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心灵之约 >> 短篇 >> 江山散文 >> 【心灵】文苑风流兴贤坊(散文)

编辑推荐 【心灵】文苑风流兴贤坊(散文)


作者:山水耕夫 举人,3247.5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9468发表时间:2020-03-05 15:59:58
摘要:泱泱华夏,文运风流;千年古县,文脉蕃盛。可以想见,“兴贤坊”传统文化街区的兴建,对于传承和延续千年不断的文脉,促进文化底蕴的提升,推进文化事业建设,推动全域旅游发展,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进步,都有非同寻常的意义。

(一)
   早春二月,一个百花盛开、芳华烂漫的季节。在天气晴朗的日子里,沐浴着温暖和煦的阳光,抚慰着温润柔和的春风,漫步在清朗洁净的武平城里,无论走到那一个角落,都能够呼吸到清新甜美、沁人心脾的新鲜空气,观赏到花团锦簇、姹紫嫣红的美丽图景。平川河荡漾着盈盈的清波,正在欢乐地低吟浅唱;一河两岸旖旎秀丽的风光,散发出无穷无尽的魅力,让你禁不住伫足欣赏,久久地为之陶醉,真切地感受到春天迷人的风韵,领略到生命蓬勃的气息,体验到人间的美好和生活的芳馨。
   不过,当你走到县城的中心地带,走过宽敞平坦的彩虹桥,来到绮丽清朗的街心公园,远远看到街道对面一排飞檐翘顶、灰墙碧瓦、俊逸超群、富丽堂皇的建筑群,透射出端庄浑厚、卓尔不群的壮观气象,在城邑一隅龙盘虎踞、傲然矗立的时候,一定会被它奇崛挺拔的气势、绮丽豪华的妆饰、雍容富丽的形象所震撼,吸引住你歆羡赞叹的目光。而且,你定然会对面前这排似乎在一夜之间突然出现的建筑群,产生极其浓厚的兴趣,在头脑中产生许多的疑问:它是一排什么样的建筑?从何时起开始兴建?究竟要派上什么用场?甚而,你会产生亲近它了解它的想法和冲动,试图通过可能的手段和途径去探究其中的奥秘。
   是的,这确实是一座非同寻常的建筑,披着一层神秘的面纱,带着几分传奇的色彩。对于它的由来,对于它的规制,对于它的功用,对于它的来龙去脉,在现今的武平山城里,几乎没有人能够全面完整地了解,可以清楚地诠释它的前生今世,说出它的子丑寅卯。因而,大多数人的头脑当中会萌生许多疑问和好奇,这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不过,大凡略有些古代文学知识和文字功底的人,只要看到这座气势恢宏的建筑群的前门中央,高高的牌楼上方所镌刻的“兴贤坊”三个篆体字,便可以或多或少地猜度到其中所蕴含的丰盈意象,大致推测到这座仿古建筑群所储存的历史信息、以及其所涵衍的文化渊源。为此,通过请教几位专业的文史工作者,查阅各种方志辞典,参考有关的文史资料,对于“兴贤坊”大致可以做如此的理解:兴者,举用也;贤者,德才兼备之人也;兴贤者,即选贤举能、进用人才的意思;而所谓的“坊”,即为里巷、街巷、街市之称谓。如此说来,“兴贤坊”应该是文庙书院之类的场所,也就是古代学子进学读书,学者文人吟诵讲学、舞文弄墨的地方。古语说得好,惟有切磋,方知分晓。既然弄懂了“兴贤坊”的含意,更应当深入探究“兴贤坊”所具有的精髓要旨。只有走进“兴贤坊”,追溯其厚重的文脉,阅览其精藏的要义,厘清其衍变的端倪,才不会有遗珠之憾。
  
   (二)
   武平是一个千年古县,可以查证的历史由来已久。县名之所以叫做“武平”,按照古代地方志书的说法,是因为武平城周边的地势较为平坦,而且当地民众崇尚武功,故而得名。同样,县城一带地方之所以称作“平川”,是因为县治前有一条南安溪,河床开阔,水流平缓,波涛不兴,潺湲南流。根据历史资料记载,武平在夏、商、周时归属于闽越地;汉代时为南海王织的封地,听从风水先生刘正已的堪舆之言,将县衙从武溪里迁到平川。宋高宗绍兴四年(公元1134年),使相张浚经考证还是南海国的都城所在地。唐开元二十四年(公元736年)置汀州府,设南安(今平川镇)、武平(今中山镇)二镇。后来合并南安、武平二镇为武平场,场治设在武溪源(今中山镇)。宋淳化五年(公元994年)升武平场为武平县,正式成为县级建制的地方政权,当时的县治仍设在武溪里。后来,不知是那一位署任武平的县太爷,派遣官吏督促民众夯筑土城,取方圆二百八十步数,分永平、南安、人和三个城门,初步形成当时武平县城的规制,一直传承延续下来。
