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风】记忆杂谈(随笔)
新型冠状病毒传播正盛,居家闲来无事,重读《阿房宫赋》等篇章。当背诵到“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复哀后人也”的时候,想起杜牧当时恨铁不成钢的叹息,看世间纷纷杂事,顿觉“哀之而不鉴之”者比比皆是。世上万千事,哪样不是重复了又重复,教训了又教训。就说这次新型冠状病毒吧,2003年“非典”音犹在耳,当年是食用野生动物传播到人,这次依然从某些饕餮大嘴巴的交易传播开来;当年人们不听政府的防控要求不戴口罩,这次还是有人不听劝导,不把防范当回事,楼前还能看到有些老人妇女聚集;当年人们抢购食盐板蓝根,这次人们抢购双黄连;当年封路今年还封路;当年有假口罩哄抬物价今年仍如是;当年政府抢救资源缺乏今年亦然;当年开始地方政府不重视、不说实话,今年开头的不重视肯定了,是不是讲实话,还得最后结论……历史常有惊人相似的一幕,想不到的是,这一幕在17年间就轮回一次,真不知道是幸运呢,还是太幸运呢。但愿这种关于灾祸的剧目,再不要让我看到。
至于历史上重复的故事,就更多了。比如汉朝从秦始皇那儿过来,按说应当很好地“哀之鉴之”的,但看赫赫有名的汉武帝做的那些事,从四方征讨到泰山封禅,再到寻求长生不老药等等,哪样不是走在秦始皇的老路上?再看汉朝从兴到亡的历史,即祸患多出自外戚和宦宠之事,那是多少次的重复啊。西汉政权最后正是被皇帝的姑姑王氏专权加上两个得宠宦官的共同“努力”,使王莽攥权得逞的;到了东汉未年,又是内戚何进等人主持下乱了朝纲,终于失掉江山。延安时期郭沫若先生写下《甲申三百年祭》,总结了1644年农历3月19日,李自成起义军攻占北京,崇祯皇帝吊死煤山,但随后的大顺政权在北京只存在了40天,李自成率领的农民政权功败垂成,留下一段可悲可叹的历史。其中对崇祯皇帝为什么败,李自成为什么垮都作出了深刻剖析。尤其是阐述历朝历代,建立政权之后都经历的杀功臣、搞家天下、官员腐败之路,李自成他们竟在建立政权的40天前后也重演了一遍,令人印象至深。这是怎样一个不知“哀之鉴之”的范例啊!
由是观之,人类完全可以被看作是遗忘一族。或者是不是可以说,人身上自带着重复好了疮疤忘了疼式的记忆悲剧。
然而,当事之时,绝对没有多少人觉得自己是个不记教训的人。细致看来,人的记忆,经常处于选择之中。人选择的多是有利于自己享受的、获得的或者暂时看来很有好处的片断,而忽略那些应当警醒自觉的部分。人会被大胜利大得意冲昏头脑,也会被大灾难大失利顿挫明智。夺取政权被胜利的时候,都能看清别人为什么失败,觉得自己不会重蹈覆辙,等在胜利的日夜笙歌中看到危机再想挽回,往往为时已晚;又有很多是到了丢掉政权或者掉脑袋的时候才明白的。“前事不忘后事之师”的话自然是真理。从积累和总结提高的角度看,人应当走在前人用生命血汗提醒的康庄大道上,从失利中得到深刻教训,不应当再犯很多低级错误。但我们的所闻所见与想象完全不同。低级的像是玩笑般的错误,时常发生在我们近旁,好似就在警钟声里,也还有人在犯新的错误。比如,喝酒不开车开车不喝酒,防止事故发生的要求非常清楚了,总还是有人拿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开玩笑。他们会不知道违犯制度法规的后果、忘了前面血淋淋的教训吗?不,他们分明是过分相信自己的无所不能与侥幸了。还比如,我们总是从贪官的忏悔中听到同样的话:真糊涂,我要那么多钱干什么!能做到地市级省部级者智商自不用说,看到的教训比一般人多,懂得的道理比一般人多,为什么总是身陷囹圄才能恍然大悟呢?不是他们忘记了教训,忘记了要求,而是忘记了自己是谁,完全地把自己从历史教训中摘出去,以为自己可以是一个千古意外,或是个被法律(也可以讲成报应)遗忘的人。或者,他们太相信他们礼拜的某个神仙能保佑他们了。他们总是看到自己与别人的不同,却忘记了最重要的一件事:人与人的本质相同,每个人毫无例外是存在于国家、社会中的人,是被黎民百姓目光瞅着的人,是逃脱不了朗朗青天注视的人!所谓“人在做,天在看”者,不就是说只要是人,做了恶、凌驾于法律制度之上都无可逃遁吗?
经验和教训当然是记得比较好,但对记忆来说,还有另一方面。比如有些事情,忘了比记得好;有些事情,记得或成为灾祸。有些时候,记忆会烂到实在不堪;有时候又会好到不可思议。就一个人来说,忘记并不像把硬盘格式化那么容易;记住也不比忘却有多困难。记忆还有年龄特点:年轻时忘记得很多是老师的教诲;年老时记得的全是童年的故事。
记忆悲剧的莫过于,应当记得的记不住,不该占据空间的东西拥塞在记忆深处怎么也删不去。比如怨愤这种东西,留存在记忆里只能让人的性情变异,但有些人记忆里偏偏就喜欢留下这种负面东西。于是他们便被此种记忆牵引着,一直活在自我营造的怨愤里走不出来;而偏偏看不见也记不住,人其实更多是往好处、善处走的,有更多的人给了他人以关爱支持与鼓励。当然那些记忆正常的人,即总是记得真善美、能过滤假恶丑的人就要占大便宜。他们时时生活在爱与友谊里,日子轻松友爱,生活甘甜如饴。
记忆是残酷的。说假话的时候,即便你嘴上说忘记了它也会用脸红作证说你完全记得;或者你已经不脸红了,但心底里清晰的印迹让你在黑暗里都无地自容。你的过失、你的错误、或者你的罪恶,都在记忆之库里挥之不去,有的化为头顶上的乌云笼罩,有的化作恶梦惊魂,有的化成厉鬼缠绕,总之你祈求通过求神拜佛祛邪避灾抛开它的可能极其微小。
记忆给人开的最大玩笑就是错位或者零乱。如果记得银行里还有多少钱而实际上已经透支了,那就会给以后生活带来麻烦;如果记忆中这个的事实际上是那个的事,免不了会闹出笑话。如果经常闹出张冠李戴“拉郎配”式的事情,就得好好检查一下是否已经提前进入到老年痴呆状态,得立刻进行治疗了。
人不可太相信记忆,因为随着年龄、时空以及情绪变化,记忆有衰减变化的可能。因此,对于历史也得辩证地看,别过于痴迷于某人某个回忆中讲了什么,某个专家说了什么,而是要从历史发展的趋势中、从时代发展的背景等方面综合地看人看事,获得借鉴。
当历史的车轮再一次从某个起点启动的时候,我们可以用心地记忆,它在那一刹那告诉了我们哪些值得警戒的东西。此时,我们当牢记新冠病毒这样一个名字,并由此记住庚子春节,全民防疫,足不出户。
2020年2月14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