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江山散文 >> 刀锋已入沧浪水

精品 刀锋已入沧浪水 ——―――青衣怀刀《中国文化野种之血脉及延续》阅读评论


作者:我爱刘洋 进士,6112.6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5101发表时间:2010-02-01 22:43:18

如果此刻有人刚好行走在一场微雨后的长街,天上星辰黯淡;如果此时有一把刀刚好掠过深冷的夜空,那刀锋有夜的隐没,电闪雷鸣处,天空刹那明亮,那么怀刀的人呢?刀在。人也在。沿着历史文化的脉络,如蛇的奔行,以冷血的手掰开历史的节点。就这样从这篇《中国文化野种之血脉及延续》,我认识了青衣怀刀。
  
   壹
  
   如果把青衣怀刀这网名呈现的意境安置在一种与河流有关的空间延伸。那么由他的名彰含的思维状态与他文字犀利尖锐的视野,便在我面前浮现出一个儒者的形象。也许这也仅仅源于我读过台湾诗人杨牧的那一首《延陵季子挂剑》吧:呵呵!儒者,儒者断腕于你渐深的墓林,此后非侠非儒;这宝剑的青光或将辉煌你我于。寂寞的秋夜。
   然。青衣在我的眼前就是这样一种印象,似根深蒂固。但在他的文字状态却是以反儒者的形象出现。或者说他的文字倡导的实际是与儒背道而驰的方向。可以肯定的是,他是熟悉中国以儒释道为主的传统文化,所以他能在这个时间的剖切面上,像刀掠过长空,酣畅淋漓展示他判逆者一面,无情批判且游刃有余。
   因此我在等待着他这篇《中国传统文化血脉之野种与延续》,他的思维化刀以犀利的笔锋出场。第一章传统知识分子在形而下空间里的命运。【一】传统文化底蕴:一方局限于形而下与植物化生长之院落;【二】儒学:一只筑就传统文化猪栏的道貌岸然之手;【三】政治化时代:一张阉割思想的亢奋之温床。三大标题完成一个整体,思维的定势层层递进,连串的紧逼使人喘不过气。批判的方向已经在提纲挈领般的前提下,有所取舍,完成有目的的文字的组织。
   与西方哲学相比,中国哲学文化一向是文史哲不分家。行而上的“性”层面与形而下“情”的层面,在一样“天人合一”的哲学史观完成统一。这一界限暧昧的区分给青衣这篇文字找到了火力集中的轰炸点。
   且看青衣如何道来。且看他的文字是如何以诗意般的淋漓一下一下敲在这厚绵的文化铁幕上。他的前言引文中已以一种举重若轻的定式,给中国文化的先天不足勾勒了一条纵轴线。他是这样说的“季布之后,遍地的男人热衷玩起了机变权谋的游戏,无数信口开河的诺言,其价值早已不值黄铜二两。荆轲之后,有多少男人敢于在强权面前拔刀应对,无视粉身碎骨的威胁……”而造成这样文化的根结,他以笔力狰狞的一面,快刀斩乱麻般引出主题:“我在这里所说的传统文化,是指具备春秋战国后所形成的、基本价值观特征趋同的群体行为方式,其核心特征是,形而上的发育严重不足,缺乏必要的哲学高度。与大约同时代的古希腊古罗马文化相比较,不难梳理出这个特征。”当这个批判的靶点形神具备时,他开始好整以暇的纵横对比。从而予以致命一击。
