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晓荷.暖】我希望你八十岁还在种地(散文)
今年因疫情,我在家待的时间最长。因我是一位农民工,为了生活,每年都是腊月二十七八回家,正月初六七就得出门打工挣钱,一年到头在家里待不了几天。就拿我媳妇儿的话说,家对我来说就是驿站。我也知道这几年亏欠家人很多,有一句话是这么说的:有工作的地方没有家,有家的地方没有工作。他乡容纳不下灵魂,故乡安置不了肉身。
在外打工的游子,最对不起的就是自己的父母,自己的妻子和孩子。今年因疫情,在家待的时间长,心想着尽量多陪陪他们,帮父母亲多做点事。
今年农历二月初一,我爸说他要去种洋芋,我也跟随。在我老家,有一种说法:一颗洋芋,一把粪,洋芋不长我不信。粪就是农家肥,要从村里用三轮车运到离农田近一点的路边,而后要用最原始的方法人力,用背篓背到地里。堆放粪的地方到我家地里,直线距离500多米。在这段路上,要上一道破,跨一个水沟,走的还是地埂。地埂宽30公分,走不好还会踩到别人家庄稼,甚至摔倒,所以在背粪的过程中,要格外小心。
还记得我小时候,每次往地里背粪,我爸都是拿大背篓,大约能装50斤,我呢?总是小的,最多也就装40斤。这次就不一样了,我和我爸走到粪旁,他主动挑选了小背篓。这一举动,我好心酸,但我还是调侃我爸,并说道:“爸,你常年干农活,我好长时间没背过背子了,也不知道体谅一下你儿子?”
我爸哈哈一笑,并说道:“嘿嘿!你们年轻,我已经老了!”
“爸!人家黄忠八十不服老,你今年才六十多,还说自己老了?”
我爸听到这话,又是哈哈一笑,并淡淡地说:“哎!人不服老不行啊!这几年过来,真干不动了。”
话随这么说,但我看着老父亲,那黄土一般的脸,被背篓压弯的身躯,很是心疼。
两三轮车粪,大约两吨多,在背粪的过程中,我们父子俩儿,一来一回,各背各的,谁也没有说话。当背到一半的时候,我明显感觉到,我爸的步伐慢了,他已经靠他那股子韧劲在干。从刚开始的满满一背篓,到现在自己开始减分量。还记得以前,我和我爸一起在地里干活,都是比着干,谁都不服谁。但今日,他明显感觉到累了,他额头上的汗水,像秋雨后,黄叶上的水珠。我爸艰难地支撑着,我想,他看着我在干,他不好意思休息。
背了一会儿后,我坐在地埂休息,喝着水。我爸看着我休息了,他立即放下了背篓,也坐在了我旁边。还记得在以前,我爸干活都是一口气,手头上的活干不完,他是不会休息的。
当我爸坐在我旁边后,我装出惊奇的样子,问道:“爸!粪背完了?你不是说干活就得一口气吗?”
我爸尴尬地笑了,他说道:“我老了,种地就是磨时间。”
通过我和我爸不懈努力,粪终于全部背到了地里。我们开始种起了洋芋。还记得,好多年前,自己在家,时常帮家人干农活,尤其是种洋芋,那是很拿手的,可现在已经生熟了。就连锄头、铁锨等农用工具拿在手里也觉得好别扭,不知道怎么使唤。
还记得当年,我爸种地很是认真,分地埂必须直,洋芋子和洋芋子之间必须距离相等,可这次他却有点力不从心,地埂分的歪歪扭扭,洋芋点的,时宽时窄。外加上我,好多年没种过地了,也抱着一种完成任务的心态,也不管直歪稠稀,只要把洋芋籽种到地里就行。就这样,我们很快种到了地尾。
就在这时,没有洋芋籽了。我问我爸:“爸!怎么办呢?没籽儿了。”
我爸看看剩下的地,再看看剩不多的洋芋籽儿,他居然说:“去地中间看看,我们哪里点的稠,再掏出来,点在这里。”
当时我想,把地中间的掏出来,种在这里,掏出来的地方不是又没籽儿了吗?这如果是在当年,我爸肯定会说,把这点地先留着,他有时间再种,或者他会回家取洋芋籽儿。但今天,我爸来了一个“拆东墙补西墙”。随后,我又想,我在外面,和同事一起聚餐,一顿就得五百多。这点地长得洋芋,还不够一顿聚餐的饭钱。我按照我爸的指示,去地中间把种里面的洋芋籽儿又掏出来,种到了地尾。
当我出门打工一个月后,我问在家的媳妇儿,地里的洋芋长得咋样?我媳妇儿说:“东一颗西一颗,就算地没荒。”
当我听到这话时,我猛得想起,那天种洋芋后,我爸说的一句话:“算是种里面了,现在就交给老天爷了。”随后,他走出地,站在地埂上说:“只要我身体好,我要种地种到八十岁。也算锻炼身体了。”
当时我听到这话心里很难受,觉得是自己没本事,才导致我爸到这个年龄了还在种地,还在自食其力地养活自己。但现在我想起来了,我爸说这话时,是看着几座新坟而说的。那几座新坟里埋的都是我爸儿时的伙伴。
爸,只要你身体好,我支持你种地,我真的希望你八十岁了还能种地。我不求你种地养家,只求你别让咱家的地荒了。
我出门在外,咱家的地荒了,说明您真的老了,干不动了。