   此后,经历过无数次朝代的更迭,经受过千百年的风雨沧桑,城邑中的人口逐渐稠密,城垣逐渐向四周拓展,直至今天较为宏大的规模。可以想见,在以往漫长的岁月中,广袤的平川大地孕育过盛世升平的景象,也遭逢过乱世劫难的况味,演绎了多少悲欢离合的故事!这一片美丽富饶的田野山川,以其宽厚仁慈的博大胸怀,曾经慷慨容纳闽越古国土著民族的荜路蓝缕、以启山林;也盛情接纳经历过五次大迁徙,从中原祖地辗转南下的汉族移民,来这里开荒垦殖,刀耕火种。客家族群与土著族群之间经过无数次的摩擦、争斗、折冲、和解,终于相互融合,相互补充,浑然一体,共同创造深厚的农耕文化,构建灿烂的客家文明。
   武平是一块美丽神奇的土地,这里物华天宝,钟灵毓秀,人才辈出,群星璀璨。自古以来,武平当地的农家子弟,遵循崇文重教、耕读传家的传统古训,怀揣读书报国、文以载道的远大理想,从苍莽的大山之中走出去,张扬客家人的忠厚、勤奋、笃实、上进的禀赋,囊萤向学,悬梁苦读,闻鸡起舞,晨夕不休,或者获取功名,或者精进武艺,在庙堂之上纵横捭阖,为国建功,为民造福,争得了崇高的荣誉。这些杰出的代表,古代有刘隆、李灿、刘光第等宿儒俊彦;当代有刘亚楼、林默涵等文武贤才。他们造福桑梓,光宗耀祖,以完美的形象赢得武平人民的敬重。
   武平也是一块情怀缱绻的土地,这里乡风古朴,民意淳厚,勤劳笃实,知恩图报。许多外埠来武平履职的朝廷官员,怀抱民胞物与、悲天悯人的情怀,忠于职守,励精图治,留下了赫赫有名的政绩,为武平的开发和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李纲、魏侃夫、张良裔、徐甫宰、俞大猷等一个个闪光的名字,如景星庆云,光耀天空,彪炳史册。他们坐而待旦、夙夜为公的形象,永远驻留在武平人的记忆里。他们在报国为民、恩泽武邑的同时,也在武平这块土地上,汲取了山川的灵性,获得了思想的启迪,滋养了悲悯的情怀,赢得了淳厚的民心,所以才能够在官箴上不忘初心,善作善成,纵横捭阖,挥洒自如,成为国家民族的有功之臣。宋代的股肱之臣,后来担任过宰相的李纲,在摄武平县事若干年后离任武平时,武平百姓“攀辕卧辙,截鞭留蹬,恨不能阻”的欢送场景,就是对于人民好官最好的奖掖和回报。
   正是这些杰出的贤臣良将、文武干才,与千千万万普通老百姓一道,共同创造了灿烂的历史文化,促进了伟大的中华文明,推进了中华民族的繁衍发展。他们的为民情怀和历史功勋,是人民群众共同创造历史的生动反映,构成绵延久远的中华文脉,如同一颗颗璀璨皓颢的星辰,照亮了深邃邈远的历史天空。
   然而,纵观武平的千年历史,由于地处南方丘陵山区,崇岭叠嶂,山高路远,交通不便,远离政治中心和商埠通衢之地;再加上旧时代社会动荡、战乱频仍、疠疫横行、匪患猖獗等诸多原因,导致经济落后,文化事业相对滞后,被历代朝廷视为“蛮夷之地”。而且,一些宰牧百姓的地方官员,由于缺乏长远目光和发展意识,轻忽历史资料的保存,荒弃文化遗迹的利用和保护,导致记载武平久远历史的史籍大多散佚,古建筑遗址遭到严重破坏,许多历史文化遗产陷于颓废,或者残缺不全,或者年久失修,坍塌损毁,几成残迹。如今,除了硕果仅存的几本薄薄的《县志》,其他比较有价值的文献资料,再难以找到其踪迹所在。
