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山】抗疫志愿者手记(散文)
2020年2月4日,庚子年农历正月十一,立春,是我当联防联控“新冠”疫情教师志愿者执勤第一天。
凌晨6:20,起床洗漱,吃完早餐,看了一眼还在睡梦中不到三岁的小女儿,穿上最厚最保暖的羽绒服,戴好口罩,6:50匆匆出门。丈夫昨天下午3:00出去执勤,要等今早8:30才回家。幸好,大女儿还没开学,她在家照顾妹妹,解除我们后顾之忧。
不孤独
成工大道的路灯,一直默默坚守自己的阵地,为大家送来光明,迎接黎明的到来。路上,没有一辆车,因为新型冠状病毒疫情,两天前(2月2日)就交通管制了。要步行四十几分钟进城到我值守的小区,宽阔的公路上,只有自己的脚步声,不免有些忐忑。
“噼叭,噼叭……”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从身后传来,打破了晨的宁静。哦,他匆匆赶上来,从我身边超过,打了一声招呼:“哈哈,好熟悉的身影,是小唐,早!”“张哥,早!”“我去卡点蹲守。你呢?”“也是,去小区执勤。”一路上有人同行,不孤独;只是,我走不赢他,我紧跟他,疾步如飞。
早上8:00前,到达目的地——嘉豪小区。另外一个志愿者小智,也是我们学校的教师,已经提前到了。他的大儿子6岁,妻子怀孕待产,此时特别需要人。可是一个通知,他二话没说,立刻到岗。此次社区联防,方法是守住门,管好人,目的是降低感染病毒的风险,保护人民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一会儿,社区工作人员来到小区,为居家隔离的几户居民,送来了生活用品,还为他们进行了体温测量,心理辅导。
准备战斗
昨天,小区门口、沿街的店铺,都拉上了警戒线。我穿上学校发的红色志愿者背心,戴上街道办事处发的联防值勤袖套,在一张桌子上摆放好红外线体温测量仪,摆好“住户出入登记表”,拿出小蜜蜂播放器,插上U盘,循环播放政府录制的《“新冠”肺炎疫情预防措施》和《市第六号文件》内容。
今天的任务就是严格执行市第六号文件要求,为防止人员交叉感染,进行网格化管理,让该小区180户居民居家隔离。每隔两天,每一户人家,可以有一个身体健康的人出去购买生活用品,其他人原则上不出门,当然有特殊情况,可以申请出门。
在值守中,做好防疫宣传:无事不出门口,出门戴口罩,回家勤洗手,房间多通风等措施。前一段密集的防疫宣传,居民大部分都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几个戴着口罩的年轻人、中年人,拿出工作证,登记好,匆匆出门。他们和我一样,要奔赴自己的工作岗位,去战斗。
配合
早上8:35,一个70岁左右的大娘下楼来了,准备去超市买生活用品,没戴口罩出门,这个不行,我必须制止。我轻言细语地告诉老人:“大娘,非常时期,出门戴口罩,是保护自己,也是保护他人的最好方法,麻烦你把口罩戴起哦。”“哦,大妹子,不好意思,我家儿子姑娘都教我了的,哎,就是不习惯。”大娘明白事理,立刻从衣袋里掏出一个一次性医用口罩,佩戴好,登记好,出了小区门。看着大娘的背影,我伸展了一下双臂,心里默默祝福着大娘。
这时几个戴着口罩的小区业主,到达我的值守点登记。一个戴着口罩的壮汉,拿出一盒口罩,送到我们的办公桌:“老师,这有50个口罩,放在你们这里,如果有人需要,你给他们吧!现在没口罩,连门都不能出了。”登记好信息,他匆匆地离开了。
一位50多岁的大嫂,没戴口罩,远远地站立着,和我说:“大妹子,我想出去买菜,但是我前几天没买到口罩。我已经把家里所有东西吃完了,实在没吃的了,今天必须出门了。您能帮我想想办法吗?”看着大嫂眼角涌出的泪花,我好感动,为了不添乱,硬是不出门,多朴素实在的人呀!
“嫂子,刚好,这里有好心人送了口罩,给你一个吧。买不到口罩,我们可以自己用毛巾做,不过,中间必须放保鲜膜,这才可以隔离病毒。还有我这里有‘好生活智慧超市’的电话,您给他电话,他们会给你配送。”大嫂脸上愁云顿消,鞠躬道谢,接过口罩,认真地戴好,出门去买菜了。
10楼的一户,有一个老人和七岁的孙子。孩子的爸爸和妈妈都是医务工作者,疫情来后,一直奋斗在医院,没时间回家,老人也挑起了照顾孙子的重任。老人平时吃的降压药吃完了,她来到我们蹲守的卡点,请我们帮忙购买药品。同事小智迅速把药买回来,送到大妈手里时,大妈连声说感谢。
小智说:“你们家的儿子、儿媳妇,是最美的逆行者。他们用生命守护生命,了不起!您老人家带孙子,也辛苦了。如需要啥子,跟我们说一声,或者打个电话,我们帮您买。”
中午,是人们返回小区的高峰期,是最忙的时候,居民们陆陆续续回来,测量体温,出示身份证,是必须的。大多数居民非常理解配合,这便意味着一上午的工作即将结束,我们终于可以放松一下了。
此时,太阳升起来了,春阳照在地上亮亮的,照得身上暖暖的。我环视了一下四周,发现身边的花坛里,一簇红茶花,开得热热闹闹,一株红梅,还没有凋谢,留有余香。我深深呼吸了一下,真香!
