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云水禅心 >> 短篇 >> 江山散文 >> 【八一】话说当家塘(散文)

编辑推荐 【八一】话说当家塘(散文)


作者:秦声显 布衣,221.0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6038发表时间:2020-03-12 11:45:33

【八一】话说当家塘(散文) 七月十五中元节,既是慎终追远缅怀先人的节点,也是四处漂泊的游子回归故里团聚的日子。
   一大早,接到弟弟的电话,邀请我们回家吃饺子粑。他的言外之意,我是懂的,处在兄弟时代,一到四时八节,哪怕风雨兼程,我们老兄弟都会相聚,在留下过自己童年足迹、青涩岁月的山路、田埂上走走,追寻像雾又像风的模糊记忆。
   曾经点着煤油灯,在房间的书桌前熬更守夜苦读,指望一朝脱下草鞋穿皮鞋的徽式老宅早被小弟拆除,建成了两层楼房,门口的水泥地面晒着圆滚滚白乎乎的穿心莲,村组通的水泥路延伸到没有尽头的田野深处,没有耕牛的牛圈屋基上栽培的桂花树,得益于长年累月的有机肥滋养,长势强劲,翠绿的叶子在秋风中摇曳,爽爽作响。伫立在新楼前的水泥地面上,沐浴着热辣辣的阳光,放眼四顾,尽是随风翻卷的稻浪,接天无穷碧的荷叶,开始挂花结桃的棉花……戴着旧草帽的乡亲正弯着腰在塘边劳作,凭经验和感觉,我能准确无误地猜到,他正在用潜水泵从当家塘里向正在发棵的晚稻田抽水。塘面满是流光溢彩的浮萍,再也看不到当年禾叶萋萋的红菱,也看不到圆盘似的叶子平铺在水面,果实像含苞的莲花般探出半个尖脑袋的芡实。这还是我曾经游泳捉鱼采菱挖泥鳅,后来跟爷爷一道车水浇田的当家塘吗?我的脚不由自主地迈了出去,踩着没过脚踝的野草,沿着狭窄的塘坝寻寻觅觅。
   塘坝一如饱经风霜的老人,身板不再健硕,瘦削得拉辆人力车让道都略显困难,少人践踏的野草由于受到塘水的滋润和田里肥料的恩惠,肆无忌惮地生长,像要与农民精心伺弄的农作物邀功争宠似的。稍宽的坝上还被栽种一排辣椒抑或绿豆,集体时需要汇集全组劳力会战的“四亩”地被切割成小畦,由各家作业,没水不便耕种的田地和河洲上种植着桂花树、松树、泡桐及白杨。十年树木,此言千真万确。几年前的幼枝嫩苗,在阳光雨露作用下舒枝展叶,每次经过或注目,它们的容颜略有变样,一望无际的粮仓盐田大畈被渐渐浓密的树林挡在视线以外。此时,要是手持薄薄的书卷,靠在树下林间的躺椅上阅读,清风徐来,鸟鸣啁啾,那置身世外怡然自得的隐士般感觉与境界,顿时显现出来。连而不通的华家塘、大塘和川塘模样依旧,少了青春的风采,缺了兼收并蓄的涵养,当年荷花荡漾鱼儿跳跃、乌桕树迎风并立,站成的田畈地标,垂柳拂水的生动与相映成趣的景致渐行渐远,唯有潋滟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的美好印象时常在脑海浮现,驱之不去。
   记得小时候,家乡没有大中型水库,三口横亘于群山小河之间的当家塘成了别人眼里的宝贵资源,它既可排涝泄洪,调节当地小气候,还兼具灌溉、消防避险功能。耕田耘草时节,不经意间,会在劳作后留下的脚窝里捉到几尾三五寸长的鲫鱼——从塘里溯游上来的——收获一份惊喜和意外的口福。妈妈常在那洗衣洗菜,稻田缺水的时候,爷爷便架起水车,从塘里汲水灌溉,车轱辘的吱吜声、水流的汨汩声与爷爷高吭的山歌调子相应和,袅袅回荡在空旷的田畈间,演奏着一曲战天斗地之歌。到了傍晚,盼了一天的男孩们,穿着裤衩打着赤脚,“咚咚咚”地跑到塘边,站在洗衣的木桥上,掬两捧冷水往胸脯上拍拍,算是游泳之前的热身,然后“扑通”“扑通”,一个猛子扎到清澈的水塘,浮出水面后再挥动双臂向水塘深处划去,轻易地凫到对岸。来来回回的穿越练就了狗刨式、潜泳或仰泳的基础……夏末秋初,女汉子们推动大圆盆入水,里面放只小马扎,然后坐在里面气定神闲地用葫芦瓢奋力划水,穿行于水塘间采摘菱角,或者在长竹篙上安装镰刀勾取芡实或者将芡实带着尖刺的长茎,剥皮截段,当作下饭的美味佳肴。
   寒冬腊月放水车鱼则是村民期盼的日子。壮劳力先将川塘的塘坝挖开放水入河,再用水车车干塘里的余水。密集于逼仄空间的鱼儿万头攒动,不断跳跃,逗引着鲁莽的小伙子不顾拦阻地奔向淤泥齐膝的塘里。车干川塘,再依次放水捉取大塘、华家塘里的家鱼。
   抓阄分鱼最有趣。会计按户头将大小鱼搭配放在晒谷场上,队长问:“这是哪个的?”站在祠堂里的瞎子老爷爷,便答:“青元的。”队长再问,瞎子再答,直到分完,一如和尚分粥般公正。
   领到属于自己的那份后,大家各自喜滋滋地拎着鱼到远处的河里迟洗。正月里农闲,大家又将黑色的塘泥一担担地挑到田里,既疏浚了当家塘,增加蓄水量,又为田地积累了基肥。
   而今,乌龟进洞各顾各,想种什么随行就市,我的田地我做主,田埂越种越仄,池塘清淤成了难得记起并提及的陈年旧事;伏天暑期,家家户户居然都要靠空调消暑降温,才能酣然入睡,乡村的“海绵”功能也一再削弱,田沟地头要么抛荒,要么退回到刀耕火种,早年挖泥鳅的小池塘渐渐演变成绿荷摇曳的洼地,晚生后辈觉得那儿本来就应该是这番模样。吟诵乐府佳句“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时,却找不到鱼儿从游的怡然自得与“争渡,争渡,惊起一行鸥鹭”的欢呼雀跃,只能顺应着沧海桑田的变化,对眼前的山水重新定位。
   每每站在田畈之中,我真诚地期待,留守的乡亲们能善待养育庇荫自己的大自然,永葆水绿山青,让当家塘映照新农村建设的美好风貌。
  

