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云水禅心 >> 短篇 >> 江山散文 >> 【八一】舌尖上的潍坊(散文)

精品 【八一】舌尖上的潍坊(散文)


作者:春草葳蕤 探花,13938.0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8018发表时间:2020-03-18 12:51:02

【八一】舌尖上的潍坊(散文)
   一
   潍坊,早年叫潍县。说起潍坊,就不能不说到潍坊的名吃。只是这一提到潍坊名吃,就会顿觉口齿留香,难已自禁了,口水也要流出来了呢。
   瞧瞧这点子出息,那就得怪父母在我儿时最早的灌输了,记得父母常常对我说:要说咱们老家的那吃的喝的,那就别提了,再好不过了。走遍天下,哪里也不如咱们老家的饭菜,那个好吃那个香呀,什么鸡鸭和乐,肉火烧,朝天锅……还有那里的萝卜,那可是最好吃的呢,哪里也比不上。
   父亲母亲常常嘱咐我,若是有人要问:老家哪里呢?你就毫不含糊回答:老家潍坊的,听没?呵呵。那言语里透出骄傲与自豪呢。因此,虽然那时候,我还没有回去过老家呢。可是,对老家的各种名吃与风俗习惯,倒是再也不陌生的,光听父母经常描述,我的耳朵呀,也都磨出茧子来了呐。
   并且呢,父母还会经常讲起老家的风土人情,也会讲起老家的各种吃的用的以及生活习惯。有时候还会按照老家的做法来做饭呢,各种菜各种面食,不与别处相同,做法奇特,滋味也不同呢。
   说起潍坊,最早叫潍县,那是有记载的,潍县之前是潍州,以后改为潍县,又改为潍坊。而今的潍坊,还有更加响亮的名字呢,叫鸢都,风筝城。早已闻名世界,已是世界风筝都了。
   据说三千年前,有个叫墨翟的,他在这里做了只木鸢,结果真叫他放飞起来了。这也成了潍坊如今最大的名片——风筝之都。但这张名片掩盖下,有不少的特产与美味。
   说到潍坊名吃,先来读读郑板桥的《竹枝词》吧,这几首竹枝词已将潍坊与潍坊的名吃写得再好不过了:“三更灯火不曾收,玉脍金齑满市楼。云外清歌花外笛,潍州原是小苏州。”
   还有:“两行官树一条堤,东自登莱达济西。若论五都兼百货,自然潍县甲青齐。”
   再有:“集散人归掩市门,市楼灯火定黄昏。白浪河水无情甚,不肯停留尽夜奔。”
   从中可见,潍坊的名吃历史悠久,享誉全国呢。步入潍坊,立时会感受到,这座城市给你带来的不仅环境优雅,而且各种吃食风味浓郁,在你享受着特色美味的同时,也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感受到家的感觉。心儿踏实,人儿也踏实,每个人每个面孔,无论相识不相识都很热情,很好客,很是友好的。
  
   二
   潍坊的萝卜,碧绿清脆,比各种水果都要好吃得多。潍坊人听说过不喜欢吃梨的也有不喜欢吃苹果的,就是没有不喜欢吃萝卜的。
   潍坊人好客,走进任何一家,最先招待客人的就是萝卜。而且,咱们潍坊人,任何一家,每天最常吃的也是萝卜。无论哪一家,认得不认得,随便走进一家,一进门,就会看到,当庭有茶桌,有人桌前坐着,整洁的衣衫,面含笑容,洁净的桌椅,一个人或几个人围着在喝茶。
   看看桌上有翠绿的萝卜,用刀子竖着一刀刀割开,萝卜根部互相连接着,散开放在白瓷盘中,白绿间赏心悦目,茶壶茶碗儿紫砂或是白瓷,洁净,呈亮。喝茶的几人见有人来,立刻站起来:“来了,快里边坐,里边坐,先别说别的,咱们先喝茶。”
   热热的茶捧来,热情的话语传来,你立刻感觉到家的温暖,一点也不再陌生,一点也不见外,好似回到了家一样。心里暖暖的,坐下来,不急不躁,不慌不忙,好似老友重逢一般。这就是咱们潍坊说的,无论谁进咱们家的门,都不慢待人,也就是都欢迎,都热情相待。
   吃萝卜喝茶已成为潍坊人的一种习惯,有句话说:吃萝卜喝茶,气得大夫满地爬。当然有些夸大,其实也有些道理的,萝卜本身不仅是一道美味,也是一味平和的良药的,茶,自不用说,更是好处多多。
