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秋月菊韵 >> 短篇 >> 江山散文 >> 【菊韵】我的母亲(散文)

编辑推荐 【菊韵】我的母亲(散文)


作者:吟式微 白丁,0.0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775发表时间:2020-04-14 20:37:03

我的母亲是个普通人,这一点似乎不需要刻意强调。是的,我肯定不是出生在什么名流世家,我的母亲自然也不是什么名媛小姐。事实上,我的母亲不过是最普通的农家妇女,她一辈子没上过一天学,大字不识一个,长的也普普通通,属于人堆里很容易忽视的一张脸。母亲几乎从没有出过远门,做了一辈子的家庭妇女,她现在年纪大了,脑子也糊涂了,甚至连去世二十多年的父亲的模样也不记得了,要她写什么回忆录,那简直要了她的命——原因很简单,因为她确实没做过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别说大事,就是印象深刻的小事,母亲也想不起一件。有一回,我难得有空去看她,看时间还早,又没别的事可做,于是便同母亲闲聊起来。母亲一向沉默寡言,自然是我说得多。我一时兴起,逼问八十二岁的老母亲这一生可有什么遗憾或骄傲的事。我的母亲几乎没有一丝犹豫,笑着说:“我这辈子年轻时候都吃不饱肚子,老头子又对我那么坏,谁知道他死在我前面,倒让我享了二十多年的福。我那时候哪知道我能活这么大年纪,还有啥可抱怨的。老四,你说的骄傲是个啥?”
   我只好哑然失笑,回家的路上,又不禁回味起母亲的话。呵,可不是嘛,母亲说的是大实话。我在家排行老四,上面还有三个姐姐,下面还有两个弟弟,其中大姐与下面的弟妹年龄相隔较大。我很小的时候,大姐便出嫁了。那时候,我心中虽有疑问,但因为母亲从不提起身世,因此一直以来我只好压抑住好奇心。直到有一次,父亲发脾气打骂母亲,才解了我多年的疑惑。
   原来母亲并非父亲的原配,她是改嫁给父亲的。说起来父亲与母亲的结合,也颇为曲折。母亲身为家中长女,家中还有六个弟妹,长姐如母,母亲很早就承担起照顾家庭的责任,她没有上过一天学,又赶上解放,裹了一半的小脚又放开了。母亲对此一直耿耿于怀,因为这样的脚在我们家乡俗称“半个脚”,大约带有戏谑的意味,因此记忆中母亲从不轻易把脚露出来示人,即使湿热的夏天也不例外。事实上也得益于这“半个脚”,母亲可以担水卖菜,可以走出家门遇到父亲,这个不知是她的幸运还是不幸的男人。
   像那个时代的农家女一样,母亲十七岁便出嫁到一户姓杨的人家,也就是她的前夫。前夫待她如何,我们不得而知,我只知道的事实是,在母亲生下大姐之后不久,便离开了杨家。后来经人介绍,带着大姐改嫁给因意外丧妻的父亲。父亲的前妻同样给他留下一个女儿。母亲嫁给父亲后,也算是有了依靠,因为父亲家原本是做豆腐的,家境比纯粹的农民宽裕一些,再加上父亲上过几年私塾,打的一手好算盘,为人又精明。母亲总算能填饱肚子,这在当时已经够让人羡慕了。虽然母亲不识字,但很聪明,耳濡目染下,母亲很快就学会了用秤算账,成为父亲卖豆腐的好帮手。后来我们家在父亲去世后,无人继承父业,因为做豆腐实在太苦,母亲也没闲着,她又操起了卖菜的买卖。母亲是个闲不住的人,直到八十多岁,依然每天风雨无阻,挑着菜篮去集市卖菜,虽然每天挣得不多,但每天都有进账,这些钱当然是母亲的私房钱了。母亲这辈子最自豪的事,就是从不为钱低头求人,即使在儿子面前也没有主动要过抚养费。不仅如此,母亲晚年还坚持不肯搬到儿子家同住,她宁愿让我们给她租一间距离不远的小屋独自居住,她也很少来子女家串门,原因很简单,就是不自在。母亲年轻时活在父亲的暴脾气下受够了闲气。老了,怎么也不肯再受儿子媳妇的气。母亲就是这样的脾气,我们也不好勉强。
   虽然父亲已经去世二十多年,但他的暴脾气我至今也难忘。父亲聪明好学,学什么都很快,而且有模有样,但解放后的土改运动,祖父被划为地主富农,处处受到排挤。父亲也被迫辍学,只好回家经营豆腐小作坊。后来妻子也在生下女儿后不幸去世,从此脾气越来越差。母亲来了之后,自然就成了可怜的出气筒。我小时候,便亲眼见过父亲对母亲的无端责骂,每次母亲总是默不作声,从不反抗。后来父亲生病,脾气也越来越大,母亲承受的责骂也越来越多,有时连我们也看不下去,便一齐站在母亲这边对抗父亲,每次都气得父亲喘着粗气,咳嗽着骂我们“长出息了”、“无法无天了”。后来父亲病重,我们也都结婚分家,却依然躺在床上骂骂咧咧,除了母亲,家里没人搭理他。父亲便愈加失落,便更加频繁地折磨母亲,好在这种日子没多久,父亲便在一天早上悄无声息地死在床上,那时他才五十多岁。我们都说如果父亲不死,母亲活不到这么大年纪。是的,二十多年后,我的孩子都到了成家的年纪,母亲虽然老态龙钟,却依然康健。我心里暗暗祝福母亲长命百岁,再多享几年清福。
   我的母亲是个普通人,虽然人们歌颂母爱伟大,但母亲首先是个人,其次才有了母亲的身份。我妻子就不止一次埋怨母亲的自私,对此我无力反驳。确实我那时候刚结婚,日子过得很拮据。我和妻子都在国营棉纺厂上班,每天起早贪黑,拿着微薄的工资养家糊口,又赶上孩子刚出生,没人带,我们又总是忙着加班,偏偏这个时候,在北京当兵的小弟邀请母亲去北京游玩,母亲从未出过远门,又听说是北京是首都是大城市,于是就动了心思。这件事招致了妻子长久的怨恨,因为那时候孩子正嗷嗷待哺,母亲却一点不帮忙,这无疑加重了妻子的负担。我理解妻子的不满,也清楚母亲也有游玩的权利,毕竟那时候父亲刚去世,母亲总算松了口气,放松一下心情无可厚非,只是刚好两件事凑在一起。这么多年,妻子多次对母亲抱有微词,母亲心里未尝不知,但依母亲的性格又绝不会低头,这也许是母亲坚决不肯搬来与我们同住的原因之一。我这个和事佬夹在中间也是辛苦,幸好不住一起,平时接触也不多,总算没有正面吵架,这么多年表面上还算相安无事。
   母亲“自私”不止这一处,有时连我也很生气。我们兄弟姊妹六个,母亲却格外偏爱她的小儿子,甚至连自己的私房钱也交给小弟保管,即便小弟在我们几个中条件最好,根本不缺钱。小弟继承了父母聪明的优点,很早便抓住机会外出当兵,在部队里凭着脑袋灵活,很快就当上了连长,还把母亲接到北京玩,这件事让母亲脸上有光。后来小弟转业回来,当上了镇上的干部,手上有了点权力,自然有人巴结,连带着母亲也跟着沾光。每年过年,总有人来到母亲简陋的小屋里拜年,有时候还带着礼物,母亲知道这是由于她小儿子的缘故,每次都笑脸相迎,从不拒绝。但即便如此,母亲依旧不肯搬到小弟家住,即便那里早已为她准备了一间房间,条件比现在居住的小屋舒适不少。
   母亲之所以能长寿,我想与她万事不关心的性格不无关系。与中国绝大多数的老人养儿防老,依靠儿子的观念不同,母亲一辈子自力更生,很少为了钱求过人。一来母亲一向生活简朴,对物质的要求不高,平时开销不大,卖菜的收入足以维持生活;二来母亲很少到子女家去,有事都很少去,无事更不登三宝殿。我结婚这么多年,母亲来我家的次数屈指可数,我们住的并不远,但母亲就是不肯挪步。随着儿女个个成家,夫妻间难免有争吵,母亲从不掺和;即便闹到母亲面前,她也总借口不理。母亲虽然不识字但明事理,这种事站在谁的一边都不好,索性谁都不帮,还不用受气。老太太心里啥都明白,可有些事情说不明白。得,随它去吧,反正翻不了天,过几天消停了,还是继续过日子。
   母亲是个地地道道的普通人,可她也有自己的生活智慧,我总结了八个字:不争不闹、不等不靠。母亲性子中有不服输的一面,虽然不善言辞,但母亲总在行为上教育我们。兄弟姊妹虽多,还算和谐,虽然普普通通,但都自力更生,谁也没有作奸犯科,全都是老老实实的本分人。母亲呢,早已到了颐养天年的年纪,虽然闲不住,也知道享福。也许是隔辈亲的缘故,几个孙子孙女,母亲没带过多长时间,但个个都对她很孝顺。他们参加工作后,每次回家,总是买些母亲爱吃的点心皮蛋送去,有时候还塞些钱。母亲呢,也不拒绝,照单全收,乐呵呵的,让人看了好笑。只一条:她从不张口索要,更不比较谁送的多谁的少,连私底下都没说过。母亲的智慧,让我信服。
   我的母亲就是这样一个普通人,她算不上勤劳,更不完美,她又自己的小心思,又不爱带孩子,脾气犟得很。她的爱也不平均,她很“自私”。即便如此,她毕竟是生我养我的母亲,她从没对我说过一个“爱”字——我也没有。毋庸置疑,我爱我的母亲,我和她都是普普通通的人,简单却真实,平凡却朴实。
  
