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看点·新生】葬礼(小说)
题记:时间是一面忠实的镜子,它见证了人类的荣光与颓废;正确地诠释了人类的真、善、美。
一
凌晨一点半了,李威终于忙完了手头的工作,明天这个项目就要拍板定案了,希望这半年的辛苦付出能得到老板的认可,能得到市场的支持。要知道,这个策划案可花费了自己不少的时间和精力,若不是王璐的帮忙,也不会这么顺利。王璐!对,王璐,李威有些兴奋!
“王璐是个好姑娘!”李威自言自语地嘀咕着。
“叮,叮!”手机来信息了。
“王璐,一定是王璐也想我了。”李威停止脱衣服的动作,抓起手机,想到王璐与自己蛮有灵犀的,就有些按耐不住的高兴。嘻嘻,这段时间一直这样!
“家父于农历八月二日一路走好,望众亲朋速归!”不是王璐,这话是啥意思?李威拿着手机,一头雾水。
“一路走好!”去哪了?旅游?出国了?
“速归?归哪?”
唉,都怪自己平时不细心,这个手机号码很霸气,尾号888。算了,大概有是哪个土豪恶作剧。李威放下手机,继续脱衣服准备睡觉。
“得睡个好觉,明天又是难熬的一天!”
“唉,自达进了公司,哪天轻松过?”李威自言自语。
“去TM的理想,谁都别和爷谈理想,爷的理想就是不工作!”
李威愤愤地说,把自己的身体重重地摔在床上,摆了个爽爽的“大”字,舒舒服服地闭上眼睛。
刚一秒,电话又响了。李威有些气恼。“哼!害人的高科技!”他迟迟地不肯接电话,电话却执着地一而再再而三地尖叫着,在这深夜里,显得异常刺耳。
没开灯,他摸摸索索地拿起手机,极不情愿地睁开眼睛,哎呀,是爸!
“威威,你收到你大哥的信息没?你大伯去世了,明天咱爷俩得回老家一趟!”没等李威开口,老爸李自强就命令他说。
“什么?刚是堂哥的电话啊!咋说话的?”
“你就别说他了,我也是打电话才确认的。你哥忙,他又是领导走不开,咱俩明天必须回去!”父亲脾气一直这样,不给你选择的机会!
“可是,可是我明天有很重要的会议,我努力半年了,就打算用我的策划案赢得年终奖哩……”
“重要?再重要还能重要过死人,你不知道死者为大的道理?不管有多大困难,明天中午12点,我在家门口等你!”没等李威说话,老爸的电话已经挂了!
李威怂了,要知道,他特别怕父亲!“那好吧,我试试!”他顺从地喃喃自语,悻悻地放下手机。
此时的他已经没了睡意。老板也不好对付啊,算了,算了,谁要咱在人家锅里讨饭吃呢!为五斗米折腰?!去TM的人民币,害得爷没了自由!他定了五点起床的闹钟,“凑合着眯上一会儿吧,起来还得收拾收拾呢。”
所有的收拾停当后,才不到七点,天还没完全亮,依稀可以看到星星的影子。楼下已经有不少的车在行驶。“唉,生活,生活,就是生下来活下去。在这个竞争激烈的时代里,哪都是弱肉强食的残酷现实,谁不是艰难地活着啊?能活着就不错了!”李威有些自怜自艾。
再过了没多久,楼下的车一下子就多了起来。喇叭声参差不齐,时而急促,时而缓慢,李威没有心思欣赏这城市的繁华。他多么希望这快速的生活节奏可以慢一点,慢一点,能给人喘气的机会多好啊。唉,可在这洪水一样急湍的逆流中,稍不留神就会被大浪打回岸上,他这么想着,又不得不急急地涌入这鼎盛的人流里。
不到八点,公司里已有几个人早早在办公了。李威礼貌地微笑着与人打招呼。
“李主管真早啊,如此敬业,难怪年年得优秀啊!”王城城阴阳怪气地损他。
“是啊,那也得感谢你多年承让,没了平原,哪来高山?”李威边整理办公桌的文件边回应道。
王城城还想说什么,可是一时语塞,谁要他工作能力不如人家李威呢。他极不情愿地咽了咽唾沫,瞪了李威一眼,也开始忙起来。是啊,虽是工作对手,但生活中没了对手,岂不更没趣?!