   关于潍坊萝卜,还有这样的一句话呢:烟台的苹果,莱阳的梨,不如潍坊的萝卜皮。仅这一句,你就会知道潍坊萝卜,别提多好吃了。清脆,甘甜,又爽口。
  
   三
   说起潍坊的名吃,就先得说说潍坊火烧了,这潍坊火烧可是不说不知道,一说吓一跳,那品种可是多得是呢。单是面火烧就有砍火烧、簸箕火烧、梭火烧……较为出名的有潍坊肉火烧、杠子头火烧、脂烙酥火烧。
   我这里只说一说潍坊肉火烧,因为这肉火烧可是潍坊人每天的早餐呢。传统的肉火烧,以城隍庙肉火烧最为人熟知,肉火烧是用炭火炉烤制而成。这一出炉的肉火烧,看上去黄澄澄油滋滋,不用吃,只是看着就很有胃口呐。
   那么,这火烧炉子又是什么样子的呢?说来传统火炉,它的外形是个圆桶状,上层是圆形平锅,下层是烤箱,箱壁使用家乡随处可见的泥土做成,透着浓浓的家乡气息,烤箱中间是个圆形的炭火炉,里面铺满大小均匀的煤炭,红红的炭火,不温不火,红火相映,透着一股股的暖意。
   尤其是雪天,外面飘着雪花,炉内炭红火温,给人无限温暖与热情。外围是个环状的平锅,在炭火的温润下,烙在上面的火烧,往外滋滋冒着油。
   那滋滋啦啦的声音合着那浓浓的肉香葱花的香气透出烤炉,引得你的馋虫活跃,撩拨的你胃部不断地蠕动着。就算你不是来吃火烧的,只是路过的,也引不住回头望了再往,看了再看,留连忘返,不忍轻易离去呢。
   每天早起,走进潍坊的街巷小吃一条街,你远远的就会看见,清洁的街道,错落的房屋,或是小巷子里,或是小市场边,很不起眼的一件门头房,远远的一行人在排队等着肉火烧出炉呢。
   潍坊人喜欢吃现掏炉的肉火烧,也就是刚烤出来的,而且是传统的土炉肉火烧。往往是大火烧的老板用翻动肉火烧的削铁铲子一铲,铲到来吃火烧人的面前小小盘中,立刻,来吃火烧的人,什么也不顾忌了,马上用草纸垫着,拿在手里,冒着香香的热气。
   先是来买火烧的一行人,很自觉地排着队,边排队边聊天,这个说天气不错哈,蓝天白云的真好,一点雾霾也没有。那个说今年收成也不错呐,乡下亲戚给送来好多红玉西瓜……
   火烧老板也插入话题,与前来吃火烧的人拉呱,无非拉一拉物价,潍坊的风俗人情呀,还有就是各种与吃食……总之天南地北无所不拉,海阔天空无所不聊。
   嗅着香香的肉火烧,随意说着东说着西,无论之前认识不认识,也无论你是哪里的人,或是本地的,甚至你刚刚来到潍坊,都没什么阻碍,火烧还没熟呢,人儿却早已熟络了,心儿暖暖,人儿暖暖,一切是那样美好与和谐。
   等着火烧烤出来,火烧拿走回家吃,或是就在火烧铺子里吃,一只马扎坐着,小桌子一围,再要上个豆腐脑,嫩嫩的豆脑在洁净的白瓷碗里,加一撮绿绿的腌韭菜,白绿间透着香甜暖意,边吃火烧边喝着豆脑,心里别提多美了。
   尤其那冒着热气的刚掏炉的肉火烧,一口咬下去,口里不停地撕拉着:啊,好想呀。舌尖上流过火烧的香气,顿时满口香溢,口齿留香,拉拉的油淌,香香的肉香与葱花的缠绵不尽,还有面香饱满的回旋。
   那可真是皮酥、肉香、味美,让你乐不思蜀,什么也不想了,好好地静下心来独享着潍坊美味了。吃上一个再来一个,拿咱潍坊人讲话,往往是,肚子已经饱了,眼睛还是没饱呢,只想再吃上几个。
  
   四
   说到潍坊名吃,不禁就说会到了潍坊的鸡鸭和乐。是不是乍一听这小吃的名字,好似有点迷茫,鸡鸭和乐?这是什么意思?多数人不解,竟然不知道说的到底是什么了。
   我初次吃时,也是很不解的,等到这鸡鸭和乐一上桌,看得我就是赏心悦目呢。看呢,大大的白色瓷碗里,有黄绿白三色最先映入眼帘,这三色中,其中那黄的是蛋皮,绿的是咸韭菜,白白的比面条要粗些个的,就是和乐面条。这面条比一般的面条都要粗一些个,也不是擀出来的,而是和乐机压出来的,这压出来的和乐条子,那叫一个细腻、溜滑、清爽、筋道,口感有咬头儿,要说咋好吃就咋好吃呐。
   和乐面的配料也与普通面条不同,除了老田鸡、鸭共煮的老汤,还有鸡鸭肉、旱肉、甜蒜、咸香椿、咸韭菜、辣椒油等,这样做出的和乐面柔韧有劲,肉香、汤醇,别有风味。