   注:母亲已于2016年去世,但我觉得她还活着。只要母亲没有从我的记忆中消失,她就永远活着。这个记忆连死亡也不能改变。

共 3321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母亲是纭纭众生中的普通人,没有什么光辉业迹。一个寻常人家的女儿,命运多桀,但她又有一份淡定心态,过好每一天的生活。无欲无求,始终保有着安然无我之情,对丈夫他 宽容大度,善待家人,不争求太多利益,对儿女她则是不去强求太多。这份心态是人生最难求的。平常心淡定对,保持一份宁静,这与我们现在许多人都应该学习的,人生本无常,何争是与非,一位平凡而又不平凡的母亲。给儿女留下的财富是无穷的。推荐欣赏【编辑:枫魂帝星】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枫魂帝星        2020-04-14 20:44:27
  并非所有人都很伟大,但我们的父母亲才是真正爱我们的人,她的爱朴实无华才又真挚。
拈月为诗,清静做文
2 楼        文友:孤独小男孩        2020-04-14 22:31:45
  非常有性格特点的母亲,文字的描写娓娓道来,不疾不徐,非常有法度。一篇好文大家赏,推荐阅读!
3 楼        文友:黄金山        2020-04-15 10:22:13
  母亲伟大 伟大母亲
活到老学到老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