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山·成长】【八一】江山伴我成长(散文)
回忆,是每个人都必须重温的一门功课,我也不例外。
记得那年八月中旬,领导宣布调整人员工作岗位,会写材料的小胖妮调整到我们期望已久的业务科室,而我落选了。我依旧在那个对外营业的打字岗位上,还有那台设备老式的电脑伴着我。当时,我有些垂头丧气,心里也有些不服气,并不认为那个小胖妮比自己强多少。
于是,我便琢磨着,她会写,我也要写。她们写公文,我写散文,虽然公文与散文有着极大的差别。但是,有种阿Q精神,我便动笔了。现在回想起来,那是遇到了一点点小挫折而激发出的写作欲望。其实,适当的挫折和压力,会成就一个人的奋战精神。
记得第一篇稿子,一气呵成。那篇小散文的题目是《夏天的雨》,仅用了半个小时左右就完成了。细细想来,自己上学期间也不是完全混过来的。至少,语文基础尚可以令我有发挥的余地。几天后,我找到保存的当地报刊的投稿邮箱,投稿了。事后,一直没有回音,我都快要忘记了这篇稿子。
有一天,下班后,我刚进家,母亲拿着一张报纸:“艳萍,你写的短文被发表了,是你小侄女首先发现的。快来看看……”
我拿着报纸,仔细一看,果真是自己的文章。心情有些激动,毕竟这是意想不到的事情。
此时,手机铃声响起,里面传来老公的报喜声:看到你写的文章发表了。
我的名字在报纸上,淡淡的,占据的地方极小。那篇短文似豆腐块,足以震撼我的末梢神经,且促进了我的文学兴趣。自那以后,我便开始涂涂鸦鸦。尽管现在看来,那些文字不成样子。渐渐地,我也养成了写日记的习惯,每天都坚持着。就这样,写作贯穿于我的生活当中。有一天,同事推荐一位喜欢写作的朋友与我交流。她发出一个链接,让我看她写的一些文章。
我打开链接,是江山文学网的网址。初次接触江山,是浏览她的每一篇文章。看到她的几十篇红豆,煞是喜人。在她的影响下,我被一种乡土文化感染着,很快便注册了一个号,正式进入江山并开始投稿。
自己的文章很快被发表推荐阅读。吸引我的是编者按,每次文章被发表出来时,我最关心的是编辑们如何评论我的文章。有的时候,网络不好,看不到编者按,我便从江山文学群里找其它网友发链接,仔细品读编者按。编辑们每一句不经意的鼓励,对我都是一种肯定和鼓励。
后来,我发现自己的文章只是蓝豆,没有一颗红豆,心情有些失落。毕竟在来江山前我曾经有个好高骛远的作家梦,也是这个梦想一直支撑我不断地涂鸦。但看到自己的文章全都是蓝豆,再看看其他优秀写手的红豆云集,感觉自己的作家梦根本无法实现。有许多写手的红豆,已达到百篇千篇,仍然低调地在这里默默耕耘。而我一篇精品也没有,又怎么可以实现作家梦呢?
我坚持着,努力地写,还是没有红豆出现。这种沮丧的心情,变得愈发沉重起来,难道是我不适合走写作这条路来吗?
正当我处于的绝望当中,准备放弃梦想,停止写作时,第一篇带有红豆的精品《城市与麻雀》出现了。这真是:“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当时的心情,犹如这句话一样。如果没有第一篇精品及时地出现,或许我已经放弃写作了。
精品,重新焕发了我继续写作的激情。同时,还特别注意编辑们对文章的评论,我感觉每一个编辑的话和每一个跟贴,都可以温暖我的心。
之后,我相继担任过檀香书苑社团的编辑、散文主编。期间,因某种原因,我退出了社团。
没有好的心情、好的氛围,又如何有心情写文章、编辑投稿呢?为此,我有些消沉迷茫。过了一段时间,擅长沟通与组织的社团编辑墨林,找我交流,邀请我归队。当时,我也犹豫,不清楚自己的水平还能否胜任编辑。一直以来,编辑在我的心中是阳光的,是带着温暖关怀着每一位怀有文学梦想的作者的启明星。还好,他做通了我的思想工作,并重返社团继续当编辑……
我在江山辗转几个社团,最终成为八一社团的核心成员,从此稳下了心。
在冰心草堂社团时,我有幸结识了才华横溢的社团总编黄金珊瑚,并结下了深厚的姐妹情谊。之后,我们先后加入八一文学社团。同在一个社团,相处交流的时间多了。正是她的热情帮助,促进了我文学的进步。每当我的稿子问世,她都会认真指出文章的不足,并仔细帮助修改。在她的启发下,我没有间断对写作的练习。时不时,会有精品出现,每一次的精品都会给我带来开心快乐的情绪。此时的我,沉浸于对精品的追求,不再为了给报刊投稿无终而烦恼。
过去的那个高高在上的作家梦已经淡了许多,但对文字的追求却有增无减。因为写作,我逼着自己尽量多看一些书。读书,让我的内心变得强大起来,写作的内容也丰富了许多。
我相信,评论文章,编辑文章,都是学习进步的过程。一位好编辑是作者进步的帮手和标尺,这就要求编辑自身有足够高的文学修养和文学评判的功力,同时还要有开阔的胸襟和宽宏的视野。黄金珊瑚姐姐在编辑工作中,完全具备以上良好的素质。而我开始编辑时,经常因为马虎时有错字。她一次次不厌其烦地帮助修正,包容着我的粗心,悉心地支持我一步步成长。她不仅在写作上指正我的不足,也经常指出编按语中存在的不完善细节。她耐心地告诉我,要多看江山的绝品和精品,并推荐给我一篇《年少时的烧锅的趣事》,并说这个作者的风文相当不错,让我阅读学习她的写作特点。
成长,也总是离不开同行者。社团骨干淡淡的云彩,她的文字确如其名,淡淡如云,潜入我和广大读者的视野里。在她的作品里,有栩栩如生的生活底层人物,有家长里短的家庭妇女形象,也有浓厚的乡土气息。是我很喜欢的风格!我便经常与她探讨文学里的知识,相互取长补短,逐步提高写作水平……
斗转星移,我来江山已经四年了。我喜欢江山这个文学大平台。江山建站发展十二年,创办、编发各类体裁文章,还有专门针对中小学生的萌芽栏目,适合不同层次的作家和文学爱好者扎根安家。我相信很多江山文友会有这样的一个共识:江山是你的家,也是我的家,江山是大家的家!
几年来,精品是我写作进取的动力。为此,屋里桌前的书,一本本的在增高。通过读书写作,我的视野开阔了,知识层面提高了,充实而丰富的业余生活让我的心情时时愉悦……
回望,那一篇篇深浅不一的故事印记,都透着我的心动和努力。一份汗水,一份耕耘,必有一份收获。我累且快乐着!不为世间的一些名利而困扰,静心在文学的海洋里扬帆远航,我愿在文学路上与江山不离不弃,风雨同舟,一路同行!
品阅散文《江山伴我成长》,让我感到自己的不足,向老师们学习,不断成长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