   基于上述原因,导致许多不太了解武平历史的人,在思想上存在严重的错误认知,草率地认为武平没有什么文化底蕴,没有什么值得观瞻的文化古迹,是一个文脉孱弱,文运不兴的地方,实在让人愤愤不平,却又无可奈何。毋膺讳言,如不下大力气加以发掘和保护,武平厚重的人文历史将会慢慢地消蚀、漫漶、风化、剥落,直至虚化成漠漠尘埃,也许被一阵清风吹散殆尽,再也无法找到它的踪迹。这种对于历史文化遗产所形成的担忧和牵挂,绝对不是危言耸听,而是十分紧迫的现实问题。因此,有重点地发掘和保护武平的人文历史,厚培文化土壤,催生文明之树,已然成为武平的当务之急,势在必行,刻不容缓。
   近年来,武平县借助“全国林改第一县”的浩荡东风,上下一心,接力奋斗,发扬敢为人先、舍我其谁的林改首创精神,推动武平绿色发展,经济建设走上快车道,财政收入稳步提高,社会事业突飞猛进,城市面貌日新月异,高质量发展的规模和效益令人惊叹。武平曾经连续三年被评为福建省经济发展十佳县;先后获得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园林县城、中国天然氧吧、全国森林旅游示范县、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县等一系列“国字号”荣誉。
   俗语道:国运兴则文化兴,国力强则文化强。有了强劲的经济发展基础,就有了促进文化事业、问鼎文化强县的实力。为此,新一届县委县政府启动创新思维,审时度势,高屋建瓴,作出建设“兴贤坊”文化街区、打造历史文化“会客厅”、创建高端文化旅游品牌、加快建设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县的重大战略决策。这无疑是全面提升武平文化实力的壮举,是一项大得民心的德政工程,必将为发掘和保护武平的历史文化,开辟文旅融合的发展之路,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得到全县人民的普遍赞同和广泛支持。
  
   (三)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随着时间的推移,武平城区范围不断拓展,原来处于县城中心地带的老城门(南安门),早已失去往昔的风华,已经鲜少有人问津。如果问起那里是武平县城最古老的建筑,当地的老人几乎众口一词,都说非南安门莫属,可见其无可争议的历史地位。南安门位于县政府广场面前的南边坡上,大致建筑于宋朝绍兴年间(1134年),其造型坚固,结构浑厚,雉堞森然,兀然雄踞,尽管建筑年代久远,至今仍然可以感受其雄浑敦厚的气韵。大家都知道,古代城门最主要的功能无非有二:一是方便城内居民出入来往,借以沟通城市与外界的联系;二是行使战时的防御守备、以及和平时期的社会管理职能。因此,城门对于一个城市的重要性,自然是不言而喻,历来都是兵家必争的要害所在。所以,有关南安门所衍生的故事,或许三天三夜也叙说不完,足见其经历的沧桑岁月是何其的久远。
   南安门的周边地域,包括梁山书院、大水圳巷、三官巷、考棚巷等地,原来都属于古县城的近畿之地。这里巷陌相连,街市密布,祠堂林立,古迹众多,地理位置极其重要,是自宋代以降千百年间的政治文化中心,也是人口最为稠密、经济活动最为活跃的繁华地带。根据当地的耆老们回忆,南安门附近的“大水圳巷”,其实就是宋元明清时期县城的一条主要街道,遍布着十几家商铺,有卖油盐烟酒的日杂店;有江西樟树人开的“永安堂”中药铺;也有做豆腐、榨茶油的商业作坊;还有宰杀牛羊猪的交易市场。大水圳巷西头的“三段岭古井”,苔迹斑斑,勒痕累累,井沿残缺,尽显苍桑,已经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民国武平《县志》早有记载:“城内诸井建筑,以此为最,井深而泉清”,足见上述的说法并非虚妄。走在老城门脚下的街巷里,只要留意一下附近的考棚巷、三官巷等众多街巷的名称;考察一下附近现存的十几个姓氏的祠堂遗迹;拜谒一下依然丰神俊逸的“梁山书院”;就可以知道它们共同构成一处内涵丰富、风韵独到的人文景观,曾经是文脉蕃盛、文气汇聚、学者云集、文星荟萃的文明场所。
