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柳岸】春三月,等雨来(散文)
去冬无大雪,今春少雨水,秦川大地真是干透了!虽说从立春前后的腊梅迎春到春分前后的浓桃艳李,各色花都次第开放了,各类草木日渐发芽长叶,各种生灵重现生机,鹅黄浅粉,流霞素云,漫山遍野的铺展开来,真是草长莺飞柳垂金线的好时令,但是少了雨水的润泽,各样儿花草枝叶都似乎少了鲜润的光泽,弥漫在阡陌通道间的浮尘,似乎让鸟的歌喉也变得不那么甜润,即将破土的新芽,在干燥的黄土下焦渴地蜷伏着……
每个夜晚,我都会仰观天空的星月风云,估摸一下天气变化;每个清晨,我都会凝神聆听窗外的动静,鸟啼声声风吟细细,可总为没捕捉到雨声而在心底轻叹一声。口中默念着诗人的句子“等待久了的田圃跟牧场,等待久了的鱼塘小溪”,祈盼雷公雨婆快来探访三月的大地。每天,我会把淘米和洗菜的水积攒起来,一桶一桶地拎出去,给房前屋后破土抽枝的花木先解解干渴,连长在墙角石缝间隙的蒲公英,在我的呵护下,擎举着明烂的花朵,显得那么楚楚可人。乡亲们在一天又一天地额手望天的期盼等待中,已经在清浚水渠,准备打开机井引水浇灌田圃。可是,唯有天空的雨水才会遍及大地的每个角落,才能让所有生灵得到甘霖的洗礼润泽。天气预报每天显示出勤的红太阳,热闷得人有点躁有些烦,而那偶尔出现的雨云,却充满了不确定性,不是被隐在乌云后的的太阳赤化,就是被轻狂的风儿吹散……
只是等雨来么?等疫情清零,天下太平,孩子们去上学,大人们去做工,人们都摘下口套,自由地穿梭在街市上、春风里,欢畅地去旅行去会友,放开心胸各干各的一份事去,这是一种实实在在的企盼。尤其是大大小小的孩子们,多么想尽快从手机、电脑的屏前逃离,眨眨疲惫的眼睛,回到校园里,和同伴们去操场上踢球撒欢儿,和老师们一起在课堂上探索知识的奥秘,和好朋友去田野里放风筝看花开。只要校园内能听到孩子们自由的笑声,能看到孩子们为梦想拼博的身影,父母牵挂的眉头才会舒展开,所有抗击疫情的英雄们吃苦受累的牺牲就都值了!
清明时节的雨,杜甫诗中的雨终于来了。雷电不惊心,风也不轻狂。只见细密的雨丝斜织着,刷刷的雨声兴奋地喧哗着,嗒嗒的屋檐水串成了银线珠,大地上所有的生命都在雨帘下静默着,幸福地颤抖着,迎来一次酣畅无比的沐浴,把这个春天所有的尘垢、伤痛、和惶惑都冲刷干净。我兴奋地打开门窗,冲到院子里扬起头,任雨丝儿亲吻我的额头脸庞,孩子气地嚷着:下吧,下吧,种子要发芽,果树要开花。放眼瞧去,雨润桃花红,梨花带雨白,牡丹含苞的花蕾上沾着晶亮的雨珠儿,绯红的樱花紫色的丁香在雨中别有一种情致。原野里深深浅浅的绿色都青得直逼人的眼,雨润过的崖畔枯藤中的嫩芽儿已泛起轻烟似的绿色,沟壑间断流的小河又唱起了新编的春之曲,梧桐花紫色光波里漾着蜜的香甜。从集市上买来的种子明儿可以下播啦,满畦的春韭可以上餐桌啦,作务果园菜蔬庄稼的农人能枕着雨声安恬入梦了……
念念不忘,终有回响。雨终究会来,老树终究会抽出新芽,庚子伊始肆虐的疫情终会消亡于仲春。然而在全球蔓延的病毒,像是再次扬起的警迪,它揪扯着着人的神经,扰乱着人的心绪。让人不禁又想起方方日记中的“时代的一粒灰,落在个人头上就是一座山”的沉痛,刚刚回归正常生活中的我们,可以去户外赏花解闷儿锻炼身体,可以去集市采购生活用品,但是性子和脚步还是一定要慢下来,不要到处胡逛瞎混,真还没到天高任鸟飞为所欲为的时刻!只有等全球的民众从祸患中挺过来走出来,等大地清明人间大安后,人们才算在宅居修行中完成了对生命的眷顾,回归到安其居、乐其业的正常秩序中来。
人间三月,花开花谢,留春住,等雨来,等远方将归未归的人,等某个不期而遇的缘份,等一回久违的相聚。当彼此想念和等待的人终于在街头四目相对时,即使不说话,就十分美好。
祝福老师写作愉快,心想事成,一切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