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淡雅晓荷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晓荷•暖】寻常茶话(散文)

编辑推荐 【晓荷•暖】寻常茶话(散文)


作者:陈平 布衣,489.2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869发表时间:2020-02-28 14:38:00

题记:宁可三日无肉,不可一日无茶。
   古稀之年,回头一看,居然喝了五十多年茶了。不说说茶的故事,似乎心里有点空落落的。
   我是十六七岁时开始喝茶的。初中毕业,当了一名新疆兵团的农工,在一个叫木华黎的地方“挖坎土曼”。木华黎在喀什岳普湖县东三十公里处,盖孜河最下游。另一条河从伽师县自然沟流下来,汇合在这片长满骆驼刺,胖子草,红柳包还有黑色碱滩的荒芜之地。
   新疆河流越是下游水的矿化度越高,俗称“碱水”。那时生活艰苦,连队大锅饭,常常水煮南瓜白菜,加点盐,包谷馒头。干活两头不见太阳,十天一个休息天,还要组织义务劳动。“粗粮吃,细粮卖。工资不发打牌牌。刮风下雨当礼拜(天)”。炊事班送开水到地头,一喝一股蒸馍馍的味道。母亲在场部商店缝纫班当班长,给了我一块砖茶,说喝茶可以祛水中盐碱,防止拉肚子。从此,开始了我的喝茶生涯。可我没有注意,父母很少喝茶。茶难买到,儿子优先。
   果然,茶可以使开水变得好喝。但也带来副作用,饿得快!那时月定量三十市斤,缺肉少油,在地里干活两个小时就望着条田林带边,看送饭的马车来了没有。不喝茶吧,水难喝。甘蔗没有两头甜,茶还是要喝,饭也要想办法吃饱,瓜菜代!
   茶的知识慢慢增加了。新疆茶业市场湖南益阳砖茶为大宗,国家的几十种基本生活用品包括茶叶,对新疆实行优惠特供,运费国家补贴,统一价格。一块砖茶两元,长期不涨价,也没有换包装变相涨价。一块砖茶我可以喝一两个月。想起茶里有国家对边疆人民的关怀,茶的味道更温馨了。
   不久,我调到农场测量组,在荒无人烟的大沙漠的帐篷里,风沙大,水更苦,更离不开茶了。一个大号行军壶茶锈斑斑,从不离身。不拉肚子,一天走几十公里腿不软,气不喘,包谷馒头吃了不烧心。我的班长是四川人,解放战争的老兵,特别馋酒,常常说酒,偶尔也说茶。于是,我知道了中国名茶龙井,普洱,大红袍,毛尖,香片,铁观音等,暗暗下决心要尝尝这些好茶,“大丈夫生于天地之间,岂可不饮美酒香茶”!年轻时一个念头冒出来就像野草一样疯长。但在农场的商店从来没见过这些名茶。
   测量组各个连队都跑,认识了几位上海,宁波支边青年,托他们回家探亲时带点龙井之类的高档茶。可是,总是落空。他们回新疆带的卷子面,牛奶糖,罐头,大油,肉松甚至电池,卫生纸等等,行李实在太重太多,自己没有带茶叶更不要说替别人带了。我理解,柴米油盐酱醋茶,茶是排在最后的。我不再托人带茶了,有益阳砖茶就可以了。我为自己“骑着毛驴找马”暗自惭愧。
   1968年夏天,我平生第一次离开喀什,陪母亲回甘肃探亲,在西北著名城市兰州住了二十多天。到商店特别注意茶叶,也与新疆一样都是砖茶。到了爷爷奶奶的老家临夏银川乡大川乡走亲戚,家家炕上有小方桌,客人来了在方桌上细木条儿烧铁壶熬茶,味道清香,暖胃舒畅。一打听,叫青茶,叶子比砖茶大,味道差不多。
   我与表兄聊天说,这里黄河边的山区,靠天吃饭,一看那些破旧低矮的房子,老百姓家里的摆设,就知道多么贫困了,爷爷的老宅子也比其他贫下中农差不多,怎么会划成小地主呢?他的话使我感慨万千:“爷爷在黄河边有几亩水浇地,兄弟们一年四季都劳动干活。只有农忙时雇几个短工。攒了点钱,在黄河边修了几盘水磨。农民来磨面不收钱,把麸皮留下,养猪养羊。日子过得只能是吃饱穿暖。比其他人好一些罢了。谁让他喝三炮台呢!”“什麽三炮台?”“甘肃有名的好茶。有枸杞,杏干,桂圆,玫瑰,冰糖,加上青茶,喝了香甜滋补。家里日子活泛,岁数大了,才有资格喝三炮台。再说了,一个村就二三十户人家,家家喝不起三炮台,就你家老爷子喝,不划你地主划谁家?要按政策,最多是个上中农。”