“二位,早啊!”王璐,一个漂亮的九零后女孩。她如百灵鸟般活泼,给人阳光,向上的感染。她是李威的助手,是位工作能力极强的大学本科生。她的出现让整个公司也年轻起来。
“王璐,过来,有事要说!”李威向王璐招手。
“这是做好的策划书,一会由你在大会上讲解。剩下的工作也由你替我完成。我必须回老家一趟,大概得三天,凡事你必须上心。我回去了,你要迅速成长,能独当一面。”对于王璐,无论是工作能力还是为人处世,李威都十分喜欢。他相信她能应付得了剩下的所有事物。
“可是,头儿,你必须走吗?这可是决定你年终奖与提拔的最好机会啊,你甘愿给我?”王璐知道李威多么看重这次会议,也很清楚他为此做了多少努力。
“好好干,你成功了,我为你高兴,也是我成功了啊!”李威拍拍她的肩,一语双关。
王璐迎着他炙热的目光,脸颊绯红。
他们接交完手续后,已经快八点了,各部门领导都来到会议。李威向总监办公室走去。
“你这是什么意思?明明知道这次会议的重要性,还请假?”总监扬了扬手里的请假条,对李威就是劈头盖脸地一顿黑批。
“你以为我想?没办法啊,大伯去世了,老爷子非让回去不可!”李威也几百个不情愿。
“那就是啊,又不是亲爹。不准假!”
“不准不行,老爷子把车票机票都买好了,他那脾气……唉,老爷子就在家等着呢!”李威有些生气,硬压着没发火,仍然站着说。
“那行,我没这个权利,今天正好老板在,你去会议室找他吧!”总监指了指会议室的门。
“非说不可?”李威有些发憷,要知道老板周工可不是省油的灯。
周工原名周恒志,记忆力超强,从小学习就没下过全县前三名,重庆人,是大家心里眼里“别人家的孩子”,在众人的仰慕中长大。大学毕业后去日本留过学,会五国语言,因不满分配,便自行创业。他管理极为严格,近乎于残忍,私底下大家叫他“日本人”“周扒皮”,可他又特别惜才,对有能力的人格外关照,奖金比工资高。但能有多少人理解呢?很多人在试用期受不了他的苛待训练,刚学了些技能就离开了,去别的公司当管理人员。周的公司也成了名副其实的人才培训基地,因此也提升了知名度。
周恒志张扬却又含蓄,典型的矛盾综合体。他特别不喜欢别人叫他老板、老总,周是工程师,故命人称他为周工。
“周工,我要请假,请您无论如何也要同意!”李伟直截了当地说明来意。
“怎么了?你不知道你现在要干什么吗?”周恒志皱起了眉头,声音不大却充满震慑力。
“没办法,我大伯去世了,我必须回去一趟!”李伟硬着头皮说,他已经做好了被拒绝的准备。
“什么?你大伯去世了你要请假,有没有搞错呀?”南方人真有些不近人情。
“今天你大伯去世了,明天他大姑去世了,大家都请假,我这公司还办不办了?”周工有些发怒了。
“你奖金不打算要了吗?”周恒志总能恰当地找到员工的软肋。
“顾不了那么多了,死人更重要!”李伟无奈地说。
“那好吧,你办好交接手续,快去快回!”也许是老板想到了什么,他竟然答应了。
听到这样的答复,李威有些出乎意料,还站在那里傻傻等着下文,一时竟忘了离开。
“怎么,你在等我后悔吗?”周恒志笑眯眯地看着李威。
李威一下子明白过来,没说感谢的话,也忘了矜持。任身后一片哄笑,头也不回地冲出了会议室。
二
李威离开公司已是九点多了,他在公司楼下拦了辆出租车,急急往家赶去。父亲已在门口等着了,他没来得及与母亲打招呼,又坐车赶往机场。
很庆幸,去往咸阳的班机正好还有一个小时起飞,他们立即办理手续,顺利登上飞机。
飞机在云层里穿梭,看着翻滚的云海,李威的心根本无法平静。不知道会议结果如何,自己精心准备的方案是否能通过,王璐真的能行吗?
看着李威若有所思的样子,父亲有些生气,又有些心疼。面对已经二十六岁懂事后却从未回过老家的儿子,他实在不知道怎么给儿子讲老家的事。儿子在照片上见过大伯,电话里说过话,真正的面都没见过,除了那点血缘,还会有什么感情啊?强迫他回家,真有些难为这孩子了。
脚下云浪时疏时展,层层叠叠,变幻万千。如此时李自强潮水般的心绪,离开家有30年了,当年的玩伴们都已差不多七十岁了,个个应该和他一样,满头白发,唉,有几个都不在人世了。不知道李双成现在过得怎么样了?想当年补丁摞补丁的衣裤,吃了上顿没下顿的日子,李自强皱了皱眉头,为了讨个活路,改革开放不久,他就带着媳妇和一岁半的李长武离开李家祖祖辈辈生活过的小山村,离开那片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黄土地。
刚到广州,赶上服装厂招工,他就在厂里当了装卸工。李自强勤奋又肯吃苦,深的老板赏识。后来又自学修理技术,当了工厂的车间主任,并在本地买了房。李自强一家有了安生之所,媳妇又生了李威,俩孩子大点时,媳妇也在厂里当缝纫工,一家子生活还过的去。
李自强作为对厂里有贡献,又是老员工,临退休前他还升了职,孩子们都聪明上进学习好有出息。大儿子李长武如今是国家公务员,也是个不小的领导,平时忙得也是脚不沾地。他已成家,妻儿温顺,家庭和美。小儿子李威不愿当公务员,非说在私企上班能体验人生价值有创造力,但他也孝顺,从未和自己顶过嘴、红过脸……
李自强一会想这一会想那,想爸妈,想哥哥,心情越来越沉重。但所有的念头都在催促着他——赶紧回家!
