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风】窗外几支梅(散文)
乔迁新居,窗外几支梅花艳丽绽放,每每晨起隔窗相望,或小鸟枝头鸣叫,或风中婀娜摇曳,顿感心情大悦,神清气爽。一日,夜来几滴初春风雨将数朵花瓣摇打尘埃,望之,深感惆怅。
新迁小区坐落在华北平原一个有着3500年建城史的地级市小城西南角。小区实行全封闭管理,又兼当前疫情防控大计,虽有车位若干,却是禁止车辆入内,更是难见如织散步人群。小区内,褐红色高楼林立,高低不等,错落有致。小区中央一座尚未完工的灰色“楼王”,坐南朝北活像一尊雄狮威武端坐,不怒而威;“楼王”前多处喷泉、花坛景观尚未完工,悉数使用蓝色的铁板做围挡,意在阻止顽皮小童嬉戏跌落其中受伤,虽然已到3月下旬,看不到复工迹象,也看不到里面施工到何种地步。楼房前后修剪过的草坪已现茵茵翠绿,年前新移来的果木树差强人意,大部分枝丫干枯兀立,初入眼帘,颇有点“凄惨”之感。近前端详,惊奇几片细小的绿萼点缀其上,虽然稚嫩,却透露着极强的生机,不禁令我对它们的顽强生命力肃然起敬。
记得那年在二千多公里之外的内蒙古牙克石市参加博牙高速施工,此地10月份气温已达零下十几度,虽然我们从小生活在北方,但这里室内室外温差极大的生活习惯,还是令我们无法承受。大部分员工初来乍到都会感冒,打几天吊瓶才会慢慢适应。据冬季放假后留守看门的员工讲,这里最低温度可达零下50度,他们在留守期间解个大手甚至都要乘车到市内医院解决,还说每年都有司机在路上因汽车抛锚被冻死的事件发生。那时,我们租住在牙克石郊区一户农家小院。有一天,大雪纷纷,远处的大兴安岭原始森林白茫茫一片,一眼望去,看不到其他颜色。中午到食堂打饭,匆忙间看到屋墙之下有一株什么花怒放出几朵金黄剔透的小花,甚感惊奇,不免走近细细观之:花朵呈金黄色,花蕾呈圆形,鼻尖抵近能嗅到一丝谈谈的香味儿,虽生就一副弱不禁风的模样,却在大片雪花一次次击打下依然娇艳,依然昂首挺立枝头,煞是令人称奇……
后来听房东大嫂说,这是他老公前年去贵州打工时带回来的一株腊梅。还告诉我们,去年这株腊梅差一点死掉,也许是不适应黑土地里生长吧!就在我们对它不抱希望的时候,它自己却活过来了,还开起串串黄色小花,我好开心,从那时,就精心呵护它了。房东大嫂又告诉我们,别看它能在大雪中开花,但温度降到零下20多度时,我们还是要用玉米结或塑料布把它围起来,生怕不小心把它冻死。
写到此,使我想起去年6月份到神农架游玩时的一幕,不妨赘述几句。
那次到神农架后,天不作美,连下三天大雨,始终窝在宾馆无法出门。终等到雨停,当车爬到神农架3106.2米的神农顶景区时,眼前却是一片白雪皑皑景象。只穿着单衣的我们,被冻得瑟瑟发抖,尝试几次下车欣赏,大都被冷风逼回车内。更令人惊讶的是,满山盛开的杜鹃花分外妖娆,在太阳光照射下竟然是闪闪发光的模样,细看之,却发现是被一层薄薄的冰凌包裹的缘故。
杜鹃花比及腊梅,伯仲之间。回忆边境小城的雪中腊梅,生出几多感慨。有道是“隆冬到来时,百花迹已绝,唯有腊梅破,凌雪独自开”……
“小区门口撤岗了,咱们可以自由出入了!”
窗外邻居的一声吆喝,把我从“惆怅”中拽了回来,不由得精神大振。
2020年春节,新冠肺炎肆虐中华大地,14亿中国人民蜗居家中,中华民族团结空前,逆流而上的白衣天使们义无反顾奔赴疫区,泱泱中华,五千年不泯文明让世界刮目相看。看今朝,世界疫情掌控,中国最安全,已经成为全世界人民最向往的地方。试问,那个国家制度敢说优越于中国?中国——伟大,伟大——中国!更有道是“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解封啦!雨后的小区空气清新,天空更加湛蓝,早起的鸟儿开始在窗外的树枝上蹦跳鸣叫,一轮红日驱赶着恋恋不舍的启明星即将喷薄而出,曾经寂静的小区在“叮叮当当”的居家生活中渐渐苏醒。顿时,小区解除封锁的消息,在晨练人群不断增加的脚步声中传播,饭菜的香味儿也在抽油烟机的伴奏下徐徐飘出,惊扰着一个个还在梦游的“懒虫”,就连被夜间春雨打落的那几朵梅花花瓣也随风跳起了欢快的舞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