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看点文学 >> 短篇 >> 杂文随笔 >> 【看点·新生】杜月笙的复杂人生(随笔)

编辑推荐 【看点·新生】杜月笙的复杂人生(随笔)


作者:清荷莲子 白丁,78.5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416发表时间:2020-05-01 11:43:34

今年春节特别,全国人民居家抗疫,病毒让所有事情都按下了暂停键,当然,医疗部门除外。一日三餐,宅家百无聊赖,闲来无事翻手机、看电视,无奈网速太慢,况且又找不到自己喜欢的节目。这天,移步到书柜前,望着满柜的书籍,翻翻这,看看那,皆提不起兴趣。正在琢磨不定时,猛然想起白希先生那本《杜月笙全传》,这本书虽然早先看过,时间长了,内中的故事也几乎忘却殆尽,但留在我脑海里的那些疑问又重新浮现。想借此机会重温旧事,寻求答案,解除疑问。
   书中描述当年的上海滩三大亨分别是:黄金荣、杜月笙、张啸林。但是,几年后位置就发生变化,位置顺序调换为:杜月笙、黄金荣、张啸林。
   论资历黄金荣比他们都深,当杜月笙还在水果店打工的时候,黄金荣就已经是威震上海滩的青帮大佬,那时候的国民党还未成气候,正在北伐。
   黄老大的头衔很多,青帮老大,法租界捕房的华探督探长,又是控制上海各大赌场和戏院的老板。他说一,没人敢说二,称霸二十多年,就连法国人对他也得忌惮三分。那时候的军阀混战,北洋政客们相互倾轧。给黄老板创下自立为王的机会,他广收门徒,即使各路还未发迹的政客,在上海为寻找靠山,都想拜在他的门下,蒋介石也没例外。
   黄金荣平时跋扈惯了,总以为没有人敢在他的头上动土。岂料天外有天,有人敢动他这只大老虎。浙江军阀卢永祥之子卢筱嘉,为了一名露兰春的女人和他争风吃醋,老黄不知厉害,竟敢指使手下暴打卢筱嘉。卢永祥一纸电令,淞沪总督何丰林立马扣押了黄金荣。黄公馆费尽周折,最终由杜月笙出面才救回黄金荣。
   黄老板色心不改,纵然是阴沟翻船,也要把露兰春搞到手,黄妻林桂生为此负气离家出走。老黄,老牛吃嫩草,好吃难消化。终遭露兰春背叛。从此心力交瘁,霸主移位,杜月笙崛起。
   张啸林初闯上海滩时,救过杜月笙一命。二闯上海滩,杜月笙偿还人情,推荐张啸林入伙。黄金荣有所顾虑,杜月笙称,让张啸林利用江浙杭一带人脉关系疏通江浙杭水路交通运输线,方便鸦片运输安全。黄金荣闻之有理,三人结拜,张啸林坐第三把交倚。
   上海沦陷,日军界大佬土肥原贤二先找黄老大,老大黄金荣有气节,窝在家中闭门不动。老二杜月笙拒绝合作遭监视,连夜逃离飞往香港。老三张啸林另有打算,要抓住机会,一方面为了除去心中阴影,想当老大;另一方面为了讨好新主子。张啸林使出浑身解数,唯我独尊,鱼肉百姓,卖力镇压抗日武装。同时大量搜刮民脂民膏,给日本人大量提供军需物资,从中谋取暴利,飞扬跋扈程度,令人发指。一系列行为不知收敛,令国民党高层极为震怒,被军统列入锄奸名单。有趣的是戴笠派去暗杀张啸林的执行队队长,却是杜月笙门徒陈默。几次刺杀未果,杜老板远在香港遥控指挥,陈默成功策反林怀部,汉奸张啸林最终命丧保镖林怀部之手。
   杜月笙的的处世逻辑异于常人,别人是以钱财换钱财,而他却是以钱财换人情。钱财能用完,人情用不尽。这其中与他少年时的苦难经历有莫大关系。
   老杜当年独闯上海滩时,年仅15岁,混了几年仍没混出名堂。寻靠山找到陈世昌,拜他为师。“水果月笙”“莱阳梨”便是当年的绰号,后经黄振艺推荐到黄(金荣)公馆。进入黄公馆的杜月笙一边干活一边细心观察,经过半年时间了解,发现黄公馆真正的掌门人是老板娘林桂生,而不是黄金荣,杜月笙决定把宝押在林桂生身上。
   老杜揣摩老板娘心思,讨她欢心,林桂生也不含糊用两千元大洋试探杜月笙。老杜则趁机加倍偿还了以前债务。老板娘对杜另眼相看,认为他是个人中龙凤,今后必将大有作为。