   根据学者考证,古代的“兴贤坊”是毗邻县城主街道(即大水圳巷)的一处街市建筑,其地理位置坐落在县衙的东南方向,即现在的县财政局这个位置。武平的黉宫(又称学宫、文庙、孔庙等)建于南宋初期,最早就设在兴贤坊。由于古代科举考试是当官为仕的必由之路,决定了孔庙(学宫)的特殊地位,被视为中国文化的神圣殿堂。一旦有机会进入“学宫”读书,只要学习成绩优良,就有可能通过科举考试得到官职。如果遇到朝廷大赦或者岁贡的特殊年份,而且有可能直接入仕当官的机会。唯其如此,“学宫”俨然成为学子们衷心向往的地方。在宋、明、清各个朝代,各个府、州、县的治所一般都设有学宫,可见其被重视的程度。因而,古时候的“兴贤坊”,绝对是一个文士云集、冠盖相望的文雅地方,正合所谓的“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的说法,享有无比高贵而尊崇的地位。
   不过,由于历史时代的变迁,这块地方现今已经成为交通要道和政府机关,不存在重新规划建设“兴贤坊”的可能性。因此,重新修建的“兴贤坊”,只能另择地域进行规划建设。鉴于“梁山书院”及周边地区,地处县政府的东南方向,也是原来古县城的核心区域,历史悠久,人文鼎盛,地理格局良好,充满文德气象,具有独特优良的自然地理条件。而且,与古代的“兴贤坊”地理方位和地势朝向大致相同,只是存在位置前与后的差别。因此,将其列为规划兴建“兴贤坊”的首选地点,应该是最恰当不过的决择。据此,决策者们决定以现存的建筑“梁山书院”为依托,以新建街区的核心建筑“文庙”为中心,利用原老政协、机关幼儿园搬迁后的空地,再征收一部分公寓和民房,保证足够开阔空旷的建设用地,用来规划兴建“兴贤坊”传统文化街区。而且,经过充分论证,“文庙”建在现在这个经过反复筛选的位置,既符合“左学右庙”的传统格局,又符合“文庙”一般建在县政府旁边的传统规制。所以,这里应该是一个理想的风水宝地。

共 10185 字 3 页 首页123
转到
【编者按】说细的笔触把武平县的过去一一道来,把兴建兴贤坊的过程和艰辛一一道来,把这里的历史变革一一道来,不光让人们初步了解了武平的历史过往,知道了他是一个充满人文底蕴,有着丰厚历史沉淀的地方,也让人们知道了他的近况和现状,从而更加深了兴建兴贤坊的意义。作品写得详尽且大气,有统揽全局的气概,让看到这篇作品的人了解了一个不曾相识的地方,也为此地即将到来的旅游热潮做了很好的宣传和铺垫。是一篇“正史”般的作品。作品语言流畅,彰显了作者丰厚的历史知识和对文字的掌控能力。感谢作者带来的作品,推荐大家共赏。【编辑:透明秋语】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透明秋语        2020-03-05 16:00:32
  拜读了,很好的作品,点赞。
在这里相逢是我们的缘分!
回复1 楼        文友:山水耕夫        2020-03-05 22:38:50
  秋语老师好!辛苦了!这是对即将开园的传统文化街区写的一篇应景文章,目的是让当地普通市民了解一下以往的历史,以及兴建这个建筑的大致情况,还有对以后经营的一些想法。这个项目总投资五亿多元,是当地近年来最大的民生项目,对于一个偏僻小县来说,可谓极端重要,关系重大。因为存在许多不确定因素,只能照本宣科,平铺直叙,按照县政府的统一口径进行述说,有点调研文章的味道,让你见笑了!
2 楼        文友:透明秋语        2020-03-05 16:01:42
  作品写得很详尽,也算是对武平一项重要工作的总结。值得赞扬。
在这里相逢是我们的缘分!
3 楼        文友:透明秋语        2020-03-05 16:02:12
  期待更多佳作在心灵之约展现。
在这里相逢是我们的缘分!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