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星月】旅居在城市的乌鸦(散文)
冬天的天亮的迟,上班途经农垦大厦什字时,天色还没有大亮,每天这个时候,我都看到一大群乌鸦落在什字北面街道的6根电线上面,一只挨着一只,黑压压的一片,成为城市的一道奇观,这道奇观在小城里己有好几年的历史了。
往年,这些精灵们一直栖息在农垦什字以南的电线上,今年因这一段街道修路,也许是挖掘机等机器的轰呜声和飞扬的尘土干扰了它们的清静,机灵的乌儿们又往北迁移了近百米,栖息到了什字以北的电线上。
我粗略的估算了一下,近百米长的六根电线上有近千只乌鸦。这些黑色的精灵们,在太阳刚升起的时候,就开始一小群一小群的从城里往城外飞。
在早晨涌动着的上班潮中,能看到这么一波波、一波波往城外飞行的黑色生灵,实在是有点清奇,更奇妙的是每到下午下班的时候,这些乌鸦又跟约好了似的从城外飞回到农垦什字的电线上。
来来回回的乌鸦看多了,我就开始思考这些问题,为什么偌大的一个城市中,只有农垦什字这个地方是它们的栖息地,而城市的其它地方则没有一只乌鸦栖息?为什么早晨乌鸦总是向城外的西北方向飞,它们不约而同的飞往那里?这么多的乌鸦,它们吃什么?凭什么生存?
在北方城市的冬天里,鸟这种生灵本来就稀少,偶而飞过天空的只有家养的鸽子、飞的不高不远的麻雀和零星的喜雀,此外很难见到其它鸟类。只有在其它的季节里,还能看到一些像燕子、大雁一类的候鸟。
看着每天早出晚归的乌鸦,我在想,世间的万物自有其生存的规律,这些乌鸦们自然有许多不为人知的秘密。
在我的印象中,乌鸦是一种聪明灵慧、感恩图报的鸟儿。小时候学过的课文里,就有乌鸦喝水、狐狸与乌鸦的寓言故事,在二十四孝中更有乌鸦反哺的感人情节。
直到有一天,我和一个家住五和乡的朋友聊天时,他才告诉了我这些乌鸦们早出晚归的秘密。
五和乡在凉州区的西北方向,距城有近三十公里,这里有一条干涸的河道,在河道两边,生长着成片的沙枣树和杨柳树,这些从城里飞出的乌鸦,最终都落到了河边的这片树林里。这条废弃的河道,因为远离城市缺少管理,就变成了城市的垃圾填埋场,每天都有近几十吨的生活垃圾从城里运出来,倾倒在河滩里。这些未填埋的垃圾五花八门,即有餐厅、酒店的下脚料,又有餐桌上的残羹剩菜,更有来自养殖厂来不及填埋的牲畜尸体。
乌鸦是杂食性鸟类,尤其喜欢食腐,从垃圾堆里找吃的,是乌鸦们最喜欢的活动之一,河道里未封闭的垃圾填埋场,对乌鸦们来说,就是无限大餐的天堂,这些源源不断的城市垃圾,为乌鸦们提供了丰富的食物来源,民以食为天,乌鸦们也一样,有了这些充足的食源,就吸引着乌鸦集中向城外飞。
城外远郊的垃圾场,为乌鸦们提供了充足的食物源,河滩边成片的树林,为它们提供了自由的栖息地,可它们为什么还要往返近百里不辞辛苦的飞回城里栖息呢? 这是因为聪明的乌鸦们在夜晚睡觉也需要一个温暧的环境。 城市高密度的建筑群、众多的交通和人口,以及冬季里履盖全城的供热系统,使得城市的温度明显高于附近郊区,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城市热岛”现象,这些热岛现象在夜间则表现向更为强烈,在夜间的城区的气温要比郊区的气温高的多。而农垦什字则是乌鸦们进城最近的地方,栖息在这里,自然比栖息在城市其他地方近了不少距离。
对于乌鸦群居在城市过冬的这一现象,我查了一下有关资料,乌鸦在冬季里群居于城市过冬的这种情况在国内外都有报导,并不鲜见。在我国的北京、河北、天津、东北的一些城市里常有群居过冬的乌雅,在美国、日本、芬兰的一些大城市也有乌雅群居过冬的报导。
乌鸦成群的栖息城区内,自然有不少鸟粪和脱落的羽毛等垃圾掉在路面上,可城市的环卫工对此并没有怨言,每天都默默无闻的清扫着这些垃圾。城市的居民也不为乌鸦的吵闹声而去干扰鸟儿们的清静。在人们的心目中,这些黑色的精灵早已是城市的“居民”,是城市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又是一个冬日的下午,在下班途中,我又看到了这些精灵们在落日的余晖中,一群群的从城外飞来,这些旅居在城市的鸟鸦,给喧嚣的城市又增添了一道优美的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