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丁香】北国的冬夜(外一篇)
一、北国的冬夜
一年里有春夏秋冬四个季节,我最喜欢秋天。因为秋天充满了恬静、淡远和深邃。一天里有白天和黑夜,我最喜欢黑夜,尤其喜欢北国的冬夜。因为她充满了静谧、意蕴和厚养。
冬日里下午三、四点钟的时候,太阳的光辉已变得柔和、模糊,并逐渐地朦胧了大地……当无边无际的深沉的夜色扑面而来、充塞在天地之间的时候,冬夜已正式地来临。
远处的山峦、河流、树木、村庄,近处的楼房、街道、行人都披上了夜色,渐渐地投入到了冬夜的怀抱,不一会儿就隐匿了起来。起初,夜色还是朦胧的,渐而厚重,渐而以至深沉。北国的大地便像是盖上了层层的青纱,把冬夜裹在了自己的怀中。
我爱北国的冬夜,因为她是静谧的。
那早已归巢的鸟雀,早已入圈的牛羊,早已归家的行人,都已纷纷准备归寝入眠,把静寂留给了冬夜。整个大地似乎也安然地静寂地入眠了。
夜深了。马路上没有了白天车水马龙的喧嚣,唯有路灯放射着扑朔迷离的光芒,不知疲惫,没有声响。街道上偶尔传来几声清脆的汽车喇叭的声音,仿佛是从山谷传来的回音。胡同里总也能听到夜行人晚归的脚步声,皮鞋接触青石板的“笃笃”的声音有时会招来一两声的狗吠。这些声音我们平时都听惯了,多了的时候像是一个刚学习演奏的生手演奏乐器发出的杂乱无章的噪音。可是,在北国的冬夜里,这些声音听起来是那么的清脆悦耳,像是玉珠落盘,像是宇宙深处的悸动。北国的冬夜也似乎不厌烦这些音响,而是静静地聆听着它们,享受着静谧的音乐。
我爱北国的冬夜,因为她充满了意蕴。
当那朦胧的渐而深沉的夜色弥漫开来的时候,像是一首意境深邃的诗歌,又像是一副隽永的水墨画。当画面展开来,呈现在你眼前的是这样的景象:一轮明月缓缓升起,挂在了树梢,惊起了一支似睡非睡的夜鸟。夜鸟扑棱着翅膀,扇来了满地的银辉。月光如仙女的纤纤玉手温柔地抚摸着北国的冬夜,亲吻着冬夜里的每一寸土地。特别是,当有雪的夜晚,一泻千里的月光浸入洁白的雪的肌肤,升腾起薄薄的雾气,更朦胧了这令人陶醉的北国的冬夜。
我爱北国的冬夜,因为她充满了厚养。
俗语说:“春耕夏种,秋收冬藏。”冬天是一个储养身心、孕育万物的季节。树木已凋落所有的叶子,以保持养分;冬眠动物会找到安全温暖的地方越冬;牛马也会把自己的肉体藏在厚厚的皮毛下面;人们则会把粮食、蔬菜储藏起来,以备过冬。
特别是在冬夜里,劳作一天的人们会围坐在火炉旁,或坐在暖气房里,拉呱、唠嗑,尽情地享受这一年四季中少收的静谧与温馨,畅想着未来的美好生活。冬夜里,天地之间的万物似乎已经沉寂,冬寒似乎锁住了万物的生机与勃发,寒冷成了冬夜的主题。然而,那静寂深沉的漫漫冬夜却是在积攒、酝酿勃发的力量,就像融化之前的冰雪,就像喷薄而出之前的红日。冰雪的融化、喷薄而出的红日其实并非在融化之时、在喷薄而出那刻,而是早已积蓄了力量。不是早就有外国诗人说过:“冬天如果来了,春天还会远吗?”那破土而出的幼芽,那汩汩流动的溪水,那闹春意的红杏枝头,那百花园里竞相开放的花儿……不都是释放了漫漫冬夜储存的能量吗?
哦,北国的冬夜,她静谧的像位戴了盖头的新娘,像是喝醉了酒的哲人的眼神,像是孕育伟大生命的母亲的子宫。我爱北国的冬夜!
二、秋之深邃
秋天原本只是大自然四季交替中的一个季节,然而,在文人的眼里,秋天不仅仅是一个自然的季节,更蕴含了一种思想、一种意境、和一种感悟。
在古今文人作品里,对于秋的描写与感悟的文章可谓随处可拾。庄子在《秋水》篇里描写秋水为:“秋水时至,百川灌海,径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由秋水汹涌汇入黄河,再流入大海,而引发了河神与海神的对话,阐明了一个“人应有自知之明、须谦虚莫自傲”的深刻道理。初唐四杰之首的王勃在《滕王阁序》中有名句为:“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可谓色彩鲜艳,蕴味无穷,意境深邃,成为千古流传的名句。宋代大文豪苏轼在中秋之夜写下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人生感叹,体现了对自然、社会、人生的参悟与豁达的生活态度。开国领袖毛泽东1925年站在橘子洲头对着深秋的湘江“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而发出了“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感叹,其情、其志皆融入这秋景之中……
炎热的夏日一过,凉爽宜人的秋就缓缓走来,秋天不像春天那样短暂,不像夏天那样浮躁,也不像冬天那样萧条。秋天的天空天高云淡,秋天的色彩充满金黄,秋天的性格充满恬淡。当秋走的越近时,当秋的蕴味更浓时,已是深秋时节。深秋像一位气质高雅的姑娘的深邃眼眸,又像一位在深思人生、深思社会的哲人。深秋是深邃的。
路边一片默默生长的杨树,秋风一掠,枯萎的树叶纷纷落下,没有挣扎,没有愤怒,那样自然,那样默默地化为滋养杨树的养分。想想人生名利场上的争夺,费劲脑汁,机关算尽,真是“乱哄哄你方唱吧我登场”。还是古圣先贤看得透彻,“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秋日里的小河静静地流淌,不与瀑布争美,不与山涧小溪争流,慢慢地、静静地流淌,没有浮躁,没有喧哗,自然朴实。想想社会上那些急功近利、心浮气躁的人们,有想一夜成名的,有想一夜暴富的,有想招摇撞骗的……人们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迷失了自我,逐渐地变得浮躁与浅薄。而秋永远都是寂静淡然的,让人有一种心灵的洗礼,让人有一种思想的深刻。秋天是深邃的。
人们常用“收获”来形容这个季节,因为所有的果实在秋天都已成熟。秋天张开胸怀,把所有的一切都奉献了出来。那些结满果实的枝头,那些枯萎变黄了的秸秆,昭示着秋的成熟,体现着秋的无私奉献。秋天总是静静不语,你向她索取多少,她都双手捧出,从不计较;秋天总是幽远宁静,让人在她面前感到浅薄,让人思想变得深刻……
秋天是深邃的。而我们往往是肤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