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秋月菊韵 >> 短篇 >> 江山散文 >> 【菊韵】父亲的伐木人生(散文)

精品 【菊韵】父亲的伐木人生(散文)


作者:孤独小男孩 举人,3851.4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258发表时间:2020-04-02 07:31:51


   每当我面对着群山,便会觉得这苍莽的森林当中,有一双眼睛在看着我。这双眼睛具有一棵树一样的年轮,细纹密布,并且一圈圈延伸开来,如同一圈圈涟漪从水面上轻轻荡去。林枝摇曳,山峦跃动,却似波涛汹涌,经久不息。
   我眼前的这片森林,是有着非常深厚的底蕴,有着极其强大的自我修复能力的。一棵树倒下了,阳光就会在第一时间照射进林地,一棵小树苗就会在很短的时间里茁壮成长起来,迅速地补上了这个空缺。只需稍加时日,这个空间有会枝繁叶茂起来。这里的山川沟壑,甚至连光秃秃的岩壁上,都会铺满绿色。东北的大森林就如同一块巨大的绿色翡翠,真的想搬动它,恐怕比登天还难。
   长白山自古以来就是蛮荒之地,在满清时期被清朝政府封为“龙兴之地”后,更是不容人迹进入。长白山的采伐史不过是从近百年开始的,随着闯关东的热潮兴起,这片人迹罕至的龙兴之地,才慢慢有了人气,焕发出生机。
   父亲来到三道湾地区的时候,这里才刚刚开发起来,刚刚成立了林场。他是作为第一代伐木人,来到这里的。他的祖籍在辽宁省盖县,就是现在的盖州市,距离这里有上千公里。他是怎么来到这里的呢?那时的父亲正值风华正茂的年龄,周边村屯都许多人在动身,向北方走。北方的大森林要开发了,政府在号召着人们去北方的大森林,开创自己的新生活呢,他的脑子里便产生了走出去的想法。那时候,家里的生活是非常艰难的,几亩薄地里的收获,糊口都困难,吃这顿少那顿,让他不甘心就这样被困死在这里。他常说这样一句话,哪里的黄土不埋人呢?就是他打破守旧思想的束缚,奔向新生活的写照。
   母亲是非常支持他走出去的,一旦闯出去了,那新天地,新生活的美景就会变成现实,就会享受到新生活的幸福。尽管父亲是家里的顶梁柱,他走出去了,生活的重担都会落到她一个人肩上。但是,她还是支持父亲走出去。那时候,爷爷患病在身,还有三个尚在幼年的孩子。生活中有许多未可知的因素在里面,难以预料的困苦可能会接踵而至,她还是决定放走父亲,让他去北方,去闯出属于自己的天地。
   奶奶是非常开明的人,她知道“树挪死,人挪活”的道理。要真的摆脱家庭的穷困,就要走出去。要像蒲公英那样,把自己的种子插上翅膀,让它们去飞,去另外一个世界创造新生活。就这样,父亲离开了他生命中最重要的两个女人,只身走出千里之外,只身走进这片大森林。
   父亲原本是要去黑龙江伊春的,在这里落脚实在是个意外。他去伊春是因为有一个老乡在那里,并给他了相关的地址。他走到了长春,下了火车,准备再换车前行。他去车站附近的一个饭馆吃饭时,不小心被小偷掏走了身上所有的钱和粮票。后来听母亲说,她给父亲带上了二十多元钱和十斤全国粮票,那几乎是家里所有的积蓄了。在家吃糠咽菜都能将就,穷家富路,出门不容易的。父亲丢了钱和粮票,让他一下子陷入窘境之中。向前去的火车票钱都没有了,可怎么办呢?还没有挣到钱,却丢了钱。进退两难的境地,让他有些手足无措。就在这时,车站附近的广播喇叭里传出来的信息,引起他的注意。那是一则招工广告,并且设有报名处。那时的用人单位就是这么简单,去大街上拉人即可,只要填上一张表格,即可成为国家正式工人,就可以去吃红本粮了。
   他走过去才发现,这里招收工人的单位还不只是一家,这里是个没有硝烟的战场,谁的广播喇叭响,谁的待遇更吸引人,谁拉去的人就多。汽车就在旁边,签完表格就可上车走人。父亲上了一辆车,原因是这辆车上的人很多,他的想法是,大家都去选择一个目标的时候,一定是对的。
  