   当思维进入青衣惯用的定式后,批判的结构便搭建并逐步丰满起来。而且这样的结构是严谨,且呈一骑突进之势。我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青衣在文中轻而易举引用了西方唯心哲学的鼻祖苏格拉底渎神之死,导出的西方唯心哲学的命脉“精神生命与肉体生命的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而这恰恰是东方心物一元哲学所欠缺的。而就是这个观点刹那使青衣这篇文章立体起来。场面壮观。它一直在突进,并突破了中国传统文化核心精心构筑的堡垒。中国文化开始分融。
   这个堡垒中,他以简略的笔介绍了传统文化的精髓。他是这样描述的。“易经中的太极,同样渐次生成两仪、四象、八卦、万物,最终也存在万物之中,宇宙之内,根本不可能出现如西方那样绝对独立的神或高高在上的上帝。”;“老子的‘道’应该是超越的,可惜从诞生开始一直到今天,都仍处在模糊朦胧的萌芽状态中,仅仅是一个形而上的胚胎而已。”;“庄子‘言有尽而意无穷’,等等,都是忽视用逻辑来理解问题,更多追求一种功夫在言外的效果”,差不多是一种“章句”式的智慧;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论语》,孔圣人从哲学的角度以一句“未知生,焉知死”或者“天何言哉,天何言哉”,就这样简单地将这些形而上的探讨挡了回去。而在这些诸子经典的引用,其目的是说明中国传统文化倡导的“天人合一”的理念。而忽视对本体独立存在的追求。
   诚然从整篇文章的结构来看,这样的引用是符合需要的,也深刻点出了中国文化表层的一些缺陷。作为一篇批判式的文章,我以为这样的论述法非常合理。当然我要提出的是,中国传统文化一直强调的是心物一元,它的本体确是存在的,若隐若现的,也很鲜明。比如在我看来《周易》的乾坤两卦,就是中国形而上学的本体,但它是没有独立存在,是在与其他各卦的相互作用中体现出来;孔夫子并不是不懂“形而上”论,《论语》中是没涉及这些,但他交给了《周易。系传》;还有道家的学说,佛家的学说,本体论表述的方式是融于形下各层面的叙述。至于青衣文中提到的西方哲学单独阐述本体论的著名一个问题”鸡生蛋;蛋生鸡“,这个本体论的描述,在东方更诗意化,那就是唐张若虚的“江月何年初照人,江人何年初见月”,也反映出中国哲学无法分门别类,文史哲不分的一面。这给青衣的集中火力轰炸面提供了极大的受力面。当然这些问题并不是我解读这篇文字的目的,只是提供一个借鉴、一个思考。
   精彩的还在后面。在形而上层面的重力一击后,使破绽全面暴露,为下面批判点延伸到形而下层面即政治、社会、伦理等方面,起到连锁攻击的作用。
   在不同意识形态引导下,东西方展示了迥然不同的文化进程及政治社会制度。导致的最终结果是“西欧由此逐渐形成了相对稳定的多元化资本主义社会、政治和经济体系。”“中国‘奉天承运’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制”,其间在历史各自强盛的兴衰、目前的境况以及今后延伸下去的两种文化的争斗,其实远远没有结束。前已有定论,后还未结束,但不是我本篇解读文字讨论的范围。权且为一个伏笔。实际上青衣到此开始转笔。他必须要集中批判的是中国文化几千年来的儒学传统。
  
