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浪花•感动】读通天街(散文)
一
泰山脚下有一条街,名“通天街”。它在我心中就是一本书,一本贯穿古今、有着生动情节的书,书中也精美的故事,有动人的篇章,我喜欢读这本书。
一条街,踏过千年的足印,看历史风云在这条街,观赏文化泰山需要穿过这条街。一条通天街,藏历史风云,载无数脚步,是一部典籍,我们有兴趣一读再读,现在读来更有一番滋味。行万里路,读万卷书。这是劝读的名言,我想说,行在通天街,脚下步步都踏在字上。
通天街,这是个非常霸气和充满遐想的名字。读其名思其意,获得的是诗意。
通天,意味着与天相连。天海茫茫,碧穹万里,遥不可及,怎样才能实现逍遥天上?富有幻想的人类,便别出心裁地设计出了天梯,通天之梯,也就是通天梯。登上梯子,先踏通天街。
也许人类觉得天梯需要攀爬,有些累人,不如有条街,既然有条条大路通罗马,为何不能条条大街直通天呢?
所以,通天街便应运而生。人类,从来没有断绝想象力,这种想象力,更是梦想的动力。
有无出现天梯第一天梯爬人,没听说过。有无通天街里徒步上青天的,没见过。这可能是人类最初的蹬天梦想吧。无论如何,这也是人类心智洞开的发明。
泰山脚下有一座县城,泰安城,简称泰城。这是我的家乡之城。城里也有座通天街。
上帝在这里安放了一座山,泰山。在山上建了一扇门,南天门。顾名思义,这是进入苍天的南门,我把它叫做通天窗。就像自古华山一条路,登华山就是一条道路走到底。但爬泰山却三面有路,西路桃花塬,东路天烛峰,正道十八盘山。而进入南天的街,只有一条,就是泰城里的这条通天街。
通天街,通南天之街,与南天门遥相呼应,天地相连。
站在南天之巅,放眼群山万里,很有大诗人杜甫所吟的那种“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感觉,从天门俯视山下泰城之南,隐隐约约看到一条笔直丝带状的街道,那就是通天街。
城里人爬泰山,起步就是通天街。通天街,是一条怎样的街呢?我不能只是抚摸着书的封面,而迟迟不打开扉页,不走进印在街面的文字。
二
通天街,就像戏剧舞台上的演员,可扮相生旦净末丑多种角色一样。这条古老的街道在历史这座大舞台上,也粉末登场地扮演过不同时期的不同头衔。
据《泰山区地名志》记载:通天街位于市区中部岱庙正南。北起升平街,南至财源大街,长360米,宽20米,花岗岩条石路面。泰安最古老的街道之一。这个丈量的街道长宽数字,应是1984年拓宽改造后的数据,也就是今天能够在通天街看到的样子。古时候的最原始的通天街,到底是个什么样子,没有找到出处。我想,可能就是一条泥路,只是名字好听罢了。
据《泰安县志》,通天街古时称景岩街。取《诗经》“泰山岩岩,鲁邦所瞻”之意得名。这可能是通天街扮演的第一个角色,泰山是鲁国所依赖的屏障,也许是站在这条街的石级上观景最敞亮吧,所以有了景岩街。以岩石为景观,我想,这是先例,之后的怪石奇石,都是“景岩”的儿孙吧?
到了清末,已是经历千年历史沧桑的景岩街,第一次变换了角色而改称“通天街”。因为由此街北行,过遥参亭,穿岱庙,经岱宗坊直达南天门,故名。
历史的车轮驶过1928年,这是民国的一个重要时期,这一年国民党中央常务委员会通过了《中华民国约法》,是孙中山先生领导辛亥革命的成果。孙中山先生生前十分重视林业建设。为了纪念孙中山,3月12日确定为我国自己的植树节,同时这一天也是孙中山逝世纪念日。也就是这一年,通天街华丽转身,更名为“中山街”。
1938年是中国人民处在内忧外患的非常时期,对内国共之争,对外抵抗日本军国主义的野蛮侵略。这一年毛泽东提出了“新民主主义的革命理论和纲领”。也就是这一年,中山街便悄然新装在身,呈现在人们面前的中山街,就自然成了“新民街”。
1949年新中国成立,举国上下焕然一新,中国已从新民主主义革命成功踏上社会主义道路。新民街已显得过时,从而又复名“通天街”,这也许就是正本清源吧。“文化大革命”时期曾改为“跃进街”,这里不多解释,不言而喻。1981年中国进入新时代,跃进街又一次正本清源,复称“通天街”。1984年拓宽改造为仿古建筑至今。
通天街名字几经桑田,从街名的更换中可以想象到历史大变局下这条街的命运跌宕。
通天街是一部厚厚的书,里面的字里行间写满了故事。如果我们读一本史书,可能还没有一条这么清晰的线索,而“通天街”是贯穿中国近代史的鲜明红线,尤其是在今天,一个追梦的时代,这个名字多么吻合时代的节拍啊!
