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风恋】一支瘦笔点亮黑夜的行程(随笔)
多少次想到诗歌,就情不自禁地拿起笔。因为它是心灵的窗户,孤独的收容所,驱赶寂寞的鞭子。多少次想到诗歌,我又愤然把笔撂下。因为文坛的污浊,人性的贪婪,奸佞的小人,名利的枪炮。
有着文学泰斗之称大作家谢冕说:“诗人应站在时代的前面,看到正义与邪恶的搏斗。”纵观当今诗坛,有多少人能做到这些?那些一线诗人,又有几个不是在卿卿我我,无病呻吟?
我们的先驱大文豪鲁迅也曾说过:“没有思索和悲哀,就没有文学”。我禁不住地问:现在的社会,又有多少人在思考里感到悲哀?纵观那些娱乐.八卦的潮水,一波连着一波,一浪接着一浪,早已把文学里的悲哀之声,淹死在了没人理会的浪潮里。
那么,是什么造成的写作与现实脱节,文学与时代背道?良知与物质齐驱?让我陷入了深深的思考!
不可否认当今社会,读书仿佛成了一种恐惧和精神折磨。杂志,报刊,出版社.局,举步艰难,甚至关门倒闭,书店门庭冷落,文学作品根本无人问津。而赌徒们的天昏地暗,网络游戏风靡痴迷,色段子以及辛辣视频的备受青睐。纷纷扬扬,铺天盖地。那么,造成这种可悲现状的原因何在?是社会的漠视?还是人类在进步?
笔者认为,是一些唯利是图的商业化操作,把一个个,一篇篇,一首首惨不忍睹的所谓的名作大腕,吹捧的天花乱坠,恶心读者的眼球。从而使本来就小众的文学爱好者一次次遭受视觉上的欺骗,才造成了文学低谷的降临,羞涩,和大部分人们的不屑一顾。正是这些名利之徒混杂其中,搅乱一潭湖水的宁静。正因为有这么一伙名利之徒,他们利用“钱”,“权”“色”做交易,使得人们生存的环境在恶化,人们生活的态度在堕落。人们的文化生活以及精神面貌,也在遭遇着毁灭性的灾难。
而这些痛心疾首的现状,又有多少人感到愧疚和忧心忡忡?五千年的中华文明眼睁睁地被抛弃,践踏。这些恶性循环如果得不到有效遏制与改变,加以引导,国家将失去魂魄,民族则丧失内涵,人类将坠入庸俗的万丈深渊!
这些现象的发生和存在,早该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警惕,而人们生存在高度文明的当下,又有多少人不是遵从和习惯了自扫门前雪的生活法则,这是何等的悲哀?时间已回不到从前,世界将面目全非!
是的,当金钱和地位成了衡量一个人成功与否的唯一标准时,这社会是病态的,这个民族是堕落的。而一些权威,披着作家外衣的知识分子,把眼光贴近一些华丽而光鲜的表象上,不顾劳苦大众的疾苦,一味地去献媚,奉承,迎合来获取一些蝇营狗苟的昧心的实惠,而不思悔改。实际上他们已沦为社会堕落的帮凶,民族沦陷的刽子手。
不信你看网络里怨声载道的叫骂声,草根文学爱好者们的叹息声,那些发表或者获奖者们的得意的狂笑声,交易发表获奖后觥筹交错的碰杯声。以及那些为发表或者获奖讨好献媚的喘息声,汇集成一片片的污浊,一幕幕的雾霾在文学天空弥散,久久久久地挥之不去。
正是这些不良现象的凸显,才使得绝大多数底层写作者们的灵魂在迷失中流浪,多少写作者们的良知在迎合中哭泣?社会公德正在遭受巨大的考验。而一些庸俗的人们对一个人的成功与失败定论在钱多钱少权力高低这样的一个谬论里。被尊敬和推崇的是那些游走在法律边缘,和打破道德底线换取所谓的成功人士。如若这样长久下去,我们的社会将越来越感到狰狞,人们生存的空间将越来越感到狭窄。欲望和利益支配下的人生观,将滑向深不可测的厚黑渊。
文学承载的是一种精神,弘扬的是一种品质,沉淀的是一颗熠熠生辉的民族之魂。它应该担当起人民生活里的苦难,载浮起现实生活里的惨淡和苦难深重。一些鲜血淋漓的场景,更能触痛人心,更能让读者朋友们,在历史的长河,铭记于心,更能与大千世界,血肉相融。
