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心】好事多磨(小说)
一、
太行山沟里有一个村,因每年一到汛期就发大水,冲田地毁村庄。有钱的人们就往岸上盖房,以防水灾。因此,这个原名叫河湾村的庄子就分成了两个村。一个叫岸上村;一个叫岸下村。
岸下村的田老汉有两个儿子,老大叫根群,五短身材,老实巴交;老二叫根旺,英俊伟岸,聪明伶俐。田老汉托媒人给根群找了个对象,叫黄爱云。女方虽是二婚,但提的条件蛮高。如田家不往岸上盖房,就不嫁。田老汉没法,只好领着两个儿子,起早贪黑在岸上盖了五间房子。根群娶亲那天,根旺正好收到本省大学的录取通知书。田家可谓双喜临门。但娶亲队伍去后,却迟迟不见回来。傍晌午,媒人才慌慌张张地跑回来,告诉田老汉,女方提出还得要一万块钱,不给就不出门。你说说,这不是要命么?一个普通老百姓,上哪里去弄这一大笔钱呢?田老汉一屁股坐在地上,干急不出汗,抓耳挠腮,想不出办法。
还是根旺脑瓜灵活:“爹,你手里不是还有一万块钱么,赶紧拿出来吧。”
田老汉一瞪眼:“那是给你准备上大学的钱,不能动。”
根旺说:“爹,我宁可不上大学,也得把嫂子娶回来。”
田老汉一摊手:“那你这十二年学岂不是白上了?”
根旺回道:“不白上。往后我可以上函授,自学,照样能拿到大学文凭。现在是火烧眉毛,顾眼前吧。”事已至此,别无办法,也只好这样做了。
田老汉愧疚地说:“根旺,是爹把你的前途毁了。”
媳妇娶回来了。根旺也上不成大学了。只好暂时出去打工挣钱。正要背着铺盖出门,高中同学,也是根旺的初恋女友刘娟来找他告急。她爹贪图三十万彩礼,给她找了个有钱的人家,那个富二代是个浪荡公子,成天游手好闲,吊儿郎当,不务正业,吃喝嫖赌。刘娟虽没考上大学仅差十来分,但也不愿嫁给这种不学无术的人渣。何况她同根旺情投意合,相互爱慕,已山盟海誓,私定终身。
刘娟心里着急,问:“根旺,怎么办?你得给我想个办法呀!”
根旺无奈地说:“唉,都怨俺家没钱,我要是有三十万,就把你娶到家了。”
刘娟说:“难道你就眼睁睁看着我往火坑里跳吗?”
根旺说:“能不能跟你爹说说,等个几年,我打工挣到钱就去娶你。”
刘娟说:“俺爹已经收了人家的彩礼,恐怕推不掉了。”
根旺说:“那你就往后拖,拖一天是一天,拖的时间越长越好。我也想办法,你也想办法。”
这天一大早,刘老汉就催促刘娟:“赶紧梳妆打扮,男家马上就来娶你了。”
刘娟说:“爹,这门亲事我不愿意,再说,我跟男方还没结婚呢,怎么就要来娶亲?”
刘老汉说:“咱这山旮旯,都是先娶亲后领证。有的还是抱着孩子才去领证呢。”
刘娟说:“反正我不同意!”
刘老汉两眼一瞪:“今天你同意不同意,都得跟人家走。因为我已经收了人家的彩礼了。”
刘娟说:“给他把彩礼退回去。就说我不愿意。”
刘老汉说:“人家给的彩礼钱已经盖成两层楼了,我拿啥退呀?”
刘娟说:“我坚决不去!”
刘老汉嚷道:“翻了天了!我把你养这么大,你翅膀硬了,不听话了。看我不打死你!”
刘娟说:“你打吧。打死我也不去!”
刘娟的母亲插话:“有话不能好好说?你父女俩好好商量一下,看咋办才好。”
这时,娶亲的鞭炮声和锣鼓声越来越近,越来越响。就要到家门口了。刘老汉见硬的不行,就来软的。他声泪俱下,一把鼻涕一把泪地哭道:“娟儿啊,我和你娘一把屎一把尿地把你拉扯大,你就这样没良心。你叫我怎么跟人家说呀?你这不是把爹往死处逼吗?你就可怜可怜你爹,跟人家走吧。再说,爹也不是往火坑里推你哩,他爹是搞房地产的,有房有车有存款。你到他家,等于掉进蜜罐里,不愁吃喝穿戴,不缺钱花。这样的好人家,你就是打着灯笼也难找啊!”
刘娟说:“爹,我嫁人不图钱财,图的是人。”
刘老汉说:“人家长得也不玄。要个有个,有模有样,不懵不傻,不缺胳膊短腿,难道你还相不中?”
