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风恋碧潭 >> 短篇 >> 江山散文 >> 【风恋】那夜(散文)

精品 【风恋】那夜(散文)


作者:逢春 白丁,10.6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4927发表时间:2020-02-18 21:25:21
摘要:儿时那夜的记忆

【风恋】那夜(散文) 天空开始布云了,黑压压的,翻滚着巨浪向大地压来。风也疯狂地吹着大地上的一切。一道蓝光闪过,一声巨雷。顿时大雨哗哗地倾盆而出。
   屋里点上油灯,娘来到纺车前,调试着她的宝贝。
   “啪……啪……啪”有人敲门,哥哥迅速把门打开。只见身才魁梧高大的吴支书夹带着风雨进了屋里。喘了口气说道:“华子娘,我上午在公社开会,碰到张校长了,他让我给你捎个信,他下午去县城,学生在城里唱完样板戏不肯回来,他担心这些孩子不懂事,跟着造反派不学好,怕孩子们吃大亏。”娘说:“他呀!每天都为学校、学生操碎了心,没事老吴哥。这天突然下雨,他穿的那么少,晚上冷了可咋办?”母亲怨气中带着关爱。吴支书又说:“你别在埋怨他,家里有什么事告诉我一声,我今晚带大家就在大田地里放水,不敢淹了庄稼,我先走了。”
   娘又重新坐到纺车前,用她那娴熟的技术摇滚着纺车。只见她左手一会上,一会下,一会拉,一会送,一会抽,一会收,右手也不停地画着大圆圈,一圈又一圈,娘纺线的姿势是多么的优雅,像天女散花,又像优美的舞蹈。哥哥给我讲着故事,唱着歌。娘看见我们高兴的样子也露出甜甜的微笑。屋里“喳呀……喳呀”的纺车声,“嗡嗡”棉穗声,哥哥的歌声,我的笑声,组合在一起,就像交响乐充满了整个屋里,多么欢乐,多么甜蜜,幸福洋溢在我们每个人的脸上。
   突然,娘停住了纺车,手中的棉线也断了,棉穗也不在跳动了。屋里的各种声响嘎然停止,整个屋里被凝固了,静得可怕。哥和我把目光不约而同地投向了娘,眼中充满疑惑?只见娘用两手捂着肚子,缓缓地站了起来,慢慢地转过身子,低着头,咬着牙,脸苍白无血,满额头豆大的汗珠开始不停往下滚。娘艰难地向床沿靠去,一下子倒在床上。来回的打着滚,时儿用脚奋力地踹着床,时儿左腿拧紧右腿,时而两手拍打着床头。呻吟声由弱到强,疼痛难忍的呼救声由小到大,那哀嚎声仿佛能把天空撕裂一道口子。
   “别哭!”哥哥喊到,“咱娘得病了,你在家看好娘,我去喊董爷爷,让他来给咱娘看病。”哥哥边说边流着泪,我眼泪汪汪地望着懂事的哥哥,看着他刚毅的表情,我停止了哭声。好像在黑暗中看到了光亮。只见哥哥披上雨布,光着脚,穿着裤头,手拿电筒,看着他的样子,我又忍不住心酸哭着说:“哥哥,我陪着娘,看好两个弟弟,你找到董爷爷快点回来。”“哥哥!”我难过地扑在哥哥胸前哭泣着小声说,“哥哥,我害怕。”“有哥哥在不要怕!”哥哥轻轻地拍了拍我的后背。我拉着哥哥的小手紧紧的不想松开。
   哥哥用力掰开我的小手,夺门而出,我用尽全力嘶喊着:“哥哥你快点回来!”哥哥头也不回,他那瘦小的身躯很快消失在雨夜中。
   “汪……汪……汪……”几声急促的狗叫声,惊醒了屋里熟睡的医生董爷爷。屋里灯光亮了,灯光透过窗户和门缝,向远来的哥哥招手。哥哥进了屋,泪水狂奔而出。“华子,别哭,快说是谁病了?你看看这一路把你摔疼了吧!”董爷爷心疼地说。“爷爷,我娘病了,您快救救她吧?”哥哥抽搐着说。董爷爷急忙背起药箱,披上雨布,带上芦苇编的草帽。一瘸一拐地拉着哥哥,毅然向我家走来。电闪雷鸣和瓢泼大雨,无情地浇在这一老一小的身上。
