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宁静•正】老人与鸟(随笔)
像往常一样,我和朋友散步到还没通行的金融街。街前的小广场里,经常聚一帮闲聊的老人家。还有牵三条白色宠物狗在里面逗弄、遛耍的时髦女。
小广场里常见一位老人,他总穿运动装,脚踏运动鞋。看来他是既爱运动又闲赋在家。
老人每天按时到小广场。他身后斜背一把二胡。一手拿马扎,一手拎鸟笼。笼里有两只鸟,不鸣不叫。
老人在小广场固定的地,放下马扎和鸟笼。从上衣左边的口袋掏出个小播放器。播放器暗红色,很沉旧。
老人按开播放器,老歌《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响起。他在马扎上坐稳,开始调试二胡,开拉。吱吱扭扭……二胡随着播放器起承转合,洋洋盈耳。
老人跟前的笼中鸟,逢人路过,扑棱几下,叫几声。或许是受到外界惊扰亦或是显摆,反正无人能懂。
这天,老人一边拉二胡,一边看笼中鸟,若有所思。突然,他撇开二胡,颤巍巍掀开笼门,“飞吧!你们飞吧,我不能再捆住你们,让你们陪着我也没任何意义。”声音充满哀怨,又有不舍。
笼中鸟对突来的门开,很不适应,它们不急于向外飞,而是小心翼翼地试探,等到两只鸟确认可以出笼时,它们没有丝毫留恋,毫不犹豫地一飞冲天。
老人望着如洗的碧空,手搭凉棚,寻不到鸟儿的踪影。他心有不甘,“哎!这俩货,就这样走了?就没得一点点留恋!难为我喂养你们这么长时间。怎么这么像我那俩孩子呢!”
二胡又伴着播放器响起。从旁边过来位老太,他们看上去年龄相仿。彼此很熟稔地打过招呼。
老太撇一眼空鸟笼,“哎呀,你把它们放了?”
“放了!留着我还得伺候它们。它们又不伺候我。”老人回答。
“嗯,放了好,让它们自由翱翔。你也少桩操心事。”老太接茬,意有所指。
老太身材保持得很好,走起路来袅袅娜娜。
老人换一曲《贵妃醉酒》,老太轻袖起舞,高潮处一个卧鱼套住老人的眼睛。老人沉醉其中。
“还是老样子。”老人由衷赞叹,“哎,五六年了。我们要是那时候,也许……”老人感觉没法说下去,“孩子们送的鸟,鸟能跟人相提并论么。”
老太不接茬。
他抬头望望天,“不早了,回家做饭去。”
老太擦擦额头的汗,“今天中午你吃什么?”
“一个人的饭好对付,一碗面足矣。”老人有些落失落,话也懒得多说。
没有鸟,鸟笼变得多余,老人要扔掉它。
老太劝解,“挺好一个鸟笼,你留着,或许以后孩子再给你买鸟呢。”
“再给我买鸟,就直接放飞,反正我是不要。”老人回一句。
“你要回家?明天还来不来?”老太问。
老人急呼呼收拾完自己的东西,也不同老太打招呼。他没精打采地往家走。
老太站在原地,“把鸟放走,你就不会孤独寂寞么。你错了。你会更觉寂寞空虚。”
从那以后,我们在小广场再没看到拉二胡的老人。
时间一久,我耐不住好奇,打听老人的事。
听说,他开始闷在家里,看天,看地,看风景。看楼与楼之间绿化带里植的树。
有一天,老人在阳台晒衣服,偶然发现树上有个洞。老人用步子量出自家阳台与树洞之间的直线距离,不到五米。当然,这得忽略树洞与地面的垂直高度。
春天,树飘絮,洋洋洒洒扑面而来。老人眯眼睛细瞅眼前的老树,就知道飞絮扬花的播种。他心一紧,自语,“啊,我的孩子们呢?”
