧过头来看着刘艳。这时刘艳才注意到张春棱角分明的脸上,黑黑的眼睛很有神,鼻梁高挺,说话时嘴角拉出的弧度很迷人。“来这的应该都是外地人吧?”刘艳没话找话说。“是的,本地基本没人来这。”湿润清凉的江风拂过面庞,张春看到刘艳圆圆的婴儿肥的脸上泛起了两朵红晕。
   天色渐渐暗了下来,江两岸的灯同时亮起来,对面的东方明珠塔在不断变换着颜色,映照着微波荡漾的江水,使得整个江面也变很五彩斑斓,熠熠生辉。一声汽笛响起,一条五光十色的游轮从人们的面前驶过,游轮里还有人向江边挥手致意。江边的人们不停地变换角度拍照,希望把东方明珠塔、游轮以及黄浦江的倩影留在自己的照片上。刘艳看着这个在电视上出现过无数次的画面,如今就在自己的面前,内心激动不已。张春则一直盯着眼前这位比自己小七八岁的身型窈窕,皮肤光洁细膩的少女发呆。她额前的头发被江风吹拂着,圆圆的眼睛水汪汪的,从侧面看像两颗透明的玻璃球,长长的睫毛忽闪忽闪的,很动人。
   江风一阵凉过一阵,刘艳不由得打了个喷嚏,张春于是脱下自己的外套,很自然地披在刘艳的身上。江边的人越来越少,他们也走下台阶。经过“和平”饭店门前,张春拉了拉刘艳的胳膊:“看,是不是觉得很眼熟?”
   刘艳顺着张春手指的方向看过去,“这不是屡次在电视中出现的‘和平’饭店么?”刘艳的脸上写满了惊喜。
   “正是!这个地方,经常有剧组来取景。”张春缓缓道。
   “你知道的还挺多哈!”刘艳半是真诚半带调侃道。
   “我只是来这的时间比你长一些,所以知道的稍微多些,但对于上海这座城市,我也只看到了冰山一角。”
   这一次的外滩之行,拉近了两个年轻人之间的距离。此后张春带着刘艳逛上海的大街小巷,吃上海的各种小吃。去次数最多的当属七浦路服装批发市场,哪层卖鞋子,哪层卖童装,哪层卖女装,哪层卖男装,哪层卖老年装,哪层品牌专卖,哪层原厂跟单,刘艳是如数家珍,了解得一清二楚。她最喜欢逛一楼了,那些粉粉嫩嫩芭比风格的衣服和包包,简直让她爱不释手,而且价钱又不贵,以致她每次都是大包小包地往回背。刘艳也曾为自己买得太多而犹豫过,但每当这时张春总是说:“你穿着太漂亮了!带上吧,我送你!在这大好的青春年华,对自己都舍不得,那这一辈子活得还有啥意思?再说了,你看厂里哪个女孩子不是打扮得花枝招展的?”于是,刘艳心中仅存的一丝犹豫也完全消失了。认识张春两月有余,刘艳迅速从一个土得掉渣的小村姑摇身一变,成为一名时髦都市女郎。
   刘艳又一次提着大包小包回到住处,朱晓玉一脸严肃来到她身边,朝着刘艳张了张嘴,像是有话说,却又犹豫着没说出口。“表姐,你有事情吗?——有话就说嘛!”刘艳看朱晓玉欲言又止的样子,主动开了口。
   “好,那我就开门见山了,你是不是在跟张春谈恋爱?”
