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晓荷•暖】疫情中走来的吴氏三姐妹(散文)
灾难是什么?灾难就是考验人性的时刻……
——题记
2020年的春节,可谓是喜上加霜。春节和冠状新肺炎叠加一起,封城封禁封闭,让这个春节过得寂静而沉重。
多日的封禁生活,每天都在复制、粘贴相同的生活。除了做饭、搞家务、照顾老人,带孙子,闲暇之余都在关注中央新闻,关注湖北、武汉同胞被病魔折磨的消息,还有小城的疫情状况。
静,让我们陷入了深深的思考:这些天,封闭、封禁的我们,可以安逸的坐在家里,过一种养老式的悠闲生活躲避风险,而面对华亭疫情日益严重的状况,华亭市第一医院,第二医院,又是怎样的形势?带着好奇心,晚上拨通了在二院工作的老同学吴兰的电话。彼此寒暄几句后,我问老同学在忙什么?吴兰的性格很豪爽,说话、办事雷厉风行、掷地有声。电话那头传来吴兰宏亮而清脆的声音:“都忙死了,大年初一回单位,初二至今一直在医院坚守。”这一点不可否认,作为一位资深专家,又出生在一个医生世家,国难当头,怎么能不坚守疫情第一线呢?那天,她在电话里给我讲了一个钟头,讲疫情中的医院,讲她们的同事,讲她的两个妹妹,讲饱受病魔折磨的同胞,讲到动情处,我感觉对面的她哽咽的说不出话来,我在安慰她的同时,内心也酸楚、沉重。接着,她给我讲了堂妹吴旻的故事,讲发生在春节期间,特殊时段一个很感人的故事,我欣喜万分,这不正是我想要的素材吗。
一
通过吴兰了解到,冠状病毒发生后,华亭市第一人民医院被上级确定为冠状病毒肺炎救治定点医院。而医院的感染科,首当其冲站在了疫情的风口浪尖上。承担着发热门诊、发热患者观察隔离室,疑是患者隔离室和确诊患者治疗室。医院感染科,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或多或少都禁地,甚至有点神秘和恐惧感。特别是在疫情传播蔓延的这些日子,作为感染科主任的吴旻,所承担的压力可想而知。
听吴兰介绍,吴旻,温文尔雅,性格很好,白白净净,鹅蛋形的脸上有一双大眼睛。从元月份开始,湖北、武汉的疫情已经很严重。从元月22号华亭第一医院收治的第一位疑似患者开始,吴旻和他所在科室的全体医护工作者,就开始了紧张的救治和一系列的应急备战工作。也就是从那时起,作为医生的她知道此病传染性极强。为了家人和孩子的安全,也为了疫情期间能够专心工作,便决定吃住在单位,和家人切断一切往来。起初家人不知冠状病毒的严重性,对她的做法不理解,最后在电视上看到新闻报道后,才深深的理解了吴旻。此刻,丈夫、孩子以及双方父母的心都牵在了吴旻的身上,真怕她不小心被感染。作为感染科主任,深感这副担子不轻,既要保护同伴及自身的安全,还要医治病人,更重要的还要为疫情的到来做准备工作。准备什么呢?原来,疫情期间,他们要穿上厚厚的防护服,而且动作要特别规范,从穿防护衣、戴手套、戴口罩、戴眼罩,这些在别人看起来非常简单的事情,但对他们来说,是很严格的,不但层层消毒,就连动作都要严谨规范,稍有不慎,价格昂贵,且数量有限的防护服就会报废,而且自身还容易被被病毒感染。所以,腊月至春节,整个科室在护士长的带领下,上至科室主任、医生、下至护士,闲暇之余,都在训练防护技能,待命迎战更大的挑战。腊月,年关将至,别人都在忙忙碌碌买菜、卖肉、打扫卫生、喜气洋洋的准备过年。而她管辖下的感染科的医护人员,基本吃住在单位长达10天之久,直到除夕之夜,也未能回家。
随着疫情的蔓延,当大家在电视上看到疫情带来的严重后果,丈夫、女儿及父母,都非常担心她的安全,真怕她染上病毒。女儿每次通电话都要问妈妈:“妈妈,疫情要多久才能过去呀?你啥时候回家,我好想你啊?”这时候,她就会淡定的告诉孩子:“宝贝,妈妈也好想你,可是妈妈是医生,要在这里驱赶病魔。你要听爷爷奶奶的话,代妈妈常去看望你的爷爷奶奶、姥姥姥爷。你们要按照政府的要求,别出门,出门带口罩,进门勤洗手,照顾好自己,等疫情过去,妈妈就回家。”每当夜深人静的时候,她实在想女儿了,才拿出手机给女儿通视频,看看没有妈妈照顾女儿,是胖了还是瘦了。这一刻,作为母亲的她,特别的想女儿,十天了,没有踏进家门一步,没有为女儿做一顿可口的饭菜,现在马上就要过除夕了,自己依然不能和他们一起守岁。但是,她不能啊,医院有她的病人,病人更需要妈妈,想着、想着,两行清泪落下,酸酸的、瑟瑟的。