   在黄氏集团中,有林桂生这位董事长撑腰,老杜也是混得如鱼得水,他把自己的聪明才智发挥得淋漓尽致。每次行动林桂生都听取他的意见,并且让他安排,而他每次都能够运筹帷幄,决胜于千里之外,那气势俨然是一位统帅千军万马的大将军。
   曾经看过的电视连续剧《上海滩》中,许文强劝陈翰林时有这样一句台词“在上海这个流氓世界里,越卑鄙就越能飞黄腾达,他烂,你比他还烂,只要有权,就能办自己想办的事情。”
   自从老大黄金荣阴沟里翻船那刻起,老杜深感自己的机会到了。他要成立杜氏公司,有了自己的公司,就能自己想要的所有东西。
   杜月笙手中的权让他长袖善舞,八面玲珑,做到了并让所有人可望而不可及的事情。淞沪抗战,联合团结史量才及工商界、金融界、文化界等有影响力的人士,成立“上海地方维持会”,为十九路军筹措大量现金和军需物资,赢得上海地方领袖称号;抗战爆发后,被蒋介石委任为中将,协同戴笠成立“苏浙别动队”和“抗战后援会”;就连共产党的1000具防毒面具也是他无偿捐赠。为家乡捐赠粮食药品,修筑桥梁,对他来说是家常便饭。盛况空前的杜氏祠堂落成典礼,让老杜风光无限。不论是国民党高层政要、各路军阀政客还是前清遗老,下野政客,总体都对杜月笙赞赏有加,并有人赠送牌匾。就连文学泰斗章太炎都为他撰写《高桥杜氏祠堂纪》。
   老杜手段高明,黑白通吃,他可用黑道赚来的钱,用到抗战和慈善事业中,他既是青帮大佬又是一方民间领袖;蒋介石对他既打又拉,既怕他尾大不掉,又想让他为党国卖命;对于共产党,他既是罪人又有恩惠。若论出身,三大亨中就老杜的出身最为卑微,既无父母,又无兄弟姐妹。然而,他却能成为青帮中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一代枭雄。
   随着新中国的成立,老杜的辉煌时代一去不复返,一代霸主隐居香港。临终前他将上亿的欠条付之一炬。尽管那时他的晚年生活并不富裕,但他换回来的却是后代生活中的安守。
   百年前的中国,这头沉睡的雄狮还未觉醒。贫穷落后,任人宰割。那时的敌人是有形的,能看得见摸得着。有血性,只要不屈服,顽强抗争,就能战胜敌人。
   而百年前后的今天,病毒则是无情的,无论你是王公贵族还是黎民百姓,无论你是商界精英还是流浪乞丐,病毒则会一视同仁。病毒不会因你有权、你有钱放过你。病毒又不分国界。今春的疫情让人性暴露得淋漓尽致,有人赴汤蹈火勇往直前;有人赚黑钱心安理得;有人德不配位;更甚者还有人想发国难财。试问:如果没有国,那里还有家?
   人人有自己的人生,有绚丽多彩,有平平庸庸。你是想拥有意义的人生?还是拥有碌碌无为的人生?这台人生的大舞台全靠自己表演。
   当年的杜月笙走了,他很复杂,他的一生与时代紧密结合,故事中有况味,耐人琢磨,人生中有底线,良心不泯。尽管过去和现在时代不同。在当下,我们是否能从他复杂的人生经历中,得到些积极的启发呢?

共 2595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提起当年上海滩的流氓大亨,人们都会知道杜月笙。对杜月笙,也曾经从网络书籍上看到过他的好多传说,诚如文中所言,他出生低微,但为人处世却自有一套,也因此,他从黄金荣手下一名无名小卒,一步步成了旧时代上海滩的风云人物。对杜月笙的是非功过,我们在这里不做过多评说,但我们可以从杜月笙的复杂人生里体味一番人生的底线、良心等。文章语言流畅,故事耐人寻味。欣赏荐读。【编辑:兰花悠悠香】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兰花悠悠香        2020-05-01 11:44:32
  这是一篇流畅而耐人寻味的随笔。拜读了。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