   “没有啊!我只是跟他谈得来而已。”刘艳矢口否认。
   “没谈最好!刘艳,我跟你说,你最好离张春远一点……”
   “为什么?”还没容朱晓玉把话说完,刘艳就急切地追问。
   “张春这人吧,长得挺帅,性格也很好,但他家在甘肃,甘肃农村比我们那边可要穷多了,况且他比你大七八岁,离我们老家又那么远,你爸妈是肯定不会同意的。”
   “哦,放心吧!我没跟他谈!”刘艳随口应了一声。
   “没谈就好!你是我带出来的,临来时表舅跟表舅妈再三嘱咐我好好照顾你,我跟你说这番话,完全是为了你好,你可得记住了!”朱晓玉语重心长地说完这番话,回到自己的床铺。
   刘艳冲完澡也爬上了自己的上铺。想起朱晓玉刚才跟自己说的话,想到张春还没有跟自己说过要自己做她女朋友的话,不由撇了撇嘴。关于爱情这件事情,她觉得找一个心里眼里全是自己的人最重要,年龄、双方家庭距离都不是问题,至于家庭条件,其实只要找的是对的人,以后也都会好的。不过,张春的甘肃老家,究竟穷到什么程度呢?刘艳带着这个问题进入了梦乡。
   上海的夏天特别热情,才刚立夏,空气里已到处都弥漫着热浪的气息。这天下班后,刘艳张春相约去看音乐喷泉。才到公园门口,就听见欢快动感的音乐声,大人小孩的欢呼声。渐行渐近,声音渐来渐响,彩色的水柱时不时地跃入眼帘。
   他们加快脚步,喷泉周围已站了许多人。他们绕到喷泉正前方,一股凉凉的水的气息扑面而来,几十个喷水口随着音乐的节奏同时喷水,时而急速喷向高空,时而缓缓落下,时而喷成一条笔直的水柱,时而拉出一个漂亮的圆弧。颜色也不断变化着,时而红色、时而绿色、时而蓝色、时而黄色、时而各色齐亮,编织成一张彩色的网,特别的梦幻,特别的迷人。溅落的水珠喷洒到脸上、身上,凉丝丝的,好不舒服。围观的人群则随着水柱的升高降落发出“哇哦”的声音,也不知是谁,带头走进了喷泉池,紧接着,刘艳张春也随着人流加入了进去,水花溅到身上,凉凉的,痒痒的,他们在池中跑啊跳啊,笑啊叫啊,玩得好不开心!只一会子工夫,他们的衣服就湿透了,不得不离开。
   那个晚上没有月亮,满天的星光格外亮。花丛里传出各种虫子的鸣叫声,奏响了夏之歌。刘艳的衣服完全湿透了,薄薄的衣衫紧紧贴在身上,前凸后翘的线条被完美地勾勒出来,额前的几绺头发贴在脸颊上,整个人似出水芙蓉,格外明媚动人。张春刚伸出手,想要把她揽入怀中,她则如同一条泥鳅,“哧溜”一下滑走了,张春无奈地笑了笑。
   “你家甘肃什么地方的?”许久无话,刘艳首先打破沉默。
   “我家住在大山脚下的一个乡镇。”
   “山脚下?还住茅草屋吗?”听说住山脚下,刘艳莫名紧张起来。
   “甘肃整体上确实落后些,但哪里都有富人,也都有穷人,不是吗?”张春顿了顿,“我们镇上都是自己家盖的两层楼房,比起大多数的农村要强许多。”
   刘艳听到“两层楼房”四个字,本来崩紧的神经忽然间放松下来,正待要再说些什么,一阵晚风拂过,刘艳不禁打了个寒战,于是二人便回住处了。
   也不知从何时起,刘艳发现身边的人都悄悄换了智能手机,且多是苹果的,她看着自己蓝色的诺基亚3100,曾经觉得它特别小巧而漂亮,如今怎么看怎么不顺眼。这天下班后,刘艳跟张春提起:“我这手机最近总出现杂音,时好时坏的,我想换一部,你觉得换什么好?”
   “要换就一步到位,换最好的。”
   “你觉得什么最好?”刘艳继续追问。
   “当然是苹果啦!新出的iPhone4,不仅外观漂亮,而且功能多,最重要的是性能还好!如果问哪不好,就是价格贵。”
   “多少钱?”
   “16G内存的4999,32G的5999,64G的6799。不管哪一款,我们一个月的工资都不够!”
   “天哪!这么贵!”刘艳惊讶地张大了嘴巴。
   “关键是这个价格还不一定买得到,市场上供不应求。”张春又补充道。
   “算了,我还是用我的诺基将就着吧!”刘艳听完张春的解释,无奈地撇了撇嘴,张春看了看刘艳那遗憾的表情,笑了笑,没说话。
   几天后的周末,刘艳在宿舍发呆,朱晓玉邀她去看电影,她拒绝了。待室友们都走了,刘艳一直没等到张春的电话,心情很烦躁。一个人打开电视,换遍了所有频道,也没找到想看的节目,索性关掉电视,上床睡起了觉。也不知睡了多长时间,刘艳忽然被手机铃声吵醒,摸起手机一看,是张春,心头一喜。可接通电话,却又故作不耐烦道:“你干嘛?吵死了都!”
   “不会吧,你还在睡觉?——赶快出来!让你看样东西。”
   “不去!”
