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暗香】怪石林的梦幻(散文)
藏于深山,秀于林壑,这里吹拂着千万年的清风,这里沉淀了亿万年的光阴,它神奇古怪,嶙峋迷离,走入它就如走入了梦幻。这里不仅有自然的奇美,还有红色的故事。
——题记
一
乐平的怪石林,老早就知道它,原以为它没什么特别,几次路过都没有进去瞧瞧。这个错觉,要怪罪怪石岭。
南昌西麓的梅岭山,有个怪石岭景区,沿山脊修了一段约四公里的长城,既作为旅游景观,又可为森林防火,号称“北有八达岭,南有怪石岭”,来此休闲市民不少。喜欢户外健足的我,登过多次,为放飞心情于旷野与山川,并非它的“怪石”。实话说,这里仅一小山沟里层叠了一些滚石,与“怪”字大相径庭,有点名不符实。
想想云南的石林,比比怪石岭,引物连类,累及无辜,就对乐平的怪石林,多了一分怀疑。总觉得不就一个是“岭”,一个是“林”?怪石岭如此,怪石林能如何?有两次去万年的神龙宫,尽管两者只几公里路,也还是“轻易”地与它擦肩而过。
国内新冠疫情缓解,省里为促进消费,试行“周末2.5弹性作息”,高速也还在免费,响应号召,决定去怪石林打个卡。
那日天晴气爽,蓝天下白云悠悠,春光明媚的、柔柔的。习惯自驾游的淡定,两个小时的车程,一公里一公里地掠过,最后五公里的山路。山峦葱郁,翠竹高风,绕过来龙山,登上瓦子坪,路过朱家山村,就到了景区门口。
远路而来,时近响午。三个小时的游览,空山孑影,一路独游,仅结束前遇见几位游者,真是一个人的旅行,自由惬意。但第一次来此,钻石丛,行山林,陌生的山路,还是有点冷清与孤独。可没关系,奇形怪状的山石,妙趣横生的景观,很快让人忘情其中,沉迷而忘归。山里的空气清新,散发着草香。春天里,还随时会从何处飘来一阵沁人的花香,能不心旷神怡?
回头想来,人的思维,容易因曾经的所闻、所见、所历而形成惯性,固执者还本性难移、墨守成规、以偏概全,不肯接受新事物。有些后悔,一个观念的偏颇,错过了怪石林美景这么多年,“相逢情便深,恨不相逢早”(宋·施酒监《卜算子》)。
二
怪石林满山都是石,都是嶙峋怪石。
进入景区,望见山高处有石影,寻着石头的方向,开始在一堆堆的石头前观趣,在一座座石城里徜徉。
在一个绿草茵茵的山坡上,藏着几组石丛。这丛石中,分明有只蜥蜴在那翘首;前方那棵茂叶的老树后面,藏着一群直立戏水的海豚;而南侧山顶上的一丛,不仅可见一只卧虎,还有一只狸猫,还有座风蚀得起伏突兀的山峰,有四五个镂空的穴洞。更有意思的是,往前走了一段后,那只狸猫变成了昂首的神龟,而那突兀的山峰,分明是一只黑熊、一只狐狸和一位身形健硕妇人的合影。这里的石头,这里的石丛,多是这样奇形怪状,不少似人似兽。
这已是半山腰,转过山冈,豁然开朗,眼前一片开阔。这就是风景坪乐园,两山之间的一片山坳,树木稀少,绿草如茵,像是一片缓坡起伏的草原。那灰白色的山石,星星点点,有的随意散落在山坳,有的依势列阵在舒缓的山坡。尤其那东山坡的草地上,山石在阳关照耀下,白亮白亮的如羊群般,似是在往山坡上冲,争抢那最丰茂的牧草。有趣的是,那牧羊的“少年”,站在高高的峰巅,不知道他是在自顾地登高瞭望,还是在豪放着凡人听不见的草原牧歌。
