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八一】隔离(散文)
一
睁开眼,借着没有合严的布窗帘透进来的光,我知道天早已大亮。我真没出息,半夜起床解手,打算眯会儿就起来,不能老睡过头,还是睡过头了。
自从腊月二十九出院进家门,我就没换过运动鞋,没迈出过大门进过电梯下过楼,从大门到阳台十五步,从阳台到大门还是十五步,一步不差。我不知默念过多少次。母女俩像呵护大熊猫似的,什么事不让我做,每餐该吃的药片都掰好放餐巾纸上,倒上不热不凉的白开水。吃了睡,醒了吃,才弄得日夜颠倒。“健身气功八段锦,适合你练习。”在线上班的女儿从房间里出来为茶杯续开水,向我推荐,帮我点开软件“哗哩哗哩”。
入夜,看完中央一套播放的两集电视连续剧《奋进的旋律》,便自选节目,要么回看一部热播大片,要么接着观看《大明王朝1566》,直到兴意阑珊。仰卧在松软的的席梦思上,盖着贴身就暖的羊绒被,手脚并用才翻得了身,并没觉得有多舒服。还是家里的硬板床实打实,棉花被捂热快保温好,头一挨着枕就上苏州会周公。“笃笃笃……”像弹珠落地又滚得老远似的。夜不收的熊孩子,欠家教,你不睡,躺着养养神,也好,何苦害人?快两个月了,上楼顶晒被子才碰到过同一楼的一两个女眷,我没见过楼上住的高邻,只领教过她挂在过道上的黑袄红裙,还有不分昼夜,不知道什么时候会拍打到地板砖上的撞击声。我翻转身子侧卧,被窝里里的另一半,跟着翻身。“你没困着啊?今天古历么日子?”“黑灯瞎火的,我哪记得?白天我就翻给你看!”我向她撒气。
早餐吃着老婆烙的煎饼,喝着女儿用九阳破壁机打的黑米黄豆浆,剥一个水煮鸡蛋,美美地咀嚼,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微量元素都有了。“昨天,古历二十六。”人吃饱喝足,气就顺,也有话说了。
“我是想,你出院哪天满月,得复查了。”原来,我错会了她的殷殷爱意。
女儿接腔:“到时间,也想不到回去。自从新冠肺炎疫情扩散以来,武汉封城,小区隔离,医院除急诊、发热门诊正常外,实行网上问诊,先不要有这样的念头,安安心心地在我这儿住。到时候了,我联系何医生,看可不可以门诊。复查后通车了,我不留。”她说得好像斩钉截铁。
中餐烧么菜?隔离在家,光盘算着吃,老婆看抖音,居然能发馒头蒸包子了。算是歪打正着,面食硬一点,经饿,以后万事不求人。酸辣椒,有么?有,在家里。饭后,要是能喝一杯家乡紫石塔的高山云雾茶消食,多愜意啊!
一隔离,物流不流,有饭吃,有网上,该知足了。
我像只觅食填饱肚子后的大公鸡,踱着方步,来到玻璃窗前。红彤彤的太阳在浓重的雾霾里探出头来,洒下和煦的日光,晾晒在阳台上的衣服和我的身影投射在洁白的墙壁上。“轰轰轰……”头顶上螺旋桨转动发出的轰鸣声持续不断,很有“只听楼梯响,不见玉人来”的感觉。看到了,比大型客车威武的雄鹰在楼群上空掠过,反射着银色光辉。离军事基地近,直升机飞得勤。“哐啷哐啷”声中,宛如巨龙的地铁游弋在车流之上楼群之中,这是早期城市规划中预留通道才得以一见的风景。篮球场上,三四个戴口罩的小伙子,各自拍着篮球跨栏投三分球。唉!没中。接篮板球,再拍再投。我运动,我开心,总比宅家好!
不求三月下扬州,但愿月底能下楼。闰年的二月,仍然如同兔子的尾巴,比别的动物短那么一小截。
生命诚可贵。没几人像我,如期网约专家号,直到头天晚上,专家号八成没人约。哪像年前人满为患,一号难求。
早起出门,戴口罩,戴护目镜,拉上连衣帽,撑把遮阳伞。进地铁站,红外线测温仪测手腕,微信扫车窗玻璃上二维码留痕,医院入口处,测体温填写个人信息。处处隔,个个查,不亚于过“敌占区”,为的是不被隔离。
归途,路边早点店有白饼、馕饼等出售打包,店堂空无一人,不招呼食客。时隔一个多月,又吃到了外卖的早点!
