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山•成长】【宁静】江山如画,小草芳菲(散文)
一
犹豫了好几日,我终于提笔写下此文。
我是拟似被人“忽悠”入伙“江山”的。她叫花花,是一老同事,一个充满诗情画意、十分优秀的小学语文老师。
其实,早在一年前,她就开始鼓动我了。先是频频发来她自己在《江山文学》上发表的“精品”,后来又屡屡推送其他文友的佳作。遗憾的是,那时我还在“苦海”里折腾,终日忙得焦头烂额疲惫不堪的,除了草草拜读,根本就没上心,虚情假意了。
然而,有一幅画面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一个站得笔直的椭圆形圆圈,肚子里填满鲜红的颜色,一条小白龙在红里凌空飞腾;背景是壮丽的万里江山,云岚飘渺,奇峰崔嵬,远山隐约,近峦峥嵘。寓意瑰丽的中华文化,龙腾于那一片红色灿烂的锦绣江山之上。美文浩浩如云海苍茫,华章灿灿若雄峰峻拔。
当时,我对江山的首页画卷作如是解读。心在动,但没有行动。
去冬,花花又对我说,你现在轻松了,不妨到江山走几步,那里真的是烟树历历,人才济济,风光无限呀。
对文学,我是有情结的。远想当年春春年少时,我也曾如痴如醉地追逐过美丽的缪斯。但现实残酷了,红尘纷扰,岁月蹉跎,我在文学的路上已迷失了三十多年,纯属天涯尽头一棵无人知道的小草,现在叫我到江山走几步,我敢吗?能开出娇嫩的黄、亮眼的白吗?
她说,你就当是去散步,去蹓跶蹓跶,去看看风景吧。
去蹓蹓跶,赏赏景,多惬意呀!我心动了。去年11月20日,我注册了。我是一个非常落伍的人。朋友们经常取笑我,如果穿上破长衫,再揣一把兰花豆,就是一个升级版的孔乙己。我会唱歌不会跳舞,我会坐车不会驾驶,我会写作不会电脑。不瞒诸位,注册是由她代劳的。既然“入伙”了,我想总得像豹子头林冲一样讲规矩弄点“投名状”吧。我打开尘封的记忆,在前尘往事的皱褶深处寻寻觅觅,逮着脑中一个最高大的身影,花了一天时间,写了一篇《小院绿意》。自己不会投稿,只好请她过来帮忙投。
这也算是重出江湖的处女作了。发稿后,我就开始忐忑。她说,写得很好,宝刀不老。我知道,她又在忽悠我。什么叫很好?张老师的高大形象在我笔下成了啥模样?我猜想,拙作将会在一个叫“柳岸花明”的社团上刊出,因为她之前的作品都是在那里发表的。不曾想,过了一天,作品出现在“淡泊宁静”社团。我遂想,大概张老师是一个淡泊之人,因而到“宁静”露面可能会更加合适。
就这样,在不经意间,我有心到柳岸踏歌,却无意邂逅了宁静,与江山结缘了。
二
几天前,宁静的若尘社长发来微信,说江山搞征文了,叫我写写。我打开征文公告,看看主题是“成长”,遂没有回复。因为我有点茫然。掐指数来,我到江山还未满四个月,在那个百鸟争鸣、万紫千红的大家庭里,充其量我还是一个才刚刚坠世的婴儿,仍处在咿呀学语、蹒跚学步阶段,岂敢轻言成长?
但是,那“成长”二字太有魔力了。成长,谁不希望呀!就像春风化雨,种子蓓蕾,更似小苗拔节,大地复苏。我反复扣问自己,在江山这一段短暂的日子里,自己收获了吗?成长了吗?
答案是肯定的。至少,我心中文学的种子,在江山的沃土再度发芽了,并且开花结果了,虽然没有姹紫嫣红,却也芳菲。
我承认,乍到江山,并不虔诚。根本就没有准备潇洒走一回,更没有长久在此停留的想法。
不是自作清高。当下文坛看似喧嚣实为萧条却是不争的事实。我有一个习惯,每天上班都要到单位收发室转转。每次,一个景象真令人心寒:收发柜上的窗窗格格上叠满五花八门报刊杂志,却无人问津。到了傍晚,收破烂的师傅雷打不动地来了,他照常朝我们眯眼一笑,便把那些透着新墨清香的报刊,一叠一叠原封不动地塞入塑料袋里当废纸收走了。日复一日,天天如此。
有人说,现在的人不喜欢纸媒,爱上网看东西。我咨询过几个书生。他们说,网上好看是好看,除了层出不穷的明星绯闻、奇门八卦、网络游戏外,就是奇幻穿越、盗墓寻宝、僵尸还魂,再者就是下三滥的“毒品”泛滥,你爱看吗?似乎精神粮食也患了新冠病毒,成了蝙蝠的天下。
我听了,戚戚然。因此,在未真正认识江山之前,我真的对江山无任何好感,心想莫过如此,大同小异罢了。对不起,这是我在无知状态下对江山的严重误解,好在还有不知者无罪一说。
我真正认识江山,是在【宁静•守】征文发表《雪落有声》之后。这是我在江山发表的第十一篇作品,我不想再麻烦花花了,她很忙的,不想再不厌其烦地叫她每篇亲自教我发稿。于是,我首次独立动手,点进江山。想不到,就是这一点,江山就像一个遗世独立的绝色佳人,把我电着了!我走进了一个令我意想不到的世界——那是一片圣洁的绿地,是我梦里寻她千百度的桃花源。如是说,我绝不是拍马屁讨好江山,江山又没有给我薪金,分我房子,我犯不上作贱,这是当时我内心真实的感受。
真是不看不知道,江山真奇妙。深入江山,心生三叹:一叹在这个物欲横流的世界,居然还有一个纯文学网站,像一位清纯少女伫立在声色犬马的红世之中。二叹江山竟是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竟折腰。想不到一个平台,汇聚了十几万心生莲花、笔著春秋的作者。原来文学并不是“寂寞开无主”,只是我这个沦落的人儿“已是黄昏独自愁”。三叹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高士云集,佳作纷呈,一片芳菲。
我震撼了!