刘娟说:“我说的不是长相,是人品。我专门了解过,这个人胸无大志,不务正业,吃喝嫖赌,是个人渣。”
刘老汉说:“管他啥渣呢,有你的好时光过,有福享就行了。赶紧梳妆打扮吧。叫你妹妹来给你帮帮忙。我下楼去迎接人家。”
这时,娶亲队伍已来到刘家。刘老汉慌忙迎接,摆烟上酒,招待人家,叫老伴赶紧去炒菜,款待客人。新女婿叫黄金贵,来时带着十八辆小车,一色奥迪。还有锣鼓队,舞蹈队,洋鼓洋号队,唢呐笙箫队,阵容庞大,热闹威风。果然是有钱人家,气度不凡。引来无数乡邻前来观看。
黄金贵一边抽烟喝酒,一边问:“岳父大人,新娘子打扮好了没有?好了就叫她下楼,跟我上婚车。”
刘老汉满脸陪笑:“稍等片刻,我去催催。”
刘娟和妹妹刘媛,本是双胞胎,都很漂亮,是方圆十里有名的村花。刘媛见姐姐愁眉苦脸,就劝慰道:“姐,今天是你的大喜日子,干么不高兴呢?”
刘娟说:“妹妹,这门亲事,姐实在不愿意。”
刘媛不解地问:“这么好的人家,有房有车,要啥有啥。吃穿不愁,存款上亿。难道还有比这更好的人家吗?”
刘娟说:“家庭条件是不错,可惜人不行。姐是嫁人哩,不是嫁钱哩。”
刘媛说:“姐,我看你是分不出穷富贵贱,主次好赖了。放着有福的地方不去,你真懵真傻,糊涂到家了。”
刘娟说:“妹呀,姐的头脑很清醒,钱再多,买不来爱情,买不来幸福。你懂吗?”
刘媛摇摇头:“我不懂你的意思。我只知道有钱就是福,就能过好时光。”
刘娟说:“妹妹,有钱不一定能过上好时光。这个道理,也许你往后就知道了。”
刘媛说:“姐,你可别错拿主意,条件这么好的人家,十里八村都挑不出第二家来,你错过这个村就没这个店了。”
刘娟说:“我主意已定,坚决不嫁给黄金贵。妹妹,求你帮个忙,把绳子拽住,我要从后窗户逃走。”
刘媛见姐姐态度坚决,也不再劝说,只好顺从姐姐的意愿,帮她逃离。
刘老汉又上楼来催促,隔着门喊道:“妮儿,打扮好了就赶紧跟人家走吧。新女婿都等急了。”
只听刘媛在楼上屋里回道:“爹,俺姐不愿意嫁给黄金贵,已经从后窗户跑了。”
刘老汉推开门一看,果然不见了刘娟。只见他一拍屁股,气急败坏地说:“这个死妮子,只管你自己跑了,叫我怎么办呢?我怎么跟人家交代呢?”
新女婿接二连三地催叫,门外的锣鼓和电子鞭炮声都响起来了。刘老汉急得像陀螺一样原地转圈。嘴里反复念叨:“这可咋办?这可咋办呀?二妮儿,爹有个想法,如果让你嫁给黄金贵,你愿意不愿意?”
刘媛回道:“爹,我愿意。”
刘老汉一听这话,不禁感激涕零,惊喜交加!他激动地说:“二妮儿,我的好闺女,赶紧梳洗打扮一下,跟人家走吧。”
刘媛说:“爹,可是人家娶的是我姐,不是我。万一露了馅咋办?”
刘老汉说:“你跟你姐长得一模一样,别说旁人,有时我自己也分辨不出来。”
就这样,刘媛梳洗打扮一番,穿上婚纱,上了婚车,跟新女婿走了。
二、
田根旺挎着铺盖,来到城里劳动市场等活儿。这里的人还真不少,有瓦工、木工、油漆工、装修工,电焊工,钢筋工。还有保姆、月嫂。真是五行八作,干啥的都有。根旺没啥技术和特长,算是壮工。
这时,有个人来找搬运工,因新买了房子,需要铺地板砖。卖家只管送到楼下。往楼上搬运,就得另外找人。主人家住五楼,没电梯。就得爬楼梯把地板砖、水泥、大沙扛上去。这是个力气活。根旺因住在山区,干活就挑担,抬脚就上坡,从小就练出了一身好功夫。往楼上搬运东西,很适合他干。双方搞好价钱后,根旺就跟着主人去干活了。一天下来,虽累得腰酸腿疼,却挣了一百六十多块钱。后来,有几个山里人就跟着他干,组成了一个小小的搬运队。由于根旺他们肯出力,要的工钱稍低些,所以城里人都愿意用他们,很快就赢得了用户的称赞。根旺给这支搬运队起了个名字——山里人搬运队。这支搬运队在中州城是杠杠的,很多人都愿意用他们。接触的客户多了,由于他们的诚信,生意红火,顾客盈门。
有一天,根旺接到一宗活。到现场时,只见另一个搬运队也在这里。这支搬运队是地头蛇,头头是城中村的赵飞。既然有人干,根旺就叫弟兄弟们撤退。可用户却拦着不让走。既然不让走,那就干活吧。可赵飞又拦住不让干,说这是他们的地盘,这个小区的搬运活,他们全包了。
这时雇主说话了:“你们要一千块,山里人搬运队才要八百五十块。我用不起你们。”
赵飞说:“你今天用也得用,不用也得用,这里是老子的地盘。用谁不用谁,你说了不算!”