他又看一眼老树上与他所住楼层平行处的洞。洞口不大,也不成型。“哎,也不知道有多深?会不会影响老树往后的生存?”
蓦地,老人的眼睛直了,一只啄木鸟绕树而飞,若老汉当初坚决要买这个小区一般。
“嗯!你一准是要在此安家?”老人欢喜了,原先他看见的一只啄木鸟现在变成两只。
老人笑出声,“丁丁向晚急还稀,啄遍庭槐未肯归。终日为君除蠹害,莫嫌无事不频飞。我倒要看看你们是怎么住下的。”
清晨,太阳照进老人家的阳台,由于老树的缘故,明明暗暗的阳台斑驳成一座怪城。
老人吃过早饭,搬把小木椅坐住,架上老花镜,好像调皮的孩子被有趣的事儿吸住眼睛。他目不转睛地盯住树洞,期盼那只啄木鸟早点出现。
“来了,来了。”老人心一喜,“咦,没有空手来啊!”他嘴角上扬,微笑着。
两只啄木鸟用嘴叨着几根枯草,枯草历经冬天的浸染变得软塌塌,很适合做窝。老人点点头,“你们真让人佩服。”
就这样两只啄木鸟来来回回、飞进飞出。老人对它们所做的事,全程评价,他倒成了大忙人。
“好像年轻时候的我,浑身上下有用不完的劲,怎么也不累。可我现在觉得累了。”
午饭后老人休憩会儿。他继续坐上小木椅,手里握把小茶壶,隔几分钟老人就慢慢吸溜口茶水。
啄木鸟们进进出出。它们都是空嘴而归。
“难道你们这么快就搭建好家了?”老人越想越坐不住,“我为买这个家花掉多年的积蓄,你们就用一上午的时间,也太那啥了。”
老人迅疾的身影与年龄不符。老树的洞近在眼前,因为树洞太高,他看不到里面,急得老人围着树转圈圈。
老人猜测树洞里的家,“有婴儿床么?”他为自己的问话哑然失笑,“婴儿床?它们是卵生,孵蛋,不需要婴儿床。”
老人又想,它们需要尿不湿吗?
“一窝好几个孩子呢!”老人楠喃自语,“还是人类麻烦,一胎、二胎都高兴,多胎就一大家子一起忙,甚至累到想哭鼻子。”
老人停一会,继续叨咕,“还是忙点好,最起码闹闹哄哄不孤单,忙忙碌碌很快乐。”
嫩黄的月牙儿斜跨在天边。碧绿的树叶随风欢歌,两只鸟儿归家了。
老人拍拍手,关掉阳台的灯,走进卧室,爬上床,躺好。他闭上眼睛,心里开始算计自己的俩孩子还需要多久才能回家。
故事听到这里,我感慨颇多。我们都是成人,我们家里也有老人,难道也像翅膀硬了的鸟儿一样,远走高飞不回家?
讲故事的老人家又指指走远的时髦女,“看到没,她的父母有病,不去陪护照顾,每天就这样浪费大把的时间和钱财宠着她的祖宗。”老人家说“祖宗”二字时,专门指指那些狗。“我们并不是不理解养宠物。可总不能宠物比家里老人的地位还重要吧!哎!应该能有两全其美的办法!再说,人人都有老了的时候呀!”
此话有理。现在独居老人不少,无论子女给钱,送礼物,恐怕都难以抵挡老年人来自内心深处的孤独和夜深人静时的寂寞。
鸦反哺,羊跪乳。让我们放开手机游戏,放开宠物,抽点时间回家看看。哪怕是粗茶淡饭的陪伴,哪怕是哈哈一笑的慰藉。
像歌里唱的那样:常回家看看,帮妈妈刷刷筷子洗洗碗。给爸爸捶捶后背揉揉肩。
只要我们有心,做到这点应该不难。
敬茶!问好(?▽?)
敬茶!问安(?????)再次感谢老师鼓励。
感谢(?´ω`?)敬茶!
敬茶道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