乐园北侧,就是刚刚那突兀山峰的另一面。从这个视角看,它简直就是一座连绵的山屏,峰峦壁立,峰尖错落,奇形怪状。两棵碗口粗的树,根扎于石缝间,耸立石顶,和那最高的峰儿比俏。在石缝中,长成这么高大挺拔,不知道要多少年的功力?我暗自嘀咕时,那天上的白云似乎感应了我的心思,风吹云动,絮云变幻,在石山的上空,打了个大大的问好。多么奇妙、古怪,反让我有点错愕。凡间小民一个,哪敢天问?大自然的机巧,可意会不可强求,它的神奇,不可估量,正如这怪石林的“怪异”。
怪石林的石头千奇古怪。按照路牌指示,往“天马行空”。行至路口,就见一石如背负巨甲的神龟,探首着艰难地在山林前行,蓝天白云衬着它的身影,大地绿波托着它的身躯。走到它的近处,从侧面看,这石却是位慈眉善目的老者,鼻梁还挺翘,蹲坐在两棵小树下,是哪位道人,想着千万年的心事?其实,从另外一面看,这里是景区著名的“三星高照”,三组石头一排,如三位老者,人们美好地喻其为福、禄、寿三星,来到人间,赐福生民。
怪石林的石头,就是这样,不同角度,不同视野,同石不同态,变幻莫测。你再看那“拇指石”,正面看是一只翘起的大拇指,侧门看却像一尊佛,前面的济公在向佛作揖,而稍微移步,那济公却突然变成了一只黑猩猩,坐在那里理着毛发。还有那“佛手”,高四十余米,正面看酷似一只巨大的手掌,变换不同角度、侧面,它有时似东方雄狮,有时如飞龙升天,有时也似巨螯出海,有时还如石猴观海,甚至像雄鸡报晓等,让人感叹:真是“佛法无边,变化无穷”。
穿过一片小树林,是一组石景,石峰林立,沟壑纵横,细看也是一石一景。一石如猪头,贴近树枝,被拟名“八戒偷吃长生果”,一个“偷”字,生动、妙趣地刻划了这“八戒”欲与怯的犹豫,惟妙惟肖。一石巨硕高耸,阳光下皎洁,被称为“珠峰微景”,此时,“峰”顶冒出几支翠叶,我欲改其名为“珠峰微翠”。在“珠峰”右侧,有石下似腾云,上立翘石如骏马欲飞,此正是“天马行空”,说是女娲补天所乘之马。
人们对大自然的神奇,除了崇拜,还总是富于想像,归咎于怪兽,直通于天神。怪石林的神工天巧、奥妙无穷,归神于女娲。说是女娲补天剩余的石头,遗弃于这山野,把神奇美妙赐予了这方山水。不远处,女娲正在俯瞰着她拯救过的世界,也在监管着一群恶魔。传说在天塌地陷之时,有鬼怪作乱为害人间,后被女娲降服,将它们囚禁于石城内。但它们还是不规矩,总想着逃离,你看那老鼠精,攀于城墙头,伺机而逃。
怪石林能够找到许多种动物,更别说十二生肖了。山路上,一只金毛犬蹲坐路旁,迎候人来人往。还有要小心,有个路口,被恐龙挡道。在石中园景点,一只锦鸡正与一只狐狸隔空对峙,一只鸽子好似要劝架,而蹲在背后的小象,却若无其事,真是活灵活现。尤其是那“龟来峰”,这应是怪石林最大的一只神龟了,昂首向天,神奇灵动。有意思的是龙与虎,几条石在树荫的草坪上,从右侧看貌似几只蟠龙潜藏山中,而从左前看,却如几只猛虎卧于树下,真是“藏龙卧虎”。有人说,看见玉兔下凡;也有人说那风景坪东侧的山,其势分明似一只“金融牛”。在怪石林中,找寻这些“动物”,不仅仅是一种乐趣,也需要点运气,需要点眼力,更是在寻趣中,品味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感受大自然的神奇伟力。游怪石林,让我增添了对大自然的敬畏。
在一个狭小石门前,有连理枝护门,一株两枝一株四枝,六枝合抱,令人侧身收腹方可进入。进入后,是别有洞天,这正是“园之源”。四周直耸的山石,深灰色,层层叠叠,玲珑剔透,如江南园林之石山,曲径通幽。这个天然的石城,不就是江南园林的天然样板?