作家路遥曾说:“如果作品只是顺从了某种艺术风潮而博得少数人的叫好但并不被广大读者理睬,那才是真正痛苦的”。真正好的文学作品,应该是揭露社会的弊端,鞭策人们的良知。而不是对金钱和权力摇头摆尾的献媚。更不是沉浸在自己的小资生活里无病呻吟。莫言之所以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事实上他的作品已经超越了自己,超越了精神上原始的束缚。超越了对生活的乞怜,超越了心怀鬼胎的个人意识,超越了俗不可耐的对社会以及官僚的迎服。诺贝尔文学奖给于他,实乃名至所归。
有人说;“诗人是代替人类和上帝说话的人”。所以我想说;我们在现实生活中可以极力地去伪装成一个道貌岸然的绅士,或张弛有度的淑女,但是要回归诗歌,就必须回归本真,回归自我,回归原生态的本性,否则,你的作品只能是做作出来的花枝虚叶,外强中干的陈词滥调。
当然,拿着一支古代的笔,来写现代文学,未免显得有些古旧和呆板。时代在创新,文学必须要改革。一些娇做的文字,阿谀奉承的献媚,有着轻佻的嫌疑。把眼光聚焦到社会的最底层,把阶级兄弟的苦难,放在心上的作家朋友,才有着灵魂上的崇高。才有着真正的写作上的意义。
媒体评论家梁宏达一句话却说得极好“文人应不为当权者摇旗呐喊”。这是对我们文字爱好者们极大的鞭策,更是对那些一味地恭维,献媚的文字工作者们的提醒。诗人“李不嫁”也曾说过;“文学艺术千人一面粉饰太平”。这些现象其实是当今文坛的悲哀。诗人“刘年”也主张诗人应该站在弱势群体的一方。而事实总是不尽人意,大部分的写作者都有意或无意地,变成了一个摇头摆尾哈巴狗。
事实上,作家是一门极其清苦的差事。绝大多数写作者们的付出和收入不成正比,靠写作名利双收的人,比中彩五百万还罕。大部分的写作者,在商人眼里实际上就是在做亏本买卖。那么,为什么还有人固执地疯子一样在孜孜不倦?为什么还有人在不计成本地坚持?默默无闻的执着?废寝忘食地坚定呢?
笔者认为,写作者们的精神世界,决不是一般人所能理解的,他们追逐梦想的纯粹,绝不是用金钱和地位来衡量的。他们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决不是金钱和名利所能抵达的。他们在自己的小千世界里创造,陶醉,享受着常人无法理解的孤独的魅力无限。这是一种特别的,强大的,别具一格的幸福,常人无法触及的高雅,愉悦和兴趣盎然。
写作,应当是一种隔空对话。与古人对话,与现实对话,与未来对话。这种自言自语的真情流露,尽管有着太多的呐喊与苦痛,但是,我不否认,在喋喋不休的表达里,我们获取了快乐,获取了自由,获取了重生。也正是这一拨默默无闻的底层写作者,是他们让我看到了生活的希望和曙光。这不仅仅是我一个人的欣慰,更应当提升为我们这一代人的欣慰,提升止我们这个社会乃至整个文坛的欣慰。
是的,我是吃铁长大的,我的骨骼有着铁样的坚硬。是的,我是吃铁长大的,我的性格有着铁样的坚硬,我是吃铁长大的,所以我才有着铁一样的人生。我有着铁的孤独,铁的倔强,有着铁的荒凉和铁一样的梦。
所以,我呼吁那些有良知的作家朋友们,我们急需一次立场坚定的觉醒和蜕变,我们要把笔当枪,当剑,直击社会底层的根部。再不能小资式的无病呻吟了,一些抱怨和愤青,根本解决不了现状的实质。我们必须用一支瘦笔奔走相告,用自己微弱的呼声,敲醒人间的罪恶,腐败,和黑暗。唤醒民众与社会上的不良风气,做针锋相对的斗争。让一些虚假的,做作的,华而不实的文字,羞愧着逃遁,让一些愚昧和自欺欺人,自我检讨。使一些低级趣味,摇头摆尾的文字写作者,入地无缝。虽然我知道自己的想法是多么的无知和可笑,但我还是以星星之火的姿态,去点亮黑夜的行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