   我不管怎么划成分,只对茶感兴趣,一冲动差一点儿说“我也想喝三炮台……”
   喝好茶的愿望终于在人到中年时实现了。
   1982年,我调到喀什兵团农三师师部工作。喀什是南疆第一大城市,我年轻时知道的高档茶陆续上市。我奔走于商店巴扎,见一种买一种,特别是三炮台,喝了个痛快。朋友提醒警惕“不要得糖尿病”,我答我们家族有喜欢甜食的遗传基因,几代人喝三炮台都长寿。喀什东巴扎维吾尔族个体商铺,居然从巴其斯坦进口了各种红茶,大吉岭,立顿等,有的加了不知什麽香料,口感不错。在东巴扎,第一次尝试了维吾尔人的“药茶”。饥饿年代过来的人,难免有时暴食暴饮,胃出了毛病,消化不良。我的维吾尔族同事很热心,带我去东巴扎,找了一家名闻遐迩的百年老茶店,给我配了一副“药茶”。不久,胃病好了。可惜,没有记住配方,只知道主要成分是黑茶。维吾尔人比我还喜欢茶,精通茶。走亲戚,访朋友,最受欢迎的礼品是方块糖,冰糖,茶叶。我们都是新疆人新疆胃,共同爱茶,痴迷茶!
   报纸杂志上只要有关茶的文章,我喜欢看。知道了神农氏尝百草而得茶,陆羽的《茶经》,李时珍推茶为“百药之首”;知道了历史上的茶马贸易,丝绸之路与茶马之路。甚至知道了朱元璋因为驸马爷勾结边将,插手边境“茶马贸易”,毫不留情斩立决——有人说朱元璋坚决反腐,其实是怕驸马爷与边将勾结造反,与茶无关。
   新疆人感兴趣的是乾隆年间,纪晓岚大学士知道远在江南的亲家将被查处,派人星夜传一函。亲家打开信封无一字,盐封口,只有几叶茶,立刻明白“盐案发作,即将查处”,马上转移财产。乾隆念及其才,从轻发落,将他发配到新疆。他在新疆写了著名的四十万言的《阅薇草堂笔记》。后人在乌鲁木齐人民公园为他修建了“阅薇草堂”,津津乐道“茶叶哪能用来通报机密消息啊!”
   1997年,我调到乌鲁木齐工作,到内地开会机会多了,走遍全国大部分省区,游览了不少山川名胜,但有个愿望一直没有实现——看看茶园,亲手采茶。
   中国十大名茶我都喜欢,老年时钟情茶道。清茶一杯,百忧全解。人生如茶,沉浮悠哉。
   退休之后,女儿调苏州工作,接我和老伴到苏州养老。去年清明节前,女儿满足我的夙愿,开车到太湖边的一处茶园。采茶姑娘们忙碌着,好奇地望我一眼。我站在清幽的香味儿里,用力深呼吸,慢慢走进半腰深的茂密的茶树丛中,小心翼翼摘嫩绿的茶尖尖,那清香,那迷醉——
   我的灵魂倒在对茶的深深回忆里……

共 2491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作者已到古稀之年,提到自己已经喝了五十多年的茶了。当然,肯定就有了关于茶的许多故事。于是,作者娓娓道来了关于茶的往事。作者十六岁开始喝茶,那时候在新疆兵团做农工,而后又调到测量组,可以看出这段生活是艰苦的,但是作者一直有幸能喝到茶,只是茶叶不是很好,真正喝上好茶的愿望在作者中年得以实现。作者分享喝茶的往事贯穿着历史的演变,带来的快乐和益处,作者更对茶的品种和功能做了详解,让读者领略到了茶文化的博大精深。精彩的作品推荐共赏。【编辑:叶华君】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叶华君        2020-02-28 14:40:07
  茶事,茶趣,茶情,这一切都在作品中得到很好的体现出来了。感谢作者的精彩赐稿,感谢支持晓荷征文,期待更多精彩。
叶华君,成都市作协会员,东部新区草池街道人。我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工,我有一颗善感而质朴的心,我爱我的家乡我的亲人!QQ1052430610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