   我欣喜地看着他们的来到,董爷爷解掉身上雨具,熟悉地用手灯看看娘的双眼,给娘测量了体温,把了把脉,敲了敲娘的肚子。“爷爷,我娘是不是睡着了?”哥哥怯怯地问。董爷爷没有回答哥哥。抬起头,问哥哥:“你娘中午晚上吃的什么?”哥哥把馍框递到爷爷跟前,他看见两个黑窝窝,还有一个纸包,他揭开这个纸包,捏点纸包里的东西,放到嘴里嚼了嚼,不情愿地咽了下去。“你娘吃的是它吗?”爷爷问。“是的爷爷,我娘把棉籽弄碎,用水泡透晒干,再用盐在锅里炒熟,娘自己吃,还不让我们给爹说,更不让我们吃。”哥哥似乎在向董爷爷告状。董爷爷点了点头说,“华子,你娘吃的是棉籽,不好消化,她是把馍馍留给你们吃。”董爷爷难过地流出眼泪,给娘打了针,接着又给娘扎了几根银针。和蔼平静地对哥一字一句地说:“华子,好孩子,爷爷的腿瘸走不动了,你娘现在是肠更阻,疼昏过去了。你虽小,你爹不在家,你就是家里的顶梁柱男子汉。你要尽快去找到吴支书大爷,让他带些人,找个平车,把你娘用最短的时间,最快的速度送到公社医院,你懂吗?”哥哥点点头,紧紧的握着拳头。“村东的桥是土木桥,这么大的雨,冲不毁,估计也过不了人,你到那千万小心点。”董爷爷又交待道。哥哥又重新披上雨布,拿了根大绳夸在肩上,掂起手电筒,毅然再次冲进雨中,随着灯光远去,又消失在苍茫的雨夜里。
   老天并没有因母亲有病,产生一丝一毫的怜悯与同情。依然雷电相交,狂风肆虐。哥哥顾不了身上的疼,深一脚,浅一脚,跌跌撞撞在泥宁中走着,摔倒爬起来,爬起来再摔倒,每次都勇敢地站起来,顶着风淋着雨咬紧牙继续向前走着,他每走一步都是那么的艰难,倔犟的他与老天抗争着,终于来到小桥边。借着手电光一看桥还在,只是桥上的土和草早已被雨水冲走了,只剩下几根木头泡在水里。哥哥没有急着过河,他忙把麻绳一头紧紧的系死在树上,一头牢牢地拴在身上,右手拿着手电筒,左手扯起麻绳。他弯下身子,小心翼翼地踩着木头,一点点试着向对岸挪动,此时的水又急又凉,河面快速上涨,木头在水里泡得早已松动,又被水反复强力地冲击下,摇晃得特别厉害,晃动也越来越大。哥哥的身子也跟着剧烈地摇晃起来,最可怕的事还是发生了。“咔嚓”一声,哥哥来不及反应木头和人被卷进水里,冲向下游。哥哥顺手抓住腰间的麻绳,从不远的地方游到岸边,吃力地爬上岸,连续咳嗽出刚刚被呛的河水,哥哥没有了手电筒,他摸索着又来到桥的原位,蹲下来在雨里歇了歇。重新站了起来,左手扠着腰,右手指着天,对着天空高喊:“老天爷,我不怕你,这河我一定要过去,我要救我娘。”老天又是一道银光闪过,借着电光哥哥隐约看河里还有一根木头横在那里。他似乎看到希望,他重新拣起绳子,扶着木梁毅然地向河对岸走去。河水无情地淹过他的大腿,无情地淹过他的脖子,又无情地淹过了他的头。水下的哥哥死死地抓着木梁,时不时露出头换口气在沉下去。一点点地向前游去,一米、二米……眼看就要到河对岸。木梁再次被湍急的水流“唰”地冲走。只见哥哥早有准备,大胆地抱着木梁翻个滚,一个猛子扎下,奋力地游到对岸,伸手死死抓住了岸边芦苇,哥哥浮出水面,在水里稍微喘了口气,努力爬到岸上。站了起来,解开身上的绳,迅速地把绳子捆牢在这边的树上。
   这时,不远处,雨中有几束灯光,有人在田里说话。那是多么熟悉的声音,是吴大爷,对!就是他!
