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风】割不断的牵挂(随笔)
工作调整,着实很忙,江山搁笔三年,并不敢丢弃,时常关心浏览江山网站诸多消息并潜心学习文友佳作。写作之路,真正能登堂入室者少之又少,明知道辛苦之后并不见得有回报,却甘愿为之付出精力,甚至为之付出毕生努力者不乏其人。究其原因,还是割不断那缕牵挂。
一生事业无成,自己却对写作独有情钟。说实话,目前能在一个位列世界500强央企的下属公司从事与文字相关的工作,也是得益于我平时对写作的不懈追求、得益于在江山文学网站的学习历练。岁月蹉跎,在我还很小的时候,一部法国电影《巴黎圣母院》使我如痴如醉。朦胧中首次对文学作品产生了浓厚兴趣,那时并不是在电影院,而是躺在自家炕头上(北方的农村大都是土坯炕),用家中唯一的奢侈品——收音机收听译制片录音。但真正对写作产生冲动的,还是在绿色的军营里。
那年改革开放如火如荼,新一代写作者如雨后春笋层出不穷,比如张抗抗的文,顾城的诗,冲击着我年轻而骚动的心。那时,我已经在北京卫戍区参军入伍,并不甘心高考落榜后因家庭贫困而不能继续复读的残酷现实。文学,就像溺水者眼中的一根救命稻草,燃起了我追求人生价值的熊熊烈火。在部队,我用自己每月仅有的几元钱津贴费,报名参加了长春青年文学讲习所的函授学习。自此,训练之余我如饥似渴地读所有能够找到的文学书籍。熄灯号响起之后,我利用手电筒微弱的光亮趴在被窝里练习写作。在其他战友用微薄的津贴买来收音机,迷恋邓丽君歌曲的时候,我勒紧裤腰带也买了,但每晚在操场上收听的却是某大学中文系老师的讲座。记得有一次新婚不久的爱人到部队探亲,换做别人肯定是如胶似漆,而那一晚,我却是捧着《红与黑》读完到天亮,因为第二天我要将这本书归还给人家。直到现在,谈起此事,爱人还在数落我。退伍前夕,听说湖南有一个老教授建立了一所私立大学正在招生,我到北京菊儿胡同找到这个已经坐在轮椅上的教授,向他表达了我渴望到他那里读书的愿望。他告诉我,目前学校没有电,想进学校还要经过考试,而且每天吃的都是大米,问我北方人能不能吃得惯?吃什么,我不在乎,能填饱肚子就行,最后还是经济问题使我打了退堂鼓。就这样,为了追求文学梦,想系统学习中文系课程的愿望也失败了。
回到家乡,虽然为生计到处奔忙,文学之梦却没有泯灭。虽然长春青年文学讲习所答应给我发表的一篇短篇小说没了音讯。因为走得匆忙,没有来得及变更邮寄地址,学习资料大部分也在离开部队时遗失了,但我并没有由此断了文学之梦。我拿着在部队仅存的几篇习作底稿找到县文化馆,记得那时候接待我的是一个很年轻的县报编辑。他拿着我的底稿看了几分钟,抬头打量了我几秒钟说:“这些小说、散文和诗歌都可以在咱们县里小报上发表,有稿费,你选择一下发表哪篇吧?”我说,哪篇都行,您决定吧!后来给我发表了两首诗歌,有五元钱稿费,当时,也许是年轻气盛,稿费我没要,心里说,我根本不是为了稿费,而是要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和人生梦想。后来在县文化馆还参加了几次作家座谈会。有一次好像是我们家乡的作家尧山壁给讲的课。那时由于人多,好多初学写作者都坐在文化馆院子里聆听,有的还认真的记着笔记。再后来,我在现在居住的城市找到了正式工作(也是我现在工作的单位)。离开了家乡,但不管工作多忙,读文学书籍始终是我的最大的爱好,也是我业余生活里的重要内容。虽然始终没有动笔,但文学之梦还是时隐时现的不忍离去。
记不得是哪天心血来潮,写作欲望按都按不下去,于是,我就在网上开始查找投稿网站。查来查去,发现了短文学网,就试着去注册,试着写几篇不成熟的文章发上去,结果,短文学网全部通过了,而且点赞的人还不少,我兴奋的手舞足蹈了好几天。2015年我还参加了短文学网“全国征文大赛”,没成想竟然获得了优秀奖。自此,一发不可收,写了很多短文章发表在短文学网上。有一次,在短文学网与一个叫“淡水鱼”的文友聊天,她说可以介绍我加入江山文学网。第一次上江山文学网,看过上面发表的文章后我就打了退堂鼓,因为感觉自己根本达不到江山文学网的发表水平。在她的一再鼓励下,我入住了江山文学网,但每次写文章,都是用尽了十二分力气,生怕被退稿。还好,通过在江山文学网的努力学习,感觉自己大有进步。在这里,我首先要感谢江山文学网平台,其次是感谢领路人“淡水鱼”老师,最后我特别要感谢的是西风社团的海韵社长,是她不厌其烦的多次赐教,才使我的写作水平有了明显进步。
书归正传。近几年我所在的单位与央企重组转型,经营规模迅速扩大,原有的部分工种已经不符合公司发展需要,人才战略和部分人员转岗已经迫在眉睫。虽然我不在转岗之列,但我在江山文学网连续发表文章的特长不知道怎么传到了公司领导的耳朵内,于是,我被叫到了领导办公室。其实,我是一个很不善于自我表现的人,写作只不过是我的一个爱好而已。领导对我说,你看某某在集团网站发表了多少文章,你是不是也写几篇让我们看看啊?这个领导跟我是老乡,平时接触并不多(真实情况是,我并不愿意巴结大领导),但因为是老乡我还是感觉很亲切,说话也就有点随便。当时,我很自负:“我不写,我要写,肯定要比他们都写得好。”没等这位老乡领导说话,我就出去了。如何让领导认可,我也颇费了一番脑筋。写一篇小通讯太简单,写小说、散文又不怎么适合,最后我选择了写几首宋词,当然内容全部是公路施工现场的真实写照,没有生活积累也是写不出生动宋词的。因此,每次到施工现场我都用心观察施工的每一个细节。作品发表后,不想领导在第一时间对我提出了质疑,是你写的吗?我说是。后来,我连续发表了几首,领导才认可。不到半年,我就提拔为公司项目办公室主任,一年后提拔为公司党办室副主任,成为公司中层领导。尔后,我充分利用自己在江山文学网学到的本事,参加集团组织的征文和论文比赛,多次取得第一名的好成绩,同时,我的通讯、小说和散文等作品也多次在中国质量报、消费日报、河北工人报、牛城晚报等纸媒发表。
当兵的时候有一句话叫做“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用到今天江山文学网大部分作者身上,那就是“不想当作家的作者不是好作者”。人人都争做优秀作家,是好事,也是中华民族传播正能量的“福音”。攀爬珠穆朗玛峰的人很多,但不可能人人都能登顶。有道是,书到用时方恨少,节能灯固然很亮,但萤火虫聚集多了,也能发出诱人的光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