   二
   他最初去的地方是浑江市下辖的一个林场,在这个林场工作了还不到一年,因为又有新林场的成立,需要抽调一批有经验的老工人去支援,还不到一年工龄的父亲又被派往新林场。新林场的新工人更多,他这样的“老”工人当然被委以重任,他担任工段长,带领一群人进行林区作业。
   第一天上工就出现了众多的问题。有被树条子抽到脸的,有被拉了弓的树,弹了个跟头,摔了胳膊的,还有陷进烂木香里崴了脚的。总之,事情不大,却问题多多。林场方面觉得应该组织职工,去局里学习一下业务知识和有关的技术培训。原本学习的名单里是有父亲的名字的,他却以工作忙,无法脱身为理由,把学习的名额让给了别人。而这次学习回来的人,很快就成为林场职工的中坚力量,有的不久就走上了领导的岗位,并因此走上了更高的领导阶层,成为场长,甚至是局长。父亲的耿直性格,让他仅仅就停留在工段长一职上,再没有任何发展了。
   那时候,林区的木材生产,还停留在“冷兵器”时代。所谓的冷兵器,无非是采伐和造材用的弯把锯和打枝用的大斧子。父亲所用的那一批弯把锯,叫俄罗斯锯,因为是来自于前苏联,又叫“老毛子”锯。大头宽0、5尺,小头宽0、3尺,长3尺。还有一种两人合拉的大肚子锯,都叫它“快马子”,长4、5尺。宽0、5尺。伐木时,两人分站在树的两侧,将锯端平。先锯上楂口,然后,再锯下楂口。有时候,因为树木粗大,一天都会放不倒一棵,效率极低。
   采伐的季节都是在寒冷的冬季,在雪窝里蹲上一天,冰雪的寒冷往往都会把身体的各个关节给冻僵了。林区里有好多东西都在考验人的忍耐力。有时,大树太粗,下楂口锯的太浅,会经常站立不倒,林区的行话叫“坐殿”。有的树坐的过于坚实,不管是钉铁楔子,还是支木杆子都无济于事。没有办法了只有抡起大斧子硬砍,一直到把这棵树放倒为止。遇到这样的情况,往往一棵树放倒了,人也累倒了。有一位采伐工,遇到了这种情况,正赶上天黑下山,就放弃了采伐。谁知道第二天再来的时候,一阵山风吹来,大树突然间倒下,把从树下经过的人砸到了,结果酿成了伤亡的惨剧。
   还有采伐倒的树,被另一棵树架住了,悬挂在半空中,林区的行话叫“架挂”。这个架挂往往比坐殿还要危险,还要难,需要胆大心细的人去处理。林区里有不少因为架挂树,而出现重大的伤亡事故,都是因为马虎大意和经验不足造成的。
  