   哥哥拼命喊:“吴大爷……吴大爷……我是华子……。”吴支书听到了呼喊声,停下手里活。顺着哥哥的声音跑了过来。边跑边喊“是华子吗?”“是我,吴大爷。”灯光越来越近。哥哥踉跄地扑在吴支书的怀里,抱着他腰。无助的哥哥嗷嗷大哭起来,哭得那么的委屈,哭得那么的无奈。吴支书已经猜到了什么,用手擦去哥哥脸上的泪和雨。心情凝重地问:“孩子,别哭,这是怎么啦,这么大的雨怎么跑到这里来了?”哥哥哭着仰望着吴支书说:“董爷爷让我来找你,让你多带些人,我娘的病很重,吃的棉籽,得了肠梗阻,要赶快送公社医院,不然我娘会死的,吴大爷,求求你救救我娘吧……!”
   吴支书缓缓地抬起头,看了看跟前的几个人吩咐到:“二林,小东你俩赶紧去村里多叫些人去学校。金海,大军,去找架子车,在上面绑个雨棚子速来学校,石头,你和我带上华子先去学校,大家分头去做吧,越快越好,不光要男劳力妇女也要,救人要紧。”说完吴支书撕烂衣服,扯成条,把哥哥受伤的手给包扎好,抱起哥哥跑向学校。
   雨还是那么的大,风还是那么的强,院子里的人越来越多,大家都站在雨里,没有人说话,屏住了呼吸,焦急地等着吴支书发话。吴支书扶着董爷爷出来,站在雨里,看了看大家,含着泪说:“华子的娘病了,张校长到县城接咱们的孩子没能回来,现在需要大家伙把人送到医院抢救。谁跟我去!”吴支书话音未落,“我!”“我!”“我!”这宏亮的声音冲破云宵,向老天宣战!大伙争先恐后地站在架子车前。“你们几个妇女留下来照顾孩子,熬点姜汤给孩子喝。董叔,你老人家给华子治治伤,才十岁大的孩子真懂事。”吴支书爱怜抚摸着哥哥的头。大家把娘抬上车,向医院奔去。大家伙心里一个念头,就是和时间赛跑,和死神赛跑,非把母亲从死神那里抢回来……
   后半夜雨渐渐地停了,迷糊中听到那宏亮又熟悉的声音:“华子,你带弟弟妹妹睡吧,你娘醒了,在病房里打吊水,那里有医生和护士,别害怕没事了……”哥哥长长出了口气,而后打着均匀的鼾声放心地睡着了。
   清晨的阳光照进屋里,鸟儿把哥哥和我叫醒。被眼前的情景惊呆了,屋堆满了许多粮食和各种吃的。有玉米,大米,小麦……有黄馍馍,白馒头,烙饼……还有挖的新鲜野菜,最高兴的,不知是谁逮的几条大鲫鱼放在水缸里……
   我这时才发现,哥哥脸上,手上,胳膊,膝盖,都有伤。我轻轻地摸着他的伤,心疼地问:“疼吗?”哥哥没有回答我。而是拉着我的手,面对着医院的方向用手指着说:“咱娘病好了,她在那里在想我们……”我俩高兴得紧紧抱在一起,“咯咯”地笑了起来……
   那夜的雨啊!我感谢你,是你让我从小知道了坚强与勇敢!那夜的哥啊!我感谢你!是你从小教会了我责任与担当。那夜的人啊!我感谢你们!是你们让我懂得善良与感恩。
   时间飞快,我已到了天命之年,站在我捐建的桥上。热情的人们笑着给我打着招呼,他们相互讲着那晚发的故事,听着学校传出的朗朗读书声,看到村里整齐的楼房。我默默地祝福这里的一切都好!
