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风】于喧嚣世读书(随笔)
最近几天我在知乎上看了一些东西,颇有些感概。我虽然看书不算特别多,但以前看的书都是经典名著,连一些畅销书都很少看。最近因为想了解一下当代作家的小说,就看了八月长安的《最好的我们》,郭敬明的《夏至未至》。这几天看了金老的《天龙八部》。
一开始看到《最好的我们》,大为不屑,觉得写得稀松平常。再看《夏至未至》,郭敬明的写法确实高明许多,但是空有其表,华而不实。金庸老先生写得也没我想象的好,有很多大段的对话,景物和细节描写欠佳。但是情节环环相扣,险象迭生;人物形象生动丰满,也不啻为经典。于是我在知乎上看到了把金庸古龙小说与当代网文比较的帖子。为何现在小说(文章里主要说玄幻小说)没有经典?有的说是写手利欲熏心,写不出好文章;有的说是平台只顾圈钱,不推好文;有的说是读者素质不高;有的说因为没了大师。
我不知道现在的人们还看不看书,但是我身边的人,包括父母、比较好的朋友,好像真的很少很少看书。我不明白为什么看书这个性价比最高的生活方式渐渐被人们淡忘了。
也许有人会说,游戏它不香吗,电视剧它不香吗,为什么要看书?也许每个人有每个人的生活方式,有人就是喜欢看电影,在电影里领略世间人情;有人喜欢画画、摄影,画笔和镜头就能让他们体味人间百态。有人说我就是不喜欢看书,其实我觉得可能是因为从小在学校看书看多了学怕了,就像穷怕了的人享不惯荣华富贵,学怕了的人也看不得好书。但是为什么历代先贤、当代名家都极推崇读书,而且是推崇天下人读书,却没多少人说全世界的人都要看电影、都要学画画。一来是读书成本低,但我想这不是主要。我觉得读书,是可以塑造灵魂的。可以塑造性灵的事不止读书,但读书来得快且巧。人可以把读来的东西化为内力,就像武功绝学“北冥神功”,把外在力量化为内在修为。
有姐妹和我吐槽现在的男生,说有很多男生俗不可耐,年纪轻轻却如同油腻大叔。我想有些人整日玩游戏,和朋友聊天也都是游戏和一些猥琐话题,在这样的环境中又怎能洁身自好。但是有人虽然也会玩,但常常读书,分享读书心得、观影感悟。这样长此以往,区分就大大显现了。
我思考过看书和看电影的区别,但是暂时还没有答案,但我始终觉得看书略胜一筹。
现代社会科技发达,人们求知渠道大大增加,知识也爆炸般增长,但是人们求知的热情和深度却减少了。你可以刷抖音刷到凌晨,却还会为了哪本书里的悲情女主角在被子里偷偷哭泣吗?宁愿无聊时在微博上和素不相识的人大动键盘干戈,却不愿捧起鼎鼎大名的哪位作家的笔墨一读再读。
前段时间有些令人敬仰的医生出事,有人说学医不能救世人,写文亦不能救世人,因为当医生会被人闹,写文章被说是造谣。然而世人何需救,众生皆是佛,众生皆可自渡。人若愿自救,医生也好,作家也罢,都是他去向彼岸的摆渡人;若不愿自救,万事皆磨。
用冰心奶奶的一句话作为结尾,“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于喧嚣世读书,于寂静时体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