大年三十,正当我们欢天喜地,合家欢庆的时候,吴旻管辖下的感染科依然灯光通明。他们的除夕是怎样度过的,年夜饭是怎么吃的呢?听吴兰告诉我,他妹妹及科室所有医务人员的年夜饭都是在科室吃的,医院给他们准备了丰富的年夜饭,有些医生的家属也送来了好吃的。在特定的环境,大家在一起过除夕,也蛮有滋味,只是可怜了家人和孩子。这时候,吴旻的孩子多想和妈妈在一起过年,为他做顿年夜饭、发红包。作为一个科室的领头雁,她没有被儿女情长牵绊,她婉言谢绝了家人的要求,耐心地对女儿说:“国家有难,匹夫有责,何况我还是科室负责人呢,医生可以回家,唯我不能,必须坚守岗位。”听她一席话,女儿沉默了,也乖乖的放下了电话,因为她知道,妈妈就是一位责任心极强的人,何况现在是非常时期,更因如此。
也就在大年三十凌晨,吴旻在朋友圈发了一则消息:我的手机忙,有各种紧急状况要接或打打电话,每次电话铃声一响,我就特别紧张,所以,请亲朋好友无事别打电话。因为,非常时期,大夫护士和患者的联系,基本都是靠电话联系,电话铃声,就是命令,你马上就要紧急处理。她希望疫情期间,不要让无聊的电话占据她太多的时间,贻误救治。这就是我们的感染科的吴旻主任,过年期间的一则消息。其余朋友的消息一个都未回复,因为太忙了。
在隔离区工作,防护衣是非常紧缺的,为了节约防护衣,每天进入病区后,她和她的同事们,便穿上厚厚的防护衣,带上口罩、眼罩,把自己裹得严严实实的,一穿就是一天,为了节约防护衣,吃饭时都不能脱下,防护衣都是特殊材料加工的,不透气,在房间穿一天,身上潮乎乎的,自己都觉得气息不畅。戴上一天口罩和眼罩,脸上肋痕横七竖八,甚至红一块,白一块,但疫情期间的她们,已经顾不了美容之类的事情,最让他们渴望的就是能好好睡一个好觉。因为,每天十几个小时,穿着防护衣去查看病房,探望病人,可谓一心扑在病人身上。太累了,睡觉成了非常时期特别奢望的事情。每天,只要她和她的伙伴们穿着防护服进入病区,她们就要尽量控制水分的摄入,目的就是为了减少上厕所的频率,这样,他们就会节约更多的防护用具。因为,上一次厕所,这些防护衣就失去了作用。所以,疫情期间,防护用具是非常紧缺的,她们必须处处节约,才可满足病区的防护需求.
如今,虽然疫情有所缓解,她们依然不能回家。一个多月的日日夜夜,她和战友们就这样战斗在疫情第一线救死扶伤,为大家排忧解难,有些病人对自己被隔离想不通,认为自己好好的,没有啥病,把他隔离起来是故弄玄虚,谩骂、发脾气是常有的事儿。但她都能够站在病人的角度考虑问题,默默承受这一切,并细声柔语,做耐心细致的工作,直到这些患者消除不良情绪为止。她经常告诉年轻的医生护士:“我们工作质量的好坏,态度优劣,直接会影响患者的情绪,稍有不慎,就会影响医患关系。所以,作为医务工作者,尽量做到微笑服务,虽然大大的口罩遮住了我们的表情,但从我们的眼神里,传递一种温度和爱,就会给病人减轻很多压力,对医治是非常有效的。”
从元月22号至今,吴旻没有休息。一直在科室坚持了一个多月后的一天,突然发烧到37度5。伴有心慌气短,头晕眼花,不能继续工作。她感到紧张、害怕,但任然坚守在病区。后在院长的督促下,不得不离开岗位进入隔离区。观察15天后,身体无大碍,连家也未顾上回,又返回工作岗位,继续工作。
这就是华亭感染科吴旻的故事,虽然很平淡,但在非常时期,这些故事却又是那样的不平凡。人们常说:“做女人难,做个成功女人更难。”因为,当你选择医生这份职业时,意味着默默无闻、无私奉献,实现着但当你面对病人时,你就会感到一未医者仁心的天职,还有救死扶伤的责任、担当和身为医生的无上荣耀。
二
吴岚,中等个头、大大的眼睛充满着睿智。她性格里既有女性的温柔善良、也不失率真大度。她是吴旻的堂姐,出自同一个医生世家,有着很高的专业知识和修养,在华亭市第二医院任妇产科副主任医师,尤其在不育不孕领域有很深的研究,这在华亭乃至整个平凉也是为数不多的专家。