  

共 3844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这是一篇具有鲜明时代烙印的回忆性散文,作者以浓郁的抒情气息和感人的故事情节为那个时代发声。作者通过写哥哥在暴雨之夜把因劳累和饥饿,吃棉籽导致肠梗塞的母亲从生死亡线上拉回来的感人故事,着力塑造了哥哥做为长子所具有的坚强勇敢富有责任担当的精神形象,还有吴书记和董医生以及乡亲们敦实、厚道、善良、正直的性格和由此展现出的淳朴民风。佳作人物形象鲜明立体,有较强辩识度,把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所具有的脸谱特征和浓郁的社会气息全面展现出来。纺车,公社,赤脚医生,吃棉籽,这极具时代烙印的画面感很容易把我们拉到对往事的记忆和缅怀之中,这是一个时代的大环境,而给母亲看病这一细节则在雨暴之夜这一特定的小环境之下进行,对凸现人物形象和渲染其社会氛围有较强的推动效果。有人说苦难是一笔财富,而把苦难化为动力走出苦难拥抱幸福是一种积极的精神状态,是一种生活。感谢作者给我们呈现的一份精神佳酿,让我们记住了那夜的雨那夜的人,前世不忘,后事之师,忆苦思甜,珍惜生活,亲情永远,真爱无边。佳作内容充实,人物鲜明,情感厚重,佳所体现出凝心聚力团结互助的风尚德行和善良淳朴的民意民风正是我们这个时代渐渐缺失的,所以这篇散文所体现的时代意义和社会价值是值得认可与推崇。拜读佳作,推荐欣赏。【编辑:梁学伟】【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002210004】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梁学伟        2020-02-18 21:28:22
  感谢诗人赐稿,问好,春安,创作愉快!
2 楼        文友:梁学伟        2020-02-18 21:29:16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所具有的脸谱特征和浓郁的社会气息全面展现出来。纺车,公社,赤脚医生,吃麻籽,这极具时代烙印的画烈感很容易把我们拉到对往事的记忆和缅怀之中,这是一个时代的大环境,而给母亲看病这一细节则在雨暴之夜这一特定的小环境之下进行,对凸现人物形象和渲染其社会氛围有较强的推动效果。有人说苦难是一笔财富,而把苦难化为动力走出苦难拥抱幸福是一种积极的精神状态,是一种生活。感谢作者给我们呈现的一份精神佳酿,让我们记住了那夜的雨那夜的人
3 楼        文友:梁学伟        2020-02-18 21:30:02
  感谢作者给我们呈现的一份精神佳酿,让我们记住了那夜的雨那夜的人,前世不忘,后事之师,忆苦思甜,珍惜生活,亲情永远,真爱无边。佳作内容充实,人物鲜明,情感厚重,佳所体现出凝心聚力团结互助的风尚德行和善良淳朴的民意民风正是我们这个时代渐渐缺失的,所以这篇散文所体现的时代意义和社会价值是值得认可与推崇
4 楼        文友:碧潭飘雪        2020-02-20 16:27:08
  一篇回忆性散文,记录的是上世纪七十年代,因为缺粮,母亲吃棉籽充饥,由于棉籽不消化,导致肠梗阻而使肚子剧烈疼痛,因为父亲(张校长)去县城照顾学生回不来,看到母亲痛苦的样子,哥哥不惧黑夜和风雨雷电,毅然勇敢去请来董医生,而后又去请吴志书帮忙。特别是请吴支书的路上,遇到的险境,哥哥没有退缩和害怕,而是勇敢地克服困难,找到吴支书。在吴支书的号召下,村民合力帮忙把母亲送医救治。作者用生动的文笔和语言刻画,让人物形象鲜明立体有形。展现一种勇敢、无惧和担当、无私大爱、团结友爱、凝心聚力的精神,以及抒发感恩之情。回忆过去,对照现实,给读者诸多思考与启迪。情感真挚丰满,富有共鸣感,语言流畅自如,主题厚重。佳作拜读!感谢赐稿风恋碧潭!期待老师更多佳作呈现!问好,遥祝安康,创作愉快!
碧潭飘雪
5 楼        文友:碧潭飘雪        2020-02-20 16:27:29
  佳作已申报精品。
碧潭飘雪
6 楼        文友:碧潭飘雪        2020-02-21 18:18:05
  恭喜祝贺逢春老师的散文佳作获得精品!也祝贺社团!感恩江山领导和评委老师支持,辛苦了!问好祝福各位老师春祺文丰,创作愉快!
碧潭飘雪
7 楼        文友:逢春        2020-02-21 21:46:00
  感谢大家,我还要大家学习的地方还很多,请各位老师在写作的路上多多支持,多多指导。
共 7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