   只要这鸡鸭和乐,热气腾腾地往你面前这么一放,老板还会问你要不要辣呀?若是要,就再给你加上红红的辣椒油,那三色再配上这一抹红辣的椒油,更是色香味占全了,钩得你胃口大开,想不吃都不可能了呢。
   无论冷天还是热天,一碗鸡鸭和乐下肚,满头大汗一出,心里那个美呀:那个痛快,那个爽呀,就别提了。连吃带喝很快一碗和乐就下了肚,吃完了砸一砸嘴,余香满口,说不出的心满意足,道不完的回味无穷。
   我初到潍坊,最喜欢吃的就是这鸡鸭和乐了。记得初识的一位潍坊本地姓刘的大姐,只要一有时间就约着我们几个外地来的小姐妹,一起出来去吃碗和乐,往往是边吃着,热心的刘姐就给我们讲起关于潍坊和乐的一段故事。
   每一次刘姐都是先清一清喉咙,用地道的潍坊话讲着:据说我们潍坊这里曾经有一户经商的人家,经过多年的奋斗,在当地也算是很富有的了,而且家庭关系也非常的和睦。
   但是呢,随着时间的过去,他们慢慢的变老,孩子们也渐渐成家,于是便引发了财产分割的问题。经过各家媳妇的枕边风之后,兄弟之间的战争更为激烈,甚至都打起来了。父亲想维护家庭的和睦,便决定把家产平分,之后让他们各自独立经营。
   这样说来就是他们以后要各自过自己的日子了,分完了家后,老父亲决定召集大家在一起最后再吃一顿团圆饭。在这顿团圆饭上,老父亲就拿出了准备的面食,里面有粗面条,还有鸡肉丝、鸭肉丝、甜蒜片、鸡蛋糕片,还加了点咸菜碎,想不到的是,就这么一吃,竟然吃出了不同的好味道,一点也不腻,而且汤汁也非常的鲜美。
   老父亲看到孩子们一个个吃的非常开心,心里有种说不出的滋味,他就对孩子们说:这道面食叫做和乐,希望你们以后能够互相帮助,阖家欢乐,而且还希望能够把这道传统面食传承下去。
   已经决定分家单过的孩子们听了,都感觉特别的惭愧,回想起自己之前做过的事情,实在是太不应该了。刘姐说你们发现咱们潍坊的家庭都很和睦没有,就是这个原因呢,我刚刚讲的那一大家子的孩子们,听了父亲的话,就再也不想分家单过了,而是,一直和睦地在一起过着,生活的也一直很美很幸福呢。
   不用说了,从此,这道被叫做鸡鸭和乐的面食,也就流传下来了。而且,成为了潍坊名吃呢,哈哈,刘姐笑着,很是自豪,我们几个小姐妹也羡慕不已,更是庆幸,我们也来到了潍坊,而且也不打算再离开了,就在这美丽的小城住下去了。
  
   五
   其实,说起潍坊和乐,就不能不说说潍坊的另一个名吃朝天锅了。说起这朝天锅,也是有来历的呢。
   据说这朝天锅还是郑板桥所创的呢。清朝乾隆年间,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担任潍县县令时,郑板桥自不用说,是个非常好的好官,他对民间疾苦十分关心。
   某年腊月,他微服赶集以了解民情,见当时潍县赶集的农民天寒地冻的,却吃不上口热饭,便命人在集市上架起大铁锅,为路人煮菜热饭。锅内煮着鸡肉、猪的肚与肠、肉丸子等各色肉品和豆腐干等。汤沸肉烂,顾客围锅而坐,由掌锅师傅舀上热汤,加点香菜和酱油,并备有薄面饼,随意自用,因锅无盖,人们便称之为“朝天锅”。
   这种小吃,一般都是在集市上,至今依旧延续着当年的习惯,只是不是集市上支起大锅,而是有临街的门头房,在集头,或是临着集市,依次的也有肉火烧,鸡鸭和乐,还有很多的小饭店。
   我很喜欢吃朝天锅,这样别致的一种情景,也经常的去到集市上去凑一凑这吃法,感受一下其中的美好气氛。
   记得母亲每到集市就与父亲去赶集的,只要我在家里,必定要带上我一起去的。父亲喜欢开着他的三轮摩托,问着左邻右舍,有去集市的,不愿意自己骑车或是开车的,就都拉上。东家婶子西邻嫂子的,都喜欢与我父母一起去赶集的。一路上说说笑笑,非常的开心。
   早晨,天刚刚蒙蒙亮,就早早的起床了。赶集的人们,有的是去集市上买东西的,有的是去集市上卖东西的,有的去买菜买米买油买农具农药。有的呢,去卖菜卖粮卖布做各种小买卖的。总之,集市上吆喝声叫卖声音乐声此起彼伏,各种东西都有卖的买的,非常热闹。