雇主一听这话,气得两眼冒火,嚷道:“你们还讲理不讲理了?老子参加过对越反击战,什么事没经过?今天我就不用你们,看你们能怎么样?”
赵飞说:“你不叫我们干,他们也不能干。”
雇主说:“你说了不算,山里人搬运队,干活!”既然雇主表态了,那就干吧。根旺他们刚背起水泥,赵飞上前就把人一脚蹬翻:“我看你们谁敢动手?”这下可惹恼了根旺。只见他一挥手:“我们怎么就不能干?想欺负俺山里人,门都没有!弟兄们,别怕他们。咱山里人今天也长长志气,这活咱们干定了!”说罢就扛起一袋水泥,往楼上走。这时赵飞又把根旺推了个趔趄。根旺这下火了,他把两眼一瞪,拳头一攥:“你想干啥?别以为你们是地头蛇,我就怕你们。我们山里人也不是窝囊废。再捣乱,我们可就对你不客气了!”
赵飞的态度更强硬了,指着根旺说:“怎么?不服气是不是?身上痒痒了不是?弟兄们,给我教训教训他!”赵飞手下的人听到指令,都卷起袖子,冲了过来。根旺毫不示弱,带领弟兄弟们当即挥拳反击,狠打猛揍。赵飞一伙一看这拼命的阵式,哪里是山里人的对手!
自此,再也没人敢惹他们,根旺的搬运队伍更强大了,名气也更大了,活也更多了。年底一算,每人挣了五万元。过年回家,根旺把五万元全交给父亲。
田老汉说:“半年就挣了这么多钱,有出息。这钱我给你攒着,准备给你娶媳妇用。”
刘娟从家里逃出来后,就拼命地跑啊跑,她顺着大路,一直跑到中州市。天色已晚,人生地不熟,此刻,她拖着疲惫的身子,漫无目的地游荡。浑身像散了架,且感到又饥又渴。她稍加喘息后,来到附近一个建筑工地,问工头:“你们这里用人不用?我不要工钱,只要管吃管住就行。”
工头满口答应:“正好我们这里缺一个帮厨的,你就给老郭打下手吧。我也不白用你,有工资。”刘娟连说了几声谢谢。工头给她安排了宿舍。刘娟暂时在这里安身了。
工地上的饭很好做,刘娟只是帮老郭打下手,干些杂活。到了八月秋收季节,工地上放假,让人们回家收秋。刘娟他们闲下来,正好老郭的一个老乡家里缺一个保姆。经老郭介绍,刘娟就去了。这家两口都是教师,有一个一岁多的孩子需要照看。刘娟就担负起照看孩子,还要做一些家务活。
一天,男主人上班中途回来,跟刘娟闲扯,夸刘娟漂亮,然后上前搂住刘娟,往卧室拖去。刘娟拼命挣扎,并大声呼叫。男主人怕邻居听到,这才松开手。刘娟像疯了似的跑出去,坐在街心公园的连椅上直哭。这时过来两位老人,问过情况后,见其处境可怜,正好家里缺个保姆,就领回家中。从此,刘娟就在这里伺候两位老人。他们的儿子也不断来看望。时间一长,才知道儿子叫李鑫,开着一个大公司,业务内容涉及房地产,餐饮,宾馆,企业,超市,旅游,农产品等。由于刘娟把两位老人照顾得十分周到,得到了李鑫的称赞,除工资外,还不断给刘娟发红包。
年底,人们都要回家过年。
李家老两口问刘娟:“姑娘,过年啦,回家跟大人团聚团聚吧。”
刘娟说:“大爷,大娘,我不回去。”
李大爷说:“怎么?你爸你妈不挂念你吗?”
刘娟回道:“我是偷着逃出来的,我怕我爹把我送到婆家。”
李大爷说:“娟儿,你放心,我跟你一块去你家,跟你爸谈谈。”刘娟这才答应回家过年。
次日,一辆小轿车停在刘娟的家门口。老李把刘娟送到家里。母亲上去搂住刘娟就哭:“闺女啊,你去哪儿了哇……妹妹刘媛也在,她也不愿意回婆家。刘娟一问,才知道妹妹过得并不好,成天挨打受气。
李大爷闻听,数说刘老汉:“你说说你,就俩闺女,一个逼婚出逃,一个让你送进火坑受虐待,人不能光看眼前,光盯着钱,你还是她们的亲爹吗?”一席话训得刘老汉脸红低头,后悔不已。
这一年,刘家四口过了个团圆年。年后,刘娟仍到李大爷家,伺候两位老人。
然而好景不长,原来的保姆因儿媳生孙子回家,如今又回到李家。李鑫建议刘娟去他公司上班。
刘娟说:“还是不麻烦你了,我想自己开个网店,在网上卖货。”李鑫尊重她的意见,并送她一个台式电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