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暗香】工匠咏流传(散文)
看过《经典咏流传》的朋友们都知道,《经典咏流传》是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和央视创造传媒联合制作推出的中国首档大型原创诗词文化类音乐节目,由撒贝宁担当主持。节目用“和诗以歌”的形式让传统经典诗词与新时代流行元素相结合,挖掘诗词背后的深厚内涵,讲述文化知识、阐释人文价值。后来,《经典咏流传》第一季还获得第24届上海电视节白玉兰奖最佳季播电视节目奖。我倾情推荐给大家,很值得一看。
那么,请试想从古至今,之所以会成为中华经典流传下来,我相信在无数经典的背后,肯定有不平凡的缔造者和故事发生。我今天想说的话题就是经典背后的人和事。
老话说:“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儿会打洞。”鲁迅也说过:“读书人家的子弟熟悉笔墨,木匠的孩子会玩斧凿,兵家儿早识刀枪。”关于读书人家的孩子是否遗传了自家优良的文化基因,暂且不表。单说木匠、军人家的孩子为何就能一以贯之自家的家风家训,从而代代相承,经久不衰。我想这是一种更可贵的精神在闪光,那就是工匠精神。
时下,各种网购商电商层出不穷,知名品牌更是“天女散花”般袭来,真假难分,真伪难辨,教人防不胜防。这时候有人拎着包走向实体店,众人便潮水般朝实体店涌来。于是社会上实体经济发展的十分火爆,前景甚好。各大商家店主因此赚的盆满钵满,不亦乐乎。于是人们依旧相信老字号,老牌坊,小磨坊。可以看出,这是工匠精神的价值体现。比方说,装修房子也要铺实木地板,户主也觉得体面称心。
一说工匠,我们肯定会想到鲁班发明锯子,老师培育满园桃李,医生精益求精,工程师科学精准……没错,他们确实是大国工匠。可以这样说,没有他们,我们的日常生活,饮食起居都成了问题。然而你可能要问,工匠精神是什么?可能答案不唯一,但我认为它就是各美其美,各行其道。它是以一种职业令信著称于世,流传至今的。
活在当下,我们应该传承和发扬我国的工匠精神,把它广泛应用于教科文卫事业中去,振兴中华。我们更应该保存和传承我国的传统工艺。比方说:书法篆刻,烧瓷彩绘,皮影说唱,各种手工艺等,普及其制作流程,以此加以推广,从而开创社会主义新天地和美好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