   三
   最考验人的还是东北严寒了。西北风刮起来,加上冒烟雪,整个林子都被冻的“嘎嘣嘎嘣”响。棉靰鞡,棉帽子,棉手套,棉大衣 都显得单薄许多,想不被冻死,就只能拼命拉锯,拼命抡大斧子,只有充分地把身体活动开,让身体产生足够的热量,才能抵御严寒。
   为了抓紧生产,支援国家建设,提高生产效率,林场鼓励职工家属上山来,解决职工的后顾之忧。母亲就是这时候来到了林场,来到了这片林区。父亲走后,母亲就担负起家庭的重任。不久,身患重病的爷爷就去世了,闭塞的通讯条件是无法通知到父亲的。父亲曾经在浑江的时候,给母亲寄过钱,按照这个地址,发去电报,根本就联系不到父亲。此时,父亲的所在地三道湾,还没有成立邮局呢。
   爷爷入殓的时候,按照风俗是要由儿子来捧住头的。父亲不在怎么办?大哥那时候只有十五岁,只能由他来承担。由于家境贫寒,大哥早早就辍学在家,去大队劳动,挣取工分来养家糊口了。在给大队修梯田的时候,不幸被坍塌的土方掩埋。当人们扒开土层,把他抢救出来时,已经气绝身亡。在短短的几个月里,一下子失去了两个亲人,母亲陷入了无边的痛苦之中。她后悔啊,不该让未成年的孩子去捧爷爷的头,他太小了,不应该去承担这些事情。当相关部门前来慰问的时候,母亲擦去眼泪,坚强地昂起头,露出坚韧刚强的一面。也就是因为拥有这样的性格,她扛起了一个家,度过了一个又一个难关。
   父亲得知了消息的时候,已经是几个月后了。他忙请了假,回了一趟家,把一家老小都接了过来。
   在山场里居住,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住房问题。在那个战天斗地的年代里,人们所保持的乐观主义精神,是积极向上的,是前所未有的。啃着冻得硬梆梆的大饼子,喝着清淡无味的冻白菜汤,却依旧抱有旺盛的思想境界,真的让人叹为观止!山场里所谓的家,是采伐工人们集思广益所产生的结果。工棚要选址在窝风向阳的山洼里,挖开山坡的一边,随坡就势。把双层木头刻上楞,中间填上土。窗户朝天,门开一边。顺山坡用石头摆上炕洞,圆滚滚的石头炕,看起来很粗陋,一旦烧热了,一天都不会降低温度。
   这样的工棚即简易又暖和,无论是严寒还是风雪都奈何不了它。每天夜里听着门外的呼啸声,工棚里却温暖如春,这番景象让人觉得很惬意。几天里,一个个工棚就搭建完成,俨然成为了一个小小的村落,一个村庄的雏形就是这样产生的。一个个工棚远远看去,就像林地里拱出的小蘑菇,倒是有几分萌态呢。我就是在这样的工棚里出生的,从出生的那天起,我就定制为这片森林的孩子了。大森林培养了我的性格,滋育了我的身体,塑造了我的体魄。我与这片森林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我与这片森林有着血脉相连的亲情。
   父亲直到生命的终止,都没有离开过这片森林。他的普通已经不能再普通了,就像这片森林中的一棵树。把自己种植在这片土地上,开花结果到叶落归根,一棵树能做到的,他都做到了。他究竟是森林里的哪一棵树呢?
   绵延千里的大森林,总是以顽强的姿态去面对着严寒和酷暑,任何的艰难困苦,都不能使之屈服。当这种精神赋予到人的身上,就会是超自然的精神了。树木的精神是空前博大的,数以万计的树木所汇聚出来的精神,就可以比拟成天空和海洋。
   风掠过森林,重重叠叠地律动着,犹如一部卷帙浩繁的巨著。我虔诚于心,轻轻打开。

共 3719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是这片无垠的绿色海洋,养育了这里的人们,栽培造就绿浪滚滚,接纳滋养林山的幼树,使之参天,使之茂盛,使之澎湃扬波,这就是长白山大森林,北疆的血脉,祖国的绿色宝库,以至于生产生活在此的一代代林业工人即家属。作者,自诩是深林的儿子,所以万般亲切,林山养育了作者,所以笔触情真,这里的人们。就是那大森林里的高高低低的树木,年轮记载着历练,记载着源远流长,记载着悲欢荣辱,如同树林里的树木新老更替一样,这里的濡沫者们,从为了生存闯关东开始,由加入到熟练,从青壮到暮年,看着儿孙们吐翠抽枝,到枝繁叶茂,而为了奉献,老的一茬被采取,幼得的一拨长起来,这就是换代更新,往复不止。而那些老壮的资材虽然付命,而它们的灵魂犹存,矗立在这茫茫林海之巅注视着,一代子树,孙树茁壮成长,何其欣喜,赖以生存的这片林山,完成了它们初始的夙愿,就如同老辈的林业工人一样,人虽然驾鹤西行,灵魂依然守护在这篇家山,守望着--所以儿孙们不敢怠慢,为完成替代使命而生生不息。作者就是大山的儿子,感知父母亲依然在关注在期盼,他的责无旁贷,为此做出无私的奉献,回馈山林,回馈亲人,推荐阅读【编辑:飞云流瀑】【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F202004060006】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飞云流瀑        2020-04-02 07:37:25
  有灵魂滋养的作品,彰显无限的生命力,有担当的人民,怎会忘却家山,所以每篇作品都与家山,家山的那片大森林,辛倾笔墨,而使作品,贴近生活,融入生活,歌颂生活。推荐好作品阅读,推荐精品,问好作者,敬茶!
回复1 楼        文友:孤独小男孩        2020-04-04 01:49:02
  谢谢老师的精彩点评,祝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2 楼        文友:黄金山        2020-04-02 10:30:10
  富有真情生活,这样的文章很喜欢
活到老学到老
回复2 楼        文友:孤独小男孩        2020-04-04 01:49:34
  谢谢老师的赏读!
3 楼        文友:瘦马        2020-04-05 13:22:49
  很感人的文字,文字里除了至深至诚的亲情,还有厚重的历史感。孤独老师的文章,越来越耐看了。
回复3 楼        文友:孤独小男孩        2020-04-05 14:44:50
  这种感觉的心里沉淀时间久了。谢谢老师的赏读,祝身体健康!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