更重要的是,这时候,在江山的天空下,我遇见了许多与我有缘的朋友。佛云:前世五百次的回眸,才换来今生的擦肩而过。我的文章虽然青涩,却在这里赢得了诸多文友的回眸,我感到非常欣慰。我很珍惜这种缘分,我想当我们下辈子在路上遇到擦肩而过的时候,能像今天在江山一样,跟他们问声好,敬杯茶。
哈哈!这真像小品演员范伟讲的——缘分哦!亲爱的朋友,过去的我们是,“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而今是,“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为此,我得向江山深鞠一躬。
三
现在,我已离不开江山了。之所以离不开,那是因为我爱她。有名言云:爱是不需要任何理由的。对此,我不妄加评论。然而,我爱江山,是有理由的。
我爱她的纯粹和广阔。有人说,江山是一个大花园,其麾下的一个个文学社团就是一个个花坛。我非常认同。那花坛里,不仅有辛勤的园丁,还有春花和秋硕。有人说,江山是一个圣洁的文学营地。我也赞同。当开营的集结号嘹亮地吹响,你来了,我来了,他(她)来了,大家一起来了。我们深情地燃起文学的篝火,放飞心灵的诗篇,从此人生重返芳华。而我总认为,江山更像一片浩瀚的海。包罗万象,广纳百川,任鸟飞鱼跃,千帆竞发……
我爱她的壮丽和多姿。怀才抱器老师在其《后江山赋》中云:“江山繁生嘉木,兼风梧桐引凤。文众几万,百鸟鸣窗。梦鸟为巢,幼稚声朗。蔚为大观,草根野氓。呜呼!啸聚竹林,七贤文狂;文友十万,云泥砾珰。桐城千家,天下华章;方苞古文,唯追雅芳;江山文萃,百家倜傥”。我感同深受。江山是那样的与众不同,除了源净、风清、气正,而且长短结合,声形并存,古韵新诗,体裁齐全,无所不及。在这里,不论你是白发老翁,还是青葱少年,只要你想为文学放歌,你皆可纵唱天籁。倘若你是大树,你大可至云端颂赋。如果你是新手上路,同样拥有诗和远方。
我爱她的土壤和氛围。江山是一片神奇的大爱大美之山。她像一座巍峨的大山,在默默地奉献着,奉献着。奉献出映月的湖泊,奉献出苍莽的森林,奉献出浩荡的江河,奉献出千涓万流,奉献出变幻的四季和满山遍野的春华秋实。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江山人是美丽的,不管是老师还是学生,不论是社长还是社员,大家同舟共济,亲如一家。没有勾心斗角、文人相轻,惟有互相鼓励、取长补短。大家欢聚在文学的海洋上,撑起江山这艘巨轮,众人划桨,启程远航。
我爱她的稀缺和实恵。我爱江山,珍惜江山,不仅单单是为了梦想,而且还有一个特别的理由。我曾经专门到百度查询过一个资料。数据表明,现在全国公开发行的纯文学杂志约150家左右,全国的作家(省作协会员以上)要是按平均算,大约需15年才轮到发表一篇作品的机会。且不说这数据的可信度如何,但至少说明一个问题,就是作家想展示自己的作品也极其艰难呀。那么,我们这些小草呢?我们的平台在哪里?让我大声地告诉你——江山!江山稀缺乎?实惠乎?因而,我要把特别的爱,献给特别的江山。
在这样的江山,成长是必须的。我成长了。我写这篇文章的日子是2020年3月16日,满打满算到江山漫步已116天了。为了证明自己的成长,我粗粗地把自己的创作成果捋了一下。嘿!意外!这段时间,我在工作之余竟创作了一部长篇,5个中篇,三个短篇,另加散文27篇和几首小诗,在江山也发表了35篇作品,论字数竟达三十多万了。而且,我发现不仅成长了,而且还变得年青了。人世间有两种东西是永远不会衰老的:一是故乡,二是文学。这是我到江山后的感悟。
末了,请允许我在此感谢几个良师益友。多谢了,身居渤海之滨的怀才抱器老师;远在彩云之南的山泉老师!多谢了,《淡泊宁静》的若尘社长,多谢了,花花……你们的千万般好,让我铭记在心扉吧!
我到江山,不想指点江山,只求激扬文字。
我到江山,不求“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只为放飞心声,让自己的心灵青春永驻。
我是一棵小草。我爱江山,不为别的,只为江山如画,小草亦芳菲!
江山不问出处,小草迎春芬芳,何况,岚亮老弟之才华,就像当年激情飞扬的青春,让人振奋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