园之源也是一个分叉点,往右去石林迷宫和佛手景点,行程较远,往左进入“逍遥谷”,然后“一线天”、“风动石”到“龟来峰”,回到原点。
行到园之源,也就差不多逛了三分之一,但已经大饱眼福了吧?是的,这满山遍野,石峰嶙峋,到处是奇石,随时有惊奇,有的如太湖石般“皱瘦漏透”,有的气势磅礴,有的玲珑可爱。或似人神,如观音石、神女石等,或如禽兽,或似幽城古堡,或者如这样那样的器物,几乎都是栩栩如生,大小不一的石屏,还有不少风动石,真是景色幽绝,引人入胜。
三
身躯坚硬的石头,遗落到了人间,即使还有棱有角,但也会如《石头记》里的贾宝玉,性情温润,乖张多情。怪石林也是个情意缠绵的地方。
那石头,一对对地相依相簇。有的对面而立,互述衷肠;有的紧紧拥抱,不离不弃;有的要离还连,难舍难分;也有的独望远空,盼君早归。那树荫下的石丛中,两只石老鼠,情真意切,在那里叠罗汉,人们戏称为“二鼠闹春”。藏在一线天边的“情侣石”,在这绿水青山之间,相拥缠绵了亿万年。石头是有情的,从怪石林中,你能寻觅到它们之间的爱情与亲情,亦或还有友情。
那树木,一杆杆地成对相缠。也许是地质的原因,怪石林的树木并不高大,但是,却常见那连理枝,两三树相拥,甚至四五相簇也不为怪,它们树干比肩齐上,枝叶交叉纵横,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依相伴,情切意深。
最让我感慨的,还是那树与石的纠结,那刚与柔的缠绵。常见一组山石之上,突兀着一棵或几棵树木,是树见缝插针,缠缠绵绵,深入了石的内心?还是石砌筑爱心,朝朝暮暮,接纳了树的情意?石撑着树,树抱着石,藤萝裹石,树石相依。石的刚毅,树的执着,不仅为怪石林增添了生死相依的情话,还为怪石林营造了幽趣与谐美。
人间四月天,恰是禾雀花开的季节。怪石林那紫色的禾雀花,有的缠在树上,有的开在石间,有的就在你经过的路旁,一束束的,从光秃秃的藤木上乍然长出,花儿簇簇密密,如一只只雀鸟整齐地倒挂。禾雀花藤也是顽强的,它们攀缠着树,借树之势直上,纠缠了石,在石缝间生存,那么的遒劲,如游龙般蜿蜒。在“井底观天”石旁的一条狭窄的通道上,一根粗壮的藤木露出地面,我猜没有几百年的功夫,哪能这么粗壮?
