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楚汉】平凉职业技术学院赋(新韵)
平凉职业技术学院赋
文/郇如启
崆峒山旁,辟栋才之庠序;泾河水畔,飘翰墨之芬芳。化心血于甘霖,关爱脉脉;润桃李于斯地,书声琅琅。发轫兮茹苦,开拓兮蛮荒。借春风以催蕾,凭雄翼而翱翔。顺时代之需,组合优化;应发展之务,蓄势担纲。图壮育强,凝四校之殚力;收散并拢,聚万英而腾骧。
若夫居河西而位优,处丝路之驿站。山仰其灵,水慕其幻。林果繁盛,欧亚大陆桥畅达;牛羊膘肥,陇上旱码头集散。然则慧智匮乏,展拓局限。于是求贤渴急,兴教祈盼。洵乃挥长策,著鸿篇;振黉庠,挑重担。乘东风之强劲,借梯登楼;孵良才之先行,极目望远。揽西北之遒豪,放苍穹之鸿雁。黎庶幸欣,先哲慨叹。斯乃王维颔首,重吟阳关之华;高适开怀,即兴燕歌之赞。
伊昔根深枝蕤,源深泉丰。沧桑百年,经日月磨砺兮熠烁;贤达居守,历风雨淬炼兮峥嵘。由是究其故,觅其茎。卧薪以播火,诲授而扬旌。至于广成子善诱,祈学者虔诚。风停雨歇,黄帝崆峒修治国之道;云翻雾卷,汉武问仙寻长久太平。秦王运筹,蒙汗勒马;太白帷幄,工部仰崇。驱霾透光,泾水涟漪;施露滋润,平凉葱茏。地灵人杰乎?尚教化而倡学风焉。
至若圣地弘气,解惑释明。逝水流年,气吐千年雅韵;风流今古,胸纳百载校情。肇始陇东师范,后延几易其名。于是文明教化,踏拓野荆。精英翘楚,层出不穷。高远志存,周务学藏睿达兮重教;筚路蓝缕,张宸枢饱诗书兮谨忠。无畏抗战硝烟,大义赴难;情钟杏坛哺育,苦练精功。怀德义之播誉,崇圣人之熏风。欹欤豪哉!承百年文蕴之典,纳中西教育之精。职院适逢盛世,平凉恰值振兴。乃有师躬耕,教勤勉;厚德育,倡争鸣。洒春夏汗水之甘霖,呵幼滋壮;凝秋冬心血之琼露,去芜存菁。产教言欢,乃合百姓之心愿;科研出闺,更属蕴力而开訇。君知否?师生默契,学教融通。徜徉于山莽调研,运筹于林牧争锋。君知否?方获省级先进,又斩全国殊荣。势雄而乘兮,斯乃盛隆也。
嗟夫!时维政和,序属年少。扬长以避短,选其所钟;彻透而精专,择其所好。学前教育,倾注未来幼苗;保健医学,甘将衰弱横扫。管工接轨国际,建工独领风骚。能源化工逢良机,生物工程正昌茂。遂乃机电强,艺体俏。基础稳,崇实效。搏击学海,跨巨鲸兮行疾;勇攀书山,乘白云兮远眺。持洁重学,怀珍释宝。携手职院而攻坚,并肩社会以耽道。
赞誉乎!平凉职院之审时,踏脉搏节奏以猷展。于是万物竞秀,葳蕤焕发;千帆浪击,疾驰赛箭。鲲鹏展翅唱大风,蛟龙凌云望高远。中枢切切,送闾阎乎温馨;和风习习,覆驿路乎顾眷。崇德而笃行,厚学以积淀。强技而创新,誉高则璀璨!
【题释】
赋依中华新韵。
平凉市属甘肃省下辖的地级市。平凉职业技术学院坐落于崆峒山下,由平凉工业中等专业学校、平凉师范学校、平凉农业学校、平凉体育运动学校四校整合组建,其文脉缘起于平凉文庙和柳湖书院距今98年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