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看点】鲜花和大粪(散文)
我们决定去农村玩,定在4月的最后一天,第二天即是劳动节,全民大休息,这样的日子只要是天晴,必然乐趣无穷。在我的臆想中,乡村四月,红的花,绿的叶,金黄的油菜花铺满大地,就像一床黄金大毯一般。清清的池塘,浅浅的溪流,小鱼儿跟着妈妈在水中游来游去,一会儿游到东,一会儿游到西,快活又自在。找不到妈妈的小蝌蚪就可怜了,它们拖着长长的尾巴,披着一身黑衣裳,只能和小伙伴们一起追逐,它们的妈妈玩性比它们更大,不愿呆在水里,有的已经去了田野里,去了草地上。不甘寂寞的蜻蜓也出来玩了,它们或呼朋引伴,或独自飞舞,在空气中,在水面上,在花枝上,到处留下了多情的足迹。我想问伙伴们,蜻蜓为什么要用自己的尾巴在水面上留下点涟漪?有的说是产卵,有的说是玩乐。我便时时为它们担心,在水里产卵,鱼儿会把它们将来的儿子或者女儿吞噬的。可它们自己却毫不在意,一圈又一圈地绕着池塘飞行。它们定要笑话我,产的卵哪怕被鱼儿吃掉一半,也还是多子多孙,不像我们人类,有一个孩子,就像宝贝一样爱着。
我不爱出去游玩,却爱游玩前的大采购。为什么呢?旅游是劳累的,采购却是快乐的。采购时是放松了心情,无丝竹之乱耳,无案椟之劳形,有的只是我自己。我们踩着菜场湿湿的地面,对着一只只张牙舞爪,和龙虾后面笑得像朵花一样的老板讨价还价。龙虾要去头哦,要去钳角哦,我们只要虾尾哦。纹理清晰的牛肉,肥中带瘦的五花肉,穿紫衣的茄子,绿油油的韭菜,金黄的玉米,统统搬上车。一箱箱啤酒,一瓶瓶牛奶,一罐罐可乐,通通也搬上车,我们要去玩了。
那是一个离城区约20公里的小村庄。道路两旁,依地势建着各类房屋。最简陋的红砖房,被雨水长年的冲刷,墙壁上形成一条红色的浅沟。两个约五、六岁的孩子在院子里追逐,看见我们的车队,贮足观看。也有豪华的乡村别墅,红墙灰瓦,院门紧锁,只有一条大狼狗伸长舌头在院里巡视,看见我们经过,狠狠地钉着我们,眼里射出审视的光芒。
终于到了目的地,那是一栋两层高的房子。院子门口站着两只狮子,房子的墙壁粉刷得雪白,院里种着月季、杜鹃等,它们在四月的微风中随风摇摆。我们被它们吸引,把它们团团围住,不时地嗅一下,却没什么明显的香味。粉蝶们也时不时过来凑热闹,这朵花上停一下,那朵花上站一下,过了一会儿,又相约在空中翩翩起舞。站在院子里向外眺望,远山含黛,郁郁葱葱的树木连成一片,呈现出一种深绿色,树林中有白色的,像云朵一般的雾袅袅升起,树林变得朦胧起来。
近处是田野,手指长的秧苗见我们注视着它们,也扭动着身子向我们招手。田野旁边是菜地,几株莴苣又瘦又高,开着淡黄色的花。
整个下午,我们都在清洗龙虾,通红的小龙虾虽然已是死去多时,但它依然保持着挥舞双钳的姿势。这个骄傲的小生物,让我们吃尽了苦头,他的钳子不时把我们的手划出一道道口子。生蚝就更难处理了,我们用刀子将它们一个个剖开,用清水将它们的泥垢洗干净,一遍、两遍、三四遍,蹲在水池旁的我,累得腰酸背着。牛肉、羊肉已经被切成薄薄的一小块,买来的竹签又太粗了,一点也不好插进去,光是两大盆肉就差点要了人的老命。相较之下,韭菜和茄子已经是最容易处理的了。这些工作,又累又苦,早前欣赏风景的闲情逸志早就烟消云散了。长久地浸泡在水中,让几个平时擦着昂贵护手霜的女孩子们叫苦不迭,一个女孩子从前从没有做过家务的手,在这个下午毁于一旦。她把手在我们脸上蹭一下,果然粗糙得像一段树皮。
炊烟四起时,准备工作已经做好。一个烧烤炉子燃了起来,五花肉、羊肉、牛肉一串串送过去,浓烟升起来,肉香四溢。
桌子就摆在院子中央,烤串、龙虾、啤酒布了一桌子。月亮升上半空,光辉洒了一院子。田野中蛙声四起,一片片,一片片,奏响了初夏的小夜曲。不知名的小虫子也不甘寂寞,它们和着蛙声,唱着属于自己的歌。
乡村的夜晚,唱主角的永远是蚊子,它们像一架架轰炸机从四面八方飞过来,“嗡嗡嗡”地乱叫,稍不注意,我们身上就被它们叮出了一个个大包,痛痒难耐。
月上中空时,这场宴席才告一个段落,我们带着满身的疲累和被蚊子留下的红包,狼狈不堪地回家,一路上,又是清风明月相送,虫鸣蛙叫相随。有人抱怨这样搞太累了,下次再也不来了。和者众多,相随的读书人笑道:“别以为农村里只有鲜花和绿草,也有蚊子和大粪。我们想像中有多美,现实就有多残酷。”
至于第二年还去吗?当然又去了,我们只记得想像中的美景,早已忘却了那些劳累和蚊子,只是一个个到了晚上,又是狼狈而归,念叨着再也不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