共 2052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最亲还是故乡情,最美不过故乡景。民俗七月十五是缅怀先人节点,又是四处打拼游子回家团聚的日子。作者老师从弟弟应邀回故乡团聚叙情起笔,一篇述情散文《话说当家塘》展示给读者面前。沿三口横于群山环抱的故乡的路,作者找寻童年的足迹,回顾青涩岁月的过往。山里娃煤油灯下的苦读学习,处面世界多精彩,我要走出大山,脱掉草鞋换皮鞋的梦想的实现,让作者思绪万千,身处故乡的路,心糸当家塘,与爷爷塘坝水车车水、家塘游泳捉鱼、採莲挖泥鳅、坑塘挖污泥、生产队打谷场分鱼的喜悦……儿时苦甘酸辣,浮现在心里。华家塘、大塘、川塘昔日美景依然在心,那青山秀水、荷花荡漾、鱼儿跳跃、垂柳拂水的景象烙印在心。走在塘坝的路上,昔日那天光云影、柳塘映像的画卷随新农村改造渐行渐远,顺应苍海桑田的变迁,作者心糸“江面可採莲,荷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惊起一行鸥鹭”的怡然自得景观还能不能再现。面对山水故乡,重新定位,真诚期待和坚信,故乡的亲人们定会善待养育庇荫自己的山水,故乡定会走向更加秀丽的明天。文章饱含深情,结构糸统完整,情节细腻清晰,语句精练怡心,运笔胸有成竹。好作品,值得品阅。感谢赐稿八一,愿作者创作愉快!【编辑:普通公民】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普通公民        2020-03-12 11:56:43
  品阅抒情散文《话说当家塘》,作者以饱满的情感,给读者展现了一幅悠然自得的美丽山乡画卷,让读者心旷神怡,作品风格独特,运笔潇洒自如,难得的好文章,拜读学习了。
回复1 楼        文友:秦声显        2020-03-12 12:03:03
  回不去的岁月,记得起的往事。抛砖要引玉,期待江山多姿多彩。
2 楼        文友:黄金珊瑚        2020-03-12 12:45:27
  小时候的记忆,十年的农村经历,一直在。拜读老师的佳作,珊瑚欣赏学习了。老师的语言功底扎实,是珊瑚的学习榜样。
   问候老师中午好,遥祝春祺,并祝创作愉快,笔丰。
生活,一半烟火,一半清欢。 人生,一半清醒,一半释怀。 ——杨绛
回复2 楼        文友:秦声显        2020-03-12 13:16:50
  款款叙述,乡村俚语旧事。谢谢黄金老师评点。
3 楼        文友:墨林        2020-03-12 15:06:45
  美丽的故乡水,总有很多年少趣事。文章凝练流畅,情感饱满,画面优美。感谢赐稿八一文学,祝创作愉快!
墨林
4 楼        文友:小小莲儿        2020-03-23 19:08:02
  接地气的佳作,回忆里是童年最简单却无法忘记的快乐。学习祝福老师春安笔丰。敬茶
小小莲儿
共 4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