   而无论冬天还是夏季,在集市头上,都会看见朝天锅这种小吃的。远远的看见集市上人头攒动,人流涌动,也有商家故意在门头外,露天支锅,围一秫秸箔或是简易的围栏,就是这种叫做朝天锅的小吃。
   以锅台为桌,食者围锅而坐,吃饼卷肉、肉丸子、鸡蛋,用木勺喝汤,佐以疙瘩咸菜和葱白。由于就餐时消费者参与性强,加上价位适中,肥而不腻,营养丰富,味美可口,朝天锅自然深受人们的喜爱。
   现如今的朝天锅,多是用鸡肉、驴肉煨汤、以煮全猪为主,有猪头、肝、肺、心、肚、肠,再配以甜面酱、醋、酱油、疙瘩咸菜条、胡椒粉、葱、姜、八角、桂皮、盐、香菜、香油、青萝卜条等十几种调料和冷菜。饼薄软柔,大小也适中,已是越来做得越精细,也越来越加的好吃了。
   每每跟着父母去赶集,爸爸和妈妈和一起来的邻居们先围在朝天锅吃一顿的,热滚滚的汤锅泛着水花,热气腾腾飘出浓香的味道,一卷饼握在手心里,边吃边聊着,好惬意呀。
   每次都是爸爸给我亲自去卷饼的,我喜欢吃什么,连说也不需要说的,老爸最了解的,一定是咸淡适中,各种调料加的多少也恰恰的好。也不知为什么,这饼必定要老爸来给我卷,才好吃呢。
   当接过老爸手里的饼时,立刻,就有一种很饿的感觉了,于是,就着在老爸手里先咬一小口,故意撒着娇如小时候一样说句:哇,好烫呐。老爸就赶紧给我吹一下:妮儿呀,慢点吃,别烫着。
   周围的邻居乡里乡亲就会羡慕我说:真幸福呀,这么大了,孩子似的。我就会说:我就是个孩子呀,是不是呀?老爸老妈?爸爸妈妈一起看着我幸福地笑着:这孩子,呵呵,什么时候才长大呀。
   哦,说不完的美味,道不完的美食,更是难忘暖暖的乡亲与亲情。潍坊的名吃小吃还有许许多多就不一一说了。总之,每每说起潍坊,说起舌尖上的潍坊来,心里就会好温暖,好快乐,那感觉,既幸福又美美的哟。
  

共 5414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本文分五部分详细地描写了潍坊舌尖上的美食。第一部分是总纲,介绍了潍坊的人文历史与浓厚的家乡情,从而展开了一幅潍坊优美的名吃画卷。第二部分介绍了潍坊的萝卜,那是一种碧绿清脆比水果都好吃的萝卜,作为潍坊人没有不爱的。有句俗语:烟台的苹果,莱阳的梨,不如潍坊的萝卜皮。第三部分介绍了潍坊的肉火烧,这是一种有着浓浓肉香伴着葱花味的烤炉食物,排队的等待,只是为了满足这个舌尖上的美食。第四部分介绍了潍坊的鸡鸭和乐,初听起来还不懂怎么个和乐,原来这里面有个传说,和乐不仅仅是一种面食,更主要的是一种象征着全家和和美美快乐幸福的意思。第五部分描写了潍坊的朝天锅,那是与郑板桥有关的古典。朝天锅里有鸡肉、猪肚猪肠、肉丸和豆腐干之类的,加上热汤,点上酱油和香菜,配上薄面饼,既能吃饱又能解馋的食物。全文详细的解说,细腻的描写,让读者对潍坊这个城市的美食有了全面的了解。从而喜欢上这个城市,爱上这个城市。潍坊,在作者的心里,充满着温暖和快乐,说不完的幸福之感。文章语言精美,情感饱满,意蕴丰厚,实乃是散文范本。好文章,推荐共赏,感谢赐稿八一社团,期待更多精彩。问好老师,祝创作愉快。【编辑:黄金珊瑚】【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003190002】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黄金珊瑚        2020-03-18 12:54:11
  郑板桥词中的小苏州——潍坊,我还真没去过。拜读完老师对潍坊美食的介绍,实在是有点动心,那些和乐、朝天锅以及肉火烧真的让我眼馋了,还有那碧绿清脆的水果萝卜,我想有机会一定去看看,走一走。
生活,一半烟火,一半清欢。 人生,一半清醒,一半释怀。 ——杨绛
回复1 楼        文友:春草葳蕤        2020-03-18 14:00:11
  感谢珊瑚老师编审,辛苦您了。欢迎老师到我们潍坊来做客,到时候别忘了通知我一下哈,陪你好好品尝一下潍坊美食。