三
泰城经历了千年历史演变,但古代意义上的泰城都是用城墙围堵起来的堡垒。据正史记载,泰城有东西南北四个城门,通天街正对南门,爬山须经通天街入北门直达南天门。可以想象,历代皇帝封禅泰山,天下文人游历泰山,无不从通天街起步。
历史上有六位帝王封禅泰山,秦皇嬴政、汉帝刘彻、汉光武帝刘秀、唐高宗李治、唐玄宗李隆基、宋真宗赵恒。曾经的封禅人马浩浩荡荡,皇天蔽日,聚集通天街,按照天朝礼仪,开始迈出攀登泰山的第一步。至高无上的天子,面对这座神山,豪情万丈,挥毫泼墨,刻字留痕,笔墨碑迹流传千古。
秦始皇是第一个泰山封禅的封建帝王,他从泰山之阳通天街登上了山顶,刻石记述自己的赫赫功业,采用秦国祭祀天地的形式完成了“封禅”。汉武帝当年泰山极顶立下无字碑,缘何无字成为千之迷。唐高祖李治还带上皇后武则天,成为中国历史上唯一允许皇后参与封禅的皇帝,并在岱庙立起了双碑并列的“双束碑”。唐玄宗李隆基亲自撰书1000字的《纪泰山铭》,成为泰山留下字数最多的皇帝。
历代文人墨客更对泰山仰慕备至,趋之如骛,千里迢迢,来到泰山脚下的泰城,寻踪觅迹直奔城南门的通天街而来,也许顾不得旅途疲惫,沿通天街一路踏歌而行。临景吟咏,唱诗作赋,留下了许多千古绝唱。诗仙李白的“天门一长啸,万里清风来”,诗圣杜甫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名诗篇,震撼古今,滋润泰山,这大概都是通天街里的通天灵感所致吧。
诗人贾鲁在《登泰山》中形象地将登山前的感觉展现给世人,面对站在那条坚硬曲折、回旋着时光之彩的通天街上的所见所思一语道破:“山前回首望,一梦恍相符。”如梦的长街伸展在人们眼前,能不浮想联翩,追忆那曾经的似水流年么?
历史,在封建的年代,仿佛光环耀眼,都是一色的帝王,一律的文豪,但并不生动,因为那些庄严少了生命力,只是史书的一笔。我常常看着络绎不绝的登临泰山的游客,每一个游客都在写着通天街上的故事,在日志里,在博客里,在微信里,更有如我一样的作家,写在散文的篇章里,通天街,留下的是幸福的人们的心声和足迹。
四
在通天街这部写满沧海桑田的厚厚的典籍里,有这么轻描淡写的一笔,可清晰的看见我曾经的一个历史瞬间。
那年我十六岁,第一次独自离开家乡的那片黄土地,到离家三十余里的泰山脚下的这座古老县城读书。一切都是新鲜的,一切又都是陌生的,就像《红楼梦》里的刘姥姥进大观园,变得眼花缭乱呆头呆脑。学校外有一条著名的路——青年路。这条路就是分界线,把县城一分为二。这条路上最大的景观,就是路两旁那遮天蔽日的年岁久远的法桐。在求学的第一年里,这是在县城走的最长的路,也是最多的一条路,虽说只有几里之遥。
青年路中段,往东不远,就是著名的双龙池,双龙池因有一棵古槐而抢眼。双龙池以南便是通天街,以北就是遥参亭了。我知道通天街,还是县城读书一年以后的事了。
读书,吃住在学校,由于备战高考,很少出门,不像城里走读的学生。有次夏天周末,难得与几个同学到双龙池附近的老字号,东方红饭店打牙祭,每人花几毛钱要了个猪头肉拍黄瓜,白面馍两个,要知道那个年代,这可是一顿十分解馋的大餐。
美餐一顿似乎长了精神,有同学提议去双龙池一游。在双龙池的大槐树下只是乘凉海聊,并不会触景生情,吟诗作赋。倒是觉得大槐树以南的通天街怪惹人显眼。于是我们沿街慢步。这年正是1981年。那时的漫步,通天街,似乎给我的理想奠定下起步,而今我还听到了哒哒的脚步声,不是我浪漫,是我欣逢最好的时代,是时代的举起号角的那个时刻。
街道很窄,有几米的样子,铺着清一色的石板路,北高南地的慢坡,长长的,一眼望不到头。也许是这条石板路经历了太多的风雨和岁月的打磨,街面上在太阳的直射下熠熠发光。街道两旁参差不齐的民居,陈旧的有些破烂不堪的灰墙黑瓦,清一色的高低不平的沿街石条台阶。
吃过午饭的大多男女手摇着蒲扇在各自的大门口坐着乘凉,男人们几乎都裸着上身,太阳底下变得油光发亮,隔几家,就会发现大门的台阶上趴着的伸长哈喇子舌头的看家狗。眯缝着眼,似乎对路过的人没有狗表现出应有的警觉,懒洋洋的,打着酣。我印象中,这条街就像电影《平原游击队》李向阳化妆进城的那条粗糙的街,仿佛战争的硝烟刚刚从这里散去。