与女儿并排行走,我说:“听医生这么解释,我不能掉以轻心,要想活得久,得像油灯那样,把灯芯拧细点,且行且珍惜。我陪你过前半生,你别哄自己,要发狠找到另一半,结伴过好下半辈子。”
二
“明天,真要走啊?”下班后的女儿站在门外,从浅蓝色羽绒服的大兜里掏出随身的酒精喷壶,交替往手掌上喷了几下。她搓洗着湿漉漉的指间和手背,换鞋进门,口罩随着鼻息话语微微起伏。
车票是你网上定的,下车有人接站,还举棋不定,不是我处世风格。怕我们走后,她冷清难过,我没坚持,迟几天回去没什么,不种田地,误不了季节农时。
“在这是隔离。回去,两个人在家还是要隔离,不如接着在我这。”
“那就不一样。上大学,在安徽大学睡四年,与在清华大学睡四年,会一样吗?”
“我跟你妈的车厢座位号不在一起,说明车站有意让乘客错开坐,不扎堆。我F位次靠窗,上车后,我面向窗口坐。边上无客最好,有人我不搭讪。”
她早起上班,与我们一道进一号线,在南站出来,引领我们七弯八绕到高铁站,送我们上车坐稳。
想不到,车厢内的乘客真不少,有的间隔坐,有的并排坐,都捂着口罩,低头刷手机。广播里反复播放着疫情防护知识,友情提醒。
“出站时,又是测体温,扫二维码,填身份证号,来往地点、车辆班次号。我清楚自己没事,不可能传染人,谁信?要是车内有隐性携带病毒者,追踪密切接触者时,有我们信息,早发现比迟发现好。”结束两小时行程,我向女儿报告行踪。
“你们回去了,正好。上班高峰,地铁上了许多人,我不再为你们担心了。”她顺手发了张车厢图片,可谓有图有真相。
三
我住在校园内生活区,进出与教学区共用一扇大铁门。正常教学期间有保安,外人来访要登记身份,找哪个,事由是什么。
而今,站在校门口,偌大的操场上空无一人,水泥地伸缩缝内的小草疯狂生长成狭长的绿化带,被春雨淋湿的红色塑胶跑道颜色更深了,浅试的积水倒映着教学楼的一节屋檐和门窗。大铁门柱子上缠着链子锁,还有好几把铜挂锁,像黄山情人谷铁链上的“同心锁”,不同的是,一把锁的钥匙,几个人持有,几把钥匙开一把锁,进出无碍。教学楼侧面的电子显示屏上滚动着字幕:“科学应对,群防群控,战胜疫情。早发现,早报告,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疫点返乡回到家,居家观察14天,出现症状要报告。”唉!要不是思乡心切,我才不会从低风险区来到这个中等风险区呢!
进门过操场,穿过教学楼过道,上宿舍楼,开房门,路上没遇到一个人。楼下住着老胡,没正式开学,夫妻俩没有来;隔壁的老甘,年前已经搬回自己家的二层楼别墅。敞开门洗澡都没关系。
开窗通风,为笔记本电脑、体脂秤充电。隔离久了,不采取补救措施,会出问题的。
叮当!安校发过来的微信:秦校长,您好!提醒您一件事,外省市回本县要居家隔离14天,所以您近期只能居家了。
后面带着两个羞涩的表情。不履行告知责任不行啊,并留文备查。隔离就要“防同事”。
季节不等人,春季的闪电划破乌云后,春雷又在耳边响过。
菜苔让人掐过,爆出一茬又一茬细嫩的新苔,油菜花黄,迟栽的仍当令,掐来炒着吃,总算接了地气,没有白种。踩着松软的田埂,像碟子般平展的荠菜,细长的茎叶吐出白花,四季葱经过绵绵春雨的滋润,中空的绿茎像利剑出鞘,稻草覆盖的稻田坑坑洼洼,青草葳蕤,这儿一丛,那儿一簇,随风飘摇。远处,一畦畦油菜花像绿地上覆盖着金黄色的毯子,嗡嗡嗡叫着的蜜蜂穿行其中;叽叽喳喳的麻雀在草地上跳跃,你啄我一口,我扑到你身上,一会上,都扑弄着翅膀,飞到电线上落脚、聚集。隔离中,大自然的生物各持秉性,活跃在暖融融的春风中。
南京又出现了一例疑似病例!女儿像打预防针似地用微信提醒。
居家就是隔离,隔离就在家居住。冰箱有腊肉腌鱼,园里有莴笋芥菜,所以难不倒我们。你妈妈做的肉包子、馒头,包的饺子全在冰箱里冻着,够我们应付一阵子。我们腾出空间,你得挤时间,一步一步做实个人的事,做出成效啊。
隔山隔水,我忍不住又唠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