飞机在咸阳机场滑落,李强父子拎着轻便的行李匆匆离开机场。呵,陕西的变化真不少啊,到处是高楼商店林立。路两旁都是漂亮的风景树,虽然行人络绎不绝,但却听不到大声的喧哗。
人民素质不错嘛,李自强自言自语。其实他这么多年也算得上是见多识广,但对此也毫无挑剔,甚至觉得这里比那蒸笼似的广州更好。
没有接站人,他们又坐上去往龙城的巴士。一路上树木成荫,高速公路两边那些民房上铺着红色、蓝色的彩钢瓦,一切都给离家多年的李强带来前所未有的新奇感受。
可是,李自强总感觉少了些什么?是什么呢?对,庄稼地。庄稼地怎么没有了?人怎么也少了,进进出出的就只是零星一些老人,还有刚会走路的孩子。按季节算,现在应当是收玉米,收豆子,收谷子最忙的时日了。可四处都见不到劳动的踪迹,人呢?喜欢在墙根下谝闲传的人怎么一个也看不到了?
李自强对这样的变化有些愕然。以前的青瓦房,土窑洞早已没了影子,这在情理之中,社会嘛,在日新月异地发生着变化。贫穷被富足代替,原来的瓦房也被两层小楼房代替。家乡变得时髦,变得现代化了,可没有了庄稼却让他有些不能接受,难不成人也可以不吃饭了?
车子在平坦的公路上飞速行驶着。正前方的电视里播放《陈真正传》的老电影,打斗声此起彼伏。同车的乘客们兴致缺缺地有一下没一下地瞅几眼电视屏幕。身旁的儿子已经酣然入睡,他的眉头时而紧锁,时而舒展,嘴角略有些上扬,唉,一定又是在做梦吧!
“车不进城了,不上塬的乘客请下车!”乘务员的声音令安静的车厢变得微微嘈杂起来。李自强父子没动,进城的乘客在三角路口下车后,车子再次启动,往上塬的方向驶去。
车子行驶在县级公路上,两边没了高楼大厦。成片成片的果园在向乘客们招手。正值金秋时月,刚从袋子里出来的苹果或白或浅红,粉嘟嘟,白胖胖,薄薄的苹果皮几乎包不住呼之欲出的果肉,那个个苹果像颗颗超大的水晶玛瑙。大家的目光被车外无边无际的果园吸引,话题自然也转移到了苹果的收成上。
“知道吗?我村老杨家富士,噶拉一共180棵树,连续四年每年都能卖十多万呢!”一个中年男人大声地说。
“哎,那一定是很懂技术的专业果林高手吧?”中年男人前面的大胡子好奇地问。
“谁说的?是老俩口,快70岁的老俩口,老牌农民!”中年男人极力纠正。
“了不起,真了不起!”车上的人对那俩位素未谋面的老人充满敬意。
“谁知道现在的年轻人在想什么呢?可了劲地往外跑,一年到头挣不开几个钱,还弄的父母不得安生,操碎了心,想见一面都难啊!”前面的一个老人自言自语地说。
“是啊,看城里的楼房越修越高,农村的人越来越少,可高楼里住着几个农村人啊?唉,什么时候人都不能忘本噢!”草帽男似乎有些学问,自顾自地说着。
“你们看看,咱眼前除了这成片成片的果园,谁还看到啥庄稼?庄稼再不值钱也是主粮啊,自己种的粮哪会担心添加剂、漂白粉、苏丹红、瘦肉精啊!”另一个谢了顶的大约六十多岁的老人悠悠地说,“难不成人人饿了都啃苹果?”
“就是,就是。”一群陌生人附和着。
过了一分钟的时间,有个年轻点穿着时尚的小伙像是在自言自语:“我爸妈那么辛苦地供我上学,他们就不希望我待在农村,我爸说农村的活就不是人干的。太辛苦,挣的钱再多也是农民,不被人看得起,没社会地位,要不,我也不想在外边看别人眼色过日子。”他一脸的疲惫,看起来很伤感,像在外边受了极大的委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