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暗香】偷一段时光,伴一份成长(随笔)
·1·
前来造访的春天,总像一个调皮的孩子,她不与你打招呼,而是冷不丁的,在你面前摆上一池春水,绽开一树繁花。
我喜欢在这样的时节,在窗下写文。落笔是案头山水,抬眼是大地文章。那一寸一寸被染绿的河山,可不正是春写下的字节?
又是一个周末,我手里的键盘敲得正欢,突然耳边传来一阵乐声。断续,不悦耳。略通音律的我听得出,那是一个新手,正在路上摸索。
一定是邻家小娃儿,那娃儿淘气得很,对老物件儿也十分上心。他会提着旧马灯在院儿里闲逛,买个帆布书包装自己喜欢的ABC,这会儿,他弄了一个形似锅底的乐器,名曰无忧鼓。
敲着无忧鼓,他可是无忧了。但那断断续续又直冲耳膜的音符,扰得我一个字也写不下去。我索性停下敲字的手,试着把那些不连贯的音符穿起来,看看他到底敲了什么曲子。莫明的,我竟在花荫里发起呆来,隐隐的感觉,我和那些音符,一定会有遇见的欢喜。
·2·
时间一分一秒地走过,眼看着阳光下的树影渐渐婆娑,起风了。
有友人打电话过来,日常问候。却听到了那无规则的杂音。问:“身边是什么声音?”当她得知是邻家小娃儿学习无忧鼓,且已敲打快一天的时候,她在电话那一端惊讶起来:“敲了一天还不停?那你还怎么工作?今天的任务可能完成?快去找他!”
初听小娃儿敲鼓的时候,我和友人的反应是一样的。但转念一想,今天的任务完不成又怎样?今天做不完,还有明天。可倘若我去寻那小娃儿,告知他烦扰了我的工作,他可能因此沮丧,甚至可能就此罢手。那一颗渴望音乐的心,是不是就被降到了冰点?
于我而言,明天还可继续;于尚不稳定的求知之心而言,最怕遇到突如其来的风雨。就让那颗心任性地飞驰吧,而我,恰恰可以陪光阴闲坐半晌。趁此时机,让奔波的思绪走慢一点,读一首诗,品一幅画,赏小娃儿慢慢成长。
·3·
暮色渐渐袭来,风,越来越大了。邻家小娃儿是个胆小的孩子,从不敢自己在黑暗里独处。
因为疫情,身为警察的爸爸正在岗位上,在医院工作的妈妈也不能及时回来陪他。渐暗的光影,催促我敲响了他的家门。半晌,我听得小娃儿的脚步挪到了门口,却不敢出声。我大声表明身份,他打开门。
邀他到我家小坐,他怯懦地露出笑脸:“不用,我在家里敲无忧鼓,可以的。”“不怕黑了吗?”“还行。”“你敲的不错,是《故乡的原风景》,阿姨听出来了。”“真得吗?”
惊喜,洋溢在小娃儿的眉眼之间……
小娃儿敲鼓的声音更密集了,我知道,那种被认可的小惊喜,已经在他寻求音乐的道路上,成了一个助力器。
风,不知什么时候停了,黑夜把人间包了个严严实实。听得邻家有人开门,一颗心放了下来。随即,邻家妈妈发来信息,表示对关心的谢意,更表示对肯定的感激。
每一颗种子,在花开满枝前,都有破土而出的晦涩。见到花开繁华自然欢喜,而偶遇破土的艰辛予以宽容,又何尝不是一种慈悲?
·4·
第二天一大早,《故乡的原风景》又响了起来。看他妈妈的朋友圈,原来小娃儿将自己的“作品”传给了老师,请老师与他一起品尝成长的欢喜。
我庆幸自己没有鲁莽,没有粗暴地去折断一个鲜嫩的向往。我偷得半日闲,赏他一段成长,这种欢喜的大小无法衡量。虽然那些断续的音符,经历了一整天的列队,才最终连续地流到我的耳朵里,但给予小娃儿的鼓励,却是无形的。
许是经过家长的指点,小娃儿练鼓的声音有了时间限。晨起的时光里,黄昏的碎影下,我都能听得见。而且,一段时间后,音符的组合不仅限于《故乡的原风景》,还有《鸿雁》《沧海一声笑》。
到目前为止,我仅欣赏到了小娃儿这三个作品。但我欢喜于自己遇见了一树花开,陪伴了小娃儿的成长,虽然只是一小步。能看得见欢喜的日子,都没有白白浪费。而有的时候,欢喜,需要去寻找,去挖掘,去耐心的品鉴方可得。与其为烦恼所困,莫如望见其间欢喜,一念流转,有幸福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