   贰
  
   青衣的攻击呈扇状张开,由总体上对以儒、释、道为主的传统文化进行一点突破而瓦解一片同时,进而攻击面缩小,力量凝聚,五指合拢形成拳头,深入击打由传统儒家文化建构的中国历史社会政治层面。而如果对这一层面进行批判。必须动摇它的根本即儒家学说。
   无论怎么讲,“内用黄老,外示儒术”、或者“内用法治、外显儒术”,无论学术界采用哪种意识形态来规范中国历代王朝统治术,为完成对整体中国文化野种之血脉及延续的构造,他必须要完成对儒家学说的分解。
   而儒家学说根深蒂固的走以依草附木式的臣道路线。这一点,或者在青衣看来是先天不足的缺陷。使他的笔锋得到酣倡淋漓的展开,而围绕臣道路线这中心,从而在上下五千年文明史上获得人类文明史前所未有的统治时间之长的儒家学说,在这一点上,它本身的优势同时也是它的软肋。避其锋芒,攻其一点,青衣这个时候无疑是冷笑的。为达成某一目的的批判,必须有所取舍。我赞同他采取这样的方式,有理有据,事实上也攻击到了儒家学说不可避免的弱点。是的,几千年来中国大多数知识分子,走的就是这一条道路。就如他在这一节中所提到的:“学而优则仕。这种官本位思想,尤其经过董仲舒与程朱细腻的加工打磨之后,真是让历代的皇帝越看越喜欢,更随着隋唐‘科举’制度持续的推行,从而牢固驻守在无数知识分子的梦想与希望之中。”
   他的攻击点是这样展开的。“儒家学说的形成,及政权上独尊儒术的进行,必然导致儒家学说出现整体化的泛滥。进而导致独立的“个人”意识和价值观极其淡薄”;这是其一。“儒学尤其是《论语》开启了知识分子治学缺乏严谨,思维缺乏逻辑性,以及侧重追逐辞章智慧的风气。从而开启了整个文化官本位价值观之先河,儒学所推崇的价值取向,即所谓的礼教,最大的作用便是弱化个性,扭曲人性,驯化百姓。这种儒教推行忠孝之道行世,必然会摧毁人的自然性情和独立精神。”这是其二。“在儒学搭建起来的这套价值体系中,不容许‘个人’独自存在,因为这不符合道德规范。人们敬畏和拜祭的神是各自的祖先,现世的神则是当朝的皇帝。在祖与孙、父与子、君与臣、主与仆之间构成了庞大的社会网络,个人赖以生活其中,却没有一个人是独立的。人在这种网络中代表社会大网的一个交叉点,只起到一种承传的作用。如果这个人要脱离出来,则不是异端就是弃儿。”这是其三。这三大点是一个环环相扣的整体,目标直指儒家学说软肋:削弱人性独立的个体意识,为皇权的巩固打造标范。这三大点同时也为他所要张扬的观点,中国文化野种之血脉之野种,他定义的排斥于儒家规范之外人的天性的自由舒展,撕开了一个口子。攻击由这一弱点,主力突进。
   我们姑且不论他攻击所采用的资料是否以偏盖全,掌握的信息是否翔实,但这样的突破法实具有黄河之水东流的百折不挠的气势。他的目的就在于为上下五千年的野种,找一种形上的本体支持;或者我臆测也许他认为中国传统文化本体论特征的不明显,无法独立存在,恰恰是他定义的文化野种存在的根本原因;这些以魏晋清谈、南宋清明时期为代表的中国文化时期,其实可以说是中国文化史上刮过的一股比较强劲的自由干净之风。私下里我把它们与文艺复兴时期的欧洲文化对比。
   由东西方本体论的比较,到两种文化的差异,压制住儒家文化的弱点,下一层面攻击将回到由文化意识形态导致的社会政治制度的对比,然后延伸到中国数千年的封建传统,君权神授,他的目的还是为野种观点的进一步丰满添加养料。
   下面是一个强有力的证据。我也是一直这样认为:中国象形文字的推广运用对整个民族的个性和国家大一统的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他是这样说的,“中国拥有完全区别于西方那样拼音的象形文字,显然深刻导致不同地域之间的独特的价值观进一步趋同。而西方譬如在统一的古罗马,即使常用的是官方的拉丁语,其他的如希伯来语、希腊语和埃及语仍旧被大量的使用,各地不同于罗马的价值观便得到有效的延续。可以说,中国文化内部微小的差异性极其有助于中国文化认同感。这种具有强烈认同感的文化,是让中国在春秋战国之后,绝大部分时间里都能处于统一状态的关键原因。”这段论述非常有力,我是觉得有必要进行进一步的阐述。存此。
   而实际上这种象形文字与中国传统的儒家文化,焉知不是一种唇齿相依的关系,或者它们是一体两面,正如光与影丝丝相关。这样文化带来的便是他文中所说的使中央集权制出现并得以顽强维持下去的根本原因。
   而实际上,在我看来,儒家文化一个根本点在于即上面阐述过的“天人合一”、“天人感应”理念,对皇天厚土敬畏、对自然敬畏。历代统治者明显看到了这一点,他们通过儒学臣道路线的本质,偷梁换柱,“天人合一”以合理化的组合应用到他们统治的臣民上去,并通过国家专制工具给予巩固与传播。对他们自身却毫无约束力,这属于一种偷换概念的权术。儒学也许到此违背了孔孟开创之始的初衷,完全沦落为统治的工具。这根本在于是儒家臣道本质与统治者的虚伪而导致。所以青衣提出了这样愤怒的观点:儒学:一只筑就传统文化猪栏的道貌岸然之手。
   在完成意识形态的批判后,他的笔下面直接指向这种形态下存在的人群理念及中国知识分子的命运。
  