我80度
刚刚放松一下,这时,一个老人匆匆提着菜回来,径直就走进小区,不配合测体温。我严肃地喊停他:“大爷,您不测体温,是不能进小区的哦!”老人用洪亮的声音说:“不用测,我80度。”“扑哧!”我笑出了声,“大爷,体温不可能80度。正常体温是36–37度之间,高于37.3度,就要上报社区。”
大爷愣了一下,不好意思地眨眨眼,赶快配合我测体温。
好心人
快到中午12:00时,一个男孩子戴着口罩来了,给我们每人送来一盒牛奶一碗抄手:“老师,我知道你们是老师,我在学校看见过你们。你们口渴了吧,喝点牛奶!饿了,吃点抄手!”说完,蹦蹦跳跳走了。
男孩子走后,一个戴着口罩的中年女子给我们端来两碗热腾腾的饺子,还有一个削皮了的柚子,连声说:“你们辛苦啦,饿了吧,多少吃点垫肚子吧!”
好心人送的食物实在丰盛,足够我们当顿吃饱,带来的方便面,我们便留给下一班同志充饥。
劝说
午后的阳光,多了几分热情,寒意自然消失了不少,小区的居民们,也跟着兴奋起来。有两个大爷大妈,走到我面前,嚷着要出门去晒太阳,去散散步,去看看路边的风景。这些理由,都不是理由。
“大妹子,我们戴起口罩,出门耍哈,一定不会感染病毒的。我们晓得,不给政府添乱。”
“大爷大娘,不得行啊。你们都晓得,前方的医护人员,在用自己的命和病毒打战,在和死神赛跑。我们在后方,呆在家,不出门,减少病毒感染机会,就是为国家做贡献。”
“我们赤水没病人得,空气里也不会有病毒,放我们出去耍哈,晒晒太阳嘛。今天立春,太阳弄好的!”
不行,我一定要打消他们的盲目自信和侥幸心理!“大爷大娘,我非常理解你们渴望自由的想法。不过,我还是要把你们堵在小区里,不是我不通情达理。放你们出门,才是我的失职!”
我们不放他们出去,他们围着我们叽里呱啦,最终,还是在我们苦口婆心劝说下,无可奈何地回家了。
看着他们在阳光下的背影,嘴角上扬,微微一笑:老小老小,老了,就跟孩子似的,和孩子们一样可爱。对他们严格要求,也是目前疫情下,必须做的。不过,这一群老人也善良可爱,能顾全大局。虽然,费了些口水,但是值得!
此后的一段时间,都比较清闲,大家都在家呆着,在准备午餐,准备午睡。我们也关上小蜜蜂播放器,静静的,不要吵着大家的休息。
温暖
下午2:20,一个戴着口罩的青年男子给我们提来了烤火炉:“老师,这地方穿堂风,冷得很,别感冒了!”
那个说自己体温80度的大爷,戴着口罩也来了,给我们送来一小口袋沙糖柑,还有我爱吃的苕丝糖,连声说:“上午啊,不好意思,老了,不懂,莫见怪!我得感谢你们俩,是我们小区的门神,辟邪、避病毒!”
瞬那间,阳光都照进了心房,暖洋洋的,满满的感动,满满的成就感!其实,我做的,也是很普通的工作,大家都可以做。
下午3:30,我首日执勤工作圆满结束,下一班的两位同事,提前到达值守点。我们和他们反馈了早上的一些情况,交待了一下工作,步行回家。
希望
走在洒满春光的成工大道上,眼前是明媚的春色。两边的树上,一串串小灯笼红红火火,还有春节的味道。一朵金色的迎春花,打着旋,从阳台上向我招手。抬起头,在冬日里努力孕育的白玉兰,迎着料峭的春风,绽开了洁白无瑕的花蕾,像极了振翅飞翔的白鸽。春风拂过,有花草的芳香,有泥土的气息,有人与人之间的关爱与温暖,还有向阳而生的力量和希望!
面对这一场从天而降的疫情,这一场没有硝烟的战斗,我们齐心协力,我们全力以赴,我们众志成城。前方白衣战士在浴血奋战,后方的我们,以自己独特的方式为抗疫做好坚强的后盾!
我们坚信,一切都会好起来的,一定会好起来的!这一个冬天,虽然,比以往的冬天更加寒冷,更加漫长,但是,这个冬天一定会过去,阴霾一定会消散,病毒一定会被封印,胜利一定属于我们!因为,春天,已经冲破层层浓雾,降临人间!听,那是春天的脚步,那是花开的声音,那是吉祥的预兆,是追寻的疾呼,是希望的旋律,是无声的愉悦……
我们,用热心品读,用真情呵护,用诚挚眷顾,用成功祝福!
每一位琢字的人,心中皆有梦,每个有梦的人,梦中皆有南山。
梦里,我们携手耕耘、播种、灌溉、收获;
梦醒,我们共同释然、畅怀、顿悟、珍惜!
恭喜,您的文章已由竹韵南山文学社团精品典藏!
感谢您对南山社团的支持、理解、包容、关注。
愿您在南山创作愉快、佳作连连、精品不断!
南山有您,才有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