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暗香】春暖武汉(散文)
“千里莺啼绿映红”,那日午间,窗外突然一声“布谷,布谷。”惊醒了沉沉欲睡的闲心。声声布谷鸣,催得万物苏。春的脚步无声无息,红情绿意却来得迅猛,春天踏着润雨的淅沥来了,春天飘着轻风的意气来了,身姿轻捷、优雅,把大地惹得朝气蓬勃。真是:“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朱熹《春日》)
春意萦绕房前屋后,春气充裕千家万户,撩得人们蠢蠢欲动,谁不想全身心地拥抱着这美丽的春天,翱泳于这澎湃的春潮。可是,这是一个特殊的春天,春天轻盈的脚步里,缺少了人们欢快的伴奏。抗疫战酣,一场新冠疫情,注定要把这个春天,让国人铭记一辈子。
面对高危的疫情,牺牲和奉献,成为抗疫的主旋律;非凡与卓越,是中国人展示的最美风采。“岂曰无衣,与子同裳。”一方有难,八方支援,那冲入疫区逆行者的身形,是多么地优雅、伟岸,每次从新闻中看到,感动充满心海;恪尽职守,勇于担当,那坚守岗位超负荷工作者的背影,是多么地厚实、魁伟,每次在荧屏上出现,赞佩油然心生。当然,更多的人,更多的普通老百姓,是在默默地付出,静静地坚守,居家禁足也是一种奉献,也是一份贡献,无数人每一份小小的努力,凝聚成战胜疫情的无敌力量。
自一月二十三日武汉封城,已经五十天了。五十天不长,占一年中不到百分之十四,如果按人均八十岁算,这五十天,也仅仅是千分之二不到。五十天不短,有一千二百小时,上万分,上百万秒,如果是艰难地度日,这分分秒秒都是难,都是人生。封城的武汉,九百多万武汉人,是如何的坚守呀?难以想象。
有位武汉的朋友,因业务认识十多年,后来没有业务联系,但朋友之谊常在。这次疫情,作为普通的武汉人,她一家四口禁足家中,直面武汉这段艰难岁月。武汉如何?牵动全国人民的心,武汉人如何?牵动着每个武汉人的朋友之心。欣喜她们全家平安,也一直在内心默默地祝愿。天天关注她的微信,每一次轻轻的点赞,刷一刷存在感,更是代表着送出一份份小小的关切与祝愿。
平日里,她的微信晒得最多的,是家人在一起的生活,那旅游的风景,那家人的和美,闲适、自在、健康、优雅的生活状态,让人羡慕。疫情之后,微信里自然没了风光,没了美景,没了户外的闲情逸致。但每天一篇“坐标在武汉”的日记,记录疫情之变化,叙述抗疫之生活,关注周边朋友,抒发自身感慨,真是个知性的有心人。
看几段“坐标”里的文字,粗略地感受:
“城市中一个个平凡的人,就是你我。”
“武汉今天新增8人,武汉之外新增人数为O。”
“一次经历也让我知道,整个社会和我们每个人都在发生关系。我们也永远不可能自私地沉醉在光怪陆离的消费娱乐文化里安度一生。记住灾难,是我们对待灾难唯一能做的事情。”
“加入有人不存着读掌故的心情读本文时,他也许会愿意看一看另一个人心灵经历的路程。”
字里行间,不仅仅是对疫情的关切,句句段段,也不单单是对日常的描述,那看似随性的文字里,有大家大事,也有小家小事,有家国情怀,也有小资情调。喜欢这些用心用情的文字,更能够感受到其中洋溢着的抗疫必胜之信心,显示了对生活的积极乐观,和默默中的坚持心。她的文字娴熟,随性而有感而发,语随心抒,恰如其人般娴静与性情、恬淡与才情。
我也把朋友的微信日记,作为一个小小的窗口,关注武汉的疫情,感受英雄的武汉人,在疫情时期的状况,和面对疫情的心态。这个窗口不大,只有文字五十篇,每篇字数一般不超一千。以小窥大,透过这扇写实的小窗,有如身临其境般,感受武汉的抗疫,体会武汉平常百姓的疫情生活。也是默默地祝福,为武汉、为武汉人民祝福,风雪总会消停,春暖花开亦有期。虽然好人不一定平安,但好人定有好报。
武汉,是我去过次数较多的外地城市。有时中转路遇,轻轻地来悄悄地走;有时目的于此,多专程为公务,忙碌之中,亦能小觑武汉的八街九陌。逛过柳堤曲岸的东湖,看“碧水涟漪燕影斜”;登上过巍峨耸立的黄鹤楼,咏“唯见长江天际流”。曾经在华科的校园里奔波,也曾在武大的樱花道上闲步,赏“春风才起雪吹香”的樱韵。在武汉餐馆,食过武昌鱼,吃过热干面,虽然面条我并不太喜欢吃。为了公务,参观过武汉的光谷软件园,拜访过武汉知名的专家学者。去武汉见同学、朋友,也在南昌接到过武汉的朋友、客人,每一次都新添对武汉的了解与感情。
一蓑烟雨润江城,碧水涟漪莫逆情。武汉遇新冠肆虐,个人没有能力和机会去逆行,但有份牵挂的心,也用心去感触武汉老百姓的心态。也在疫情后,积极响应号召,在家禁足多日。前几日,天空撒着细雨,想户外人少,到郊外原本开放的公园走走,可是所有入口封闭。不知道院内那翘角长廊旁的红梅,是否已经花谢,但那仿古楼前的紫玉兰是盛开着的。不能进去逛逛,自是失望,可转念再想,武汉的朋友们,更有多艰难?几十天不出家门,不出小区,他们有没有烦恼,他们有没有困惑,他们有困苦,但是却能够坚持,执着地坚持。“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清·林则徐《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难怪钟南山哽咽地说:“武汉本来就是一个很英雄的城市”。
武汉的确诊进入个位数,形势大好。这其中武汉人的付出,武汉人的牺牲,不是“封城”两个字能够尽书,不是“加油”的口号可以一言而概。“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希望就在眼前。
“春风又绿江南岸”,春天如期地到了,疫情的高峰过去了。“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唐·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布谷鸟惊扰了窗内的静读,春雷的轰鸣催醒了大地的生机。红梅谢后,迎春花与油菜花春华正黄,早樱也已经开放候。也许武汉人不能尽赏这个春天,但是,“又见繁英放满枝,浓桃艳李斗芳姿”,愿每一束鲜艳的菜花,把美与蜜香送到千家;每一枝纯洁的山樱,把爱和希望寄往万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