2019年临近退休的她,由于具备高级专业职称,单位再三考虑,要求她延迟退休。一向对医生工作有敬畏之心的她,开始矛盾、纠结。年过半百的她上有八十多岁的老人,下有属于她家庭主妇的责任,加之自己家远在平凉。多年来,家里家外的事情都依靠丈夫,而自己一心扑在事业上。而临近退休,爱人多么希望她尽快回家,结束两地分居的鸿雁生活。老人也眼巴巴的盼她回归家庭,尽赡养老人之孝。但是,一向事业心极强,又特别热爱医务工作的吴岚权衡再三,毅然决然听从组织安排、延迟退休,继续为医疗工作发挥余热。
疫情开始,华亭市二医院也开始了紧张的应急备战状态。所有的医务工作者都投入到了这一场战役中。大年初一,本已放假的她又接到归院通知已下午三点多钟,以医生的敏锐性深感疫情严重,刻不容缓。于时,她安排好家务,拎起包急急忙忙往火车站赶去。此时火车站空无一人,唯有她忙乱的脚步匆匆前行。到窗口一问还有路过安口的车次。买好票,一人坐在候车室等车,半个小时后便登上了去安口的过路车。火车上旅客不多,寥寥无几。她坐在空荡荡的车厢里,感受着最平生以来最寂静、最空旷的一次旅行,而且是在大年初一。一个多小时车至安口已是下午六点。天色已晚,没有一辆出租车。她在寒风凌厉中左等右等,好不容易等来一辆出租车,满口要价。咋办?不坐也得坐,她必须要赶回华亭,明天到岗。不假思索,给司机100元便坐出租赶往华亭。到华亭后已七点多钟,司机急的要回家,把她扔在了华亭城区,但城区离她的宿舍还有几里路。此时,已无车可乘,无奈的她便步行前往。
节日的小城非常美:姹紫嫣红,霓虹璀璨,大红灯笼高高挂在街道两旁,温暖而诗意,不时感受着节日的繁花似锦。但街道却空空寂寂,无人行走,唯有她一人孤单的身影穿梭在猎猎寒风的大街上。今天是大年初一,家家户户正围坐一起团聚,自己却和家人天各一方。儿子在海南,老公一人在平凉,老人被妹妹接走,自己却逆行在路上,这个春节可真是五味杂陈,记忆深刻呀。不时,天空升起一朵朵烟花,喧哗了静怡的夜,染红了黑的天,夹杂着阵阵爆竹“噼里啪啦”响彻天空,让她感受着最美的小城之夜。她一个人边走边欣赏风景,孤独、劳累也不时向她袭来。回到宿舍,因走时忙乱只带了洗漱、衣物等,竟然忘记带食品。此时,肚子饿得咕咕叫,却找不到一点食品。无奈便打开手机看新闻。此时此刻,全国各地的的医务工作者都在整装待发,逆行前往湖北、武汉救死扶伤,抗击疫情。那些高昂激动人心的画面深深感动着她。她想:和这些医务工作者相比,她这点苦不算什么,他们真是在逆行的路上扑汤蹈火,救死扶伤呀!这就是她的新年,面对的是奔波、饥饿和孤独,但作为医生的她,没有抱怨,只有责任。
大年初二七点半,天气依旧寒冷。路上依然空空荡荡,公交已停运,出租司机都在家过年。她步行来到医院,开始了特殊时期的接诊。此时,大夫护士们都已经正常上班。由于华亭市第一人民医院、华亭市中医院都规定为拟似患者和发热患者的专院,故全市的普通医治全部由二医院承担。自然非常时期的孕妇接生也落在二医院,每天生产或剖腹3至8个新生儿。作为只有几人的妇产科,一下感觉到日理万机,有时候忙起来,一天一口水都喝不上。但看到这些粉嘟嘟的初生儿,那些初为人父人母,年轻的爸爸妈妈们幸福的笑脸,那份幸福感油然而生。记得一天刚忙完几个接生,回到宿舍累的饭也未吃就躺下休息,不料凌晨一点又一孕妇生产,需要她马上前往手术。她一下爬起来,穿上大衣就往外跑。可惜,街上无一出租,于是,她也顾不上害怕,一路小跑到医院。此时,大人和孩子已经非常紧张,在护士的帮助下,半个小时后,一个粉嘟嘟的女孩降临世间。
春节期间,由于清洁工都已放假。楼道的环境卫生清扫自然落在他们这些医务工作者身上,每天早、中、晚都要从里到外打扫一遍,后还要用拖把拖一遍。每天早上,年过半百的她早早来到医院打扫卫生,清运垃圾,背起消毒箱为楼道消毒。这些杂事以往都有清洁工搭理,而今,也成为她们这些护士、医生的工作内容。完成这些杂事,她已经累的腰酸背痛。此时,她一下理解了清洁工人的不易和辛苦,心中对他们产生了敬畏之心。完成这些工作后,办公室已排起了长龙,她又挂起听诊器,开始紧张的接诊工作。她的性格极好,每来一位患者,都要耐心细致的检查。即使哪天心情不好了,但面对病人时,她的脸上又挂起了温婉的微笑。她说,我是医生,但也是女人,我要把女人最美的一面,送给我的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