2 楼        文友:黄金珊瑚        2020-03-18 12:57:37
  曾看过电视上的美食节目,也看过台湾作家蔡澜的散文,其实老师的文章比这些都好。看完了有种想去潍坊的冲动。
   感谢老师赐稿八一社团,期待更多精彩。问好老师,祝创作愉快。
生活,一半烟火,一半清欢。 人生,一半清醒,一半释怀。 ——杨绛
3 楼        文友:墨林        2020-03-18 16:01:27
  文章简笔介绍了潍坊的历史名吃,浓墨讲述了潍坊的特色饮食。想不到风筝城还有如此勾人食欲的各种风味小吃。感谢赐稿八一文学,祝创作愉快!
墨林
回复3 楼        文友:春草葳蕤        2020-03-18 16:30:51
  感谢墨林老师的点评,问好老师,葳蕤敬茶!
4 楼        文友:雨荷清妍        2020-03-18 17:51:24
  说不完的美食,道不完的亲情,对于潍坊很陌生,通过散文中的描写领略了不一样城市的风采,心生向往,有一品美食的冲动!问候老师,创作愉快!
雨荷清妍
回复4 楼        文友:春草葳蕤        2020-03-18 18:50:49
  感谢老师的点评,问好老师,欢迎老师您到潍坊来!
5 楼        文友:普通公民        2020-03-18 18:12:07
  对潍坊不甚了解,品读散文《舌尖上的潍坊》,是我不仅了解潍坊的人文景观,更是对潍坊的名吃有所大致了解。疫情彻底过去,定去潍坊玩玩,品尝几种地方名吃,决不狂去潍坊一趟。
回复5 楼        文友:春草葳蕤        2020-03-18 18:52:00
  感谢老师点评,问好老师,欢迎老师到潍坊来旅游!
6 楼        文友:郭秀玲        2020-03-19 19:49:31
  吃货天下,尤其是热腾腾的火烧,惹得我口水三千丈!
郭秀玲
回复6 楼        文友:春草葳蕤        2020-03-19 20:07:28
  郭老师,那就来潍坊吧,我请你吃个够呀。
7 楼        文友:郭秀玲        2020-03-19 19:49:46
  吃货天下,尤其是热腾腾的火烧,惹得我口水三千丈!
郭秀玲
8 楼        文友:雪凌文字        2020-03-20 10:16:15
  遇到潍坊银了!!一直想写潍坊的小吃,总是没写出来,竟然在这里看到了,我也不用再写了,此文足够!问候!
著文写诗,记录生活,更是记录人生!
回复8 楼        文友:春草葳蕤        2020-03-20 16:24:49
  感谢雪凌老师,问好老乡,葳蕤敬茶!
9 楼        文友:黄金珊瑚        2020-03-20 12:46:01
  恭喜老师佳作摘精,感谢老师赐稿八一社团,期待您更多精彩。潍坊,珊瑚有机会去,一定联系您。如果老师来苏州,可以联系我哦,我是土生土长的苏州人,到时一定带您吃好吃的,玩好玩的。问好老师,祝春安。
生活,一半烟火,一半清欢。 人生,一半清醒,一半释怀。 ——杨绛
回复9 楼        文友:春草葳蕤        2020-03-20 16:28:21
  感谢珊瑚老师,苏州美丽的地方,若有机会去,一定去拜访珊瑚老师的,谢谢留评,葳蕤问好,敬茶!
10 楼        文友:丁文书        2020-03-20 17:08:08
  和我们淮扬菜的发源地淮安有得一比!好文!
用文字记录生活,抒发情感!
回复10 楼        文友:春草葳蕤        2020-03-20 20:15:38
  感谢老师点评,葳蕤问好,春天快乐!
共 11 条 2 页 首页12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