过了一半多的游程,云絮浓了起来,太阳躲了起来。从石间钻出来后,又是一片山间的开阔地,风光旖旎。南面石堆如屏,之间怪石多姿,觅趣无穷。北面的一组石上,有两块摇摇欲坠的石头,悬于顶端,这就是风动石。在风动石的前方坡上,散着许多乱石,其中一块石头后面,一树开满了鲜花。其实,它不是一棵树,而是一簇紫藤。深紫的花,一串串地垂挂,真是“绿蔓秾阴紫袖低”,嫩黄的叶,漂浮在树顶,配色得十分唯美。这簇紫藤,与周遭的顽石,相互纠缠,相互映衬,花之娇艳,石之精巧,暗香疏影,协舒旖旎。
无论是紫藤,还是禾雀花藤,都有人贬它们依附大树,攀附仗势,如刘禹锡《紫藤》说:“岂知缠树木,千夫力不如。先柔后为害,有似谀佞徒”,用紫藤贬义附著君权者。但也有人赞美它们的执着,赞叹它们的芳艳,如李白《紫藤树》:“紫藤挂云木,花蔓宜阳春。密叶隐歌鸟,香风留美人。”又如清·陆宗宣《禾雀花》:“是花是鸟总怡情,植物偏加动物名。异日群芳重作谱,新翻花样到天成。”
怪石林绿树掩映,藤蔓缭绕。石的纵横交错、斜峰侧影、稀奇古怪,树的盘根错节、缠绕迂回、花团锦簇,一石一姿,一树一态,似乎都情意绵绵,秀了山峦,醉了访客。想到张晓风名句,恰好能表达我的感慨:“树在。山在。大地在。岁月在。我在。你还要怎样更好的世界?”(张晓风《我在》)
四
怪石林绿色的自然美,让人陶醉,红色的精神美,也是可圈可点,山上有红军岩,山下是红军村。
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怪石林所在的文山一带,属于方志敏领导的赣东北革命根据地。这里距方志敏的家乡弋阳县漆工镇,不到四十公里,距离横峰葛源镇,当年赣东北革命根据地的中心,六十公里左右,加上有良好的群众基础,方志敏领导的红军游击队经常在这里活动。
红军岩是景区的一个入口,一个不大的洞穴。这个石洞,是当年红军游击队经常开会的地点,它见证了红军艰苦卓绝的斗争,成为了传承红色精神的遗址。
当年的中共乐平县委书记徐炳鉴,因生病行动不便,在国民党的一次围剿中,于怪石林被捕后牺牲。尤其是在红军主力北上抗日后,留下来的红军,仍在这里坚持革命斗争,与敌人周旋。所以说,怪石林是个红色的岭,文山是座红色的山。
游客服务中心下方的一个村庄,叫养水塘。站在山上往下望,是个竹林环绕、林木葱郁的小山坳,四五栋房屋,两三亩平田,两口小水塘,其中一口还围了铁栏杆,塘边搭了凉棚,竟然还有个监控摄像头立在塘边。看来,这水塘应该不简单,这个村子不一般。
确实,养水塘村,在红军时期,曾一度是中共乐平县委、县苏政府所在地,虽然时间不长,但由此给它烙上了深深的红印。
据说,当年的养水塘村,有近百户人家,如今为什么只有这寥寥几户?因这里的红色历史,国民党反动派恨之入骨,将其夷为了平地。一个深山里的小小山村,它的背后却是这样的光荣与荣耀,这样的牺牲与奉献。解放后,政府帮助几户有意愿的烈士后代,搬迁回来,回归故里,既守护这片青山绿水,又传承这份红色基因。
实话说,初看这个山间小村,只觉得这里山清水秀,风光旖旎,有点世外桃源之感。可一旦知晓这里的红色历史,了解它曾经的牺牲与奉献,不由肃然穆立,心生崇敬。凭借心中的认知,脑海里浮现着那峥嵘岁月的画卷,展现着那为了梦想勇于战斗、敢于牺牲的光辉形象。怪石林,这个山间风景区,额外给了我们一份红色的礼物,一个关于理想与奋斗的故事,那信仰的力量,那清贫的品格。
人生一世,草木一春,风风雨雨,一去无回。石,是坚强的象征,人生,可以像山石那样粗犷,那样瘦硬,蕴含着顽强的意志和不屈的品格。石,组合排列,神奇变幻,那石丛有聚有散、有起有伏,千岩竞秀,人生也是这样,聚聚散散,起起伏伏,千姿百态,百般滋味,这本就是人生的美妙。石,有时横于沃野,有时直插擎天,坚韧壁立,挺拔着身躯,人生也是这样,要有向上的信仰,正直是一种品格,也是一种力量,直立着才是大写的人。
每一次寄情山水,都是想尽力与大自然对话。乐平怪石林,石的坚实与玲珑剔透,树的根缠与枝繁叶茂,以及那红色的基因,都是神奇诱人的,我要像山上的那“点赞石”一样,为它大大点赞。怪石林,我似乎懂了你的语言,好像明了你的品格,但是,还是觉得,仅来一次,还不够深刻,愿意再次陷入你的迷宫,期望再入你的梦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