   “不来?你别后悔哦!”
   “什么事这么神神秘秘的?”
   “出来你就知道啦!我在你楼下等着呢,十分钟之内赶快下来,不来我可就走啦!”刘艳挂了电话,迅速从床上蹦下来,以插了电的速度洗好脸,梳好头,化好妆。尽管化妆磨蹭了近半个小时,但待她来到楼下,远远地还是看到了那个熟悉的身影。阳光从树叶的间隙漏下来,在地面上投下斑驳的影子,使那个身影显得既模糊又修长。
   “让我看什么?”刘艳人还没走到跟前,先开始了发问。
   “待会你就知道。我们先找地方吃饭去,想吃点什么?”
   “这大晚上的,不想吃别的,就去面馆吃点面怎么样?”
   “行啊,走!”二人来到面馆,张春点了份肥肠面,刘艳点了份蕃茄鸡蛋面。等面的间隙,张春拿出个盒子,放到桌子上。
   “到底是什么东西?”
   “看看不就知道了!”张春挪了挪嘴示意道。刘艳打开盒子,一部白色的手机出现在她的眼前,她惊讶地瞪大了眼睛,嘴巴则张成了“0”型,就差没叫出声来。刘艳小心翼翼地拿出手机,翻转到背面,一个缺了一口的苹果图案展现在眼前。
   “我排了两个多小时的队才买到的。”
   “真是太漂亮了!”刘艳两眼放着光,捧着令她魂牵梦绕的手机翻来䨱去地端详,脸上的笑容几乎溢到了门外,压根就没听见张春说话。
   把玩了好半天,刘艳才抬起头:“你买的?”
   “当然是我买的!排了几个小时的队才抢到的!”张春又重复了一遍。
   “你现在不是不打算换手机吗?”
   “我不换但我可以送人呀!”张春盯着刘艳的眼睛说。
   “送人?你是说送给我吗?”刘艳明知故问。
   “不送给你拿给你看干嘛?”
   “可是你为什么要送我这么贵重的手机呢?”刘艳故作诧异。
   “送给自己心爱的女孩子还要理由?”
   “可是你都没有征求过我的意见,你怎么就知道我愿意做你的女朋友?”刘艳不好意思的红了脸。

共 28959 字 6 页 首页1234...6
转到
【编者按】《来世,一定要听妈妈的话》是一篇书写家庭伦理情感的小说。小说的主人公刘艳,是一位家在苏北嫁到甘肃的姑娘。小说从一场葬礼作为开篇,葬礼上刘艳悲伤欲绝,她未老先衰的容颜里,她的嚎哭声中,藏着太多太多过往。小说将时光扯回八年前,那时刚十八岁的刘艳,初入上海这样的大城市,她从最开始的自卑,再到遇到张春后逐渐被张春的糖衣炮弹俘虏,继而不顾父母的殊死反抗,义无反顾地嫁给了她认为的幸福爱情。可现实恨恨地让她知道了自己父母的话是多么的正确。她接连出生的孩子,成为她的牵绊,她狠着心,八年未曾回家,直至在网络上看到寻人启事,拼命以死相逼地回了家。小说就这样一波三折地流转到收尾处。丧礼后的刘艳,真切地知晓自己的过错带给家人的痛苦,可是这又是一场新的罪恶轮回,是走是留撕扯着她的心。直至善良的母亲,体谅刘艳的痛苦,深明大义地放手,让刘艳“回家”。小说在哭声中开始,在哭声中结束,如烟云般快速流逝的爱情,植根在刘艳的人生中,成为她不敢回首的噩梦,一步走错,步步错。她不管如何去走未来的人生路,都将时刻遭受着亲人离别之苦。这一切都在深刻地诠释小说的主题《来世,一定要听妈妈的话》。此篇小说场景书写层次感丰富,对话自然情感真切,情节流转自如,书写当下社会现状,引领人走入故事,警醒人生。佳作,流年推荐赏阅!【编辑:平淡是真】【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002180008】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平淡是真        2020-02-17 21:52:29
  小说的节奏感掌握得很是得当,今天一天一直在看这篇小说,小说刻画主人公好细腻,代入感强烈,读过之后,深思许久。感谢您的分享,感谢您对流年的支持,祝福!
2 楼        文友:沭水之阳        2020-02-18 12:49:26
  人生之路,有时真是一步错,步步错!本篇小说,令人回味,促人深思!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