   叁
  
   在形而下的空间,由儒家君纲臣道铁律打造的中央集权专制制度及封建大一统局面的形成,导致整个国家为适应这馆性机制的运转,至少在民众发出声音的界定下,只能在封建高度集权的局面统一成一种声音代表社会的主流,而且这声音必须为统治服务。高度集权的背后将向世界展现出一幅血淋淋的文化压制的惨淡结果。在这一点上,青衣通过东西方两种文化的比较,已经清晰形成自己的思维。他的定论具有必然性。“中国的知识分子作为个体时,自我意识超群;作为整体,则很不成熟,难以形成过独立的意识,总是要依附权力集团,盼望为明君而谋,做王佐之才。”这确是颠扑不破的道理。而这种局面的形成跟儒家文化消极的一面,关系可谓善莫大焉。
   显然青衣在此阐述时,对于这样局面的形成,他尚未与本体论的支持结合在一起。而使我奇怪的是,为什么整个中国历史在传统文化的引导下,尤其是在本体意识模糊这一天性固有结构的指引下会造成这样高度集中的局面,实在值得研究。
   然后他援引了战国四君子延揽食客旧例;儒家人臣典范代表诸葛亮与刘备白帝城托孤事例及现代毛泽东对知识分子起用的评价,来支持他的观点。结论也是显然的,即阐述“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这一中国知识分子最高的传统价值观。
   这对于大多数中国知识分子的命运来说,是在固有文化熏陶下的自愿选择。透用易文化传统而言,是内卦发生了变化。接着他的笔挑向另一方面,即从统治者的角度来说,为了驯化知识分子的奴性,他们必须恩威兼施。我认为一定程度上,这方面的力量是属于外卦范畴,当内部基本因子发生变化,随之而来的外力才能顺利地侵袭薄弱环节并达到目的。从而内外卦相互作用,出现错卦、综卦等循环往复,一体八面的变化,运用到文化上便形成这种局面。显然以易文化为源头的文化传统涵盖了中国社会制度的各个层面。是一个潜移默化接受的过程。然后形成中国知识分子特定的命运圈。而且在这个固定的圈子中,永远有一双掌握国家工具的暴力之手来维持。他们借助君权神授这一铁律完成统治权力的占有。
  

共 6824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作者的条理性很强,也很明确,对野种文化也较为客观的做了阐释。基本上来说,就知识分子谈社会依旧具有狭隘性,不知道作者是不是这么想的,青衣怀刀显然有点立场过于突出,有点一叶障目的意味,体制与文化产生的怪胎这样推断并不合适——【编辑:健叔】【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1002006】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健叔        2010-02-01 22:54:18
  作者的思路没问题,但对作者描述的作品不敢苟同 个人意见
比较不上路子
2 楼        文友:夏冰        2010-02-02 14:21:22
  理性的审视,给文本注入了质感。对青衣怀刀及其观点的透视阐述客观到位。
山西省作家协会会员。一直在文学的路上走。目前致力于文字表达无限可能性的探索。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