合该让我对这条街道能这么记忆犹新。其中一个同学简直就是成心故意,看着一条石级上趴着的一条似醒未醒的大黑狗,发出一声“喵,喵”的两声猫叫,只见那条狗一个鲤鱼打挺,翻身腾地一下站了起来,对着我们几个同学,列着狗逮老鼠的架势,“旺,旺”地狂吠起来。同学们见状,像是听到了跑道上的发令枪,拔腿望风而逃,一路南下,只跑的看不见来追赶的狗的踪影为止。
通天街啊,通天街,往北通天,我们却往南,这是让狗撵得下地狱啊!即使现在回想起来还心有余悸。
多少年了,这些少年故事还记忆犹新,尽管美言多少情节,印象还很清晰。或许,“通天”两个字预示了我们的前途,或许,那犬是将我们往人生的大道上送行……
一段追梦的年华,多少生动的故事,都写在了我的通天街这本书里,我怀抱着,时不时打开,深嗅那些风华正茂的味道,真好。
五
看问题总要一分为二,既要看到好的一面,又要发现不足的一方。评价历史也是如此,盖棺而论。通天街,作为尘封历史的载体,留下过皇帝的高贵显赫,文人墨客的风流倜傥,平民百姓的血泪汗雨,也留下过乱臣贼子的花事逍遥。
据说,清朝同治年间的大太监安德海曾在通天街转悠过,不过因做坏事,被泰城“警方”逮了个正着。
那年夏天,安德海瞒着皇帝老在西太后慈禧的暗许下,偷偷跟随两只太平船沿京杭大运河扬帆南下,一路上以钦差大臣名义,鱼肉百姓,大敲沿途官衙竹杠,中饱私囊。
太平船入境山东,抵鲁北古城德州,兴致一来,要在船上庆寿,便一声吆喝,立召当地浓妆艳抹的女戏子,给安德海演了个“八音联欢”。
一身正气,铁面无私的山东巡抚丁宝桢,对安德海凭西太后之宠,作恶多端,早已心中不满,得知大太监窜到自己的地盘,便紧急召见抚院幕僚商议,决定一面拜密折,以六百里加急送往北京。一面动用紧急公文,派快马分别下令聊城、济宁知州,泰安知县何毓福及沿河各县,对安德海一伙跟踪缉拿。
此时的安德海船行到临清,因河水浅无法前行,他便让人用了20余辆大车,浩浩荡荡沿大道到了聊城,由聊城到汶上,又折道东行,直奔泰安城,下榻通天街。泰安知县何毓福得知消息,安排泰安参将姚绍修,率领泰安营士兵,对客栈来了个四面埋伏。
安德海本来也想美美的睡一觉,第二天招摇过市通天街,一路攀爬到南天。结果确是坏事做绝,缺德做尽,因果报应驾到,直接把大太监送到了西天。
通天,这个名字的含义也足够深邃的了。即使你有通天的本事,在泰安,做了坏事,也逃不过严惩。法大于天,行义才可通天。
正义,这两个字就写在通天街的路上,不要漠视,因为任何人做事,都是你在做天在看,通天街长着雪亮的眼睛。
六
街,是城的经络,是连接人文地理的重要线条。这一线条让一座城市有了骨感美,有了难以料想的气质与魅力。
如今的泰安城已是著名的旅游城市,通天街位于泰城历史文化的轴心,是泰城“三重空间”的“人间闹市区”。如今已是泰城最繁华的商业步行街。南门有一座规模宏大的泰山字画古玩楼,吸引着天下文人墨客纷纷前来弄文泼墨把玩,街两旁超现代化的地标建筑通天酒店,双龙宾馆拔地生辉,通天街北首是新建成的大型集游玩娱乐饮食为一体的岱宗文化广场。街两旁店铺林立,旅游产品,香火生意,泰山奇石,当地特产,时尚服装,泰山名吃,琳琅满目,每日游人如织,赶上旺季,那更是人流如水。
流连于通天街上,仿佛进入大观园。如果说,曾经的那些写在通天街的故事,绘在书页的画面,都是无色的,而今的画面和文字都是彩色的印张,张张精美,页页诗意。
还不必说,每年一度的大型皇帝封禅表演仪式在这里起步,再现当年恢弘场景。每年三月的集宗教、民俗、民间艺术和商贸活动于一体的泰城庙会以这里为中心。通天街无疑是泰山千年文化的缩影,是名副其实的流动博物馆,是泰城中轴线上的一颗璀璨的明珠。
通天街在泰安人民的心里是一条通往神圣的大街,是一条通往灿烂与辉煌的街体,与山脉紧密相拥的石阶像一道历史之音扬奏在泰山脚下。回望踏过的路石,回望那些似曾被脚印尘封的历史,那记忆却永远都在,永远都铭刻在路上。
登临泰山,不能不读通天街这部有着浓厚历史人文底蕴的大书,不能舍通天街之路。当下,也是全民追梦的日子,一梦通天,但愿美好的日子就像这个名字。一街,纳历史风云,蒙沧桑风尘,揭开世事沧桑的面纱,看这条老街,让我们认识一个崭新的泰安吧。
我不想阖上这本书,兴奋地读下去,精彩还在继续……
原创2020年4月7日于界首,2020年4月8日首发江山文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